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綏寶 劉汝明
90年代以來,歷史教學經歷了學科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兩個認識階段。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它體現了廣大歷史教育工作者對培養(yǎng)學生能力探討的不斷深入。世紀之交的今天,在人們繼續(xù)思考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需要的既精又博的高素質人才的途徑的時候,又意識到了發(fā)展學科綜合能力對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性。這反映了認識過程的重大飛躍。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2000年高考歷史試題把比較分析作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手段,把發(fā)展學科綜合能力視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這種探討,不啻為高考命題開闊了思路,也為中學歷史教學指明了方向,同時給教材的編寫和課程的設置提供了借鑒。
一
2000年高考歷史試題(全國統一卷),符合“考試說明”要求,在命題思路、試卷模式與去年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又在試題難度、試卷題型和思維考查水平上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呈現出不少新的氣象。
一是命題思想上,在追求較好區(qū)分度的同時,努力處理好降低難度與加大能力考查的關系。
試卷中,考再認再現的選擇題有11題22分,問答題中也有近20分的基礎分。試題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主要著眼于準確再現。對學科能力的考查,最為突出的是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地思考、評價歷史問題。選擇題第9、16、21、26、28、29、32、34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較強的理論性;材料解析題強調閱讀材料、理解材料,并充分運用材料的有效信息回答問題,“材料解析性”強;問答題創(chuàng)設新情景,從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高度,要求考生通過比較得出結論。全卷中,基礎知識與能力考查的比例大體為1∶2,符合選拔考試的要求。但是,〖JP4〗答案設計過死,不利于優(yōu)秀學生的發(fā)揮。
二是能力考查重點上,著重比較分析,提出綜合能力考查的新要求。
試卷中,比較選擇題3道6分,比較問答題3道43分,占全卷分值的32.7%。第41題從15—16世紀中外歷史發(fā)展的時代特征入手,比較鄭和下西洋與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遠航在目的、性質和歷史影響方面的差異;第42題從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的階級屬性入手,比較維新派和義和團對待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危機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徑的認識;第43題則從理性思考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途徑入手,比較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政治制度與俄、日政治體制的不同。比較是分析歷史的重要方法。成功的比較題,不僅有利于引導在教學中確立比較歷史問題的科學方法,而且對于探索綜合考試的途徑和方法并昭示綜合考試的基本要求,也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試題強調比較分析,卻忽視和削弱了歷史思維中其他一些很重要的思維形式,如辨析、闡釋等等。三是題型考查功能上,淡化了材料解析題與問答題之間的界線,顯現材料論證的新趨勢。
近幾年,歷史學科的題型呈現出簡約的趨勢,“它反映了對題型功能的深入認識”①。隨著命題改革的深入,材料解析題在內容專題化、答題整體化的探討中與問答題的差距越來越小,題型功能趨于一致。第39、40題分別要求考生結合材料歸納中國共產黨對知識分子的階級屬性的認識歷程和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第41、42題同樣要求考生結合材料說明中西遠洋航海的差異以及維新派、義和團對中國民族危機的認識。通過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景,利用材料說明歷史問題,是今年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的共同之處。這表明,命題者力圖將材料解析題與問答題合二為一,正在探討材料分析、論證的新路子。
四是命題形式上,取消固定多年的材料選擇題、材料小作文和去年推出的歷史地圖問答題,展示命題的可塑性和發(fā)展性。
“合理有效的考試形式,要求有可塑性很強的試卷形式”②。今年的試卷,選擇題在考能力的前提下盡量簡約、平實,取消材料選擇題,提高綜合性;非選擇題取消材料小作文和歷史地圖問答題,減少設問,提高設問質量。這些變化,目的之一在于追求命題形式的可塑性和發(fā)展性,并不說明材料選擇題、材料小作文和歷史地圖問答題不符合命題要求,從此會消亡,也不說明教學、復習可不進行相關形式的題目訓練。但是,取消思路新穎、能力要求高的命題形式,似乎應該慎重一些。
總之,今年的歷史命題在探討過程中,盡管存在些許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顯現出的較強的綜合性要求,會對歷史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突出學科綜合能力的考查,是這套試卷給我們留下的共同認識。
二
2000年高考歷史試題中,第41題較好地體現了命題意圖。題目如下:
據《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來”政策,對竭誠朝貢者“皆倍償其價”;(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o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貲:計算)?!?/p>
結合所學知識,比較鄭和下西洋與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遠航在目的與性質、歷史影響方面的差異,分析明清時期我國遠洋航海事業(yè)與西方相比從先進轉為落后的原因。
