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菊影 胡久紅
2001年的儷年鐘聲已經(jīng)敲過,歷史翻開了新紀元的篇章。人們踏著信息高速公路,馳騁在國民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大道上,同時也必然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科技是關健,教育是基礎。振興教育的希望不可避免地落在了每一個教師的身上。
遙望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是孔老夫子、蔡元培、陶行知、陳鶴琴、徐特立、葉圣陶、斯霞等從古到今堪稱師表的教育家和成千上萬的名教師,組成了星光閃爍的優(yōu)秀教師群體,是他們“有教無類,、“兼容并蓄”、“知行合一”、“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如今,身處機遇和挑戰(zhàn)井存的21世紀,中國要加速發(fā)展,要在國際較量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故,取得勝利,教育被置于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呼喚教育為國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期盼各級各類學校能培養(yǎng)出多層次、高索質的人才。人們也清楚地看到: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是建設一支素質優(yōu)良的教師隊伍。
一
今天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師
全國名權——北京四中,每年都開展“學生評教”活動。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以十分真摯的感情寫下了“我心中一位好老師”的短文。讓我們摘錄其中的兩段:
“他是個平凡的中學語文教師,卻得到了學生們不平凡的尊敬和愛戴。他能極認真地看待生活,絕對沒有‘難得栩涂的懈怠。當他站在講臺上時,微蹙的眉間隱約透露出他的憂郁。他是深沉的,而且感染著他的每一位學生。作為一位老師,他是博學的,且博古通今。在課堂上,他可以行云流水紐地引用諸多名家的名言來補充我們的大腦,呼喚大家的愛國熱忱。
“聽他的課是一種美的享受。真的,無論是聽他吟誦千古絕句,或是看他書寫剛勁飛舞的甲骨文,都是一種享受。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喜歡屈原,聞一多,對于許多豪杰,我們本是不了解的,自從上了他的課,我會想去欣賞文言的音韻之美會想主動去欣賞草木間的勃勃生機和頑強的毅力。他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名師?!保ㄔu李家聲老師)
“她有一種人格魅力。她的可貴在于能很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她顯得年輕,最根本的不在于她的外表,而在于她有一顆充滿希望、充滿善良的心。她在你需要傾訴的時候,是忠實的聽眾;在你需要信心的時候,給你各方面的鼓勵;在你放松、懈怠的時候,她會約束你,但從不在別人面前羞辱一個學生:在你遇到不公的時候,她會站在正義一方與你一道鳴不平、討公道……”(評杜賴老師)
四中還有一位班主任,在批改學生交上來的周記時,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拿了個破本子,胡亂寫了幾行就交差了。這位語文老師本該批評這個學生,可她卻什么也沒有說,找出一個非常漂亮的本子,第二天帶到教室對那位學生說:“小王同學,我送你一個新的周記本?!睂W生呆住了,緩緩地接過老師遞過來的本子。從此他喜歡上了語文課,每每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他的家長也驚喜地說:“現(xiàn)在每星期寫周記成了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
從這些事例不難看到,學生喜歡知識豐富,博學多才、道德修養(yǎng)高、充滿朝氣和愛心的老帥。如今的學生已非同以往,他們接觸信息的面廣,自尊心強,喜歡獨立思考,自認為很時尚,很現(xiàn)代,遇事總要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他們評判好老師的眼光很挑剔、標準很高。
目前教師隊伍的現(xiàn)狀
不是每位教師都能像李老師、杜老師那樣贏得學生愛戴的。就全國而言,中小學教師隊伍總體上雖趨于穩(wěn)定,但文化程度、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正如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管培俊分析的那樣:教師分布不均勻,結構不合理,人員很少流動,余缺不互補,學科不配套,素質不造應,待遇不落實。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隊伍的整休素質日益成為主要矛盾。為此,國家推出了“21世紀園丁工程”,制定了《教師資格條例》、《中小學教師聘任辦法》,開始在教育系統(tǒng)實行教師聘任制,并準備制訂《教師考核辦法》,逐步把教師隊伍建設納入依法治教的軌道。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司長馬立認為:多年來,為中小學校培育了大批師資的我國師范教育體系,在走進新世紀的門檻之后,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故。首先,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新科技革命和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使原有的師范教育體系不適應現(xiàn)實的要求。目前,我國進入了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經(jīng)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隨著加入WTO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經(jīng)濟全球化的到來,對我們的教育思想觀念及其管理體制,必然產生深刻的影響。師范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其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基礎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對培養(yǎng)教師的工作形成沉重的壓力。第三,信息化浪潮勢不可擋,師范教育如不率先實現(xiàn)信息化,就不可能培養(yǎng)出駕馭新時代講臺的教師。
