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的雪夜沉淪
1917年12月19日是舊歷十一月初六,郁達夫和孫樹祺上午10時乘坐鐵路客車前往東京,午后3時15分抵達靜岡。他們本來打算在靜岡過夜,因不能安眠,于深夜12時繼續(xù)趕往東京。郁達夫在日記中留下這樣一段懺悔文字:“夜入地獄,得來年自新之暗示,平生第一大事也。盧騷懺悔錄中亦云云……”
第二天,郁達夫在日記中提供了補充說明:
予近來之費用較之未病前大有差異,不識予近來之消費,果為病故乎?抑假病之因而逞予下劣之私欲也!要之,予之精神上之墮落,至昨日而極。若由此不改入正路,則恐死無日矣!予之祖母、母親、兄弟、叔伯咸望予成人;予之未婚妻某望予尤切。予而自棄若此,何以對祖、若母、妻、若兄?更何以對亡父于地下?……萬惡之端已開,從此而入地獄,極易易耳!當頭被擊,尚不能醒者,未足與談禪,未足與上懊憐比山者也。生死關頭,在此半歲中,誠之哉!
所謂談禪,是指佛教禪宗?!鞍脩z比山”現(xiàn)譯為奧林匹亞山,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所在。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沉淪于下劣之私欲而執(zhí)迷不悟,那么無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宗教都將無可救贖。郁達夫的兒子郁天民在署名于聽的《郁達夫風雨說》一書中解釋說,“萬惡之端”對應的是郁達夫1917年6月5日在日記里所說的“俗語曰,萬惡淫為首,誠非虛語也”;郁達夫這種淫欲行為的開端,則是1917年12月19日即舊歷十一月初六的靜岡之夜:“日記稱‘平生第一大事’,懺悔云‘萬惡之端已開’,《雪夜篇》記述的初次上妓廓,大概就是這件事……”
所謂《雪夜篇》,指的是郁達夫發(fā)表在1936年2月16日《宇宙風》第11期的《雪夜——日本國情的記述自傳之一章》,其中關于日本國情介紹說:
我在那里留學的時候,明治的一代,已經完成了它的維新的工作……國際地位不平等的反應,弱國民族所受的侮辱與欺凌,感覺最深切而亦最難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兩性,正中了愛神毒箭的一剎那。
已經擁有未婚妻的郁達夫,是拿著中國政府提供的每月33塊大洋的公款學費在日本留學的,自然不應該花費過多的時間和金錢在異國他鄉(xiāng)談情說愛甚至于嫖娼狎妓。但是,他偏偏抵擋不住來自日本女性的“愛神毒箭”:
日本的女子,一例地是柔和可愛的,她們歷代所受的,自從開國到如今,都是順從男子的教育。并且因為向來人口不繁,衣飾起居簡陋的結果,一般女子對于守身的觀念,也沒有像我們中國那么固執(zhí)。又加以纏足深居等習慣毫無,操勞工作,出入里巷,行動都和男子無差;所以身體大抵總長得肥碩完美,決沒有臨風弱柳,瘦身黃花的病貌。更兼島上火山礦泉獨多,水分富含異質,因而關東西靠山一帶的女人,皮色滑膩通明,細白得像似瓷體;至如東北內地雪國里的嬌娘,就是在日本也是雪美人的名稱,她們的肥白柔美,更可以不必說了?!瓋尚越夥诺男聲r代,雖就在東京的上流社會——尤其是智識階級,學生群眾——里到來了?!疫@一個靈魂潔白,生性孤高,感情脆弱,主意不堅的異鄉(xiāng)游子,便成了這洪潮上的泡沫,兩重三重地受了推擠,渦旋,淹沒,與消沉。
經過如此這般的文字鋪墊,郁達夫開始描述自己第一次的雪夜沉淪:
我一個人住在被厚雪封鎖住的鄉(xiāng)間,覺得怎么也忍耐不住了,就在一天雪片還在飛舞著的午后,踏上東海道開往東京去的客車。……于到了夜半停車的一個小驛的時候,我竟同被惡魔附著的人一樣,飄飄然跳下了車廂?!芰她攦壶d母的一陣歡迎,選定了一個肥白高壯的花魁賣婦,這一晚坐到深更,于狂歌大飲之余,我競把我的童貞破了。
1935年9月5日,已經在林語堂主編的《人間世》半月刊連續(xù)發(fā)表八篇自傳的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自傳也想結束了它,大約當以寫至高等學校生活末期為止,《沉淪》的出世,或須順便一提?!庇暨_夫隨后發(fā)表在同樣是林語堂主編的《宇宙風》第11期的第九篇自傳文章《雪夜篇》,所對應的恰好是所謂“《沉淪》的出世,或須順便一提”。他十多年前在成名作《沉淪》中所描繪的,是自敘傳主人公“他”從自慰開始,到偷窺女生洗澡、偷窺男女野合,再到妓院嫖娼的步步沉淪?!八弊詈筇W詺r,直接把罪責推卸給了又愛又恨的偉大祖國:
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來!強起來罷!
