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在讀書會上為大家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的《阿米巴經營》。有讀者私信問我:“經營重要,還是管理重要?為什么我公司管理一嚴,員工就走?”當業(yè)務發(fā)展受阻,很多企業(yè)往往會試圖通過強化管理的手段,增大行政管控力度,提升人效,以此來解決經營上的難題。
但事實上,經營決定生死,管理則是錦上添花。企業(yè)唯有先確保生存,才能進一步考慮如何發(fā)展得更好。因此,如果一家企業(yè)的管理重視程度超過了經營,過分糾結于一些管理細節(jié),而忽視了最為核心的經營問題,那么這家企業(yè)就離危機不遠了。
為什么這么說?讓我先給你講個故事吧。這個故事,記錄在稻盛和夫先生的《創(chuàng)造高收益》一書中。
日本有一家從事大樓物業(yè)管理業(yè)務的公司,年銷售額接近5億日元。然而,由于經營不善,公司發(fā)展陷入困境,利潤率低至3%,處境岌岌可危。為了提升利潤率,公司老板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試圖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熱情,比如將業(yè)績與績效掛鉤,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等。然而,這些舉措并未取得顯著成效。無奈之下,他向稻盛和夫求助。
稻盛先生在充分了解情況后,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在于“沒有抓住核心”。作為經營者,過多地投身于企業(yè)管理層面的工作,卻對基層的具體運營知之甚少。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提升經營效率,如何進行員工考核、如何推動企業(yè)規(guī)則制定等看似高大上的事務。然而,企業(yè)經營的實質并非這些表面上的光鮮亮麗,而是需要腳踏實地地去運作那些看似平凡卻很重要的細節(jié)。
因此,稻盛先生建議他首先要深入基層,親自去了解一線業(yè)務的實際運作情況。只有全面掌握了從工作內容到成本結構的方方面面,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將利潤提升10%,員工的積極性自然也就上來了。
這個案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它說明了一個道理:當經營不善時,再多的管理舉措也是徒勞。別用管理上的勤奮,來掩蓋經營上的懶惰。
當企業(yè)陷入增長停滯時,許多老板會試圖通過加強管理來提升人效,以解決經營上的困境。然而,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過度強調管理,往往會導致管理過度,反而對經營造成更大的傷害。
比如,很多公司都有類似的情況:公司里所有人都忙得團團轉,但并非忙于核心業(yè)務。相反,他們總是忙于開會,使得基層員工90%的時間和精力都被會議所占據。
老板和高管不專注于業(yè)務發(fā)展和戰(zhàn)略規(guī)劃,反而忙于抓考勤,每天盯著員工是否遲到。甚至要求HR(人力資源)記錄員工離座次數和時間。這種嚴苛的管理方式,最終導致許多優(yōu)秀員工流失,業(yè)績也進一步下滑。
還有些公司,管理者不專注于業(yè)務,而是整天琢磨怎么管人,設計了一些煩瑣的制度和流程,極大地阻礙了業(yè)務的發(fā)展。
比如,一線員工離市場最近,能最快感知到市場的變化,因此應該授予更多的權力以隨機應變,從而抓住市場機遇。如果流程過于僵化,需要層層報備、審批,那么可能等流程走完,商機早已錯失。
這樣的管理制度,不僅會挫傷一線員工的積極性,還會進一步影響業(yè)務的發(fā)展。脫離經營實際,空談管理,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危害。例如,它會滋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導致組織內耗增加,團隊間氛圍緊張,工作效率大幅下滑。最終,公司業(yè)績越來越差,開始走上衰退之路。
經營決定生死,管理決定成敗。如何管理,應該由經營決定。
對于管理者而言,必須具備經營者思維,不能沉溺于管理而與公司業(yè)務脫節(jié)。那么,如何培養(yǎng)經營者思維呢?以下是三點建議:
首先,別做“辦公室將軍”。
很多企業(yè)或多或少存在“辦公室將軍”。所謂“辦公室將軍”,就是那些坐在辦公室里指點江山,只在PPT(幻燈片演示文件)上展示“戰(zhàn)績”的人。他們鮮少拜訪客戶,整天忙于公司內部會議,而這些會議往往徒勞無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杰克·韋爾奇曾說:優(yōu)秀的管理者會珍惜上午的黃金時間用于拜訪客戶,而下午盡量減少內部會議;反之,不稱職的管理者則上午忙于內部會議,下午才去見客戶。如果遠離一線市場,不去親自了解客戶需求,又如何能準確把握市場脈搏、環(huán)境變化以及客戶需求的變遷呢?缺乏對市場環(huán)境的敏銳洞察,你又怎能做好業(yè)務,搞好經營呢?
稻盛和夫說,答案在現場,現場有神靈。當經營遇到問題,你應深入一線尋找答案,從客戶那里汲取智慧。
其次,會算賬,要有成本控制意識。
很多管理者成本意識淡薄,總覺得算賬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自己鮮少關注成本問題。但就像稻盛和夫先生所說,成本意識并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而是每位員工都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作為管理者,在決策與行動時,必須時刻考量成本因素,明確投入和產出的比例,清晰認識所付出的代價及創(chuàng)造的價值。遺憾的是,許多人缺乏成本核算的思維,在匯報工作時只強調“我做了什么”,卻忽視了這些工作背后的成本投入。這其實就是缺乏成本意識的體現。因此,要時刻保持對成本的敏銳感知,以價值創(chuàng)造為驅動,才是提升企業(yè)效益的關鍵所在。
第三,堅實客戶第一。
公司的利潤從哪里來?一定是從客戶那里獲得的,沒有客戶便沒有利潤可言。因此,經營企業(yè)必須具備客戶思維,設身處地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以客戶為中心,意味著要將全部注意力聚焦于客戶。要仔細觀察市場動態(tài),敏銳捕捉客戶需求,與客戶進行充分溝通,并深入思考如何滿足他們。
有這么一個故事: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在開會時,經常會在會議桌旁擺一把空椅子,并告訴所有人,這把椅子上坐著一位“非常重要的與會者”。明明是空椅子,何來與會者?貝索斯告訴他們,是客戶。他強調,在作出任何決策時,都不能忘記我們是在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若無法真正做到客戶第一,就不會有客戶,進而失去經營的基礎。
最后,我想說,經營在前,管理在后。若一家企業(yè)的管理水平超越了經營水平,那么這家企業(yè)便離衰敗不遠了。唯有那些有利于經營、能夠推動業(yè)績增長的管理,才是真正好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