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中英雙語版)序言

2024-11-03 00:00榮鴻曾
音樂探索 2024年4期

摘 要:本文為榮鴻曾教授為其恩師趙如蘭教授的經(jīng)典之作《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的中英雙語版譯本所作的序言。作者介紹了趙如蘭教授嚴謹、條理清晰、富有邏輯的研究風格,其中國音樂研究在北美的漢學界和音樂學界的篳路藍縷之功,以及趙教授為我國海峽兩岸暨香港乃至整個東亞地區(qū)的學者與海外的學術交流所起到的重要紐帶作用。最后,文中特別講述了趙如蘭與陳應時兩位教授之間的學術友誼,肯定了陳教授高足于韻菲博士將《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譯為中文,使著作得以在漢語學界進一步傳播的學術意義。

關鍵詞:趙如蘭;《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宋代音樂研究;中文出版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4 - 2172(2024)04-0005-04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4.04.002

我1969年踏入哈佛大學音樂系,恩師趙如蘭教授囑咐讀她剛出版不久的《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Song Dynasty Musical Sourc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1]。我進哈佛前的十年來都研讀思考物理問題,忽然要讀這本書,自己懷疑能否把它讀明白。 開始時戰(zhàn)戰(zhàn)兢兢捧著一字一句細讀,但是一天天過去,一頁頁讀完,忽然領略到雖然這本書的主題內(nèi)容與物理課題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其嚴謹?shù)难芯糠椒?、條理清晰的資料處理和簡潔的文字表達,則與物理有相似之處,使我讀來猶如重回“故里”。多年后我開始負責指導年輕學者,《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是每人必讀,是認識中國音樂史的入門途徑,是學習研究方法的重要工具書,是人文學科英語書寫的典范。

物理以自然世界為研究對象,一點一滴地衡度、搜集自然世界運作的各種現(xiàn)象,從中找出運作的基本原理,深入認識自然世界。同樣的,音樂研究以音樂世界為研究對象,一點一滴地衡度、搜取音樂世界運作的各種現(xiàn)象,從中找出音樂運作的基本原理,也等于是探討認識人的音樂性。探索古人的音樂不能實地搜集音樂世界的現(xiàn)象,得間接地從古人留下的文字、樂譜、圖像等,輔以考古所發(fā)掘的樂器實物等,去認識古人的音樂世界。趙如蘭教授精讀細讀宋代學者們所留下的有關音樂的文字和樂譜,探索宋代學者們對當代(時)音樂的理解和創(chuàng)作。

趙教授有條有理的思考程序可以從她別的文章中看到,最顯著的是她1972年的論文《西皮流水板唱腔和曲詞的互配》(Text Setting with the Shypyi Animated Aria)。該文深受語言學嚴謹?shù)姆治龇椒ǖ挠绊?,而語言學可說是人文和社會科學各學科中最接近數(shù)理研究方法和步驟的學科,從觀察現(xiàn)象、制訂問題、闡明假設、掌控可變因素、記錄跡象、尋找條理、邏輯推考、綜合結(jié)論到創(chuàng)造理論等,都與科學研究相似。我多年學習物理,《西皮流水板唱腔和曲詞的互配》一文類似數(shù)理研究,因此我也特別激賞,是我研究粵劇唱腔的靈感和動力。

多年后讀教授自傳才知道她不但有音樂才能,也從小精于數(shù)理。她在《素描式的自傳》里寫道:

我大學第一年在位于斯托爾斯鎮(zhèn)(Storrs) 的康涅狄格大學念,和中學時一樣,數(shù)學物理都不成問題……父親1941年到哈佛教書以及編字典,我便轉(zhuǎn)學入瑞德克利夫?qū)W院,先是在哈佛暑期學校選了一門數(shù)學和一門音樂課。我當時雖然長年浸淫于音樂,但一直假定以后將從事數(shù)學或某些科學的專業(yè)。雖然我父母沒有明示,但我總覺得這是他們對我的愿望。我二妹(新那)主攻化學;三妹來思得了數(shù)學學士和碩士,雖然后來專門寫小說;幺妹小中學士和碩士以及后來的工作都和天文物理有關。

趙教授四姐妹都傾向于數(shù)理學科,遺傳學理解是與父母親基因有關:父親趙元任大學讀數(shù)學和物理,隨后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清華大學都曾教物理,母親楊步偉則學西醫(yī)。她們四姐妹傾向于數(shù)理學科也可能與20世紀初中國提倡科學有關。無論如何,《西皮流水板唱腔和曲詞的互配》一文清楚顯示出教授擁有科學頭腦,又受到她父親語言學工作影響而領略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理論。現(xiàn)在回想起來,教授看得起我,部分原因是否她認同我的物理訓練和數(shù)理思路呢?《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是我初進音樂研究門檻的引導,隨后更深受她京劇唱腔文章的影響,促使我研究粵劇唱腔的深層結(jié)構(gòu)。

