語文新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痹诂F實中“對寫作的束縛”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不僅表現在對作文內容和形式的限制上,還表現在對作文的評價上,因此在呼喚作文個性化的今天,同樣也呼喚評價的多元化。
評價具有導向作用,不同的教學評價觀對教育的發(fā)展會產生不同的導向。要開發(fā)學生的多元智能,首先必須能夠發(fā)現學生的潛能,其次必須有效地促進其發(fā)展。評價在這兩項任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者,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加登納認為:“發(fā)展的含義:每一種智能本身的自然發(fā)展;智能在個體身上的發(fā)展;全面發(fā)展才是真正的發(fā)展?!苯梃b多元智能理論,我們在教學評價功能觀上要從側重甄別和選拔轉變?yōu)閭戎貙W生的發(fā)展。在評價過程中,應摒棄以標準的智力測驗和學生學科成績考核為重點的評價觀,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從多方面觀察、評價和分析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針對語文課程特點,在進行作文評價時應改變以往“一言堂”“單一化”和“套話”模式,采用多元化評價。
一、打破“一言堂”,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實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建構主義認為:評價不是對預期的教育結果進行測量與“描述”,而是要對整個方案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他們把評價視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協(xié)商”進行的共同心理建構過程;評價是受“多元主義”價值觀所支配的;評價是一種民主協(xié)商、主體參與的過程,而非評價者對被評價者的控制過程,學生(被評價者)也是評價的參與者、評價的主體;評價的基本方法是質性研究方法。
教育評價要讓受教育者從評價中獲得對自己學習方法、技能、成績的自我認識,學會自我評價,以更好地修正自我學習計劃,改變學習方法,提高后續(xù)學習的效率。作文訓練之關鍵在于寫作者自身的練習提高,單靠教師的指導較難使學生取得長足的進步。在寫作指導時,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并學會通過與人合作來提高自我。這種能力也會促使學生日后寫作的持續(xù)發(fā)展。
其實學生渴求作文成就感的體驗。大多數學生作文的讀者是教師,而教師在評改、給分時,常常缺乏客觀的標準,評分的度掌握不一,而且打分中存在的趨中的傾向,這樣水平不一的作文很難拉開距離。因此學生在作文之后很少有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就感的長期缺乏,會使學生失去為寫出成功作品而努力訓練的,直接動力,作文的興趣之門也就慢慢關閉了。
同時學生渴求來自外界的反饋。學生渴望能夠得到來自外界的對自己作文的及時反饋。但是由于他們的作文缺乏讀者,“作者(學生)——讀者(教師)”的格局注定了這種心理需求很難得到滿足。由于各種原因,教師也不可能對所交上來的作文都進行精批細改,而且在時間上也存在著不能及時將改過的作文交到學生手中的現象。這樣學生的作文經過較長時間的周轉后,得到的反饋只是一個讀者的一個分數,一個“閱”字或一些不關痛癢的空洞的評語。因此這種期待心理也就成了學生心里“永遠的痛”。
針對上述情況,我認為應該擴大學生作文的讀者群,建立新型的評價和反饋體系。如何評價學生的作文是關系到學生作文價值是否實現、成就感是否得以體驗、反饋及時廣泛與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建立多元性的集體評價反饋系統(tǒng),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作文,或自寫評語,或同學互評,或家長評價等等。為些,我就建個作文網站“聚沙成塔”,只要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自我感覺不錯的,希望得到他人意見的,不管是署名還是匿名的,我都把他們的作文放在上面,大家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回復的、跟貼的搞得熱鬧非凡。這樣一來,學生在作文上的心理需求才會得到滿足,他們的作文興趣才會被激發(fā),作文的積極性才會增強,作文能力才會提高。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就在這樣評論中得到解決,有時還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些學生對個別教師有過激的看法,并把這種看法表露在文章中,有個學生在《課休600秒》中描寫一位任課教師(隔壁班的班主任)偏心,對待他們簡直像個“后娘”……我作為一個教師對此很難作評論,弄不好就有“官官相護”之嫌,正好這篇文章語言幽默風趣,描寫也很生動形象,我就建議她把這篇文章上網。結果不少的同學表示深有同感,然而更多的人在換位思考,指出了這篇文章過于偏激。事后,這個學生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看法有失公允。
