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在法國里昂舉行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來自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的兩位選手——年輕教師潘朝陽和羅自立不負眾望,憑借出色發(fā)揮,奪得機電一體化項目金牌,圓了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團隊一個長達十年的夢,鑄就了金牌榮耀。兩名選手以精湛技藝和專業(yè)精神,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青年技能人才的卓越風采,展示了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技能人才培養(yǎng)改革的實踐成果。
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團隊是在學院2014年10月成立的智能系競賽選手集訓隊的基礎上建立的。集訓隊建立之初,主要參加北京市技工院校、北京市中職院校舉辦的機電類比賽,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增長專業(yè)見識,積累比賽經驗。
2016年6月,學院集訓隊選手謝虎、殷成浩在機電一體化項目北京市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北京市第一名。同年8月,在國家級大賽中以第4名成績入圍國家集訓隊,經過六進三、三進二、二進一的層層艱苦比賽,最終以第二名的成績成為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備選選手。
2019年,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成為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中國集訓基地。經過兩年多的培養(yǎng)訓練和激烈比拼,謝虎、殷成浩最終作為正選選手,參加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比賽。經過4天緊張激烈的比賽,兩人以微弱的分數差距獲得了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銀牌。這是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培養(yǎng)的學生首次在世界技能大賽上獲得獎牌。所有人都倍加珍惜這份榮譽,也進一步堅定了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為國家培養(yǎng)金牌選手的信心和決心。
此后,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又連續(xù)成為2022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中國集訓基地,通過不斷調整訓練框架、科學集訓等有效舉措,2020年集訓隊選手潘朝陽、羅自立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銀牌,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22年,潘朝陽、羅自立這兩名選手成為2022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的備選選手。2024年9月,經過兩年六個基地的輪訓、走訓、國內邀請賽、上海選拔賽、線上線下國際邀請賽等一路披荊斬棘,兩名選手終于圓夢法國里昂,將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獎牌的顏色換成了金色!
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2012年開始承接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任務,連續(xù)6屆成為數控車、數控銑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牽頭集訓基地,連續(xù)3屆成為水處理技術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牽頭集訓基地,連續(xù)3屆成為機電一體化項目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在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學院選手累計獲得10枚金牌、3枚銀牌、1枚銅牌和1個優(yōu)勝獎。多年來,學院堅持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高度重視選手的選拔、集訓等世界技能大賽備賽工作,著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技能人才。
機電一體化項目是模擬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制造、維護和維修,由雙人完成賽項,其中一個人負責編程,另一個人負責安裝和調試。所以,對該項目世界技能大賽選手的選拔培養(yǎng)要求較為嚴格。經過10年的研究實踐,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團隊探索出了一些選手培養(yǎng)訓練的經驗和做法。
(一)選手的選拔
1.道德修養(yǎng)
選手要能吃苦耐勞、有責任心、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能與人團結合作,勇于奉獻,尊重伙伴、選手、教練、專家,能遵規(guī)守紀。
2.心理素質
選手要有專注力,抗干擾能力強,善于與人溝通;要有自信心,抗壓能力強,情緒穩(wěn)定。
3.文化修養(yǎng)
選手要有自我管理、自主學習、信息處理、溝通表達、解決問題、團隊合作、數字應用、英語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
4.身體素質
選手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耐力較強,男、女選手裸眼視力或矯正視力應達到4.6以上,身高1.6米~1.78米較合適,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體能測試達到大學生良好標準。
(二)選手要學習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旨在考察兩名參賽選手運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建立工業(yè)自動化系統的能力。該項目涉及機械設計、電氣控制和自動化編程等多個學科,核心在于將機械設備與電氣系統完美整合,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控制。要求參賽者具備機械、氣壓工程、編程、機器人技術及系統開發(fā)等多方面的技能,參賽選手要能夠設計、安裝、維修和優(yōu)化系統,并對設備控制系統進行編程和調試 。
