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繼東
我的一聯(lián)是“不屈為至貴,最富是清貧”。并以奉聞
敬禮
吳祖光
1996、2、25
看得出,吳老寫這信是要糾正我引語的錯誤——他的聯(lián)句是“不屈為至貴”而非“不屈為至尊”。
吳老給我的第二第三封信都是為一篇懷人文字而寫的。這篇文章即《知遇之恩》,是寫裝幀藝術(shù)家曹辛之的。因為文中寫到他自己入黨和退黨的事兒,寫到當(dāng)時的文化部長周巍峙怎么勸他人黨,后來胡喬木又怎么勸他退黨,所以“敏感”,文章寫好半年沒發(fā)出來。這時吳老想到我這個做副刊編輯的,將文章寄了來。也許是吳老急于發(fā)表,兩天里兩次用掛號信寄給我。第一次寄有兩稿(另一篇為《藝術(shù)大拼盤》),附信是這樣寫的:
繼東兄:
來信收到。找出兩篇小文章,其中
一篇懷人之作,就遇見(到)了障礙。
你看湖南可有此種顧慮否?思之可悲
可笑。祝安
并賀新年
吳祖光
(1996年12月)三十一日除夕
第二天再將《知遇之恩》寄我,并附信
曰:
繼東兄:
12月28日函收到,寄上《知遇之恩》一稿,是曹夫人約寫(的),但出版單位要求刪節(jié)。審稿當(dāng)局之怯懦令人可嘆可笑,不知貴刊能過關(guān)否?今日之事若此!
即祝
新年快樂
、
吳祖光(19)97年元旦夜
我看了《知遇之恩》,覺得并不怎么出格,于是急忙發(fā)稿——因為我即去北京組稿,屆時好帶上樣報去見吳老。不料,老總在最后簽字付印時,一狠心又把此稿撇下了。文章沒發(fā)表,北京組稿還是去了。我見到吳老,把“處理”過的文章清樣給他一份,并說了最后沒發(fā)出來的原委。吳老聽了,溫和地說了句什么,如今只記得有“害怕”、“脆弱”等字眼兒。大概過了一年多,適逢《書屋》雜志讓我?guī)椭M稿,于是我將《知遇之恩》送了去。后來,稿子終于在《書屋》雜志發(fā)表了。
那段所謂“敏感”的文字,《書屋》雖未作多大刪節(jié),但也進(jìn)行了一些“技術(shù)處理”。記得我將《書屋》小樣寄給吳老過目后,吳老仍在小樣上堅持將勸他退黨的人名字寫上,同時又附了一句寬厚的話:“假如來得及就改過來,否則就算了?!弊詈螽?dāng)然“沒來得及”,直到后來出版《天火——書屋佳作精選》收錄此文時,文中自然也找不到勸他退黨的人的名字。我曾與當(dāng)時的《書屋》主編開玩笑說:“看來這位勸吳祖光老退黨的政治局委員是誰就只能讓盾學(xué)去考證了!”就此,我曾寫過《吳祖光的一篇文章》,把這事算是說清了。
我手里保存的第四封信不是吳老寫給我的,而是寫給當(dāng)時的《湘聲報》總編的。那年,《湘聲報》副刊分四次連載了<說是連載,也并非一周一次,而是副刊版面常被廣告占用,拖了兩個月才發(fā)完)北京學(xué)人邢小群撰寫的《章乃器百年祭》。也許是看到最后一期,觸動了吳老那根痛苦的神經(jīng),他索要此全文寄給章乃器的女兒。信是這樣寫的:
湘聲報總編輯同志:,感謝每期送給我的《湘聲報》。(《湘聲報》)內(nèi)容豐富,品味高尚,十分佩慰。
今天收到的1月1日第503期貴報,第三版載有《章乃;器百年祭》(之四)一文,讀之令我感動。章先生是我的前輩,相知甚久,亦甚敬佩。他的女兒章湘華是我的學(xué)生,久居臺北及美國。去年12月我曾接她來北京小住,現(xiàn)巳返美。我很想把這篇文章寄給她,但我因收到報紙?zhí)啵瑳]有留存,只能把1月》日這期寄去,現(xiàn)在希望您把前三篇即‘之一”之二‘之三再贈我一份,或直接寄往美國章湘華女士收,十分感謝。春節(jié)好
,
吳祖光,這封倌沒有落款日期,但信封郵戳?xí)r間是1997年1月10日。這封倍老總交我處理,我很快找到吳老所要的報紙寄去了。這以后,我仍然給吳老寄贈報紙,偶爾還夾帶寫上幾句,囑咐有了新作一定賜我。1998年吳老失去老伴病倒后,我曾給他打過幾次電話;都是小保姆接的。我曾試著要求和吳老說幾句話,但小保姆說他已不能接電話了o,而今吳老駕鶴西去,不禁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