教育改革的號角在吹響
經(jīng)濟的全球化及教育的信息化,網(wǎng)絡化的發(fā)展趨勢,對21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書育人的主體——人民教師群體更新知識、提高素質顯得尤為重要。馬立司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準備從三個方面推進師范教育的改革。一是以師范教育體制改革和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整為切入口,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對師范教育的結構進行戰(zhàn)略性調整。二是全面推進各級師范院校以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下大力氣提高薪師資培養(yǎng)質量。三是人力推動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工程的實施,千方百計提高在職教師的整體素質,同時加快師范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實現(xiàn)師范教育跨越式發(fā)展。
改革的關鍵是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和素質。管培俊副司長認為要從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教師是一個社會教育理念的載體,是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在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思想傾向引導方面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既然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入們又對新世紀的人才標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那么開啟智慧的大門、傳播知識與文明、為下一代“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素質呢?馬立司長將21世紀教師最基本的素質定位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教師要具備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素質。策二,教師必須具有先進的、適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觀念。第三,教師要有廣博厚實的專業(yè)知識。第四,教師應該其有專業(yè)技能。這四個方面的素質對教師來說缺一不可。
二
尊重學生 為學生服務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建設好一支素質優(yōu)良的教師隊伍,首當其沖的任務是要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更新那些不適應新形勢的舊思想和舊觀念。國家總督學柳斌認為:教師既要把學生當做學生,還要把學生當做朋友,當做一個與教師有平等關系的公民。教師要尊重學生,要落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思考、尊重學生主動學習的情神、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而不能要求學生全盤照搬教師的思維。他說:“現(xiàn)在有些老師僅僅把學生看成是管理的對象、是受教育的對象,缺乏對接受教育的客體的一種尊重,有的甚至缺少感情、缺少愛,這怎么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現(xiàn)在教育戰(zhàn)線出現(xiàn)的各種惡性事件,一般都與教師的教育思想陳舊有關?!?/p>
師生關系問題是與教師角色的定位緊密相連的。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文化,尊崇的是師道尊嚴,老師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高無上的。進入新世紀后,隨著舊有經(jīng)濟體制的逐步淡出,這種觀念也必然要被打破。中國教育學會會長、資深教育專家顧明遠教授對學生稱呼老師為恩師,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說:“老師對學生沒有什么恩,教育學生是你的天職、你的責任,不是你的恩賜。老師應該義務觀念多一些,權力觀念少一些。老師對學生要有服務的態(tài)度,因為學生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鳖櫭鬟h教授分析,恩師的說法與我國長期延續(xù)的官本位思想有關,過去“官”和“師”是一致的,考上狀元要拜老師,自稱“門生”。其實考官根本沒教過他。所以,顧明遠教授提出新世紀的教師應是為學生服務的。
安徽省合肥市教委主任林存安也贊同這一觀點,他把教師比做是學生的服務者,提出“教師這一職維的價值取向應該是: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于學生。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個性差異,注意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要求,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方便,傲好服務?!?/p>
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舊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新觀念,自覺地幫助學生、服務于學生。這是湖南省株洲機械電子工業(yè)學校教師雷久相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雷老師的班上曾有一個染上了游戲機癮的學生磊磊。他的母親流著淚找到雷老師,哀求救救她的獨生子。雷老師誠懇地與磊磊談心,和他交朋友,并拜他為師學電腦。在雷老師耐心誠懇地幫教下,磊磊告別了電子游戲室,和老師一起學會了打字、排版、編程、上網(wǎng),還參加了學校計算機特長班,并帶動了其他學科的學習。他后來以一名優(yōu)秀的計算機本科畢業(yè)生走上了工作崗位。
