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崇
當大家回顧歷史,有關海盜題材的電影雖然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已經出現,但即使是一些大名鼎鼎的電影人,也有不少曾因為海盜歷險題材滑鐵盧而陷入永不超生的境地。
作為擅長炮制奇幻世界和電子游戲的佼佼者,“迪斯尼”利用旗下大受歡迎的“魔盜王”電子游戲的概念,于2003年推出電影《真盜王決戰(zhàn)鬼盜船》。該片憑著大場面、特技多、嬉戲式的幽默與尊尼特普漫不經心卻入木三分的演技,終于成功橫掃全球票房。
事隔3年,再撿起這個海盜題材乃理所當然??纱蠹乙参幢啬芟氲剑1I歷險題材,數十年來都沒有什么光輝的時期出現過。
開荒成功跟風即敗
不計算《魔盜王》系列,海盜型歷險電影長期以來都沒有好日子過。最早的成功例子可以追溯到1926年的《黑海盜》,該片講述男主角為了一報父親被殺之仇,偷偷潛入一艘充斥著海盜的大船,并同樣假扮成一名海盜。1935年的《喋血船長》及1940年的《海上霸王》等則同樣牽涉到英國的歷史背景,前者有羅賓漢式的劫富濟貧元素,后者則是英國海盜因愛上西班牙公主,引發(fā)連場大戰(zhàn)。
以上三片總算有著創(chuàng)先河的有利條件,要輕易俘虜觀眾的心,始終比較容易。可是及后出現大量的跟風海盜題材,只要稍為缺乏創(chuàng)意,這些電影就會一閃即逝。曾有人指,早年的好萊塢海盜片離不開多個元素,就是片中的男人有大胸肌,女人則經常裸露半胸,同時總有鞭打的場面,久而久之成為一種刻板模式,讓觀眾越看越沉悶。
期間當然也有一些小演變,40年代中期,海盜歷險題材開始加入更多的喜劇元素,但所謂物極必反,喜劇情節(jié)分量過重就容易淪為低能笑柄,同樣未必會合觀眾口味。1944年的《公主與海盜》及1946年的電視片《三個小海盜》等,主角造型一般,打敗敵人的過程又常常烏龍百出胡鬧一番,最后令同類電影迅速步人低潮。
至于1948年由朱迪·加蘭和吉恩·凱利主演的《風流海盜》,走的是愛情歌舞片格局,講述一名富家女子愛上了英明神武的海盜??墒抢酶栉璋押1I形象浪漫化也絕非觀眾想吃的茶飯,當年米高梅公司巨額投資了此片,最后卻勁蝕200萬美元,幾乎成為電影史上首部最賠錢的巨片。
海盜歷險的變奏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仍時不時有海盜題材電影出現,有舊片翻拍,也有以陣容來做賣點。
1950年的《金銀島》肯定是同類題材中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一部;1951年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士海蛟龍》,可算是由海盜題材演變而來的海上歷險類型,以英國海軍在西班牙海與拿破侖同盟周旋做主線;1954年由伯特·蘭開斯特主演的《紅海盜》,以18世紀的加勒比海為背景,片中穿插了逃獄、古怪科學家、海上大戰(zhàn)及各式各樣的刀光劍影情節(jié),成為上個世紀50年代頗受矚目的海盜電影。
1956年迪斯尼的《大衛(wèi)克羅新傳》走較為“合家歡”的路線,也曾經深受歡迎。另一方面,特技上的進步也令海上歷險題材有較多不同的“出路”。同樣在1954年,由理查德·弗萊舍執(zhí)導的《海底兩萬里》,則出現了大章魚襲擊的場景,這些怪物襲船的大場面,相信也影響到今日的《魔盜王》的創(chuàng)作了。
大制作非靈丹妙藥
然而純海盜的題材,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也偶有出現。1962年有《血海盜》,1965年有《牙買加的風》,除了有歷險外,片中女孩與那個迷信的海盜的友情也占了不少比重。
1971年由柯克·道格拉斯和尤爾·伯連納主演的大制作《天邊的燈光》,講的是海盜操控燈搭引發(fā)船只意外,繼而洗劫沉船財物的驚悚懸疑型片種??墒钱斈暝撈捎诒┝雒孢^激,令上映前被大量刪剪至體無完膚,最后也難逃票房失敗的命運。
1972年,第三次翻拍的《金銀島》,雖然由奧遜·威爾斯主演海盜船長,但成績也僅算一般而已。
斯皮爾伯格也曾失手
踏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導演斯皮爾伯格正值當紅之年,除了科幻歷險,也參與多部類似的海盜歷險題材。最早包括1985年由理查德·唐納執(zhí)導、以小朋友尋寶歷險為主的《七寶奇謀》,但海上歷險的成分其實不多,反而可以說是一部《奪寶奇兵》的兒童版,最后票房成績也頗為理想。
多年來從不忽略兒童市場的斯皮爾伯格,于1990年拍了《虎克船長》(鐵鉤船長),以小飛俠彼得·潘與死敵鐵鉤船長大斗法為主,有格劍、船上大戰(zhàn)。但同樣,即使是斯皮爾伯格也不能為類似海盜角色注入什么大膽新意,最終《虎克船長》淪為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以來最大的敗筆作之一。2003年,他旗下的“夢工廠”投資的海上盜寶卡通《辛巴達航?!?,票房同樣慘淡。
超級“票房毒藥”
要數近年最失敗海盜歷險類型片,肯定首推1995年的《割喉島》(奪寶縱橫),由吉娜·戴維斯主演,她飾演的女劍手為尋找寶藏與她的海盜叔父展開連場斗法。
該片由出品過《本能》、《未來戰(zhàn)士續(xù)集》的Carolco公司投資了1億美元攝制,最后只、收回不足1000萬美元的票房,不但直接令Carolco倒閉,更令《奪》片成為影史上最大“票房毒藥”。同年由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未來水世界》,以當年破紀錄的2億美元成本制作,美國國內票房只得8800萬,若不是海外的票房收益稍微理想,這部片更有可能是真正的“票房毒藥”。至于該片是否已經收回成本,至今參與投資的環(huán)球電影公司(Universal)仍然拒絕評論。
踏入新千年以后,首部以大型海盜歷險電影現身的《加勒比海盜》系列竟有如此驕人成績,相信是行內行外都頗為意外的。豐富的電腦特技水平,除了令海上大戰(zhàn)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也令怪獸、僵尸等造型更加栩栩如生,再加上迪斯尼的品牌效應和對喜劇感的準確掌握,也許就是《加勒比海盜》能成為史上最受歡迎海盜片的原因。可是翻開海盜片在影史上的不利地位后,未來想利用此成功公式混水摸魚拍類似題材的片商,恐怕要三思而行了。
海外星云 200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