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玲
同樣是進行啟蒙教育,不同的方法,卻蘊含著不同的智能價值。
比較是我們常用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思維的一個基本過程。如何讓孩子通過感性的比較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需要從比較的幾個基本特性上著手。
一、比較的可逆性
如果我們問二三歲的孩子:“你和媽媽比,誰高呀?”他會說:“媽媽高”;“那你比媽媽呢?”他還是說:“媽媽高”,而不能說出“我比媽媽矮”。對高和矮,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已有初步的認識,即單項的高和矮他都能說。但之所以他不能說出“我比媽媽矮”,一方面是因為這時的兒童理解“比”這個詞還有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反映出兒童的逆向思維還不夠成熟。所以,父母不要機械地教孩子背“媽媽比我高”、“我比媽媽矮”。這樣的啟蒙教育,其智能價值很小,甚至沒有。
不妨做做這樣一些活動:
給孩子看一個大的蘋果和一個小的蘋果。
第一步,你先對孩子說:
“大的蘋果和小的蘋果比,大的蘋果比小的蘋果大;如果小的蘋果和大的蘋果比,那小的蘋果就小”;
第二步再對孩子說:
“我們比較兩個蘋果,這個比那個大,也可以說那個比這個小?!?/p>
只要讓孩子在比較中有一個標準(不必一定讓孩子說出來),有一點感覺就可以了。大量的兒童心理實驗表明,讓5歲以前的幼兒進行逆向性思考是很困難的,也就是說,年幼孩子的思考只能停留在一個方向上。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是一個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xù)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讓孩子總是機械地背誦,而是經(jīng)常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孩子能理解的內容,給孩子尋找大量的、豐富的感性材料,使他積累起豐富的表象。
二、比較的相對性
我們還拿蘋果做例子。家長可以用大、中、小三個不同的蘋果來做比較,讓孩子明白,中等的蘋果比大的小,比小的又大。孩子只要能說出“這個蘋果與這個蘋果比是大的,與那個比是小的”就可以了。
這種比較的相對性是指,在任何比較中得出的結果,總是依靠一定的條件而存在或隨著一定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人對這種相對的比較的認識發(fā)展得更晚,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六七歲的孩子都還理解不了相對的比較。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從絕對的比較發(fā)展到相對的比較是一個質的飛躍。心理學實驗表明,家長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啟蒙教育,有利于孩子比較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切不可讓孩子去背概念,只要孩子能說出這種意思就可以了。
從比較的過程中,我們還能領悟到,任何一種比較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進行的,這是我們能否有效地思考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思維方式。在教孩子學比較的時候,家長應該很自然地把這種思維方法帶進去。
三、比較的有序性
兩三歲的孩子還不會把不同大小或長短的物體進行排序,但他們用自己的標準也在進行不斷的比較。
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在一大堆大小不同的鴨子玩具中會挑出最大的,稱它為“大鴨鴨”,其余的均稱為“小鴨鴨”。當她媽媽取出一個比大鴨鴨小但又比其他鴨子明顯大的鴨子玩具,再問她怎么叫時,她說:“這是個大小鴨鴨?!庇幸惶?,電視里正在播放一組鏡頭,鏡頭里面有一對外國中年夫婦和一對中國老年夫婦。在看電視時媽媽問小女孩:“你該怎么稱呼這幾個人呢?”很有趣的是,這個女孩把外國中年男性稱為爺爺,把他的妻子和那位中國老年女性稱為奶奶,而把中國的老年男性稱為“舅舅”。這個孩子可能是從人的頭發(fā)的顏色來比較判斷人的年齡大小的。因為那位中國老年人的頭發(fā)又黑又亮,她就認為他不是爺爺。在孩子的心目中,爺爺奶奶的頭發(fā)應該是白的。可見,2歲左右的孩子在觀察人物時,已經(jīng)能用自己的標準來進行比較了。在比較過程中,他有他自己的序,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這是很寶貴的。在孩子做出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可笑的比較時,我們千萬不能奚落或嘲笑他們,而是應該隨時采用各種不同大小、不同長短的材料讓孩子進行比較,進行有序性的思維訓練,這有助于他們提高思維的有效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