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
更新教育觀念,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過去,人們往往認為人才都是有重大科技成就或有突出業(yè)績的出類拔萃者。這種片面的人才觀直接影響了教育的質量觀,必須徹底轉變。那么,什么是正確的人才觀呢?顧明遠教授描述說:“未來社會的職業(yè)是多層次的,社會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種多樣的,那些對社會有高度責任心、有實踐能力、勤奮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工作、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就是人才。樹立這樣的人才觀,就不至于單純用學習的標準、考試成績的標準來看待學生?!?/p>
柳斌同志對這個問題剖析得十分透徹。他認為,我國的教育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公布以后,才由精英教育體制向國民素質教育體制轉化,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廣大教師增強基礎教育的普及意識,不要把有些孩子著做是不可教育的,把他們放在教育對象之外。他說:“我們的教育應當是創(chuàng)造一種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教師要把轉化一個后進生與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學生看成是同等重要的、同等光榮的、同樣有價值的事情?!?/p>
事實上,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的爭論,在教育戰(zhàn)線上一直存在著。天津二中劉玉嶺校長認為:受教育者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由于他們的遺傳因素、社會生活條件和生活經(jīng)歷不同,他們的氣質、性格、興超愛好、智能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的勞動具有幣足強的創(chuàng)造性,必須因人、因時、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把他們培養(yǎng)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
做與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
在談到更新教育觀念時,顧明遠教授還提到,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21世紀,教師的角色已經(jīng)在發(fā)生變化。過去老師是知識的載體,老師就是知識,知識就是老師?,F(xiàn)在老師不再是知識的惟一載體了。學生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取知識、掌握信息。老師只是其中一個渠道。同時,老師也要學習,如果不進一步學習,就會落后于學生。他提出:“21世紀的教師應該是與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一起來學習,而不是簡單地把知識教給學生?!?/p>
以往我們總是講“教學相長”,而真正理解和做到教學相長的教師并不多。這恐怕與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陳腐的教學模式分不開。在中小學的課堂上,老師“滿堂灌”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就連學生座位的排列,老師教案的設計,都離不開以教師為中心的思維定勢。早在60年代,毛澤東主席在談到教育改革時,就明確提出要廢除注入式,提倡啟發(fā)式。這一思想得到了一些先進教師的響應,也在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然而,或許是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根深蒂固,直至今日,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課堂上,還沒有普遍廢除注入式,還沒有大量出現(xiàn)那種學生和老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局面。
顧明遠教授將他多次出國考察交流的教育情況和我國的現(xiàn)狀加以比較后認為,西方發(fā)達國家除了教師的學歷都比較高以外,他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也與我們有明顯的不同。他們的教師主要起著觀察學生、設計教育環(huán)境、幫助和啟發(fā)學生學習思考的作用。
對中西方的兩種教學模式,顧明遠教授比較分析說,西方學校的課堂教學,老師很少講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大家來學習,強調學生的參與。面我們的所謂啟發(fā)式是老師幫助學生去考慮問題,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西方的教學不強調結果,而是強調過程,結淪并不重要?,F(xiàn)寮研究一個問題,大家共同討論這個過程,引發(fā)積極的思考。所以他們的學生比較有創(chuàng)造性,能提出不同的看法。而我們的教學往往是強調結論,一是一、二是二,學生把答案答出來就行了。這反映了教育思想的不同,也反映了文化素質的不同。
可喜的是,這種不同正在逐步被我們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所認識。林存安主任就感到,新世紀的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變灌輸式、說教式為啟發(fā)式,努力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教師應把形成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和較高的自學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對學生獲取知識方法的關心要甚于對學生掌握知識多少的關心,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
