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同文
青年人往往有著各種各樣的愿望和理想。有時他們被一部革命斗爭故事的小說或影片所感染,立志要做一個勇敢的革命戰(zhàn)士,向往那種狂風暴雨般的戰(zhàn)斗生活,因為自己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里,而慨嘆“生不逢時”。有時他們被廣大工人、農民群眾的生產熱潮所激動,立志要做一個建設戰(zhàn)線上的突擊隊員,要求到邊疆去,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所有這些,不能不說是我國青年的一種高尚的志愿和寶貴的熱情。有許多人不僅這樣想,而且真正這樣做了,他們在烈日,嚴寒,風霜,冰雪的艱苦生活中逐漸變成了堅強的人;他們對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作出了貢獻。但是,也有些年輕人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缺乏正確的理解,他們以為建設的道路是筆直的,平坦的,一帆風順的,不會遇到什么風波、挫折和困難。他們在工作上、學習上和生活上從來沒有想到會有什么困難,會碰到什么倒霉的事情。因此一遇到挫折和困難,就垂頭喪氣,象鴕鳥一般把頭藏起來,想避開困難。看到頭上有幾團翻滾的烏云,就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太陽永遠不會再出來了。這種人當然是幼稚可笑的,但是不要恥笑他們。這是許多年輕人成長過程的必由之路。經過一個短時間的思想混亂,然后再明白過來,看清前途,負起責任,積極起來,堅定超來。這就是經歷了一場考驗,這就是人們都要經過的千錘百煉的一個回合,一次鍛煉。青年人要在自己頭腦里樹立起共產主義的世界觀,能夠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和困難,是一個長期的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對于出身于勞動者家庭,在舊社會受過氣、吃過苦的人來說,這個過程可能短一些,容易一些;而對于出身于剝削階級家庭和一向過著安逸舒適生活的人來說,這個過程可能要更長一些,更困難一些。但是我們相信,絕大多數的年輕人,會在黨的教育下,會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鍛煉成為新的一代。他們將比老一輩更能干,更堅強。
斯大林的話是完全正確的,“現(xiàn)在主要的是:在青年中間起領導作用的不是垂頭喪氣的人,而是我們的戰(zhàn)斗的青年團員——摧毀資本主義的布爾什維克,建設社會主義的布爾什維 克,解放一切被壓迫者和被奴役者的布爾什維克的人數眾多的新的一代的核心。這就是我們的力量。這也就是我們勝利的保證。”(引自斯大林給高爾基的一封信,見《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第153頁)
最近我聽到黨的一位負責同志,對共青團的干部講了這樣一些話,他說:“你們想一想,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候,只有幾十個黨員,參加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只有十二個人,那時我們黨就說,一定耍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當時有多少人相信共產黨的話呢?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我們的黨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共產黨的威信提高了,領導了第一次國共合作,領導了大革命運動。但是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 路線,給了蔣介石集團以可乘之機,蔣介石集團叛變了革命,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進行了殘暴的大屠殺,許多共產黨員英勇地犧牲了。大革命失敗了,突然天變黑了,有一批動搖分子怕死,怕困難,看不見革命的前途,因而脫離了黨,脫離了革命。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繼續(xù)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旗幟高高舉超,領導人民沿著革命的道路前進。革命的工農紅軍產生了,革命的根據地建立超來了,革命力量壯大起來了。但是由于王明、博古的‘左傾機會主義錯誤路線,又使革命力量遭受了一次嚴重的損失。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由三十萬人減少到二萬五千人。從表面上看,好象革命力量大大減弱了,但從實質上看,革命力量是更加堅強了。這時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戰(zhàn)勝了錯誤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推動了全國抗日救國的革命高潮。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以后,蔣介石被迫接受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之下,黨的組織和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抗日武裝得到了迅速的蓬勃的發(fā)展;在那最艱苦的歲月里,粉碎了日寇的殘酷掃蕩、‘三光政策,打退了國民黨的三次反共高潮,使革命力量得到了鞏固和發(fā)展。抗戰(zhàn)期間,黨中央所在地延安變成了革命圣地,成千上萬的革命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穿過日寇或國民黨的封鎖線,跋山涉水,一批一批地到了延安。經過抗大、陜工等學校的短期訓練,大多數人被派到敵后抗日根據地去工作。他們經過了戰(zhàn)爭烽火的洗禮,和艱苦生活的磨煉,鍛煉成為革命隊伍的骨干。除了那些已經英勇犧牲的烈士以外,到現(xiàn)在,這些活著的同志仍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部分中堅骨干。黨在各個抗日根據地,從工人、農民、革命知識分子中,培養(yǎng)出大批的革命干部。黨還在日寇占領區(qū)和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從事革命活動,發(fā)展了革命力量。到抗日戰(zhàn)爭結束的時候,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革命武裝和革命人民的力量,已經空前強大了。但是窮兇極惡的蔣介石反動派卻以為靠著美國帝國主義的大量援助可以一舉消滅共產黨,消滅革命力量。蔣介石撕毀了各項協(xié)定,挑起了內戰(zhàn)。我們黨預導了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結果當然和蔣介石的愿望相反,革命的人民和革命的武裝終于消滅了蔣介石反動派,消滅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被壓迫的中國人解放了,站起來了。同志們都知道,打敗美蔣反動派的解放戰(zhàn)爭,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一場規(guī)模最大的戰(zhàn)爭。打勝這場戰(zhàn)爭,不僅要靠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正確領導下起決定作用的是革命軍隊和人民的艱苦奮斗和英勇犧牲的精神。革命的武裝靠著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擁有飛機大炮而在數量上又多幾倍的蔣匪軍。你們讀過將軍們寫的關于解放戰(zhàn)爭的一些回憶錄,多少令人崇敬的英雄,用鮮血寫成了這一部偉大的革命詩篇!”