趙教授1967年出版的《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獲得“美國音樂學協(xié)會”(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最高榮譽的“奧托·金克爾蒂獎”(Otto Kinkeldey Award),被評為當年最佳音樂史著作,確定了她在美國音樂學術界的崇高地位?!懊绹魳穼W協(xié)會”絕大部分會員研究歐洲藝術音樂史,對中國歷史文化大都不甚了解,甚至毫無認識或興趣,因此這本書雖然得獎,卻并未引起行內(nèi)實際影響。教授的研究縱然受到尊重和敬畏,卻少了幾分實際的了解??梢酝葡氲氖牵端未魳焚Y料及其詮釋》獲獎是基于研究的方法和論點甚于書本的內(nèi)容和主題,能以此獲獎更難能可貴。

教授早年曾對我說,“在美國研究中國音樂是走一條寂寞的路”。 這句話的深意幾年后我才完全理解,也顯出她的驕人學術成就并非輕易得來。

中國音樂研究在北美學術界橫跨兩大領域: 漢學(Sinology)和音樂學(Musicology)。我膽敢說,北美漢學界不重視中國音樂。何以見之?每年亞洲學會年會的音樂專題小組出席聽眾經(jīng)常僅有寥寥無幾的兩三位音樂界同行,極少行外人。造成如此現(xiàn)象的因素當然很多,其中之一是很多漢學家對音樂研究所知無多,甚至誤解,認為音樂除了古樂、雅樂、文人樂外,不就是彈彈唱唱?只有娛樂價值,研究價值則待商榷,甚至有人說研究中國音樂是“旁門左道”。 另一因素是很多漢學家本身音樂修養(yǎng)有限,因為不懂樂譜,就以為自己不能了解音樂研究;就算有音樂修養(yǎng)的話也大都只是熟悉西洋古典音樂。重洋輕漢當然不限于北美漢學界,中國本土從20世紀初就已是普遍現(xiàn)象,認為中國音樂不能與中國的詩、書、畫等的價值并論。

再看北美音樂學領域,把音樂研究分為音樂史和民族音樂學。兩者各有其學科結(jié)構(gòu)、刊物、會議等,而研究目的、方法、理論、范疇等皆有異。前者主要研究歐洲文化,即北美和歐洲的“藝術”音樂(或也叫“古典”音樂),后者則包容所有其他各民族音樂,也包括歐美流行音樂和民間音樂,各類中國音樂自然也歸納在內(nèi)。這種分類法當然顯示了西方社會和學術界價值觀的偏見,在此不用多敘。

美國學術界的所謂“音樂史”,正確地該稱“歐洲藝術音樂史”,是從曲式、結(jié)構(gòu)、風格等建立起音樂曲目在歷史上的演變過程,重點放在分析經(jīng)典曲目和突出個別作曲家在音樂演變過程中的貢獻,給“優(yōu)秀”作品下定義、尋找音樂作品的內(nèi)在價值、辯解歐洲“藝術”音樂為人類文化的罕有成就,以此種種的結(jié)論從而肯定為何歐洲文化理所當然地能傲視世界。因為音樂史學者絕大多數(shù)是歐裔,因此也可以說音樂史的最終目標是肯定自我價值。

相反的,民族音樂學主要是研究音樂在文化、社會、政治、經(jīng)濟等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與其在社會文化里的價值,因此把音樂研究重點安放在社會科學領域有甚于藝術或人文領域,對音樂本體的藝術價值很少提起。兩門學科把音樂學一分為二,稱“相輔相成”勉強說得過去,細想則矛盾很大,在此也暫且擱下不論。

再看民族音樂學領域。既然中國音樂歸納于內(nèi),得獎的書理應引起廣大注意吧?卻又不是。在美國的民族音樂學者大都研究口傳民間音樂和現(xiàn)代流行音樂,或從活的音樂入手分析和了解現(xiàn)代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現(xiàn)象。在他們眼光里教授的書是屬于音樂史范疇,書中研究的理論、方法、史料處理等都和活的音樂無關。更且遠古的宋代除了中國音樂學生外,對一般民族音樂學家來說也是印象模糊,直到教授后期發(fā)表京劇音樂后她的著作才稍受真正的注意。由此可見,教授雖然在西方學術界備受尊敬,但是她在理論、思想、精神上走的是一條孤寂的路。

1969年,教授和她父親趙元任及北美漢學界幾位同行成立“中國口傳暨表演文學學會”,現(xiàn)稱“中國演唱文藝研究會”,在北美建立起新的學術平臺,使對中國口傳和演唱文學有興趣的各學科的漢學家們,包括語言學、人類學、民俗學、戲劇學、通俗文學、音樂學等,能有共同研究的題目,從而互相交流學習。1986年她又協(xié)助創(chuàng)辦“中國音樂研究會”,脫出北美主流的音樂史學和民族音樂學的框框,與“中國演唱文藝研究會”相輔相成,把在北美的漢學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對她和我來說,我們走的學術道路再不像以前那么孤寂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她經(jīng)常受邀到中國港臺地區(qū)以及日本、韓國講學和搜集音像資料,與當?shù)貙W者認識交流。在臺灣趕上遇見齊如山、俞大綱、張喜海、章翠鳳、許?;莸龋湍贻p一輩的馬水龍、王秋桂、邱坤良、溫秋菊及香港的張世彬等都有來往。1976年她安排香港的中國音樂史學者張世彬為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做一年訪問學者。凡此種種,聯(lián)系上亞洲學術界不但擴展了美國的中國音樂研究網(wǎng)絡,從個人方面說,也協(xié)助她尋找學術伴侶。