師德的靈魂是愛
教育界老前輩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需要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柳斌同志明確提出:教師要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素質,尤其是職業(yè)道德素質。教師要忠于職守、敬業(yè)愛崗、愛生如子,忠誠于教育事業(yè)。每一位教師都應當把是否具有高尚的職業(yè)道德作為對自己最重要的要求,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以實踐。
社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規(guī)矩,在遵守社會公德的前提下才能生存發(fā)展。教師的職業(yè)則具有更神圣的使命。顧明遠教授形象地比喻說,自然界的很多動物植物為了養(yǎng)育下一代,可以犧性自己。我們如果把培養(yǎng)學生當做自己生命的廷續(xù),站在這樣一個思想高度來看待教育,就會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曾經(jīng)有人提出師德的靈魂是愛。顧明遠教授認為:“教育是育人的事業(yè),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職業(yè)。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從廣義上講,也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硯念,教師只有真正把教育看做體現(xiàn)自己生命價值的工作,而不單是謀生的手段,他才能盡心盡力來培養(yǎng)好學生?!?/p>
北師大實驗小學中年女教師郭啟玉,參加工作已經(jīng)有26年了。去年她接了一個畢業(yè)班,班上有個女孩學習很不專心,各門成績都很差,小測驗經(jīng)常不及格。有些老師覺得該生肯定要留級,畢不了業(yè)。郭老師沒有放棄,幾次到這個學生家去家訪,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重殘而且無業(yè),在這樣一個生存都很艱難的殘疾人家庭里,孩子的學習無人輔導,成績就可想而知了。郭老師和她的父母商量后,把這個學生帶回自己家中,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照顧她吃喝,為她補課,督促她努力學習。老師的關愛像甘泉一點一點地滴灑在學生心頭,也激起了她發(fā)奮學習的勁頭。幾個月過去了,這個學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順利地通過了畢業(yè)考試。許多人都說郭老師創(chuàng)造了奇跡。學生的家長更是感激不盡,專門給學校送來了一面大錦旗。
這樣的事例,在千千萬萬的中小學校里,數(shù)不勝數(shù)。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xiàn)在他對每一個學生(包括后進生)無微不至的關懷上。老師的每個動作,包括手勢、表情、眼神對學生都是無聲的教育和示范。有時老師一個慈祥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句親切的話語,都會在學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漣漪。有人比喻師愛勝過母愛。的確,師愛比母愛更偉大、更祟高,他不但要用博大的愛去關懷學生,還要用愛的力量去感化學生,指引和帶領學生走上成才之路。
三
舒級壓力 調整心戀
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徐岫如研究員曾對部分中小學教師進行過調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教師群體中簧神經(jīng)癥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取業(yè)人群中這個比例平均為2%左右。這種現(xiàn)象與中小學教師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有關。以往的應試教育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尤其是一些地方把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與教師的獎懲掛鉤,更加大了他們的心理壓力。因此,眾多的教育專家提出,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教師職業(yè)道德的一項重要內容。
多年來,積極探索成功教育的上海市闡北八中校長劉京海,對此看法是“心寬百事興”。他要求在教師中“宣傳大氣文化,營造發(fā)展的和諧環(huán)境”。他說,大氣是健康人格具體表現(xiàn)之一,也是教師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之一。當前由于我國正在從傳統(tǒng)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過渡,各種觀念的碰撞、社會利益的調整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響,都可能加重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使教師的心理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這種影響甚至會帶到課堂中。如:對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不能一視同仁;或因成績不好的孩子影響了教學質量和自己的評優(yōu)晉升,而對他們不公平對待等等。這些做法容易造成某些孩子的厭學、逃學和攻擊性行為,甚至是嚴重的心理障礙。長期處于這種不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不僅會對教學造成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可能損害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