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
把郁達夫1917年12月19、20日的日記文本,和后來的自敘傳小說《沉淪》以及再后來的自傳文本《雪夜》進行印證比對,不難發(fā)現(xiàn)《沉淪》《雪夜》當中都有基于敘事策略的改寫虛構:
其一是把郁達夫、孫樹祺兩個人的結伴嫖娼,改寫成一個人的醉酒失身、淫亂沉淪,目的自然是避免節(jié)外生枝,牽連別人。
此外是為了減輕推卸“萬惡淫為首”的“存天理,去人欲”的人欲罪責,便把個人的淫亂沉淪刻意掛靠在絕對神圣的家國情懷、天理大義之上。這是郁達夫從事自敘傳小說和自傳寫作的、既要有所暴露又要有所保留以便自我保護的一貫策略。被孫荃收藏保留下來的郁達夫早年的日記文本足以證明,郁達夫第一次激情嫖娼的時候,并沒有想到家國情懷、天理大義,而只是想到祖母、母親、兄弟、叔伯,尤其是剛剛訂婚的未婚妻。郁達夫在《沉淪》中讓嫖娼沉淪的主人公跳海自殺,為的是追求一種聳人聽聞的社會效應和藝術效果。《雪夜》中的“我競把我的童貞破了”的事后回憶,卻又轉換為文學創(chuàng)作者獻身文學事業(yè)的“不入地獄,那見佛性”的一種肉身體驗、人生探索,以及隨之而來的脫胎換骨的涅槃升華:“短短一夜之中,有誰來把我全身的骨肉都完全換了?!?/p>
日本的雪兒與祖國的孫荃
1917年12月20日早晨,郁達夫、孫樹祺抵達東京。上午11時他們見到羅某,把孫樹祺要到東京留學的事情告訴羅某,然后去拜訪留學生監(jiān)督,領取當月的留學公費。
12月29日,郁達夫從東京回到名古屋。第二天,他給孫荃寫了一封情書,其主要內容是回答孫荃12月6日的情書家信:
昨自東京歸,接十二月六號書并寫真一,知汝已至予家。祖母見汝,欣喜當異于尋常。老人暮景,得汝為之撫慰。文雖索居異國,亦能高枕眠矣。汝侄事,已為料理定當,告汝母汝兄,勿作依閣望可也?!朔蠔|京,途中成詩若干首,錄呈如右……
所謂“寫真”,就是孫荃專門為郁達夫拍攝的單人照片,孫荃在來信中告訴郁達夫,她已經以未婚孫媳婦的名義到富陽郁家看望過郁達夫的老祖母。郁達夫在回信中附錄了幾首七律絕句,《晨發(fā)名古屋》中的“朔風吹雁雪初晴,又向江湖浪里行”,描寫的是12月19日早晨和孫樹祺一起踏雪前往車站的情景?!哆^天龍川橋》是當天晚上嫖妓沉淪之后深夜趕路的情景。
1917年12月31日,郁達夫給孫荃寄了一張明信片,上面題寫著七律絕句《除夜奉懷》,落款是“海外流人蔭生初稿”,其中吟誦的依然是對于孫荃的相思之情:“多病所須唯藥物,此生難了是相思?!?/p>
1918年1月22日是舊歷臘月初十,郁達夫給孫荃寫信,告知自己已經搬家:“特于風景閑雅處,賃屋一間。地名日本愛知縣愛知郡御器所村字島西浦叁拾肆番地,下次書來,直寄至此處可也?!?/p>
已經在靜岡妓院嘗試過男女禁果的郁達夫并沒有告訴孫荃,他這次搬到“風景閑雅處”不是為了認真讀書,而是為了與在東京認識的離婚少婦雪兒戀愛同居。郁達夫在當時的日記中并沒有記錄雪兒的信息,而是在1918年5月12日寫作的《自述詩十八首》之第十八首的注解中,采用中國人所謂的虛歲回溯了自己一邊和祖國的未婚妻孫荃相思唱和,一邊和日本的“某氏”反復同居的大致經過:
二十一歲秋由醫(yī)科改入法科,仍入第一年級。(二十二歲)夏還鄉(xiāng),遇孫氏于其家。秋患傷寒癥入病院二月。冬遇某氏于東京。二十三歲與某氏居西浦。四月,與之別;六月,復與之居天神東;九月又與之離。
1918年2月1日是舊歷丁巳年臘月二十日,郁達夫在回應孫荃的情書中,對孫荃寄來的兩首七律絕句大加贊賞:
接舊歷十二月十二日書,知汝正為我馳情。紅粉憐才,英雄多難。我兩人真世之傷心人也?!x到“年光九十去難留”句,更黯然魂銷,盈盈泣下。際此風霜交逼時候,想人亦不得以兒女牽情笑我也。來詩大有進境,必別緒離愁,協(xié)力相攻,才能到此。古人云:莫怨離亭風笛苦,相思中有鮑昭文。相思之力,蓋若是其巨也。詩中稍有不洽處,略為改削,重錄之如左:“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風霜牢落有誰親?縱然欲訴心中事,其奈陽關少故人。”“年光九十去難留,憐爾楊花逐水流。海上仙槎消息斷,雪花滿眼不勝愁?!?/p>
接下來,郁達夫自稱“技癢難藏”,一下子寫了四首七律絕句與孫荃唱和互動,其中一首為:“諳盡天涯飄泊趣,寒燈永夜獨相親??磥硪谒l(xiāng)老,落落中原幾故人?!?/p>
