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 涵
從前學英語時,只聽外籍教師解釋過“FleaMarket”(跳蚤市場)這個詞,至于國外的跳蚤市場究竟是什么樣子,還是這次西德之行才有了一點兒切身體會。
跳蚤市場在西德大小城市皆可找到,時間一般在每星期六上午。那天去跳蚤市場的路上,陪同我們前往的進修生小張首先講了一件他遇到的奇事。一年前小張初到此地想買一部電視機學德語,因新電視機太貴,小張就到跳蚤市場上來碰碰運氣。在跳蚤市場上他很快和一個職業(yè)為電氣工程師的賣主做成了交易。賣方坦誠地告訴他這臺電輕機圖象有毛病,只要12馬克。小張付錢后他又主動告訴小張換其中那塊芯片即可使圖象清晰。交易完成后小張卻為運輸發(fā)愁,這位工程師又自愿駕車相送。途中經(jīng)過一小餐館,賣方一定堅持進去喝兩杯,理由是做成了今天的生意,無論是大是小都應把盞相慶。小張只好順從地隨他入座。酒飯下肚后小張?zhí)岢龈髯愿顿~,他卻執(zhí)意做東。結果一頓飯花了20多馬克,遠遠超過了他售電視機的所得。聽了他的奇遇,我對跳蚤市場上某些擺攤人的動機實在是“拎勿清”了。
當我走進跳蚤市場時第一印象像我們國內的自由市場,規(guī)模很大,攤主大多數(shù)為當?shù)厝?,也有不少土耳其人。此時才知許多當?shù)厝硕际前褦[攤做為周末的一種消遣方式,而土耳其人則多靠此盈利謀生。跳蚤市場上的東西的確便宜,一個嬰兒用的牛奶恒溫器新的售價20馬克,而這里僅2馬克;一個八成新的西門子電熨斗5馬克就可買到,而在超級市場上要35馬克。大概因為我在國內自由市場上數(shù)次購物上當?shù)木壒剩瑢@里愈便宜的東西愈有戒心。尤其是跳蚤市場設在露天廣場,無法當場通電試好壞。首先使我動心的是一個帶數(shù)字式電子鐘的收音機。攤主先索價3馬克,后又降到2馬克。我因戒心過重,怕買了不能用,結果一猶豫便落入他人的購物袋中。此時小張趕緊開導我說:“看來你得解放一下思想,據(jù)我所知這里絕大多數(shù)舊貨都是能用的,即使不能用,幾個馬克又算什么?”最后我用1馬克在一個土耳其人手里買下了一個石英電子鐘。
回到住所,我將電池裝入鐘內,石英鐘果然走得很準,只是定時鬧響有點兒問題。同樣,同行者們買的電熨斗、收音機等也都工作正常,看來我以前的戒心實在是多余了。
(尹賢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