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崖坡邊上的土灶升起炊煙,似著白衣的山間舞女,裊裊滲進背靠的黃土高坡視野里。秋日的陽光寂靜。院子里晾曬的棗—不論是生棗、剛經清洗的棗,還是煮過的、烤過的大棗,一同散發(fā)出熱騰騰的甘香,與暖色調的秋意相得益彰。
煮棗,是六郎食品收來的每一顆棗必經的工藝。
10月底,晉西已迎來晚秋的凜冽,自山谷嶺刃劈下來的涼風,拂過位于黃河中游的柳林縣三交鎮(zhèn),棗林掩映的黃土高原進入了蕭條的時節(jié)。
不過,即便已過了豐收時期,在沿黃公路上駐足,置身開始褪葉的棗林,仍能聞到一股醉人的甘甜。
在晉西近黃河的呂梁一帶,“紅棗之鄉(xiāng)”的名號,從柳林一直喊到臨縣,沿著黃河一路北溯。從黃河之畔獨有的團棗、灰棗、駿棗等,到民間為貯藏或是留傳而發(fā)明的酒棗,沒有一顆大棗會孤獨地離開呂梁。甚至連結棗的樹木,也能物盡其用地培養(yǎng)當?shù)靥厣摹皸椖鞠愎健薄?/p>
棗是這片黃土大地上長出來的溫潤之花,傍母親河而生的柳林縣和臨縣,歷來也扮演著護花者的角色。用傳承悠久的工藝與文化,溫沉、緩慢而持續(xù)有力地,將母親棗原本的色澤拭亮。
中秋過后,在黃河東岸與陜西隔河相望的三交鎮(zhèn),棗林就幾乎無果可采了。秋風刮了兩個月,10月底,寥寥幾簇綠葉仍掛在細枝梢頭,綴著星星點點的熟透的紅。
淺林中,一張碎花床單鋪開,一家人坐在上面擇果子,一大姐雙手抱樹輕輕搖晃,幾顆碩大的紅棗隨著黃綠交接的樹葉從頭頂簌簌落下。
距離這片棗林不到兩公里的六郎棗莊,也進入了商品待銷的季節(jié)。
柳林六郎大棗加工基地,位處呂梁山和黃河之間,距離黃河僅兩公里,隔河連接著陜西。院子不大,每一塊區(qū)域都極盡其用。陽光直射的空地用來曬棗,金黃下的褚色盛宴,個頭大的幾乎近半個手掌大小。蔭涼處堆放著經過兩道烘烤技術的干棗,還需要等待另外兩道工序,它們才能正式進入加工流程。
廠長薛兵成已年過六旬,他穿著渾身浸有紅棗味的衣裳,引著我走進一道道紅棗需要經過的工序。操作間沒有亮堂的燈,一顆顆按個頭與成熟度區(qū)分的大棗,安靜地躺在層層鋼架上,經過前后四道40度至70度溫度不等的烘烤,分發(fā)至它們應去的不同加工產品處。
我們抵達這間大棗加工廠的時候,第一批酒棗還未發(fā)酵完全,薛兵成將黑黢黢的倉庫拉開一條縫,攜著微塵的午后陽光泄進去,拭亮黑暗中一箱箱泡在白酒里的半成品棗。
它們是這個秋天最后一批完成的棗成品,其余的干棗、紫晶棗、酸棗等加工品都已貯備就緒,只待在寒冬來臨前,從黃河之畔發(fā)往全國各地。
在晉西的秋天,幾乎每一顆棗都有注定的歸宿。
作為產出名列全國八大名棗之一、山西最重要的紅棗生產基地,柳林已有1300多年的紅棗種植史。 據《永寧州志》載,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青龍棗交易甚廣,以其個大、核小、肉厚、色鮮、味美、汁甜而聞名遐邇”。
柳林的紅棗,密集生長于距黃河沿岸20米至1500米范圍內的沙灘上,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帶來雨熱同步、光照充足的天然條件。在這樣的生長環(huán)境下,柳林的大棗呈現(xiàn)出顆粒碩大、色如墨玉的外形特征。傳說中的“人參果”,在山西本來指棗。
棗區(qū)有民諺云:“七月十五棗紅腚,八月十五棗上屋?!睆霓r歷七月十五開始,青棗漸漸變紅,到八月十五,紅棗已曬到房檐屋頂或者房前屋后了。早秋柔和而干燥的陽光催熟果肉,空氣里也彌漫著一股溫暖的甘甜。
