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群
下面講的一個故事,發(fā)生在六朝時期的南齊,雖然時間過去了一千多年,但是到今天對我們還有著教育意義,因此人們總以親切的心情講起它。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北風(fēng)掠過了積雪的大地,嚴(yán)寒侵襲著人間,家家戶戶都關(guān)緊了門窗;人們都已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只有那明朗的月亮,仍然和往常一樣靜靜地吐著清輝。這時,有一個少年,正在借著月光讀書。這個少年名叫江泌,他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孩子。白天,他得到幾十里外的深山密林里去砍柴,每天把砍得的柴擔(dān)到城里去賣,換得幾個錢來供養(yǎng)母親。他的家里,四壁空空,僅有幾件簡陋的家具。他是沒有錢去上學(xué)讀書的。但是艱苦的環(huán)境,并不能挫折他獲取知識的愿望。他想法借來一些書籍,每當(dāng)夜深人靜時,就專心地閱讀這些書籍。貧窮的江泌,常常沒有錢買燈油,怎么辦呢?他便不放過每一個有月光的晚上,不管是炎熱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夜,他都經(jīng)常坐在屋外,借著月兒的微弱的光線,鉆研自己的功課。當(dāng)月光隱到他所住的茅屋后面時,他就爬到屋頂上去。有時,疲倦使他在不知不覺間睡著了,不小心從茅屋上滾了下來。但他總是只拍拍身上的土或雪,就又爬上去,重新振作起精神,仔細地輕輕地誦讀起來。冬夜里,一陣陣迎面撲來的寒風(fēng),沒有使他畏縮,因為他是多么頑強地要獲得知識呵!
后來江泌果然成了一個受人尊敬的學(xu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