他說:“我說這些差不多盡人皆知的歷史干什么呢?是為了使同志們了解什么是革命的樂觀主義和革命的英雄主義。這是每個革命者必須具有的革命品質。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是曲折的:有高潮,有低潮;有進攻,有退卻;有勝利,有失??;有時此較順利,有時困難很大。低潮是高潮的序幕,失敗是勝利的開始。四十年來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表明:偉大勝利的出現(xiàn),總是在克服了極大困難之后。過去是這樣,今后還是這樣。在革命力量很小,或者在革命斗爭遭到失敗的時候,必須具有革命一定勝利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不是迷信,它是以對于社會發(fā)展和革命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為基礎的。有了這種信念,還必須有在戰(zhàn)略上蔑視敵人,藐視困難,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只有這種人才能把革命進行到底,不動搖逃跑,不投敵叛變,才能成為堅定的革命戰(zhàn)士。”
他還說:“我們許多老同志開始參加黨,參加革命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革命什么時候會勝利,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活著見到勝利。但是,自己確信革命一定會勝利,并且因為把自己的全付精力獻給了崇高的革命事業(yè)而感到自豪和幸福。哪一天犧牲了,就算完成了黨給自己的任務?!?/p>
他又說:“你們青年人不耍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想得太美,要準備吃更多的苦,要準備敵人的炸彈從頭上丟下來。我們這樣‘一窮二白的大國,必須經過艱苦奮斗,才能建設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存在一天,戰(zhàn)爭的威脅就存在一天。為了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為了不當亡國奴,青年人必須準備隨時拿起武器去粉碎敵人的侵略。有了這種準備,戰(zhàn)爭打不起來,也不會吃虧,有備則無患。沒有這種準備,一且打起仗來,就會恐慌萬狀,思想混亂?!?/p>
他最后又說:“前兩年,我們有些同志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看得太容易,要求太急了,沒有料到湖北會有這樣大的旱災,也沒有想到我們工作中會發(fā)生什么缺點錯誤。但是,即使那樣,我決不以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是會很慢的。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從幾十個人發(fā)展到幾百萬人,從手無寸鐵到幾百萬解放軍,經過二十八年的艱苦奮斗,推倒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一一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什么不能在幾十年的時間以內,把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根本改變過來,建設起一個具有現(xiàn)代工業(yè)、現(xiàn)代農業(yè)、現(xiàn)代科學文化的強大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呢?!十二年來,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再過十二年,我們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當然,帝國主義有可能用侵略戰(zhàn)爭來打斷我們的建設計劃,象1941年希特勒侵略蘇聯(lián)一樣。但是我們已經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是決不會倒下去的,不會被任何困難嚇倒,也不會向任何敵人屈膝。我們久經戰(zhàn)斗鍛煉的英雄人民永遠能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保衛(wèi)自己的權利。我們是新中國的主人,我們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方式建設自己的生活?!懈呱降皖^,叫河水讓路,這是我們向地球開戰(zhàn)的口號?!爝B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這是我們勞動大軍的形象。不論自然界的敵人,還是社會上的敵人,都將被我們戰(zhàn)勝。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yè)是偉大的,而斗爭是長期的、艱苦的。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困難是會很多的。每戰(zhàn)勝一個困難,就是一個勝利,就是向最后勝利前進一步。”
這位黨的負責同志的話,值得我們重視。我們對于青年的宣傳教育工作,不僅要使青年了解目前經濟生活中某些困難的性質和克服困難的辦法,而且要動員青年人起來為克服暫時的困難負起責任,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用革命的樂觀主義和革命的英雄主義教育青年,使他們具有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百拆不撓的革命毅力,使他們成為經得起任何風險的堅強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