學生作文中出現了一種傾向,那就是對形式的追求超過了對內容的關注,用美麗的辭藻抒寫著縹緲的情思,初讀感覺很美,過后想想什么東西都沒有留下,有時還常給人華而不實、無病呻吟的感覺。我在批改時在肯定語言優(yōu)美的同時也曾指出內容的空洞,要求他們留心一下周圍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人和事,但收效甚微。有個學生把這樣的作文放到網上去,結果大家的評論讓他意識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致命弱點,就很自然地改正過來了。
二、教師以多元的、發(fā)展的眼光評價作文,實行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我們在評價學生作文的時候,采取的是一種橫向的比較,把目光投射到學生作文的水平上,但是我們更因考慮學生的潛能,必須有效地促進其發(fā)展等諸多因素:
1.作文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成功的保證。我們有些學生語文功底不好,但一直在努力,平時積極地積累材料,自覺堅持練筆,認真完成每篇作文,認真修改作文,認真對待作文自評和互評,盡管作文水平不高,但我們應從上述方面予以考慮,看到巨大的潛能,應予以鼓勵,以求更大的進步。我欣喜地看到這些學生經過三年的努力,作文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一位學生在畢業(yè)留言時寫道:“老師,我知道自己的作文水平不高,你在寫評語時指出我的作文態(tài)度認真,我覺得你看到了我的努力,說明我的付出也得到了一點肯定,學習動力就更大了……”作文態(tài)度看似與作文水平無關,如果你忽略了這一點,學生的學習動力就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掘。
2.作文學習。學生能否學習他人文章的成功之處,能否分類整理所積累的材料,能否多角度分析所積累的材料,能否客觀評價和有效調控作文學習。我們在批改作文的時候這一方面也應注意到。我們常把閱讀與寫作聯系起來,學生學習了那么多優(yōu)秀的文章,那些好的寫作方法自然而然地運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來,比如在描寫人物時也會來個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形象,記敘事件是也會采用一些欲揚先抑法等等,我們在評價作文時應看到這些方面,這樣更有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
3.作文水平。能否準確地理解題意;立意是否準確、深刻;材料是否準確、豐富、典型、新穎;結構是否合理巧妙;語言是否準確、鮮明、簡潔、生動;標點是否得當;有無個性,有無創(chuàng)新精神等等。如果有一個方面做得好我們就應予以表揚,不能讓立意“千鈞重擔系于一身”還應考慮構思、語言、章法、韻致乃至規(guī)范、標點運用等等。一位學生曾經寫過《在路上吃棒棒糖》的隨筆,說她自己也得了當時在學生中流行的怪病“返老還童”癥,怎樣在大庭廣眾之下吃棒棒糖以及受窘的點點滴滴都描繪了出來,很形象、很生動,也很生活化,僅看作文立意根本談不上什么高度,但文章的其它方面都不錯,所以我仍判它為一篇好文章。
4.作文進步。學生在作文中表現出的上述方面的點滴進步應予以指出,這樣就為他們今后的前進和發(fā)展起著良好的導向作用。還有我們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應采取縱向的比較,而不應是橫向的比較。盡管這個學生的作文在同學中并不出色,但比起他自己以往的作文來說還是有進步的,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會獲得發(fā)展。我從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把自己的作文、隨筆保存起來,過一段時間再翻出來看看,到時候他們就發(fā)現了自己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經過這樣的比較,學生進步的動力就更大了。
由于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甄別,而是為了改進,所以評價的結果不能只給學生作文一個等級就完事,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作文學習過程和結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如:作文技巧、作文態(tài)度、作文學習過程、作文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改進策略。因此,通過發(fā)展性評價,學生不僅能客觀、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作文學習情況,而且能更好地把握作文努力的方向。
