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
小菲回到家里,將小書包往桌上一摔,委屈地說:“今后我再也不想上唱歌課了!”媽媽覺得很奇怪。要知道,小菲唱歌可是不錯的呀?!盀槭裁床幌肷铣枵n呢?”媽媽問道?!袄罾蠋煾静唤形移饋沓∷险n故意不看我!她知道我會唱歌——我手舉得最高!”
原來是這樣!媽媽覺得很可笑,于是講了一個雞媽媽孵蛋的故事。然后問小菲:“雞媽媽會不會只去孵那一只最大的蛋呢?”小菲若有所悟地說:“當然不會!”“那老師在課上應該不應該只讓唱得好的小朋友起來唱歌呢?”“不應該。”小菲覺得李老師原來還是一個好老師!
——孩子對老師的看法往往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孩子對老師的行為產(chǎn)生了錯誤的判斷,作為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孩子進行認知重塑。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父母都應該幫助孩子在心目中塑造完美的老師形象,這既會影響到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更會影響到孩子社會性的發(fā)展。
斌斌是屬于那種在班上默默無聞的孩子。他沒給老師惹出過什么麻煩,老師也沒對他給予太多的注意。最初的時候,斌斌的爸爸只是覺得孩子挺乖、挺聽話的,但越到后來,越覺得他的處境不妙。于是爸爸問斌斌,老師喜不喜歡你呢?斌斌數(shù)出了十多個老師喜歡的孩子的名字,就是沒有他自己?!澳潜蟊笙矚g不喜歡老師呢?”斌斌眨眨眼,做出一副“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樣子。他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說不上喜歡老師,也說不上不喜歡老師。爸爸沒轍,于是去請教一個做老師的鄰居。鄰居解釋說,老師喜歡一些孩子而忽視一些孩子,這實在是一件無奈的事情,也是難免的事情。要想讓孩子受到老師的注意、喜愛,你得讓他有自己的閃光點。于是斌斌的爸爸靈機一動,跟斌斌商量出了一個引起老師注意與喜歡的計劃:把今天的作業(yè)做得特別認真也特別正確。果不其然,第二天下午放學的時候,斌斌興高采烈地向爸爸報告說:今天自己被老師著著實實地表揚了一番。并且補充說,張老師今天的頭發(fā)梳得特別漂亮。話還沒說完,就開始認真地寫起了新的作業(yè)。
——改善孩子與老師的關(guān)系,通常應該從改變自己的孩子開始。要知道,不論多大,人總是處在人際關(guān)系中的。而自我的形象與表現(xiàn)在根本上決定著自己所處的人際關(guān)系的狀況。家長如果能幫助自己的孩子適當調(diào)適與老師的關(guān)系,孩子就會在一種更愉悅的心態(tài)下去學習。
王老師在班上公開宣布過:自己現(xiàn)在最不喜歡的學生就是潘少華!這一點,每個孩子都記得很清楚。當然,記得最清楚還是潘少華自己??膳松偃A并不在乎老師這樣評價自己,因為王老師已經(jīng)不是一次批評自己了。怨誰呢?自己給王老師也確實出過不少難題:你說我作業(yè)不認真?我就是不認真!有時他干脆就不做作業(yè)。潘少華還經(jīng)常欺負同學。王老師與同學們眾口一詞——潘少華是個調(diào)皮的學生。潘少華甚至對王老師懷恨在心!
你的孩子也有可能不幸處在這種讓你怨恨的境地之中。問題是,只有怨恨是不夠的,你應該做出多種嘗試。
1本蠶灤睦慈險嫻胤此家幌倫約憾院⒆擁慕逃方法,檢查一下自己為孩子所提供的學習環(huán)境。
2焙禿⒆猶鉤系亟惶?。话甜q褪搶鮮和同學為什么不喜歡你。
3繃私飫鮮Φ南敕ǎ并把自己的苦惱說給老師聽。跟老師說自己想做點什么。
4奔觳橐幌攏孩子真是一無是處嗎?只要你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可愛之處。
孩子在學校里學習是有“動力”的。這種動力是他內(nèi)部“動機”的表現(xiàn)。小學兒童學習的動機不外乎兩種,其一是交往性動機;其二是威信性動機。威信性動機就是指孩子為了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社會地位而學習。交往性動機就是指孩子為了保持與家長、老師、同伴的良好關(guān)系而學習。如果你去問問一、二年級的孩子為什么喜歡學數(shù)學呢,他可能就會告訴你,因為數(shù)學老師的聲音好聽,或者她長得漂亮!威信性動機占主導地位的孩子相對是比較成熟的,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的動機大多屬于交往性動機??梢姡⒆优c老師的交往關(guān)系會影響孩子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對這一點,你估計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