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光
先談一下“試飛”
經過許許多多人辛勤地勞動,當“北京一號”從總裝車間推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一架完整的飛機了,這時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是飛機能不能上天?上天后能否飛得平穩(wěn)?在天上聽不聽駕駛員的指揮?飛機動力裝置,安在飛機上的儀表無線電及其他特種設備在飛行時工作是否正常?飛機在嚴重氣流的沖擊下會不會破壞?在飛行時振動情況如何?飛機的飛行指標“高”,“快”,“遠”,是否能達到預期的要求?最后飛機能不能使用?這一系列的問題就迫切地要求給出確切的回答。
雖然在飛機設計和制造時候并不是盲目的,根據過去許多已經使用的飛機設計和制造的經驗,根據理論的分析和計算,很多問題還進行了專門的實驗;但計算(或者叫做估算)實驗都是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都是在把復雜的客觀現實加以人為的簡化后進行的,再加上飛機制造過程中的一些難以避免的誤差,這就造成了“預期”和“實際情況”間的差異。飛機在正式使用以前人們必需要準確地掌握飛機的特性,這樣就需要在實際飛行中對飛機進行考察,同時把在飛行時出現的故障排除掉,最后交出完好的飛機。這一步工作通常就叫做試飛,或者叫作飛行試驗。
有專門的試飛研究院,試飛站(一般飛機工廠里都附有)進行試飛工作,在這些單位里有專門的設備,也有經驗豐富的試飛員。
試飛研究院一般是對新設計的機種或飛行中的一些專門問題進行研究。工廠的試飛站的一般工作是對本廠生產的飛機進行比較簡單的出廠前的檢查(通常叫“出廠試飛”),在一定階段還要比較詳細地成批試飛檢查工藝過程的變化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此外為了解決某些生產中的專門問題(如振動問題)還有專門的試飛。總之試飛任務的內容簡繁是由具體情況來決定的。
北京一號是一架新設計的飛機。這樣的試飛通常叫做“新機試飛”,比較復雜,工作量也比較大。目前飛機正在進行試驗性質的“內部試飛”。將來還要由國家組織專門的機構進行“國家試飛”來決定是否進行成批生產。
圖1北京一號在試飛中
北京一號的試飛
北京一號的試飛工作大體上可以分成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中心任務是把飛機送上天去。這時,我們要創(chuàng)造最有利的飛行條件:飛機的重量盡可能輕,飛機重心在最理想的位置,在很好的水泥跑道上,在最好的氣象條件下風要小云要高,看的要遠,太陽最好在正中(怕影響試飛員的視線)等等。在起飛以前地面上還要作許多試驗,證明一切都正常后可以先讓飛機在跑道上慢慢的滑行,檢查剎車,視界,是否平穩(wěn)。在跑道上拐幾個彎一切正常后就可以逐漸加快速度抬起前輪離地跳起來,在將近一公尺左右的高度上平飛一段再落地??傊徊揭徊降闹斏餍⌒牡匕扬w機送上天去。上天了就可以對飛機進行初步的考察,并把飛行中出現的故障排除掉。北京一號在第一階段發(fā)生的故障主要有二個,一是滑油溫度過高,一是有低頻率中等程度的振動?,F在滑油問題已經通過散熱器的改進解決了;振動問題也解決了。第一個階段工作的結果就是飛機能在天上安全地正常地飛行。這時飛機有資格參加“考試”了,主要的工作除了飛行之外就是排除故障。
第二階段要在正常使用的條件下對飛機進行全面的考察,要準確地測量飛機在不同高度的最大平飛速度,爬高速度,升限,航程,耗油量,飛機的操縱能力,整個飛行過程中是否平穩(wěn),起飛著陸性能,失速性能,會不會進入螺旋,進去了能否出得來;檢查飛機結構的強度夠不夠,所有的設備工作是否正常,還有一些設備需要在飛行中來校準。最后還要在惡劣的條件下對飛機進行考驗如:夜航起落,穿云飛行等復雜氣象飛行,超載重飛行,在土跑道或草地上進行起飛著陸等等。
這階段的工作比較多,在地面或空中都要進行許多測量工作。在飛機上要裝許多專門的精密度較高的自動記錄儀表。地面也要有一些專門的測量裝置,測得的許多數據還要換算到標準大氣條件下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和其他的飛機進行比較。這時也會出現一些新的故障需要排除。
經過第二階段的試飛后,就可以對北京一號下一個全面的結論,有哪些優(yōu)點缺點,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如何改進?作為我們成批生產和修改方案的指導,同時也可以作為將來國家試飛時的參考。一般國家決定這架飛機能否進行成批生產的時候只要求對主要性能進行檢查而其他性能就可以參考這次飛行結果,最后試飛員根據駕駛本飛機的體會寫出“飛行員守則”。
試飛員
在一架新飛機設計的開始就應該決定自己的主任試飛員和一個或二個試飛員。在整個飛機設計過程中試飛員是飛機設計的主要顧問。試飛員除了要有豐富的經驗,精通駕駛技術外還需要對飛機的構造、設備系統有豐富的知識。我們的試飛員是潘國定和王來泉同志,在飛機設計過程中他們不斷地提出寶貴的意見,對祖國自己設計的飛機表現了高度政治熱情和最大的支持。我們知道潘國定同志是闖開空中禁區(qū),開辟北京一拉薩航線,有二十多年飛行經驗的優(yōu)秀飛行員。王來泉同志是經過長期革命斗爭鍛煉,有豐富駕駛和指揮經驗的老同志。這是我們試飛任務能勝利完成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在新機試飛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首先是“人”的安全,其次是“機”的安全。新機種的設計集中地反映在這架試驗飛機上。一切結果都要從飛機上得出。因之摔毀試驗飛機就不僅是該飛機本身,而是關系到一個新機種的命運。我們知道在工作中的任何疏忽大意都會給飛機帶來難以預料的嚴重后果,尤其是一架新設計的飛機。所以在貫串整個試飛中的基本原則是“保證最大的安全”。嚴格地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前一步給后一步打基礎,后一步則依靠前一步,絕不容許任何的疏忽和錯誤發(fā)生。此外安全設備一定要齊全。盡管如此,試飛員仍是“勇敢人”的職業(yè)。我們知道蘇聯的試飛員在新機試飛中為了挽救飛機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許多動人的故事。有名的契卡洛夫就是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的。
只有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里才能保證地面人員和空勤人員的最親密的協作關系,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促使我們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安全、最優(yōu)的質量來完成光榮的新機種的試飛任務。在資本主義國家試飛員的生命是當作商品來出售的。我們相信在黨的總路線光輝照耀下的中國人民,在共產主義旗幟下集合起來的各方面的力量,在黨的英明領導下,一定會把祖國第一架自己設計制造的輕型旅客機的試飛任務,勝利地完成。
圖2試飛員潘國定(右第二人)王來泉(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