2月20日是舊歷戊午年正月初十,郁達夫在寄給孫荃的明信片上寫道:“新春煙景,憶煞江南,千尺紅塵,何時拂去。還望飯后茶余,時通尺牘,慰我羈旅?!?/p>
3月28日,郁達夫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指導對方多讀古詩:“三月十六日所發(fā)書已到。附寄之絕句四章,亦已為改正寄上,可詳閱之。汝詩已佳,然苦讀詩不多,故平仄時有錯置處。此后可取《元詩別裁》集中之七絕讀之?!?/p>
接下來,郁達夫從自己游湯山溫泉時寫作的十首七律絕句中抄錄三首,供孫荃研讀學習。
4月8日,郁達夫給孫荃寄去一張明信片,上面只有一句話:“文已遷居八高前水谷留次方矣,下次書來乞寄此處可也?!?/p>
這次搬家意味著郁達夫和雪兒之間第一階段的戀愛同居已經結束。4月24日,郁達夫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情意綿綿地表白說:“二月廿一廿八兩書已到,勿念。此番春假予游西京養(yǎng)老各處,遇奇人奇事頗多。欲為君詳說,又苦無暇日。待他年返國時,再與作酒后談也。”
關于自己和孫樹祺的留學及回國事宜,郁達夫寫道:“樹祺與予相去六七百里,去冬別后,迄今未晤面者已四閱月。伊若暑假不歸者,當偕伊及錢某赴海濱避暑也。同鄉(xiāng)四人(予及王某錢某樹祺)唯王某歸計已決。予則今夏決不歸。”
談到自己的學習情況,郁達夫介紹說:“去年病,不赴學校者半載。近因去暑假不遠,欲稍致力于溫讀。”
郁達夫故意隱瞞的事實情況是,他為了和日本女子雪兒戀愛同居并且游山玩水,竟然曠課半年之久。不僅浪費了極其寶貴的青春時光,而且白白耗費了國家供給他的留學公費。
由于這封情書沒有及時寄出,郁達夫在4月26日又續(xù)寫了第二部分:“予已為汝改詩若干首,下次書來,乞寄數張抄清詩稿來,當為汝制小序一篇??涫就?。若有能文者,當為汝乞題序也。”
郁達夫在情書中給孫荃的詩稿命名為“夕陽樓詩稿,富春蘭坡孫荃著”,他作為樣板先行錄入的第一首詩稿,是孫荃的閨閣情詩《秋閨》:“菊影穿簾月上闌,懷人千里夢難安。金風搖落梧桐老,一夜深閨翠袖寒?!?/p>
到了三年后的1921年5月4日,郁達夫寫下第一篇針對“我們中國的思想界”和“我們中國的新聞雜志界”的論戰(zhàn)文章,標題就是《夕陽樓日記》。幾天后的1921年5月9日,郁達夫修改完成自敘傳小說《沉淪》,其中的21歲的主人公“他”站在妓院房間靠海的窗前所吟誦的詩句,同樣嵌有“夕陽樓”三字:“夕陽紅上海邊樓?!眹@著日本海邊的夕陽樓,小說中還有這樣一段心理描寫:
他向西的一望,見太陽離西南的地平線只有一丈多高了。呆呆的看了一會,他的心思怎么也離不開剛才的那個侍女。她的口里的頭上的面上的和身體上的那一種香味,怎么也不容他的心思去想別的東西。他才知道他想吟詩的心是假的,想女人的肉體的心是真的了。
1936年1月10日,郁達夫又在自傳體散文《記風雨茅廬》中描述說:“他(指負責奠基的郭相經——引者)的這一句話,又恰好打中了我的下意識里的一個痛處;在這只空角上,我實在也打算蓋起一座塔樣的樓來,樓名是十五六年前就想好的,叫做夕陽樓。
由此可知,一座塔樣的夕陽樓一直是郁達夫“下意識里”翠袖相伴、飲酒作詩的精神家園。陪伴他飲酒作詩的紅粉翠袖,可以是未婚妻孫荃,也可以是《沉淪》里的日本妓女,還可以是和他一起建造杭州風雨茅廬的第二任妻子王映霞。
困守家園的孫荃收到郁達夫1918年4月26日寄出的情書后,并沒有響應抄清夕陽樓詩稿供郁達夫夸示同人的動議。她過于恪守傳統(tǒng)婦道,不愿意以未婚妻身份拋頭露面,公開滿足未婚夫郁達夫的虛榮之心,無形之中為自己的婚姻悲劇埋下伏筆。
1918年4月27日,已經與長兄郁曼陀和解的郁達夫,在寫給郁曼陀的家信中表白說:“文來日本前一日,曾乘輿至宵井,與未婚妻某相見,荊釵布裙貌頗不揚。然吐屬風流,亦有可取處?!?/p>
對于自視才高的郁達夫來說,和日本少婦雪兒的戀愛同居,堪稱是對未婚妻孫荃“荊釵布裙貌頗不揚”的一種報復性補償。這一年的5月26日,他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表白說:
自中日交涉發(fā)生后,留學生主張全體回國。文傷學生之無成也,不欲歸?!瓨潇鳉w,猶余三十金。因日本錢貨攜歸亦無所用。文已令伊寄來,暫存文處,待伊下半年來時,再擬返付也。今年夏本欲偕樹祺同歸,一則因身體未強,恐難耐三千里之跋涉。二則因富陽人菲薄不容人,布衣返里,未免為父老所笑………
