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興
勾芡也稱“著芡”、“攏芡”、“著膩”,是烹調(diào)基礎(chǔ)技術(shù)之一,在中式烹調(diào)中運用極為廣泛。許多菜肴在烹制過程中,由于加入某些調(diào)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肴中湯汁增多,通過對不同菜肴施以不同的芡汁,可使菜肴湯汁濃稠,并附于原料表面,從而達到光潔、滑潤和鮮美的效果。袁枚在《隨園食單·用纖須知》中曾曰:“俗名豆粉為纖者,即拉船用纖也。須顧名思義。因治肉者要作團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膩,故以粉牽合之。煎炒之時,慮肉貼鍋,必至焦老,故用粉以持之。此纖義也。”道出了勾芡的重要性。用淀粉作勾芡,除了因為淀粉糊化后具有較大的黏稠度外,還在于糊化后的淀粉形成的“糊”具有較大的透明度。它黏附在菜肴原料表面,可使菜肴顯得晶瑩光潔、滑潤透亮,能起到美化的作用。
“芡”是一種稠狀液體,一般是由淀粉汁和各種調(diào)味兌成,它利用淀粉受熱糊化形成凝膠的性質(zhì),吸收菜肴湯汁中的水分,形成黏性而光潔滑潤的芡汁。它對菜肴的質(zhì)量影響很大。在我國菜肴中,特別是用爆、炒、熘、燒、燴、扒等技法烹調(diào)的菜肴,大多要勾芡,通過勾芡可使菜肴形狀美觀、口感突出。其次,能為菜肴增色,廚師中有句行話:“明油亮汁”,說的是芡汁對菜肴有美化的作用,可使菜肴主料突出,色澤光亮。再者,通過勾芡還可以增加菜肴的保溫性能,芡汁包裹在原料的表層上,減少了菜肴熱量的散發(fā),能較長時間保持菜肴的熱量,對菜肴口味等方面的質(zhì)量起到保護作用,所以勾芡無論是對菜肴質(zhì)量所起的作用,還是從操作特點上,它都是菜肴制作過程中一道重要工序。
對菜肴所施的芡汁由于烹調(diào)方法的不同,各有千秋,有的濃厚、有的稀薄、有的量大、有的量小。在行業(yè)中,一般按濃稠度的差異,將其分為濃芡、糊芡、流芡、薄芡4類。
爆、炒之菜淋濃芡
濃芡多用于爆、炒、熘等旺火速成類菜肴,使用的粉汁最稠。此類菜肴由于加熱時間短暫,各種液體調(diào)味品和湯難于滲透主料,經(jīng)過勾芡以后,菜肴由于湯汁的黏性和濃度增加,芡汁均勻地包裹在原料表面上,吃完后盤內(nèi)見油不見芡,如魚香肉絲、炒腰花等。由于淀粉的凝膠受熱透明光澤,因而使菜肴和調(diào)味品的色澤鮮明、光亮,菜肴的外形豐滿、美觀。具體操作分為兩種:一種是碗內(nèi)調(diào)芡(即淀粉加液體調(diào)味品、水等),稱之為“碗芡”或“兌汁芡”,待鍋內(nèi)菜肴快成熟時,倒入鍋內(nèi),攪拌和顛翻,使芡汁受熱變黏,均勻地包裹在菜肴上后,迅速出鍋。另一種是在菜肴快成熟時盛出,把調(diào)好碗芡倒入鍋內(nèi)加熱,芡汁變黏,再將菜倒入翻拌,一見裹勻即出鍋。勾濃芡要求菜肴原料與湯汁的比例要恰當(dāng),尤其是湯汁不宜過多,否則就難以裹勻菜肴。
燴、燜之肴施糊芡
糊芡一般用于燴、燜方法烹制的菜肴,它以湯汁寬而濃稠度大為基本特征。這類菜肴由于湯汁較多,原料表面不易黏附湯汁,勾芡后,湯汁呈糊狀,部分黏附于原料表面,部分流動于原料之間,可達到湯菜融合、口味滑柔、光潤明亮的效果,如:三鮮魚肚、紅燒海參等。在菜肴成熟時,加入事先用溫湯兌好的調(diào)味粉和粉汁淋在沸騰的湯汁上,邊淋邊晃勺、翻勺,使糊化了的芡汁均勻地黏附在原料上,淋上明油即可。使用這種勾芡方法,一般都采用“跑馬勾芡法”,即在原料將熟時,左手持鍋(勺)搖晃,右手拿手勺將芡汁緩緩淋入鍋(勺)內(nèi),使湯汁變稠變濃。