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后[2],教授和丈夫——航空工程專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卞學鐄——經(jīng)?;卮箨憽i_始主要是陪她父母親回去,也受邀在各音樂學院或大學講學,探望卞、趙兩家的親戚,教授也趁機搜集音樂和戲曲的音像資料。后來她父母親先后在20世紀80年代初去世后,她和卞學鐄仍然每年回大陸,繼續(xù)他們的學術交流和她的資料搜集工作。身為哈佛大學知名教授和中國音樂專家,又是鼎鼎大名趙元任的長女,教授在大陸各音樂學院受到熱烈的歡迎和仰慕,邀請她講學。大陸音樂學界與海外斷絕訊息幾十年,教授帶回西方音樂史和民族音樂學最新研究的趨向、理論、方法等,也介紹她自己的中國音樂研究成果。

教授每次回去都帶著最先進的錄音錄像儀器,搜集各類音樂的演出,拜訪許多國內(nèi)知名的中國音樂專家,如楊蔭瀏、曹安和、李純一、黃翔鵬、衛(wèi)仲樂、賀綠汀、張子謙、姚丙炎、魏喜奎、駱玉笙、侯寶林等,不能詳列。幾次回國我都跟隨著,靜靜旁聽她和各專家交流,是我難得的學習機會,也因此有緣認識很多前輩。八十年代后也經(jīng)常有國內(nèi)學者到劍橋拜訪,從此老師再不走寂寞的路了。

教授每次回國離開時都會慷慨把儀器送給國內(nèi)年青學者,鼓勵及協(xié)助他們做實況研究工作。她認識了學生輩的學者如陳應時、田青、喬建中、戴鵬海、林友仁、滕永然等。其中對陳應時尤其看重,待我稍解釋。

陳應時于1979年夏偶然在北京圖書館(今名“國家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趙教授《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一書。他在有限的英語程度下,借助《新英漢詞典》把書讀完。他多年后憶述:“(我)向趙教授發(fā)了一封信。信中談了我讀此書后的收獲,又提出了涉及書中內(nèi)容的幾個問題向她請教。不到一個月,我就收到回信。她在信中說:‘我這本書已出版13年了,還沒有一個人像你這樣仔細閱讀的?!以谛胖羞€邀我去當一年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的訪問學者,一起和她研究宋代音樂。還沒有來得及等我回信,正式的邀請函隨后就到了我的手中?!笨上б蚍N種原因他未能成行。隨后多年趙教授每次回上海必約見陳應時相聚討論學術問題,可見教授何等重視陳應時的友誼。而陳應時也說:“讀趙教授的書、和趙教授本人見面是我人生的轉(zhuǎn)折點,也引導我進入了學術研究工作的新點。”

教授回國在北京初會陳應時是1980年8月,我剛好也在??赡苁菒畚菁盀醢桑瑧獣r兄也特別看得起我,把我早年以英文發(fā)表的有關粵劇唱腔的文章翻譯了三篇在國內(nèi)雜志上刊登。21世紀后趙教授已不做長途旅行,我則每次回上海仍然約應時兄見面。最后一次是2016年12月4日,我住在近中山公園的賓館,應時兄住在浦東,他堅持長途跋涉來看我,特別送我一本他的新書《琴律學》。2017年他健康劣化,2020年逝世,從此音樂學界失去了一位人才,我也失去了一位學友。

《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一書在20世紀90年代已絕版,哈佛大學出版社也不計劃再印,還好各大學圖書館都有藏備,學生們都能讀到。我和師弟林萃青教授為了方便年輕讀者,聯(lián)系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于2003年把《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重印再版。但是《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一書更重要的價值是等待將來以中文出版?,F(xiàn)在欣聞上海音樂學院的于韻菲副教授已在著手翻譯,且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將在不久后出中英雙語版,紀念教授冥壽100歲。于韻菲是宋代音樂史專家,為本書翻譯是很適當?shù)娜诉x。更有意義的是,她是應時兄的高足,《宋代音樂資料及其詮釋》一書是趙教授和應時兄認識的媒介,影響了應時兄的研究方向?,F(xiàn)在中文本由于韻菲負責,使趙如蘭、陳應時兩位學者又在學術上隔代重逢,不但得益年輕學子,也可說是中國音樂學界的美談。

作者簡介:榮鴻曾(Bell Yung),匹茲堡大學榮休教授、華盛頓大學兼任教授。

[1]現(xiàn)于韻菲博士將其翻譯為《宋代樂譜及其解譯》,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2]中國和美國于1979年正式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