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的潼江河中央的小島上,
我們穿過夕陽下金黃的草叢。
遠遠地,追一只白鶴。
它佇立于明鏡般的水面,
仿佛一位來自遠古的修煉者,
在獨自冥想。然后,
被欲靠近偷拍的我們驚擾。
瞬間,展翅飛向對岸的長卿山,
飛過司馬相如曾石窟讀書的西巖寺。
最后飛進山頂?shù)南脊狻?/p>
那逐漸消失于我們鏡頭中的白鶴,
它一身純粹的白羽如云如霧,
如夢如幻。如同山水無言,
卻早就寫下一首經典的詠懷詩。
——原載于《四川文學》2024年第7期
推薦人:梅 梅
推薦語:此詩描寫了“追白鶴”這一動作,“白鶴”無疑具有高度的象征意義,它“仿佛一位來自遠古的修煉者”,在感知到我們的時候便展翅飛走,我們唯有用目光才能捕捉它的身影,甚至連身影也慢慢消失。詩人寫“追白鶴”,卻并未追上,白鶴“純粹”,也“如夢似幻”,不可捉摸,它如同詩人高潔志向的化身,又仿佛是語言無法抵達的美的所在,人生的種種蒼茫被濃縮于其間。白鶴,亦或是這幅消失的圖景,“如同山水無言”,卻蘊含著言不盡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