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肺動脈高壓(PAH)治療,文章探究了馬昔騰坦片劑的體外溶出度與生物等效性關聯(lián),旨在確保自制制劑與參比制劑的人體內(nèi)相似性。通過溶出度試驗方法的深入研究,確立了不同pH溶出介質(zhì)下的檢測標準,以更準確地模擬胃腸道環(huán)境。自制制劑與參比制劑的溶出曲線在體外表現(xiàn)出高度一致性,證明了自制制劑具備良好的溶出特性。進一步的人體試驗顯示,無論餐前還是餐后,兩制劑間均呈現(xiàn)生物等效性,確認了自制制劑與參比制劑在吸收速率和程度上的相似性,證實了自制制劑具有與參比制劑相當?shù)纳锢枚群椭委煗摿?,為PAH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關鍵詞:馬昔騰坦片;肺動脈高壓;溶出曲線;生物等效性
中圖分類號:R944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種由明確或隱匿病因觸發(fā)的嚴重疾病,其特征為肺動脈內(nèi)壓力異常攀升,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最終可能導致右心室功能衰竭乃至生命終結。面對這一威脅,患者若未經(jīng)有效干預,其平均預期壽命僅能延續(xù)至2.8 a,凸顯了PAH所承載的沉重健康負擔與緊迫醫(yī)療需求[1]。
長期以來,PAH的治療策略一直是全球醫(yī)學研究領域中亟待攻克的難題。在傳統(tǒng)療法與鈣通道阻滯劑應用的基礎上,近年來,靶向治療策略的興起為PAH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特別是以內(nèi)皮素受體拮抗劑和前列環(huán)素及其衍生物為代表的新型藥物,它們精準作用于疾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顯著改善了動脈型PAH患者的預后與生活質(zhì)量。這些靶向療法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治療的局限性,還為臨床醫(yī)生提供了更多個性化治療的選擇,極大地推進了PAH治療領域的進展。
研究表明,馬昔騰坦為非手性的磺胺嘧啶類衍生物,是一種具有口服活性的內(nèi)皮素受體拮抗藥,能阻斷內(nèi)皮素-1誘導的氣管和大動脈中的血管收縮,能有效延緩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疾病進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且肝腎毒性低,藥物相互作用少[1]。2013年10月獲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上市,2017年9月首次進入中國,目前已被國內(nèi)外指南推薦用于治療肺動脈高壓,延緩疾病進程和降低入院率[2-3]。
在仿制藥開發(fā)中,確保藥物的生物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其直接關系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物等效性通常通過比較仿制藥與參比藥物在人體內(nèi)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來確定,而體外溶出度測試則是評估藥物生物等效性的重要前期工作。馬昔騰坦作為一種治療肺動脈高壓的關鍵藥物,其仿制藥的開發(fā)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體外溶出度測試與生物等效性研究,以確保與參比制劑具有相似的體內(nèi)表現(xiàn)。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通過深入的溶出度試驗方法研究,確立了在不同pH溶出介質(zhì)下的檢測標準,更準確地模擬胃腸道環(huán)境,以確保體外溶出度測試能夠反映藥物在人體內(nèi)的真實釋放情況。研究團隊對自制制劑與參比制劑的溶出曲線進行了嚴格對比,溶出一致后,進一步開展了生物等效性試驗,具體研究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儀器和試劑
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溶出儀(上海天大天發(fā));XPE205電子天平(梅特勒);馬昔騰坦片(上海上藥睿爾藥品有限公司);馬昔騰坦片參比制劑(Actelion Pharmaceuticals Ltd);馬昔騰坦對照品(上海醫(yī)藥集團中央研究院)。
1.2 體外評價方法
1.2.1 溶解度考察
在藥物開發(fā)過程中,確保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馬昔騰坦作為一種BCS II類藥物,其特點是具有低溶解度和高滲透性,這意味著其生物利用度可能受限于藥物在胃腸道中的溶解速率。為了克服這一挑戰(zhàn),本研究旨在探索并優(yōu)化馬昔騰坦片劑的溶出特性,以確保其在人體內(nèi)的表現(xiàn)與參比制劑相似。
根據(jù)NICHD和FDA的研究歸納,馬昔騰坦被歸類為BCS II類藥物,這類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往往受限于其在胃腸道中的溶解速度。為了全面了解馬昔騰坦在體內(nèi)不同環(huán)境溶出的行為,本研究設計試驗考察了原料藥在不同pH溶出介質(zhì)中的溶解度曲線,具體操作如下:取馬昔騰坦原料藥約20 mg,置50 mL離心管中,分別加入含不同濃度CTAB的溶出介質(zhì)(pH 6.8磷酸鹽緩沖液、pH 4.5醋酸鹽緩沖液、0.1 mol/L鹽酸和水介質(zhì))10 mL,置 (37±5)℃的振蕩儀中,振搖,在不同時間點分別取樣,離心測定,考察原料藥溶解情況。
