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視域下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建構芻議

2024-10-30 00:00吳雷唐遠清
對外傳播 2024年10期

【內容提要】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必須從建構全面反映中國國際傳播實踐的概念體系開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豐富的內涵體系和闡釋面向,可以作為中國國際傳播概念體系建構的標識性概念。從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和衍生概念三個層次審視,有望建構起一套融通中外、邏輯嚴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及其意義系統(tǒng),成為打破“西方中心主義”國際傳播話語壟斷的突破口,對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具有示范意義。

【關鍵詞】國際傳播 自主知識體系 人類命運共同體 概念體系

加快建構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國際傳播守正創(chuàng)新的迫切需求。概念是構建人類知識大廈的基石,自主概念建構是形成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的基礎所在。中國國際傳播概念體系是由一系列國際傳播概念或范疇組成的內涵豐富、層次清晰、邏輯嚴密的國際傳播知識體系,是加快構建中國自主國際傳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基礎支撐。當前,自主概念有效供給不足直接影響了中國國際傳播的話語能力,從而導致中國在西方世界所主導的國際傳播話語體系中頻頻陷入“失語癥”。推動建構中國國際傳播自主概念體系,就意味著以有效的概念供給,為打破“西方中心主義”國際傳播話語壟斷提供了可能。作為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人類命運共同體可被視為中國國際傳播的標識性概念,為豐富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提供強有力支撐。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傳播概念中的核心地位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國際傳播標識性概念

自20世紀80年代西方理論和方法傳入,圍繞中國社會科學知識何以“本土化”的討論及其爭議一直伴隨著中國的知識體系生產進程,爭辯的基礎是“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兩種立場的對峙。而對于如何走出這種困境,取得較多共識的是一種“多元化的普遍主義”解決思路,即不在兩者之間做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竭力平衡和融合橫亙在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之間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①伴隨著“去西方化”的意識覺醒,我國學術界進行了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嘗試,努力使其與中國國際傳播實踐需求相匹配。近年來,中國在國際傳播實踐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和總結,相繼提出了一系列國際交往的理念主張,推進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這為從學理上提出基于中國問題、能夠影響世界的中國國際傳播標識性概念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2013年由習近平主席首次面向國際場合闡發(fā),到2017年作為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被寫入聯(lián)合國決議,再到2023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有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白皮書,該理念經過十余年實踐在國際社會逐漸贏得廣泛認可。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到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將其載入黨章和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思想內涵在實踐中得以不斷深化拓展。

從建構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視野來審視,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立足“多元化的普遍主義”立場,基于中國國際傳播實踐提煉出的自主概念。這一概念創(chuàng)新擺脫了中國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何以“本土化”議題上“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兩種立場的對峙,既反映了中國國際傳播經驗事實的特殊性,又符合人類知識類型整體規(guī)范的普遍性。作為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人類命運共同體“具備了成為21世紀國際傳播新規(guī)范理論的實踐基礎和知識內涵”,“為構建國際傳播新秩序提供了想象性框架”。②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豐富的內涵體系和闡釋面向,是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建構中的標識性概念。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建構的實踐價值

在西方社會科學語境中,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于1887年最早提出了“共同體”(community)這一概念。他認為共同體是基于血緣、感情和倫理自然生長起來的“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③實際上,縱然地球上所有民族社會的風俗和習慣之間存在差異或沖突,“人類還是構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具有共同的生存利益”,而“通過文明交際規(guī)則的統(tǒng)一,可以維護這一共同利益”。④然而,西方語境中的“共同體”概念在西方話語體系中往往被刻意掩蓋或回避使用,⑤未能在美歐主導的所謂西方核心價值標尺度量下進入其社會科學理論核心概念體系。中國基于西方語境的“共同體”延伸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新概念,是突破“西方中心主義”話語壟斷的重大概念創(chuàng)新。

人類命運共同體根植于中華文化的歷史基因,傳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宇宙觀、天下觀、國際觀、文明觀、義利觀和價值取向,同時吸收了西方社會科學有關“共同體”的理論話語,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與西方理論之間找到了情感共鳴與對話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自西方“共同體”概念延伸而來,但卻“超越了個體需求和利益的原初意義,將其升華為構建一種滿足人類整體需求和利益的共同體形態(tài),是對人類世界關系的全新闡釋”。⑥人類命運共同體無疑是中國國際傳播中最具戰(zhàn)略性的概念,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理念建構色彩的概念。因此,以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標識性概念為重要抓手,可以建構一套超越單一國家利益、基于全人類共同福祉、促進民心相通的國際傳播自主概念體系,基于此形成一套成熟的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推動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建構邏輯

