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學生是老師成長的鏡子”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由得想起古人說的那句“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然后又聯(lián)想到很多。
做老師的尤其是班主任,約談完某個家長后經(jīng)常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怪不得××孩子那么差呢,看看他的家長就知道了!差學生都是差家長生出來的!”那么以此類推,我們是否可以說“差學生也是差老師教出來的啦”?可是這個時候,有些老師們就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推卸責任,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如果說學生是老師的鏡子的話,那么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或者是我們對學生的影響力不夠,或者是我們和學生相比也就是半斤八兩,他們之所以不優(yōu)秀,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夠優(yōu)秀——這句話至少是相對正確的。
很多次開完公開主題班會后,同事們紛紛評價說:“你們班的孩子越來越有你的范兒了,個個發(fā)言都很幽默,而且很放松,真實不造作?!蔽野堰@些反饋當作是同事對自己的一種褒獎。我以為,如果沒有從學生這面鏡子里看到一絲一毫自己的“影子”,其實未必是某老師在教學方面不優(yōu)秀,而是他對學生在做人方面的影響力不夠。從這個角度上講,教師如果只管埋頭教書而不管智慧育人的話,既有失職之嫌,又有浪費資源之惜。
當然,也有那種人氣頗高、“粉絲”無數(shù)的優(yōu)秀教師,因為愛屋及烏的緣故,學生們往往會學習他、模仿他,這是好事情。當一個老師身上的種種優(yōu)秀品質(zhì)或高超技能被學生們“get”到之后,這便是所謂的“薪火相傳”了。但是要切記:人無完人。所以在學生面前,老師一方面要盡可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學生,另一方面要明確提醒學生辨證地看待老師,并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為學生們?nèi)舨蛔鲞x擇地一味模仿,等他們到了社會上也許會碰釘子,這可不是我們教育的初衷。
r2W+JAwgcm5ojZhIIQD3kyTJ3Z6wi80gqcQnOOuWSSo=就我自己而言,我很清楚自己的優(yōu)缺點,所以我會時常告誡學生們,可以學習我的認真、執(zhí)著、鉆研、創(chuàng)新,但不要學習我的迂腐、固執(zhí)、說話過于直白等。我時常教導(dǎo)學生:“你們應(yīng)該有自己的辨識力。比方你若想在一些事情上做到像我一樣‘特立獨行’,你能否無視他人的冷嘲熱諷?是不是能淡泊名利?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切勿邯鄲學步。模仿有風險,實踐須謹慎?!?/p>
這句話中,“鏡子”的前面還有一個“成長”,我的理解是,我們老師能從學生的變化中看到自身的專業(yè)成長。這里需要縱向比較,如剛畢業(yè)帶第一屆學生,三年之后學生在你的教育和影響下有了多大變化?第二屆、第三屆呢?如果每一屆學生畢業(yè)的時候沒有太大的變化,那可以說明,這些年老師在專業(yè)方面進步不大,否則何至于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多了,影響力反倒止步不前了呢?
所以,我們要利用好學生這面“鏡子”來促進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我時常照“鏡子”,照不同的“鏡子”,從“鏡子”里看見自己真實的樣子,優(yōu)點和缺點,尤其是缺點。
我采用的辦法是在學期末讓學生匿名給自己寫評語。因為是匿名,所以學生們沒有被“穿小鞋”的擔憂,會暢所欲言。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喜惡,有不同的要求,也不同的視角,教師需要“提取公因式,合并同類項,取最大公約數(shù)”。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什么叫“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了,就知道自己距離學生理想中的老師還有多大距離了。在之后的工作中,老師自然會嚴以律己,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當然,在學生給的評語中,你也會看到各種花式點贊,看到學生們對自己的認可、支持、鼓勵、期望,之后,你自然會信心滿滿、豪情萬丈,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去。
在每一屆學生畢業(yè)的時候,我會在最后一節(jié)課給他們留一個作業(yè),那就是在上大學后的第一個寒假給我寫一封信。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以曾經(jīng)的“當局者”和現(xiàn)今的“旁觀者”兩種身份來審視老師,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他們的看法會比在中學時代更理性、更客觀、更全面,更能給教師以啟發(fā)和借鑒意義。我手里收藏了很多封這樣的信件,也會經(jīng)常在失意的時候拿出來看,鞭策并警醒自己:學無止境。
教師言傳身教,學生耳濡目染。無論我們主觀上是否有強烈的影響意識,客觀上學生在我們的眼皮底下過三年,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那么多雙眼睛每天盯著我們,那么多祖國未來棟梁的世界觀、人生觀可能會因我們的影響而改變,所以我們不得不謹言慎行,不得不提升專業(yè)水平,不得不開闊人生境界。因為,某種程度上,以“鏡子”理論來觀照的話,我們是怎樣的,學生便是怎樣的,世界也將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