棗在黃河流域的種植和食用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詩經·豳風》有篇《七月》寫道:“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p>
柳林的大棗呈現(xiàn)出顆粒碩大、色如墨玉的外形特征。傳說中的“人參果”,在山西本來指棗。
在柳林,棗是地里長出來的金,代表著一種當?shù)厝嗣駥ι畈粩嘈钇鸬谋灸芟<脚c熱望。作為食材,它并不算稀貴,歷來低調的飲食文化地位,反而賦予母棗一份包容和豁達的可塑性。在行情相對走低的近幾年,大棗總能一次又一次,為這座黃河邊上的小城灑下生的微光。
自柳林出發(fā)沿黃河北行約80 公里,到達臨縣,那里是呂梁紅棗的另一大盛產地。
地處北緯37度的臨縣,處于晉陜黃河大峽谷之間,全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千千萬萬棵紅棗樹長于黃河沿岸,在氣候整體干燥的山西,黃河流域屬于相對濕潤的地區(qū)。得益于充足的陽光、優(yōu)質的沙質土壤以及晝夜溫差大的環(huán)境,這里結出的棗,擁有核小、皮薄、肉厚、味甜等特征。
如今,臨縣全縣保有82 萬畝紅棗林,遍布23 個鄉(xiāng)鎮(zhèn)454 個行政村,涉及37.26 萬棗農,年均產量為3.6 億斤,棗產業(yè)收入占全縣農業(yè)總產值的近一半。當?shù)赜姓f法叫“沿黃棗區(qū)”,沿黃棗區(qū)的農民,足有70% 的收入都來自紅棗產業(yè)。
根據臨縣縣志記錄,最早至2000多年前,當?shù)鼐陀羞^紅棗樹的栽植。如今已成著名旅游點的磧口古鎮(zhèn),就曾發(fā)現(xiàn)保存完好的棗樹化石,而三磧公路穿村而過的林家坪鎮(zhèn)薛家圪臺,目前還存活著有1400 多年歷史的棗樹。樹干主體已風化枯萎,但仍然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古時候,晉地交通不發(fā)達,為了運輸物資,人們翻越險峻巍峨的呂梁山。黃河自然成為百姓的水路首選,河岸邊的村落因此成為第一批忙碌的渡口。隋唐時期,柳林縣黃河從北到南就有孟門渡、軍輔渡、三交渡三處渡口。
而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棗不僅作為蔬果,更作為一種糧食來維持生活。
《戰(zhàn)國策》有載:“北有棗栗之利,民不作田;棗栗之實,足食于民?!贝颂幍摹皸棥本褪潜划斪髯魑锏?,甚至可救災應急,《韓非子》也曾描述棗作為備戰(zhàn)食糧來養(yǎng)民:“ 秦饑,應侯(范雎)謂王(秦昭王)曰:‘五苑之棗栗,請發(fā)與之?!?/p>
喜光且耐旱、耐澇的紅棗,素有“鐵桿莊稼”之稱。頑強的生命力,一如這片土地上世代相承的人民,擅長適應環(huán)境,更擅長在環(huán)境里冶煉出獨一份的脾性和文化。
僅按個頭看,棗有基本的大棗和小棗,前者肉質豐厚,入口甘甜,后者則大多比較干,入口酸澀。山西人民當然不會放棄味覺不佳的酸棗,除了酸棗面,棗的大部分用途是作藥。
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早已研究發(fā)現(xiàn),山西、山東產的棗肉質較厚、口感甘甜,適合入藥。而臨縣紅棗產業(yè)服務中心負責人王軍軍告訴南風窗,如今,黃河母棗的大部分產出渠道,足有80%都是藥用。
不過,臨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石鳳鳴則表露一絲擔憂:棗雖然是臨縣引以為傲的產業(yè),但在市場的多元沖擊和文化的相對封閉下,如何走出呂梁,跨越到秦淮以南的南方,迄今為止仍然是個難題。