該題宏微兼顧,綜合性強。其一,材料與問答結合,教材知識與試題信息結合。材料提供答題的素材,問題規(guī)定答題的方向,兩者缺一不可。如果材料中沒有“厚往薄來”、“倍償其價”、“耀兵異域”等信息,單憑教材知識,很難按要求全面回答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性質和影響,也不可能正確說明明清時期我國遠洋航海事業(yè)落后的原因。這一方面拓展了問答題的考查功能,同時也考查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其二,中外結合,歷史與現實結合。15—16世紀,西方封建制度衰落,資本主義發(fā)展,西歐出現了領先世界其他地區(qū)的經濟圈;而此時的中國,專制主義強化,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fā)展,明顯落后于西歐。試題以這一時期中西巨大的歷史差異為背景,讓考生在比較中得出歷史認識,在思索中得到歷史教益。試題在引導科學分析方法的同時,也留給了我們“競爭”與“開拓”的重要思想啟迪。其三,閱讀與理解結合,比較與分析結合。閱讀并理解《明史》中關于明朝對外政策和鄭和下西洋目的與影響的敘述,對比較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的開辟,進而分析我國遠洋航海事業(yè)落后的原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道試題中,合理并有效地提出多種較高層次能力考查要求,是難能可貴的,這體現了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應該說,這道試題,對于克服復習備考中微觀教學的弊端大有裨益;對于彌補教材章節(jié)次序敘述歷史的不足,也有積極意義。
這道試題,在命題形式、考查內容以及能力要求等方面的探討是成功的。但命題水平上的欠缺,也著實令人惋惜。其一,題目將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一一羅列,容易誤導學生將他們的遠航與鄭和下西洋逐一比較。其二,對明清時期我國遠洋航海事業(yè)落后西方原因的分析,深度不多。不從中西資本主義發(fā)展程度差異上分析,是缺乏說服力的。
三
時代要求當代大學為社會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類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識結構合理、知識視野開闊、思考方式可靠性強、思維品質創(chuàng)新含量高。實現這類人才的選拔,對考試內容的要求是綜合性要強。只有相對綜合,才能構成多角度、多層次、結構復雜的事物,才能考查人們對事物進行綜合判斷、分析和處理的能力。
回顧近幾年的高考歷史試題,都具有綜合性基本特征。今年,歷史試題更以不斷加強綜合性,作為考查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出發(fā)點。這種綜合性,從題目設計來看,突破了單一的題型結構,往往是設計一個歷史現象、歷史概念的幾個方面,或是同一類型的幾個歷史現象、歷史概念,并憑借材料創(chuàng)設新的歷史情景;時空跨度上,橫則跨越歐、亞、美,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縱則跨越幾個朝代。從答題要求來看,強調考生史論結合、獨立思考并綜合分析,教科書并無現成答案。在能力考查方面,較多地考查了歷史思維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比較能力。今年的三道問答題,從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認識水平。通過不同地區(qū)類似歷史事件的比較,同一國家同類歷史事件的比較和同類現象引起不同結果的比較,使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更加理性化和深刻化。
高考試題不斷加強綜合性,要求教學為提高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作出更多的探索。目前教學實踐中采用的諸如“問題討論法”、“材料研習教學”、“主體歷史比較教學”等,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都有裨益。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各種途徑中,要注重多維思維的發(fā)展和理論水平的提高。多維思維從思維的各個層次出發(fā),能對事物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變量的系統考察。在教學過程中,它要求師生有意識地改變思維定勢,對問題進行學科間的整體思考。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把突出主干知識、實現整體教學、適當聯系社會生活作為基礎和前提;把提高學生閱讀理解、運用材料以及比較分析的水平作為重點;把發(fā)展多維思維作為能力培養(yǎng)方向;把提高理論水平視為指導與靈魂。努力追求復習備考的整體性、實踐性、滲透性、前瞻性、開放性和綜合性的有機統一,這應該是今年高考歷史試題給教學最重要的啟示。
當然,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考試在其中也能發(fā)揮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只有切實做到了知識范圍的科學組合,才能為試題的合理綜合提供可能,才能通過考試有效檢測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們主張考試的知識范圍應盡量做到主體知識系統完整,有針對性,達到重點突出、層次清楚、分量適中。
在社會各要素之間互動加強,人類活動領域不斷拓寬和人類行為手段與方式日趨多樣化的今天,以分科課程為單一或主要模式的學校課程結構已經滯后于人類社會的演進速率。社會與教育急需一種能夠彌合分科課程先天不足的課程模式,這就是綜合課程。高考試題加大綜合能力特別是學科綜合能力的考查,對于改進教科書的編寫和推動課程的改革,毫無疑問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相信,如果教學、考試與教材編寫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夠培養(yǎng)和選拔出創(chuàng)新型的優(yōu)秀人才來。
①②劉NFDC1:《考試與教學的關系》?!吨袊荚嚒?000年第2期。
(作者單位:武漢市教學研究室武漢市新洲三中)
責任編輯:林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