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周勛波 辛惠普 靳學慧
摘要研究結果表明,水稻稈腐菌核病菌可利用多種碳源和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最好,氮源以酒石酸銨最好,混合碳源(蔗糖十鼠李糖)對病菌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比單獨蔗糖和鼠李糖生長的好;病菌能在多種天然培養(yǎng)基上生長并形成菌核;菌絲在碳氮比為60:1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最好;生長物質VB6+肌醇、VB6+谷氨酰胺等11個組合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微量元素中亞鐵、錳和硼對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液體培養(yǎng)中以Czapek培養(yǎng)基生長最好,但不利于菌核的形成;菌核在15~ 35℃均可萌發(fā),最適溫度為30℃;菌核在0.05%葡萄糖溶液、蒸餾水、水瓊脂上均可萌發(fā),以0.05%葡萄糖溶液萌發(fā)最好。
關鍵詞植物病理學;水稻稈腐菌核病菌;生物學特性
中圖分類號S435.1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