三、教師的評語要著眼于發(fā)展,凸現人文性。
在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上,要變終端定性型評價為過程式、發(fā)展式評價;要以正面肯定、鼓勵提高為原則;要及時看到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對于寫得好的地方要充分肯定;對于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要提出積極的建設性的意見,盡量不定性化,不一棍子打死。應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作文評語應該針對性、情感性、啟發(fā)性、文學性、鑒賞性、個性化,凸現人文性。
學生作為一個自然人、社會人,隨著年齡增長,知識增多,他們有生理上的需要,也有心理上的欲求;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又拼命封閉自己真實的心靈世界,只能在困惑中忍受煎熬。語文教師是他們最好的傾訴對象,也是他們最信賴的人。他們有許多真情實感,不敢跟家長談,不愿對同學講,只想在作文中盡情揮灑。學生筆下流淌的微妙心理,細膩感情,濃濃哀怨,低低哭泣,來自他們心靈深處不愿向常人打開的隱秘世界,讓語文教師為學生承受如此嚴重的心理壓力和困擾而揪心、痛心。面對學生的信任,教師須及時像朋友似的進行心理疏導,糾正偏激、甚至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
寫作有時候是為了抒發(fā)情感的需要,“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一位學生在隨筆中談到自己的家中情況:父親早亡,母親又開始尋找新的生活伴侶,她明知這一切是應該的,但又忍不住對母親不滿,對此她自己也很苦惱,在不斷地自責。我就在評語中首先肯定了她自我反省意識,同時勸她不必自責,她有這種想法也屬正常,畢竟父女情深,只是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多多站在母親的立場上,想想她的辛苦,想想她的不易……等下一次隨筆上交的時候,她特地在里頭夾了張小紙條感謝我,說自己心情好多了,和母親的關系也融洽多了。
高中學生特別注重友情,有時把握不好這個“度”,經常會弄巧成拙,給自己和他人帶來許多困惑。學生的隨筆中經常會有此類的話題:有學生說自己對好友是真心付出,但就是得不到回報,甚至會被人所利用;還有學生說自己的好友對自己過分地好,關心自己的一切,但也限制了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自由;還有的學生訴說明明與異性同學正常交往,卻被人誤會,把友情和愛情混淆起來……鑒于這種情況的普遍性,我不僅寫了評語,還在班級里組織討論,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友誼觀,為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做鋪墊。
隨著信息渠道的多樣化,社會大舞臺演繹的紛繁復雜的世態(tài)百相都會進入學生的視野,而這些無疑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來說,勢必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當代中學生的心理、思想已悄悄地發(fā)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傳統(tǒng)的價值觀已逐漸瓦解,新的價值觀尚未形成。尤其是我們所處的這個商品經濟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學生會看到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我就以自己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給他們一些正確的參照對象,學生看到人性的善良,生活的美好。及時調整心態(tài),以審美的理性思考面對一切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保持群體情感,樂于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發(fā)展。在性格、品德即審美情趣等個方面都能得到和諧完美的發(fā)展,避免心靈的走失,塑造健全人格的極好方式。
多元智能理論給語文教學天地吹來了一股最具活力的風,這是一種有著濃重人文色彩的理論,它第一次提出了每一個個體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表現形式的觀點。努力成為最優(yōu)秀的自己,超越自我,這是現代教育的真諦。我們提倡以多元的、以人為本、人文融合的發(fā)展性評價,以促進學生作文素質全面而和諧地發(fā)展。多元世界、多元生活、多元解讀、多元評價,在多元之中,讓每個生命去綻放它獨有的色彩。
(薛曉輝 浙江省瑞安市隆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