1918年6月9日,滯留東京不愿回國的郁達夫,開始在新的日記本上重新記錄日記,他為這本日記取名為《新生記》:“日記一冊,自去年十二月二十四起者已盡,今日之記事,不得不書于此‘新生記’上矣。”
郁達夫在這本《新生記》中,不再隱瞞自己和雪兒的戀愛同居。6月10日晚上,他和雪兒約會,一日功夫復歸烏有。
6月15日晚上,他再次約會雪兒,月明如水,歸已十二時。
6月16日,他在日記中寫道:“今日錢已用竭,明日當赴留學生監(jiān)督處領費。若不給者當賣書?!?/p>
6月20日夜,雪兒冒雨來,即宿之于榻下,以湯餅餉之。
6月21日早晨6時,郁達夫把雪兒送到車站,然后到監(jiān)督處領取學費。第二天返回名古屋。
6月26日,沒有領到足夠多的留學公費的郁達夫,給長兄郁曼陀寫信“乞錢”。
6月28日,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十一時后欲入睡,見殘月皎潔,遂出至田塍小步。煙霧迷離,頗似蓬島仙居?;厣岷笞魈m坡、雪兒兩書告以試期將近,擬試畢后稍事著作云云……”
郁達夫寫給雪兒的書信已經無從查找,他當天寫給孫荃(蘭坡)的明信片至今保存在他們的后人手中,摘抄如下:鄰鐘已敲十一下,予尚在電燈下看書史也。
校內于陽歷七月二日起舉行期試,考畢當在七月十日左右??籍吅?,欲稍事著述,是以不欲西歸,諒之恕之。
7月8日下午,雪兒再一次來到名古屋:“即與之入天神東之空屋內,擬于十五日將書卷遷至此處來也?!?/p>
7月13日,郁達夫和雪兒一起搬到名古屋外御器所村天神東百十一番地。同一天,他給孫荃寫信告知自己的新地址,并且抄錄了寫于6月6日的兩首七律絕句《客感寄某》。
7月15日,郁達夫和雪兒發(fā)生爭吵,終夜不得安眠,“行當棄之”。
7月20日,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夜月明,夜膳后與錢某坐檐下作什談,因告以雪兒身世事,并告以將棄之云云?!?/p>
月21日,午前錢潮來,午膳后雪兒大作狂態(tài),“予決與之離”。
7月24日,郁達夫寫給孫荃的情書介紹說,留學生歸國事起,文逃赴鄉(xiāng)間小住,后因財竭,遂赴東京為人傭工。又說今夏欲作小說《晨昏》篇,放假后已書成六七張矣。
7月25日上午,郁達夫和雪兒再一次發(fā)生爭執(zhí),他當天晚上把雪兒送到車站,雪兒乘坐鐵路客車返回東京。
關于郁達夫和雪兒的戀愛同居,比郁達夫早一年從名古屋八高畢業(yè)的錢潮回憶說:
到校后才知道達夫已為我代領了畢業(yè)證書,我就去找達夫,沒想到他與一個年輕的日本女子住在一起,使我大吃一驚。達夫見到我,欣喜萬分,拉著我問這問那,還熱情地留我住了一晚。他并坦率地告訴我,與他同居的這位女子以前嫁過人,前夫是個軍人。不過,我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脾氣很壞,那時他倆的關系已很緊張,果不多久,他們就分手了。
1918年8月10日,郁達夫從照相館取出三張寫真照片,一張寄給家中的祖母和母親,一張寄給孫荃,并且給孫荃題寫了三首七言絕句。23日,他接連給雪兒發(fā)了兩封信促之來。26日,雪兒再一次從東京來到名古屋。
9月12日下午,已經升入名古屋八高三年級的郁達夫,把準備做冬衣的一丈二尺布料送到當鋪,換來10元日幣送給雪兒,作為返回東京的路費,然后在日記中表示說:“此后決不欲再與雪兒同居,待至來年夏上東京后小與來往,行將與離也?!?/p>
9月17日,郁達夫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告知對方自己又要遷居,同時頗為感傷地表達相思之情說:“去年此日,正相見于山中,對景懷人,文亦頗難自遣。落落游蹤,不識何日,方能還鄉(xiāng)安住?文人薄命,秋思頗苦也!奉寄一律,閑時可詠玩之?!?/p>
在附錄的七言律詩中,寫有“去年今日曾相見,紅粉青衫兩欲愁”的詩句。而在事實上,郁達夫與孫荃去年見面的準確日子是8月28、29日,“去年此日”的他已經返回名古屋。
10月4日,郁達夫給雪兒寄信一封。沒有等到雪兒回信的他在10月7日的日記中寫道:“予與雪兒之緣自此絕矣。”
