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__編號:____
早在古羅馬時代,意大利龐培市的一些街道上,馬、車混行,交通經(jīng)常堵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把人行道加高,使人與車、馬分離。然后,又在接近馬路口的地方,橫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作為指示行人過街的標志。行人可以踩著跳石穿過馬路,而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馬車可以安全通過。
到了十九世紀,汽車代替馬車,速度及危險性都超過了馬車,跳石已不適應(yīng)需要。經(jīng)過多次試驗,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初在英國倫敦的街道上,首先出現(xiàn)了如今這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由于它潔白、醒目,象斑馬身上的白斑,因而又稱為斑馬線。斑馬線,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一條安全的通道,而且也給行駛中的司機以“減速緩行”、“禮讓行人”的示意。
(摘自《青年科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