王軍軍透露,如今,臨縣每年產棗量達3.6億斤,其中大部分都銷往位于我國北方的沈陽、內蒙古、河北唐山三地。
在南方,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群體里,紅棗的存在感尚不高。
如今,市場與大眾文化里熟知的棗有山東棗、新疆棗,尤其是以光照充足、甜分高聞名的新疆大棗。相較之下,本就在全國省份里存在感較低的山西,其大棗更是鮮為外人所知。
不僅在臨縣和柳林,整個呂梁地區(qū)的人都認為,要想守住大棗的精髓與分量,首要之義,得重建本土對于黃河棗的定位與認同。
在我告別臨縣政府之前,臨縣紅棗產業(yè)服務中心的“紅棗文化學者”李孟諧留住我,堅持要給我看他為了給“母棗”正名準備了數(shù)年的文件。一沓沓A4紙,摞起來足有一掌高,令人驚贊。
“母棗”,顧名思義,即紅棗的原始品種。對于臨縣與柳林的大棗,市面上歷來有“木棗”的說法,但李孟諧認為,這是一種歷史傳播過程中的誤聽。
不僅在臨縣和柳林,整個呂梁地區(qū)的人都認為,要想守住大棗的精髓與分量,首要之義,得重建本土對于黃河棗的定位與認同。
早在1963年,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太谷果樹研究編著的《山西省主要果實品種圖譜》一書就已有說明:“木棗是我省分布較為普遍的一個品種,以晉西臨縣、中陽、離石等地最多,約占當?shù)卦耘嘀陻?shù)的80%以上。”因此,晉西也許是華夏大地母親棗的主要產地。
李孟諧的熱情,在那些偏大號的黑字上騰躍而出。他在給當?shù)卣奶嶙h里闡述道:“從華夏文明進步的角度看,黃河母棗的培育進化史幾乎與華夏先民步入農耕文明的歷史一致?!?/p>
對棗的愛護與正視,代表著山西人民對“濟世救民的‘鐵桿莊稼’的敬畏”。
在中國人的飲食譜系里,大棗就像一個淳樸寡言的農婦,親手締造了餐桌上占比重要的一味,卻歷來鮮被注意,至少抬不上價。
但實際上,在黃河一帶的山西人家,許多主食是離不開棗的。
比如一種名為“棗圍圍”的年饃。尋常人家愛挑好棗,嵌進面團底座里,按順時針依次九顆,取“長長久久”之意。紅白相間的棗圍一起被放進蒸籠,出籠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用竹筷子頭蘸點食色紅,在面團上“畫龍點睛”。
在蔬果物產相對貧瘠的黃土高原地區(qū),人們更懂得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當?shù)匚锂a,使之食、色、味兼?zhèn)洹_@是晉地百姓歷來在“吃”上面延綿留傳的一種生活美學。
民歌有道:“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边@里的“太行山以西”,就是柳林—臨縣一帶傍黃河而生的居民聚居地,作為陜、晉與黃河銜接的重要咽喉,其素有“華北門戶”“秦晉通衢”之稱,曾是扼守三晉、力通中原的“西大門”樞紐。
對于天賜的“紅色寶物”,呂梁人民絕不會輕視甚至揮霍。
近十年來,隨著產業(yè)升級與城市化帶動市場,黃河對沿線城市的滋養(yǎng)與帶動作用,在一顆顆紅棗上落地了。
又一年冬已至,黃河進入靜息時期。黃河之畔的人們開始期待來年秋天,彼時,再一次棗林蔥郁,漫漫紅映,夕陽西下之時,整片河灘都將如沐金光,褚色照拂,壯闊而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