10月28日,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回舍得母親病報……遂作曼兄、蘭坡及母親三書,告以若果母親病重,予亦將拋去學業(yè)返舍云。”他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表白說:“文尚在苦學,此刻又不能拋棄學業(yè)而西歸。若是則能替文盡侍省之禮者,唯汝一人而已。接此信后即請向富陽家中一行,盡心竭力,為文侍奉二老。若母親病果難愈,文當拋學而西歸?!?/p>
12月24日,郁達夫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介紹說,考試已經結束,日本同學回家過春假,宿舍里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在夢中見到了她:此夢中情事也,離奇錯亂,頗不易解。然不須問夢意如何,故人之入夢,即可以相思之證。
予蓋無一日不思汝也!……久不與汝書者,并非忘汝,乃校中試事煩多,無暇作此也。汝其諒之,諒之諒之,予固無一刻忘汝也?!轨o更深,予又不得不思去歲與汝相見時情狀。
接下來他再一次要求對方多寫信、寫長信:“天涯游子,所樂聞者,唯故鄉(xiāng)消息耳,書雖長亦何妨?”
1919年1月13日,郁達夫在日記中記錄說,他當天收到雪兒的來信,謂已被賣做娼婦矣。他為此心亂神昏,來往于月光下良久:“思前思后覺負雪兒者事多,雪兒之負我者事亦不少。要之予二人緣已盡于此日絕矣。去年此日正思雪兒不至之日也。
1月16日,郁達夫接到孫荃來信并附詩五首,讀罷不覺涕零。第二天,他給孫荃寫了回信,并附上自己的一首唱和絕句《寄和筌君》。
1月20日,郁達夫接到雪兒來信,閱后想到“我同雪兒的這一節(jié)情事,他年總要寫他出來才好”。他在當天日記中還談到讀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小說《田園的憂郁》,心里非常難受。因為“我想做的小說,已竟為他著了先鞭了”。
2月8日下午,郁達夫從名古屋乘車赴東京,夜宿靜岡。9日清晨6時離開靜岡,12時抵達東京后,第一站就是走訪已經成為娼妓的雪兒。10日,他先把返回橫須賀的雪兒送到車站,然后走訪孫樹祺,當天晚上和孫樹祺同住,第二天返回名古屋。
郁達夫和雪兒的同居故事到此結束,他和孫荃的婚姻故事卻還沒有進入正題。當年的郁達夫一邊和雪兒同居,一邊在唱和詩詞及相思情書中給未婚妻孫荃吐訴衷腸,心理上竟然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障礙。關于此事,郁達夫、孫荃的后人郁峻峰解釋說: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郁達夫,受到傳統(tǒng)、東洋、西方三種不同文化的沖擊,其所思所想,難免復雜。準確把握郁達夫的愛情觀、婚姻觀甚至人生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本文提到郁達夫與雪兒的關系,就很令人費解。他的日記里有好幾處有同一天“發(fā)蘭坡、雪兒書”的記載,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致孫荃的信或明信片中不乏充滿感情的表述,但給雪兒的信是怎么樣寫的呢?這就不得而知了。但無論如何,郁達夫一邊與未婚妻頻繁地書信往來,一邊與雪兒交往甚至同居總是事實。
郁達夫和孫荃的結婚與離異
1919年2月16日上午,浙江省教育視察團一行抵達名古屋大松旅舍,郁達夫與同鄉(xiāng)三人全程陪同了三天兩夜,他在此期間認識了大松旅舍的侍女梅兒,并且是一見鐘情。2月18日,郁達夫在日記中記錄了七律絕句《贈梅兒》,并且在詩后介紹說:“今晨書欲以之贈梅兒,梅兒不受。梅兒姓DIE田名梅野,岐阜產也。鼻下有黑痣,貌清楚可憐,年十八矣?!?/p>
郁達夫在喜愛梅兒的同時又和隆兒重逢,并于2月19日寫作另一首七律絕句《別隆兒》,詩中特別強調了自己以杜牧自況的詩人身份:“本來小杜是詩人。”
2月20日,郁達夫把三天兩夜的經歷嘗試性地寫進自敘傳小說《兩夜巢》,小說中“發(fā)種種的厭世少年”,就是他自己的傳神寫照。
3月21日,郁達夫和同鄉(xiāng)潘某一起看電影,返回途中遇隆兒、梅兒,為之自失者久之。
6月26日,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丙類德語法律科畢業(yè)成績公布,郁達夫在全班34名同學中名列第28名。