在日常訓練中,選手主要學習掌握機械制圖和識圖、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氣液動基礎、傳感器、繼電控制線路、PLC可編程控制器技術、變頻器、伺服電機、步進電機、機器人等知識。還要掌握鉗加工、電子電路焊接、電氣線路裝接、各種電氣器件和設備應用等技能。
(三)選手的心理輔導
選手的心態(tài)決定一切,選手的心理輔導非常重要。不僅在緊張的比賽中選手心理會出現一些問題,在日復一日、枯燥的訓練過程中,選手也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如厭訓、伙伴之間產生矛盾、與教練和專家發(fā)生矛盾等,這些問題都要一一去解決。
在日常訓練中,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心理工作室教師與選手一對一組隊,成為選手最信任的人、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通過與結對教師進行溝通,可以及時化解選手之間、選手與教練、選手與專家的矛盾。在正式比賽前,學院會請經驗豐富的世界技能大賽研究中心心理專家對選手做一個心理評估和心理建設輔導,并且在參賽期間給予選手心理方面的疏導和幫助。
(四)選手的英語能力培養(yǎng)
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選手要具有一定的英語能力。第一,世界技能大賽比賽現場技術溝通、與裁判的專業(yè)交流用英文;第二,世界技能大賽的任務書是英文,雖然有翻譯的幫助,但機電一體化專業(yè)詞匯的中文意思還需要選手自己去理解和領會;第三,世界技能大賽對各國選手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選手用英文獨立閱讀和溝通越來越重要。
為了提高選手的英語水平,學院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整理機電一體化專業(yè)詞匯,從設備說明書、元件手冊中抽取出專業(yè)詞匯,經過多年的積累,形成了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專業(yè)英語詞匯手冊,供選手們日常學習和訓練時使用;二是每周開設專門的英語聽說能力訓練課,授課人員由具有海外留學經驗和機電專業(yè)背景的教師擔任。隨著比賽日期的臨近,我們提高英語授課的頻率,最高時每天授課1小時。三是在日常任務考核評分中,采用英語環(huán)境評分,培養(yǎng)選手的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選手的英語聽說水平。
(五)選手的體能訓練
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比賽日程一般為4天,每天比賽時間8~10小時,比賽時選手多數時間為站立狀態(tài),整個比賽過程勞動強度非常大,對體力和身體素質有很高的要求,選手一要有腰力,二要有耐力。為此,在教練的指導下,由集訓隊隊長帶領選手每天進行至少半個小時的體育鍛煉,包括三千米跑、俯臥撐訓練、仰臥起坐訓練、跳繩訓練、握力訓練等內容。
(六)選手的日常管理
選手的日常管理與正常的學生管理一樣,按照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三全”育人工作落地,選手每周參加升旗儀式,每天集體觀看新聞聯播。
嚴格按照訓練作息時間表進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實行早點名、晚總結的點評訓練制度,對當日的訓練和學習內容進行復盤,有針對性地找出優(yōu)點和不足,以利于選手技能的積累和技術水平逐步提高。
世界技能大賽是地位最高、規(guī)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職業(yè)技能賽事,代表職業(yè)技能發(fā)展的世界先進水平。為反映行業(yè)最新技術和趨勢,確保比賽內容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同時也為參賽選手提供與全球頂尖技術接觸的機會,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比賽所用設備、器件或技術等每屆都會有一些變化。
機電一體化項目涉及設備行業(yè)細分領域眾多,包括但不限于加工機電裝備、包裝機電裝備、倉儲輸送機電裝備、工業(yè)機器人、自動導引車系統、皮革機電裝備、紡織機電裝備等。為更好地讓選手掌握新技術的應用方法,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訓練基地的設備更新突破一些限制,保證新設備到位,全力為選手提供一流的訓練、選拔設施和環(huán)境,確保訓練及時和有效。同時,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積極與提供設備和技術支持的相關企業(yè)保持緊密合作,加強對選手階段性細節(jié)變化的研究分析,及時進行調整,為選手在該項目順利奪冠夯實基礎。
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一直秉承“企業(yè)的需求就是學院辦學目標”的理念,對標世界技能大賽,聚焦產業(yè)發(fā)展和就業(yè)需要,積極開展世界技能大賽帶動的內涵建設等方面的實踐研究,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在教育教學改革、專業(yè)建設、社會培訓、人才評價等方面融入世界技能大賽元素,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
當前,新質生產力加快發(fā)展,新產業(yè)、新技術、新職業(yè)對技能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一流產業(yè)技術工人隊伍。奪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北京市工業(yè)技師學院將以“打造技能人才培養(yǎng)培訓改革創(chuàng)新的試驗田和示范區(qū)”為目標,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yè)升級,著力提升辦學能力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yǎng)更多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質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