北師大實驗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教師史瑋,雖然很年輕,也感到當一個好老師越來越不容易了,必須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她說,現(xiàn)在這種快節(jié)奏的社會,方方面面的人物心理壓力都很大,出現(xiàn)的心理疾病案例也很多。教師在社會上本身也是多重角色的,既為人兒女、為人父母、又要為人師。同時,教師也面臨來自學校的、學生的、家長的各種壓力。所以,學會舒緩壓力,不斷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
靈魂的教育需要心理的溝通
要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教師首先要力求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趨于完善,也就是“正人先正已”。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才能進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北京實驗二小怡海分校的史德志校長,在談到這個問題時特別感概:“因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靈魂的教育。人的教育只能由人來完成。不應簡單地把教育理解為知識的傳遞和積累。人是有思想、有感愉、有意志、有信仰的,重要交往,需要榜樣,需要規(guī)范的。”他認為應該把學生當做一本書、一幅面,去細細品味。教育的著眼點應該放在兒童的發(fā)展上。
人們常常把教師比做園丁,那些被施救的對象——學生,很希望自己能像禾苗一樣得到陽光雨露的滋潤。尤其當他們在學習、生活和思想上遇到困難、碰到溝溝坎坎、心理出現(xiàn)障礙的時候,特別渴望老師能理解他們的苦悶,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記者還記得在北京三中的學生座談會上,當問起希望老師應具有什么樣的素質時,在場的學生幾乎一致回答,老師應該懂得心理學,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愛好。心理學,這個曾被認為高深神秘的字眼,現(xiàn)在卻經(jīng)常掛在學生和家長的嘴上,成為他們期盼廣大教師能具備的一種素質。
教育亦在無言中
以往許多教師包括學生家長認為,老師教育學生無外乎表揚或批評兩種方式,而且普遍覺得批評才是教育。經(jīng)常有家長到學校對老師說:“這孩子交給您了。您該管的管,該批評的就狠狠批評?!彼^嚴師出高徒。對此,郭啟玉老師不敢茍同。她的看法是:整個時代正在變革,教師要轉變觀念。老師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朋友那樣才行。
北京三中的一些學生最反感老師在批評自己時,又諷刺又挖苦,還向家長告狀。個別老師因為一個學生犯點小錯誤(如不交作業(yè)),就在課堂上嘮叨半節(jié)課,浪費了大家的寶貴時間,也等于懲罰了全班。學生們的反感,說明批評、說教的方式不僅很難起到教育作用,而且往住產生副作用。
那么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效果最顯著呢?邱濟隆向我們講述了一件真實的小事。作為窗口示范學校,四中的校規(guī)校紀是極嚴格的。某天,一男生在宿舍違反了校規(guī)。宿舍管理員當即按規(guī)定辦事,向他下達了停宿通知。停宿意味著只能走讀,這個大男孩后悔了,因為他家住在市郊門頭溝,離學校幾十里,怎么上學?他硬著頭皮找到班主任說:“我錯了。”準備挨一頓批??墒?,這個中年男教師只略一思索說:“這樣吧,我家正好還有間房空著,你就住我家,咱倆上下班一起走,做個伴兒?!睂W生的眼淚劇地往下流。沒有絲毫的訓斥和責備,卻讓他受到了巨大的震動。直到今天他大學畢業(yè)當了醫(yī)生,還常常回憶起班主任對他的一片苦心。
這就是教育——無言的教育,既沒有嚴厲的訓斥,也不用反復地責備,老師的行為就教會了他怎樣待人、怎樣處事、怎樣發(fā)奮學習。與那些高聲斥責、嚴厲批評相比,這種尊重學生人格,呵護學生自尊心的做法,深為今天的學生所接受,因而能獲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四
變教學工其為開啟新知識大門的鑰匙
當人們走進城鄉(xiāng)那一座座標準化的學校,參觀一間間裝備現(xiàn)代化的計算機房和多媒體教室時,是否想到那些投影儀、計算機、交互式校園網(wǎng)等等,不僅僅是教學工具,它們所引發(fā)的教學資源、教學的時空觀、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變化是無可比擬的。同歷史上多次出現(xiàn)的技術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大發(fā)展實例一樣,以計算機和多媒體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引進,必然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帶來巨大的變化。教師如果在掌握現(xiàn)代教育教學技術手段方面缺乏倩心和緊迫感,他們的教育教學觀念就不能更新,其結果必然落伍。
上海市題橋中學的徐忠老師曾在《文匯報》關于“今天怎樣做教師”的討論中,講到了這種落伍給自己帶來的尷尬:“我布置了一道師生一起搜集有關‘減負話題的課外作業(yè)。結果,部分學生完成的遠比我快且完美。他們靠電腦輕松上網(wǎng)取得信息,而我卻只能靠翻閱報紙、剪報、抄錄。我汗顏于自己還沒有掌握操作電腦的技能。從學生那里,我感到了語文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必然到來的改革?!?/p>
如今,不必到上海、北京、廣州、蘇杭等地這些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前沿去,單是到合肥、成都等經(jīng)濟尚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走一走,就會發(fā)現(xiàn)那里的中小學教師踴躍參加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努力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給學生的學習展示一個全新的世界,教給學生嶄新便捷地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法及運用能力,而這正成為人人追求的新時尚。