1919年7月1日,郁達夫來到東京,7月3日入住本鄉(xiāng)區(qū)東片町百三十五野村家樓上客房,食宿費每月30日元。7月16日上午,他為孫樹祺考試不及格的事情到神田明治大學進行交涉。
8月3日即舊歷七月八日,郁達夫給孫荃寫信說:“文已在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卒業(yè),下半年升入東京帝國大學,此番來即為預備入學也。樹祺日夕過從,客居亦頗不寂寞……”
8月4日,郁達夫收到孫荃來信,便在日記中記錄說:“接蘭坡書,附有詩四首,其《夜雨》一首云:‘獨坐窗前夜已深,愁懷孤冷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碎離人萬里心!’頗可誦也。第二首因不類女兒詩,酌改為余之《夢過通天臺》?!?/p>
被郁達夫改寫過的七言絕句《夢過通天臺》的落款為“蘭坡達夫合作”,詩詞為:“枕邊風雨夢蕭蕭,零落鄉(xiāng)關感未消。泣向通天臺下過,半窗燈影可憐宵?!?/p>
8月7日,郁達夫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為自己喜歡的晚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杜牧辯護說:晚唐詩人以李義山、溫飛卿、杜樊川為佳。
試取李商隱《無題》諸作而讀之,神韻悠揚,有欲仙去之概。世人以其過于纖巧而斥之,誤矣!
詩必纖巧而后可,何過之有?!……來詩大有進境?!盁o端一夜空階雨,滴碎離人萬里心!”佳句也,已欲與文詩相抗矣!
1919年9月14日中午,郁達夫突然回到富陽家中,家人皆喜不自勝,祖母已笑不能掩口矣。9月16日,郁達夫到宵井孫荃家里探望,終日不出與未婚妻談。9月19日返回富陽家中。9月23日深夜抵達北京,住在長兄郁曼陀家里等待外交官招考結果,同時準備參加高等文官考試。9月26日,郁達夫得知自己沒有考取外交官,因事前無人為之關說之故。11月8日,文官考試發(fā)榜,郁達夫沒有考取,他的二哥郁浩名列第27名,被分配到海軍部。11月11日,郁達夫從北京出發(fā)返回日本。11月29日,他在情書中向孫荃表白說:“文少時曾負才名,自望亦頗不薄,今則一敗涂地,見棄于國君,見棄于同袍矣,傷心哉,傷心哉!”
1920年1月28日,郁達夫給孫荃寫信,列舉孫樹祺種種劣跡,乞求孫荃盡快將他出面為孫樹祺擔保的借款匯出,以免失去信譽。按照郁達夫的兒子郁天民(筆名于聽)的說法,孫樹祺去日本留學之前已經是一個浪蕩公子,他在日本什么都沒學會,1920年染了楊梅瘡回國,“文革”期間死于肺病。
1920年5月4日,郁達夫寫作五首七絕情詩《夢醒席上作,翌日寄筌君五首》,其中的前四首于7月1日發(fā)表在日本的《太陽》雜志,第二首的詩句是:“昨夜星辰昨夜風,一番花信一番空。相思清淚知多少,染得羅衾爾許紅?!?/p>
這一年的7月14日,郁達夫從日本啟程回國。7月24日,郁達夫在富陽家中與孫荃舉辦簡易婚禮。他在事后寫給郁曼陀的書信中介紹說:“弟婚事已畢,一切均從節(jié)省。拜堂等事,均不執(zhí)行,花轎鼓手,亦皆不用,家中只定酒五席,分二夜辦。用迎送小轎進出,共八頂,于陰歷六月七日去說,謂將于九日夜三時行婚。九日午后五時,女已坐小轎至富陽家內,飲酒二席后即送客就寢,亦無所謂送洞房點花燭也?!?/p>
8月13日,蜜月中的郁達夫第一次離家,走到杭州瘧疾加重,只得返回富陽家中休養(yǎng),直到9月20日才再次上路,回到東京已經是9月28日晚上。他在公開發(fā)表的閨閣詩《無題——效李商隱體》(又名《春閨兩首》)的第一首中,對于新婚妻子孫荃的溫柔順從,表現(xiàn)出的是盡情享受并且高調贊美的態(tài)度:
夢來啼笑醒來羞,紅似相思綠似愁。中酒情懷春作惡,落花庭院月如鉤。妙年碧玉瓜初破,子夜銅屏影欲流。懶卷珠簾聽燕語,泥他風度太溫柔。
他在第二首中另有“豆蔻花開碧樹枝,可憐春淺費相思?!髦藰啡巳擞校傆X兒家事最奇”的歡樂頌歌。
11月1日,郁達夫給孫荃寫信,以《秋窗雜詠》為標題附錄自己所寫的三首七言絕句,其中的第三首寫道:“別是尋常會卻奇,桃花淚比北山移??v橫寫盡三千牘,總覺無言及李宜?!彼谶@首詩后面特別加寫了兩條注解。其一是“李宜,黃州女妓名”;其二是“此近作也,汝亦能懂其中意思否?”
