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假新聞羞辱百年《紐約時報》

2003-05-30 10:48:04程曉鴻
中國新聞周刊 2003年18期
關(guān)鍵詞:杜撰紐約時報杰森

程曉鴻

7個月里,這名年輕的記者自稱游遍了全美國,寫了73篇稿件,但其中36篇是杜撰的。

杰森事件被稱為“有史以來商業(yè)化傳媒霧蒙蒙的大海中最大的冰山浮動”

5月11日,美國《紐約時報》在其頭版刊登一篇題為“辭職的時報記者留下的一長串欺騙行為”的文章,揭露該報一記者在過去7個月里杜撰了36篇新聞報道。一時間全球媒體嘩然。有評論家稱此事件為“有史以來商業(yè)化傳媒霧蒙蒙的大海中最大的冰山浮動?!?/p>

這個事件成為目前美國新聞界的重大討論話題,不僅各大報紙都給以報道和評論,美國三大有線電視網(wǎng)以及公共電視臺PBS,都邀請新聞界專家評論這個事件?!睹绹侣労褪澜鐖蟮馈房偩庉嬛炜寺∕ort Zuckerman)認(rèn)為這是“對《紐約時報》的羞辱”。

高中生的主力記者之路

記者杜撰新聞并非天下罕聞,何以此案如此之不同尋常?

其不同尋常之處在于——該幕戲劇的主角:一方為有152年歷史,號稱“世界上最有聲譽和影響力報紙”的《紐約時報》;另一方為一名年僅27歲、未完成系統(tǒng)新聞學(xué)教育,卻從實習(xí)記者一竄而成為該報報道全國性新聞的主力記者。

該記者名叫杰森·布萊爾(Jayson Blair),來自富裕的弗吉尼亞州費耳菲科斯縣。其父為美國一著名的政府文化機構(gòu)的總監(jiān)。在加入《紐約時報》之前,杰森曾為《紐約時報》的競爭對手《華盛頓郵報》做過自由撰稿人,并在《波士頓環(huán)球報》當(dāng)過見習(xí)記者。1999年,杰森加入《紐約時報》。

應(yīng)該說,杰森的行為并不是沒有引起過報社的注意。報社內(nèi)部曾抱怨杰森花報社的錢在報社大樓沿街的酒吧抽煙喝威士忌;他還超額使用報社的車,并得到多個違章停車罰單;他寫的報道中出錯率極高,3年半的時間里被更正了50個錯誤。盡管如此,2001年9月,杰森仍被管理層提升為正式記者。

杰森的欺騙行為在9·11事件后不斷升級。他聲稱他的一親屬在9·11爆炸中喪生。后來,該家庭出面否認(rèn)與杰森有親戚關(guān)系。

杰森的行為一直為《紐約時報》都市版編輯喬納森·蘭德曼所警覺。2002年4月,喬納森給新聞部的行政管理層發(fā)了一份電子郵件,簡短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阻止杰森為時報寫稿,立刻。”

不幸的是,喬納森的警告并未引起高層的重視。相反,杰森被派去報道當(dāng)時極為敏感的華盛頓連環(huán)狙擊手案件。在僅僅6天的時間里,杰森就完成了一篇關(guān)于已被抓獲的年長的狙擊手約翰·穆罕默德的頭版報道。文中稱該報道的消息來源為未透露姓名的執(zhí)法人員。之后,他又完成了一篇關(guān)于另一個年輕狙擊手的報道。兩篇報道均引起了司法方“嚴(yán)重失實”的抗議。但時報并未就消息來源追究杰森。

至此,杰森的杜撰開始延伸向他的開支。他告訴報社說,幾條毯子是在華盛頓的一家商店買的,但發(fā)票開的卻是紐約布魯克林區(qū)的一家商店;他聲稱他與執(zhí)法官員在華盛頓的一家餐館就餐,而這家餐館卻在紐約布魯克林……讓人驚奇的是,他的這些欺瞞行為居然沒有被發(fā)現(xiàn)。