熘、蒸之饌澆流芡
流芡又稱奶油芡、琉璃芡,因其在盤中可以流動而得名。其特點是粉汁較稀,濃稠度較小。一般用于大型或整形的菜肴或大批烹制燒、燜、扒類菜肴,其作用是增加菜肴的滋味和光澤。一般是在菜肴裝盤后,再將鍋中鹵汁加熱勾芡,然后澆在菜肴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狀態(tài),芡汁透明光亮,食后盤內(nèi)剩余部分汁液。流芡分兩種,一種為“油發(fā)芡”,勾芡時粉汁較多,芡汁稍濃稠,分幾次加入熟油推攪,經(jīng)加熱振蕩,使油與汁融合,形成琉璃狀,特點是起發(fā)、光滑、明亮,澆在菜肴表面,水分就不易滲進,保持了菜肴外香脆、內(nèi)軟嫩的風(fēng)味特點;另一種為“白汁芡”,該芡一般不用底油,有透明、潔凈的特點,它是在菜肴起鍋之后將芡汁澆在已裝盤的菜肴上,此法適用于造型要求整齊美觀、但不宜在鍋內(nèi)翻拌,或是菜肴體積過大、不能在鍋內(nèi)翻拌的菜肴,通過澆上流芡,將菜肴湯汁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加了菜肴柔軟、滑嫩的質(zhì)感。
燒、煮之食勾薄芡
薄芡,濃稠度較流芡小,是芡汁中最稀的一種,又稱米湯芡。一般用于燒、煮類菜肴,如:麻辣豆腐、蝦仁鍋巴等。目的是把湯汁調(diào)濃,促使湯、菜融合。具體做法是:當(dāng)鍋內(nèi)菜肴已接近成熟時,一手持鍋緩緩晃動,一手持芡汁均勻淋入,邊淋邊晃,哪里冒泡,淋在哪里,至湯汁變濃,湯、菜融合為止。由于淀粉凝膠的保水性可產(chǎn)生柔潤滑嫩的特殊風(fēng)味,菜肴通過勾芡后,湯汁變濃,使主料顯得滑潤、豐滿而不干癟,增大了湯汁的浮力,使主料上浮、突出,可改變見湯不見菜的現(xiàn)象。勾米湯芡一般采用淋入晃勻法,此法的淀粉汁下鍋方式與淋入翻拌法相同,但芡汁裹勻菜肴原料的方式卻不一樣,它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時,將淀粉汁徐徐淋入湯汁中,邊淋邊晃鍋,或者用手勺推動菜肴原料,使其和芡汁融合在一起。
勾芡是美化菜肴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上所述還應(yīng)注意:1.勾芡必須在菜肴即將成熟時進行,過早,菜肴不熟,繼續(xù)加熱易粘鍋焦煳;稍遲又會使菜肴失掉脆嫩、滑爽的風(fēng)味特點。2.勾芡時底油不宜過多,否則勾芡后,因為水、油不能融合,芡汁發(fā)懈,影響菜肴質(zhì)量。3.應(yīng)嚴(yán)格控制菜肴湯汁,湯汁多時,應(yīng)在旺火上略收一下再勾芡;湯汁少時,可先淋入一些湯汁后再勾芡。4.芡汁濃稠度要適中,過濃時菜肴原料表面芡汁無法粘裹得均勻;過稀時又缺乏黏附力,芡汁在菜肴原料表面無法達到一定的厚度。5.要事先將各種調(diào)料調(diào)好,一經(jīng)烹入就不能再添加或減少,瞬息之間便決定菜肴的質(zhì)感、口味、色澤和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