“李宜”也有人說是李琪,是北宋時期的黃州官妓,因為元豐七年(1084)蘇軾離開黃州時寫作的《贈黃州官妓》而流芳后世,詩曰:“東坡五載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宜。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p>
1922年1月,因為出版小說集《沉淪》而在中國文壇初露頭角的郁達夫,帶著在安徽法政專門學校兼職任教而賺取的整整一個學期的薪水,住進泰東圖書館位于上海馬霍路德福里的編輯所里。他一邊寫小說編刊物,一邊看戲酗酒、尋歡作樂,直到家里傳來孫荃與婆婆大鬧糾紛的消息才不得不趕回富陽。
幾天后,郁達夫以要趕回日本參加畢業(yè)考試為借口,于1月25日即舊歷臘月二十八日回到上海。滿腔哀怨的孫荃專門與郁達夫合作了一首送行詩詞《賣花聲——送外東行》:
夢里哭君行,疑已天明。(孫)
醒來卻喜夜沉沉。(郁)
不是阿儂拋不了,郎太多情。(孫)
無語算郵程,暗自心驚。(郁)
途中千萬莫多停,到得胡天安住后,寄個回音。(孫)!
身體單薄、性情柔弱的孫荃,結婚懷孕后還要侍候嚴厲的婆婆和年邁的祖母,她此前剛剛經歷過懷孕流產的磨難,很快便失去了與郁達夫詩詞唱和、情書相思的雅興。這首《賣花聲——送外東行》是夫妻之間詩詞唱和的一曲絕唱。
結婚后的郁達夫和孫荃聚少離多,他們的大兒子龍兒就是在1922年1月的短短幾天內懷上的。到了1923年4月6日清明節(jié),郁達夫到火車站送走孫荃和不滿周歲的龍兒,回到泰東圖書館編輯部奮筆寫作自敘傳小說《蔦蘿行》,其中采用“我”給“你”寫信傾訴的方式,較為真實完整地描述了兩個人的苦戀家事——
起初是郁達夫對于所謂舊式婚約的“反抗”:
我八年間不回國來的事實,就是我對舊式的,父母主張的婚約的反抗呀!這原不是你的錯,也不是我的錯,作孽者是你的父母和我的母親。但我在這八年之中,不該默默的無所表示的。
接下來是勉強結婚時的種種苛刻:
你在將夜的時候,坐了一乘小轎從去城六十里的你的家鄉(xiāng)到了縣城里的我的家里,我的母親陪你吃了一碗晚飯,你就一個人摸上樓上我的房里去睡了。那時候聽說你正患瘧疾,我到夜半拿了一枝蠟燭上床來睡的時候,只見你穿了一件白紡綢的單衫,在暗黑中朝里床睡在那里。你聽見了我上床來的聲音,卻朝轉來默默的對我看了一眼。??!那時候的你的憔悴的形容,你的水汪汪的兩眼。神經常在那里顫動的你的小小的嘴唇,我就是到死也忘不了的。我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要滴眼淚哩!