從去年10月到今年4月份,杰森聲稱為采寫新聞,跑了6個州的20個城市,卻拿不出任何一張酒店、飛機、以及出租車的收據(jù)。

美國攻打伊拉克后,杰森還杜撰了對美軍女兵杰西卡·林奇的父親喬治·林奇的采訪。

杰森最終事發(fā)是由于另一家媒體《圣安東尼奧快訊報》 向《紐約時報》投訴杰森剽竊該報對一名在伊拉克死亡的美軍士兵母親的采訪?!都~約時報》全國新聞版的編輯羅伯特當(dāng)面對質(zhì)杰森,要他描述采訪對象的居住環(huán)境來證實他確實進行了采訪。即使到了這一步,杰森仍然百般抵賴。他詳細描述了采訪對象的房子,以至停在房子邊上的紅色吉普車,后院里的玫瑰花。后來被證實,這一切描述均來自于杰森看到的時報攝影記者拍回的照片。

為什么是《紐約時報》?

為核實杰森過去所寫的所有報道,《紐約時報》專門成立了一個由5名時報記者、2名研究人員和3名編輯組成的臨時機構(gòu),進行了150多個采訪,以甄別事實,并為失實之處向讀者致歉。

作為世界最著名大報之一,《紐約時報》一向以看重新聞?wù)鎸嵵Q。因此,各種疑問、指責(zé)紛至沓來:

疑問之一:杰森如此一貫的行為,為何未引起主要管理層的警覺?

疑問之二:都市版編輯喬納森的警告信為何未被聽取和采納?

疑問之三:杰森漏洞百出的開支為何居然沒有人發(fā)現(xiàn)?

疑問之四,亦是最難以理解的:《紐約時報》嚴(yán)謹(jǐn)?shù)木庉嫲殃P(guān)到哪里去了?

《紐約時報》對此事件進行反省。5月14日下午,《紐約時報》召開了內(nèi)部大會,出版人、總編輯、執(zhí)行總編集體與員工對話,就此事承擔(dān)責(zé)任??偩庉嫵姓J(rèn)該報百年來建設(shè)起來的編輯體系可以良好地對付非惡意的失誤,但不足以防范惡意欺瞞。在同一天,總編輯也為時報辯護說:“坦率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家報紙是辦起來為了監(jiān)督欺騙和添枝加葉的?!?/p>

《紐約時報》對此事的處理,引起了各界的眾說紛紜。有人認(rèn)為,時報在頭版登出自己記者違反道德準(zhǔn)則的行為是有膽量和責(zé)任感的表現(xiàn);但也有輿論認(rèn)為,時報淡化報社機構(gòu)所應(yīng)承擔(dān)的責(zé)任,反而將全部責(zé)任推卸到記者個人頭上;更有大量議論聚焦在杰森是黑人這一事實上,認(rèn)為時報為了提倡“種族多元化” ,在啟用杰森上降低了考核記者的標(biāo)準(zhǔn)。

據(jù)《紐約時報》發(fā)言人透露,聯(lián)邦司法部門正在向時報索要有關(guān)杰森·布萊爾的資料。但杰森所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尚無說法。前紐約曼哈頓首席司法助理麥修·費史本發(fā)表評論說,因杜撰新聞而被指控犯罪將是十分不同尋常的。

杰森·布萊爾本人通過美聯(lián)社發(fā)表了一份聲明,對他個人在新聞道德上的墮落真誠表示遺憾。

有資深傳媒研究人員認(rèn)為,不是杰森這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扼殺《紐約時報》,而是商業(yè)市場在扼殺時報。在杰森事件出現(xiàn)之前,《紐約時報》的發(fā)行量已下跌了5%。發(fā)行量催趕著管理層,管理層催趕著編輯,編輯催趕著記者,“多產(chǎn)” 和“挖新聞”像兩把鞭子讓記者像陀螺似地永不疲倦。

以杰森為例,自他被升至采寫全國新聞記者,7個月里,他寫了73篇稿件(其中36篇是杜撰的),平均下來,每三天一篇,這中間還包括他自稱的全美各地的旅行。其工作量之大,是任何一個27歲的年輕人所不能承受的。這種做法,只可能導(dǎo)致大量的“垃圾新聞”被制造。