河南省新密市教師進修學校的李清喜老師在給本刊的來稿中寫道:“新教育技術的引進,要求教師必須提高外語水平,加強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并充分運用電教手段,盡快成為科研型教師?!毕嘈旁诓痪玫膶恚敶蠖鄶?shù)教師都能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這把開啟新知識大門的鑰匙時,我國的基礎教育就會躍上又一個新臺階。
變傳授知識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合作與創(chuàng)新是21世紀的主流。哪一個國家和民族具備了合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就能在信息時代搶占制高點,開拓新技術;否則只能跟在人家后面跑。柳斌同志就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他說:“江澤民總書記多次提出,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這就要求教師要徹底拋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陳舊做法,真正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p>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和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一大批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要真正掙脫陳舊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束縛,開辟教育創(chuàng)新之路,還任重道遠。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敢于創(chuàng)新,要有善于吸收、加工、儲存、應用信息的能力,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研舅新課題,吏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有推陳出新的資本,才能打破教師在講臺上教,學生被動地學的思維定勢。比如;教學過程可以不固定在課堂上、實驗室里,可以到科技館、天文臺、農作物栽培基地和工廠……讓學生在實地感受知識,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聽講知識。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讓學生在實峨中多集道地去尋找、去探索、去體驗、去分析、去思考,然后經(jīng)討論得出自己的結論。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啟發(fā)、推動學生的思維,發(fā)現(xiàn)和賞識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探索、鉆研的興趣。應該說,具有這種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師,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開始普及的地區(qū),已經(jīng)逐漸成長起來,
變德育課程為每時每刻全程育人
全國各地每一所中小學的課程表上,都排有思想品德課、政治裸及少先隊和共,團活動的時間。眾多學校的校訓上都醒目地寫著“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德育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效果如何,不用世人評說,著看各大媒體及專家、學者對青少年問題的調查分析,人們的心里都會感到沉甸甸的。德育難道僅儀是德育教師、班主任、團干部和少先隊輔導員的職責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教書育人是每一位教師的天職??墒牵趯嶋H教學中,各科教師能否自覺地在課程中滲透以德育人的觀念呢?
“要把德育放在核心的位置,并且落實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當中去?!绷笸緩娬{這也是教師要材立的正確觀念。他認為,“德育重要,從口頭上已經(jīng)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反對。問題是有些教師還沒有完全形成一種德育意識,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德育工作不到位,德育的重要地位得不到落實?!痹谝恍W校里,學生往往在政治課上學的是一樣,在其他課上感受的又是另一樣。這不能不給每一位教師敲響警鐘:無論你教的是哪門課,以德育人應當貫穿始終。
前蘇聯(lián)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格,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形響著全部學生。”一個好老師不論他教的是哪門課,都會把愛國激情、做人準則、科學態(tài)度、拼搏精神,潛移獄化地傳授給學生。
史德志校長簡要地把教會學生愛學校、愛老師、愛學習,作為評判好老師的標準。他的理由是:學生愛學校,是愛祖國的思想基礎;學生愛老師,是愛人民的思想基礎;學生愛學習,是愛事業(yè)的羞礎。誠然,每一個人評判好教師的標準可能各有不同,但有一條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他要在課堂上和在與學生接觸的每時每刻都要教會學生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有作為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新世紀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觀念的教師來實施。新年伊始,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提出,用三年時間,完成對全國近一千萬在職教師的全員培訓工作,這也是對所有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删吹慕處焸?,面對新形勢,肩負新使命,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