1.2.2 溶出介質(zhì)考察
溶出度測試是一種用于評估藥物產(chǎn)品中藥物釋放速率的方法,這對于預測藥物在體內(nèi)的吸收情況非常重要。本實驗旨在比較參比制劑與自制制劑在不同pH緩沖溶液中的溶出行為,通過測定兩種制劑在pH 6.8磷酸鹽緩沖溶液、pH 4.5醋酸鹽緩沖溶液以及0.1 mol/L鹽酸溶液中的藥物釋放速率來評估它們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具體試驗操作:取本品,照溶出度測定法(《中國藥典》2020年版 第二法),分別以pH 6.8磷酸鹽緩沖液(含0.1%CTAB)、pH 4.5醋酸鹽緩沖液(含 0.1%CTAB)及0.1 mol/L鹽酸溶液(含0.1%CTAB)各900 mL為溶出介質(zhì),轉速為75 r/min,依法操作,分別于5、10、15、20、30、45、60 min取樣,使用玻璃濾膜進行過濾(孔徑0.7 μm),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20 年版四部通則 0512)測定,繪制溶出曲線,通過溶出曲線的相似性,確定自制制劑是否與參比制劑具有生物等效性。
1.2.3 0.1 mol/L鹽酸溶液中表面活性劑(CTAB)用量優(yōu)化
初步的研究顯示,在0.1 mol/L鹽酸溶液中加入0.1%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作為表面活性劑時,無論是參比制劑還是自制制劑,在60 min內(nèi)只能達到大約50%的溶出量,這意味著現(xiàn)有條件下的溶出效率并不理想,藥物未能完全溶出。CTAB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可以降低藥物顆粒表面的界面張力,從而增加藥物的溶解度。為了深入理解CTAB濃度對藥物溶出行為的具體影響,本研究決定在0.1 mol/L鹽酸溶液中,通過設定4個不同的CTAB質(zhì)量分數(shù)梯度(0.1%、0.2%、0.5%和1.0%)來探索其對藥物溶出速率和溶出程度的作用。采用標準化的溶出度檢測方法進行實驗,目的是找出最佳的CTAB質(zhì)量分數(shù),以期顯著提升藥物的溶出效率。同時,通過對比不同濃度下參比制劑與自制制劑的溶出曲線,可以評估自制制劑的溶出性能與參比制劑之間的差異,為制劑的進一步優(yōu)化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1.3 體內(nèi)生物等效性考察
在仿制藥藥物研發(fā)過程中,生物等效性研究是確保自研產(chǎn)品與已上市藥物在藥代動力學特征上一致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了科學、準確地評估兩種制劑的生物等效性,本研究設計了一個單中心、隨機、開放、雙制劑、單次給藥、兩周期、雙交叉的臨床試驗,比較在空腹/餐后狀態(tài)下口服受試制劑馬昔騰坦片(持證商:上海上藥睿爾藥品有限公司)與參比制劑馬昔騰坦片(持證商為Actelion Pharmaceuticals Ltd,商品名為傲樸舒)后在健康受試者體內(nèi)的藥代動力學行為,評價兩種制劑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計劃入組總計54名健康志愿者(其中,28名受試者將在空腹條件下接受給藥,而另外26名則在餐后狀態(tài)下完成),以確保研究樣本的多樣性和代表性,進而提高研究結論的普遍適用性。
依據(jù)現(xiàn)行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指導原則及相關文獻[4-6],結合參比制劑與受試制劑的官方說明書信息,采用高靈敏度與特異性的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LC-MS/MS)作為核心檢測手段,用于準確測定血液樣本中馬昔騰坦的濃度,以此量化藥物在體內(nèi)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過程。通過對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包括峰濃度(Cmax)、藥時曲線下面積(AUC)等,來評價兩種制劑在空腹與餐后狀態(tài)下的人體生物等效性。如果兩種制劑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在預設的等效性范圍內(nèi),則認為它們在藥代動力學特征上是生物等效的。
2 結果
2.1 體外評價
2.1.1 溶解度測定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馬昔騰坦原料藥在 pH 6.8、pH 4.5、0.1 mol/L HCl和水4種介質(zhì)中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0、0、7.2和0 μg/mL,均未達到漏槽條件,即在測試條件下,藥物的溶解度遠低于其在溶出介質(zhì)中的飽和溶解度,這表明藥物在這些介質(zhì)中的溶解度受限,不足以支持其完全溶解。因此,為了提高馬昔騰坦在相關介質(zhì)中的溶解度,進而優(yōu)化其溶出特性,后續(xù)試驗中可添加表面活性劑以提高其溶解度。
2.1.2 溶出介質(zhì)考察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參比制劑和自制制劑在pH 6.8(0.1%CTAB)介質(zhì)中均可以在15 min左右溶出度達到完全釋放;在pH 4.5(0.1%CTAB)介質(zhì)中60 min左右溶出度均達到80%以上;在0.1 mol/L HCl(0.1%CTAB)介質(zhì)中60 min左右溶出度k7foGUkKeEPuub0GqLsrcRrtXLvyBFki/kk4SSwvXcA=僅達到50%左右,釋放速度較慢(圖1~4)。