與“我”的種種苛刻相對應,是“你”逆來順受的“柔順”:
在窮鄉(xiāng)僻壤生長的你,自幼也不曾進過學校,也不曾呼吸過通都大邑的空氣,提了一雙纖細纏小了的足,抱了一箱家塾里念過的《列女傳》《女四書》等舊籍,到了我的家里。既不知女人的嬌媚是如何裝作,又不知時樣的衣裳是如何剪裁,你只奉了柔順兩字,作了你的行動的規(guī)范。郁達夫在自敘傳小說《蔦蘿行》中,還為1920年11月1日在《秋窗雜詠》題解中寫給孫荃的提問——“汝亦能懂其中意思否?”——提供了自我懺悔的謎底答案:
從此一別,又同你遠隔了兩年。你常常寫信來說家里的老祖母在那里想念我,暑假寒假若有空閑,叫我回家來探望探望祖母母親,但我因為異鄉(xiāng)的花草,和年輕的朋友挽留我的緣故,終究沒有回來。唉唉!那兩年中間的我的生活!紅燈綠酒的沉湎,荒妄的邪游,不義的淫樂。在中宵酒醒的時候,在秋風涼冷的月下,我也曾想念及你,我也曾痛哭過幾次。但靈魂喪失了的那一群嫵媚的游女,和她們的嬌艷動人的假笑佯啼,終究把我的天良迷住了。
這段文字的潛臺詞是,“荊釵布裙貌頗不揚”的“你”,雖然具備賢妻良母的柔順美德,卻沒有兼具風塵女子那種能夠迷惑男人的嬌艷動人?!拔摇?/p>
理想中的完美浪漫的愛情,卻是需要兼具賢妻良母的柔順美德和風塵女子的嬌艷動人的。
孫荃對于郁達夫的這種浪漫多情的愛情理想,其實是了然于心的?!顿u花聲——送外東行》中的一句“不是阿儂拋不了,郎太多情”,所回應的正是郁達夫的提問:“汝亦能懂其中意思否?”但是,她作為在肉體和靈魂上都被傳統(tǒng)道德文化層層包裹的小腳才女,實在沒有能力針對郁達夫的浪漫行徑加以限制。郁達夫在自敘傳小說《蔦蘿行》中,卻把“你”也就是孫荃備受虐待以至于投江自殺的罪責,歸結為自作自受:“你那柔順的性質,是你一生吃苦的根源?!?/p>
1927年1月13日是舊歷臘月初十,與田漢等人一起住在上海市郊江灣路上海藝術大學宿舍內的郁達夫,到郵局取出孫荃從北京寄來的皮袍子,一時間想起自己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便在日記中表白說:
我一個人從郵局的包裹處出來,夾了那件舊皮袍子,心里只在想法子,如何的報答我這位可憐的女奴隸。想來想去,終究想不出好法子來,我想頂好還是早日趕回北京去,去和她抱頭痛哭一場。
人性往往是復雜多變的。已經打算回歸家庭的郁達夫,第二天上午穿著孫荃寄來的皮袍子拜會朋友,偏偏就在浙江同鄉(xiāng)孫百剛家里遇見了讓他一見傾心的年僅19歲的杭州美女、畢業(yè)于浙江女子師范學校的王映霞。在前面已經提到過的1927年3月4日寫給王映霞的情書中,郁達夫表白說:
從我自己的經驗推想起來,我今天才得到了一個確實的結論,那就是現(xiàn)在你對我所感到的情愛,等于我對我自己女人所感到的情愛一樣?!瓙矍楸緛硪獌扇送鹊母惺艿剑瑯拥谋硎?,才能圓滿的成立,才能有好好的結果,才能使兩方感到一樣的愉快,像現(xiàn)在我們這樣的愛情,我覺得只是我一面的庸人自擾,并不是真正的合乎愛情原則的。
就像1917年的時候嫌棄孫荃“荊釵布裙貌頗不揚”一樣,十年后的郁達夫在這封情書中分析了他自己的各種劣勢:
第一,我們的年齡相差太遠,相互的情感是當然不能發(fā)生的;第二,我自己的風采不揚——這是我平生最大的恨事——不能引起你內部的燃燒;第三,我的羽翼不豐,沒有千萬的家財,沒有蓋世的聲譽,所以不能使你五體投地的受我的催眠暗示。
郁達夫這封軟磨硬泡、委屈求愛的長篇情書,首先把他自己給感動了,他派人送到王映霞的手里,又把王映霞給感動了:“映霞,映霞,我寫完了這一封信,眼淚就忍不住的往下掉了,我,我……”
第二天,王映霞如約前來,兩個人初步確立戀愛關系。郁達夫在當天日記中寫道:
天上浮云四布,涼風習習,吹上她的衣襟,我懷抱著她,看了半天上海的夜景,并且有許多高大的建筑物指給她看,她也是十分滿足,我更覺得愉快,大約我們兩人的命運,就在今天決定了。
伴隨著郁達夫、王映霞共同決定“兩人的命運”,正在北京等待生育女兒郁正民的孫荃,被附帶著決定了作為男權棄婦的悲慘命運。郁達夫背棄孫荃的主要理由,是“荊釵布裙貌頗不揚”的孫荃不是他自己主動選擇和熱烈追求的愛情對象。等到同樣“貌頗不揚”的郁達夫被自己主動選擇和熱烈追求的王映霞所背叛嫌棄的時候,他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于是就導致了第二段婚姻的失敗破裂……
概括來說,郁達夫的原配妻子孫荃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小腳才女,她在關鍵時刻以自己溫婉良善的文字表達打破僵局,重新確立了與郁達夫的婚姻約定,并且以女弟子、女詩友、未婚妻的多重身份,通過持續(xù)三年的詩詞唱和、情書相思,贏得郁達夫回鄉(xiāng)完婚。她在和郁達夫的婚姻生活當中,從來沒有主動要求過男女雙方甲乙平等的正當權利,而是以奴隸般死心塌地、從一而終的單邊忠誠,無怨無悔地為郁達夫侍候老人、生兒育女,直到被郁達夫所背棄、被王映霞所替代。孫荃作為郁達夫一系列自敘傳文學作品中的生活原型,不僅收藏保存了郁達夫早年的日記、書信及詩文手稿,還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情真意切的閨閣詩詞,本該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