商業(yè)利益拷問媒體公信力

杰森事件不僅僅使《紐約時報》,也使全美國的傳媒都因此大大地丟了面子。美國的傳媒素以“第四權(quán)力”自稱,歷史上,傳媒也確實起到了監(jiān)督政府的作用。當(dāng)年兩個年輕的《華盛頓郵報》記者挖根刨藤,掘出了“水門事件”,讓一屆政府壽終正寢;就在美國攻打伊拉克前不久,美國三大電視網(wǎng)之一,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抵制來自白宮的壓力,播出了王牌記者丹·拉瑟對薩達姆的專訪。

盡管美國的傳媒多為資本財團所擁有,其向商業(yè)化躬身作揖的姿態(tài)歷來招致非議,但傳媒努力維持其獨立性和公正性的形象還是為多數(shù)公民所贊賞的。在美國這個號稱輿論自由的社會里,沒有一個管理或控制傳媒的官方機構(gòu),媒體多靠自律,記者多靠職業(yè)道德。

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媒體的職業(yè)道德一直在受到挑戰(zhàn)。1981年,《華盛頓郵報》黑人女記者珍妮特·庫克(Janet Cooke)曾報道過一個8歲的海洛因毒癮兒童的故事,該報道因生動感人而獲得普立策獎;但隨后被揭出整篇報道全部都是編造的。最終不僅普利策獎被收回、該記者被開除,整個事件也成為美國媒體每當(dāng)遇到編造新聞時就提及的典型;

1998年《新共和》雜志白人男記者、被認(rèn)為新聞界一顆正在上升的新星的格拉斯(Stephen Glass),因發(fā)表了27篇添枝加葉和杜撰的報道而被開除,成為美國媒體最大丑聞之一;

《華爾街日報》的R.福司特·威南思因出售報紙內(nèi)部提前得到的消息而被判罪;

《波士頓環(huán)球報》曾獲普立策獎的黑人女專欄作家帕翠莎·史密斯(Patricia Smith)因被發(fā)現(xiàn)編造4個杜撰出來的“引言”而被解雇;

NBC (全國廣播公司)著名的“日線”節(jié)目偽造了一起卡車撞車事故現(xiàn)場……等等。

杰森事件只是讓這堵墻裂了一道縫隙而已。而墻早晚是要倒塌的。

事實是,事件遠遠沒有結(jié)束。受害者不僅是記者個人和《紐約時報》,更是它的千萬讀者。

一封讀者來信表達了許多讀者的心情。這位《紐約時報》的讀者在信中寫到: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母親送給我一本書 《第一頁》 ?!兜谝豁摗?匯集了《紐約時報》許多頭版刊登的重要事件。作為一個孩子,我把 《第一頁》 看成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我相信里面的每一個字?,F(xiàn)在,一切都變了。你們?yōu)槭裁礆У袅顺汕先f的讀者對你們的特殊的信任?

這封讀者來信,是《紐約時報》的悲哀,也是所有新聞從業(yè)人員的悲哀。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報紙是靠金錢辦的,但歸根結(jié)底,報紙是靠信任生存的。沒有了信任,新聞業(yè)將無法存在?!?/p>

(作者為美國大學(xué)American Univercity傳播學(xué)院兼職教授)

猜你喜歡
杜撰紐約時報杰森
我的老鄉(xiāng)叫杰森
我的老鄉(xiāng)叫杰森
一句話評價今年的雙十一
杜撰婚育史應(yīng)該被解雇嗎?
公民與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22
老祖宗的拷問
故事會(2020年22期)2020-11-20 05:46:39
肚里怎么撰
童話里
不能回家
故事會(2011年21期)2011-11-21 09:13:34
日土县| 敦煌市| 滕州市| 汤阴县| 斗六市| 罗甸县| 小金县| 塔河县| 岑巩县| 锡林浩特市| 河津市| 南乐县| 兴文县| 凉山| 阜平县| 顺昌县| 德州市| 毕节市| 云龙县| 思茅市| 普格县| 中江县| 宜都市| 马鞍山市| 玉环县| 成武县| 南陵县| 晋城| 博湖县| 淄博市| 玛纳斯县| 崇州市| 海兴县| 枝江市| 乾安县| 潼关县| 嘉兴市| 贡觉县| 井陉县| 霍山县|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