上述結果提示,介質(zhì)的酸堿度與表面活性劑濃度的組合對藥物溶出行為具有顯著影響,特別是在酸性較強的環(huán)境中,溶出過程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后續(xù)研究將致力于對0.1 mol/L鹽酸介質(zhì)條件的深入探索和調(diào)整,旨在通過改良溶出介質(zhì)的配方或增加其他輔助成分,如表面活性劑的濃度或類型,來突破當前的溶出瓶頸,最終實現(xiàn)更加高效且穩(wěn)定的藥物釋放特性。
2.1.3 0.1 mol/L鹽酸溶液介質(zhì)表面活性劑(CTAB)用量優(yōu)化結果
在探究不同濃度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對藥物溶出特性影響的實驗中,于0.1 mol/L鹽酸介質(zhì)中,分別考察了0.1%、0.2%、0.5%及1.0%CTAB對自制制劑(批次編號為210301與SZ220101)溶出行為的作用。實驗結果顯示,當CTAB質(zhì)量分數(shù)設定為0.5%時,自制制劑在該介質(zhì)中展現(xiàn)出較好的溶出性能,能夠在60 min內(nèi)達到溶出終點,即藥物有效成分幾乎完全釋放;當CTAB質(zhì)量分數(shù)提升至1.0%時,溶出終點則大幅提前至約30 min,反映了CTAB質(zhì)量分數(shù)對溶出速率的顯著加速效應(圖5~6)。
基于本實驗數(shù)據(jù)與深入的分析,優(yōu)選含0.5%CTAB的0.1 mol/L HCl介質(zhì)作為后續(xù)溶出曲線分析 的標準介質(zhì)。該選擇基于以下考量:0.5%CTAB質(zhì)量分數(shù)下的溶出曲線既體現(xiàn)了藥物的良好溶出特性,又避免了過高的CTAB質(zhì)量分數(shù)可能帶來的非生理性影響,確保了試驗結果的生理相關性與可靠性。
2.2 體內(nèi)生物等效性研究結果
在空腹條件下共篩選69例受試者,入選28例受試者,28例參與研究給藥,1例受試者中途退出試驗,23例受試者完成兩個周期給藥研究。在餐后條件下共篩選44例受試者,入選26例受試者參與給藥研究,1例受試者依從性差,清洗期退出,共25例受試者完成兩個周期給藥研究。
結果表明,自制制劑馬昔騰坦片與參比制劑馬昔騰坦片經(jīng)中國健康受試者空腹/餐后單劑量口服給藥后具有生物等效性,在臨床中可相互替代(表1—2)。
3 討論
口服固體制劑的藥效直接受其在人體內(nèi)崩解、溶出及吸收過程的影響,這一過程始于藥物通過口腔進入人體,繼而在胃腸道環(huán)境中經(jīng)歷崩解和釋放,最終實現(xiàn)有效成分的吸收。溶出度試驗作為一種關鍵的體外評估方法,旨在模擬人體胃腸道環(huán)境,通過精確測量藥物的溶出特性,推斷其在人體內(nèi)的釋放與吸收行為,它是藥品質(zhì)量控制與評價體系中的關鍵指標。然而,中國藥典溶出度測試方法大多為單一時間點的評估,這種方法難以全面反映藥物的溶出行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口服固體制劑的溶出行為不僅受藥物本身的性質(zhì)制約,還受到處方組成、制劑工藝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因此,優(yōu)化的處方工藝是確保藥物具有良好溶出特性的基石。
本研究以馬昔騰坦片為例,系統(tǒng)地探討了體外溶出度試驗的各項要素,包括溶出度測定條件的優(yōu)化、藥物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溶解度分析以及溶出介質(zhì)的優(yōu)化,證實了自制制劑與標準制劑在體外溶出度上的高度一致性。進一步地,通過與參比制劑進行全面臨床試驗,驗證了自制馬昔騰坦片與其生物等效性。
4 展望
展望未來,溶出曲線分析將日益成為制藥行業(yè)產(chǎn)品質(zhì)量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研究的深入,溶出度試驗將不僅僅局限于靜態(tài)的評估,而是趨向于動態(tài)、實時的監(jiān)控,這將極大提升藥品生產(chǎn)過程中的質(zhì)量管理和工藝優(yōu)化效率。溶出曲線的標準化和數(shù)字化,有望實現(xiàn)藥品生產(chǎn)全過程的智能化管理,助力制藥企業(yè)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保證藥品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此外,溶出度試驗的創(chuàng)新將推動新藥研發(fā)的速度,減少臨床試驗階段的不確定性,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特別是在罕見病和個性化醫(yī)療領域,溶出曲線的精準調(diào)控將使得藥物設計更加貼合特定患者群體的需求,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副作用。
綜上所述,溶出曲線作為連接藥品體外性能與體內(nèi)生物效應的橋梁,其重要性在未來將愈發(fā)凸顯。通過持續(xù)的技術革新和跨學科合作,溶出度試驗將在保障藥品質(zhì)量、加速新藥上市、提升患者治療體驗等方面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GALI N,HUMBERT M,VACHIERY J L,et al.2015 ESC/ERS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the joint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and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endorsed by: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aediatric and Congenital Cardiology(AEP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ISHLT)[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6(1):67-119.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栓塞與肺血管病學組,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呼吸醫(yī)師分會,肺栓塞與肺血管病工作委員會,等.中國肺動脈高壓診斷和治療指南2021[J].中華醫(yī)學雜志,2021(1):11-51.
[3]KLINGER J R,KLLIOTT C G,LEVIN D J,et al.Therapy for pulmonary aterial hypertension in adults:update of the 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J].Chest,2019(3):565-586.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466-471.
[5]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藥物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M].北京: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05.
[6]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以藥動學參數(shù)為終點評價指標的化學藥物仿制藥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M].北京: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15.
(編輯 李春燕編輯)
In vitro dissolution test and bioequivalence study of Macitentan tablets
XU Xin, CAI Yijun, ZHANG Jing*
(Shanghai Shangyao Rui’er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200000, China)
Abstra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 vitro dissolution rate and bioequivalence of Macitentan tablets, aiming to ensure the in vivo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elf-made formulation and the reference formulation.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on dissolution test methods, detection standards were established for different pH dissolution media to more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gastrointestinal environment. The dissolution curves of the homemade formulation and the reference formulation showed high consistency in vitro, proving that the homemade formulation has good dis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human trials have shown bio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wo formulations, both before and after meals, confirming the similarity in absorption rate and degree between the homemade formulation and the reference formulation. This confirms that the homemade formulation has comparable bioavailability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to the reference formulation, providing a new treatment option for PAH patients.
Key words: Macitentan tablets;pulmonary hypertension; dissolution curve; bioequiva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