(一)“概念之樹”視角下的國際傳播概念建構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其所著《范疇篇》中提出了“屬”(Genus)和“種”(Species) 知識⑦的原始分類方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當今“類概念”“屬概念”“種概念”的概念分類。20世紀馮·賴特(Gerog Henrikvon Wright)則使用“知識之樹”(The Tree of Knowledge)⑧概念來理解人類知識構成。所謂“知識之樹”,是將不同層級的知識比喻成一棵大樹的根、干、枝、葉,伴隨樹木生長規(guī)律的時間推移,人類知識之樹越來越枝繁葉茂。郭忠華則由此延伸而去將社會科學概念體系喻作“概念之樹”(Concept Tree)。⑨此外,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提出了“抽象階梯”(Ladder of Abstraction)的概念分析工具,通過界定抽象的三種范疇對概念進行類型化區(qū)分,以此建立起普適性的概念化(高級范疇)、一般性的概念化(中級范疇)以及輪廓性的概念化(低級范疇)的概念體系,⑩其中高、中、低三種范疇中的每一層級概念對應著一定的概念范圍。薩托利的概念分析方法主張聚焦兼具普遍性意義和本土化內涵的中層概念建構。

基于此,中國國際傳播概念之樹的建構應當體現(xiàn)如下層次特征:類概念相當于國際傳播學科內部的基本知識分類,屬概念是作為基本知識分類的類概念之下延伸出來的分枝,種概念則是分枝上進一步生長出來的小枝。這三個層級的概念類型分別對應于概念“抽象階梯”的高、中、低三種范疇。如此,中國國際傳播概念之樹上的具體概念,便可以既反映本土經驗價值的特殊性,又符合人類知識類型整體規(guī)范的普遍性。對于具體的概念化操作,可以借鑒中國特有概念“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概念化過程?!懊裰鳌笔侵袊臀鞣秸Z境中自古至今都存在且具有可通約性的概念,在現(xiàn)代西方社會科學基本知識分類下,是作為類概念“政治理論”下的屬概念。由于屬概念“民主”的抽象層級過高、涵蓋面過大,中國特色的民主經驗未能得到清晰表達,我國通過降低概念抽象層級建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新概念,事實上形成了中國和西方版本的“民主”兩個種概念,以此表明“民主”是一個內涵多樣性的屬概念,從而讓高抽象層級概念中國屬性的特有涵義得以彰顯。這一概念化操作為中國國際傳播自主概念體系建構提供了參考范例。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之樹”的建構路徑

概念之樹充分反映出了概念建構中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理解的多元化普遍主義立場,即概念之樹并不是只存在于特定文化語境中,任何文化語境中的概念生產都在為人類知識之樹提供概念增量。從概念之樹的視角衡量,中國國際傳播概念體系與作為總體的人類知識體系概念之樹之間的關系是特殊與普遍的關系。中國國際傳播概念體系建構就要基于中國國際傳播經驗的特殊性,提煉出融通中外的差異化概念。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既反映了中國國際傳播經驗事實的特殊性,又符合人類知識類型整體規(guī)范的普遍性,包括了完整的科學體系和豐富的層次內涵,因而具有多重的意義空間和豐富的闡釋面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作為一個具有多重意義的空間,具有完全不同視角的種差,從不同視角出發(fā)自然也就有著完全不同范疇的屬概念,不同視角的組合便可以建構起一套完整的概念體系及其意義系統(tǒng),由此而形成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之樹。

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之樹的建構,可以按照其科學體系中的概念關系進行系統(tǒng)建構。在具體概念化操作中,可以從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和衍生概念三個維度審視,并基于類概念、屬概念、種概念三個不同層次進行解析,形成具有清晰上下位概念關系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從而以中國國際傳播自主概念的有效供給為人類知識之樹的概念家族提供概念增量。從更大的宏觀視域看,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及其概念體系建構的最終目標,就是要重構一套針對全球性議題的解釋框架,重塑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既有認知。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建構,將進一步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內涵,為豐富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對中國國際傳播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具有示范意義。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總體架構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指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邏輯起點和實踐領域的概念。習近平主席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構筑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五位一體”的總體框架;此后,2017年1月18日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則基于“五位一體”總體框架相應提出了建設“五個世界”的總體目標?!拔逦灰惑w”總體框架和“五個世界”總體目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旨所在,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把人類命運共同體視為一個類概念,便可依托于此,加強概念提煉和內涵闡釋,將其中的政策性話語轉化為標識性屬概念和種概念,通過概念之間的縱橫邏輯關聯(lián)建構,形成內容完備、邏輯嚴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系統(tǒng)。

一是“五位一體”的總體框架。人類命運共同體覆蓋了政治、安全、經濟、文明、生態(tài)五大領域,具體包括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chuàng)新、包容互惠的發(fā)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fā)展的生態(tài)體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勾勒了清晰的實踐路徑;二是“五個世界”的總體目標。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于建設的“五個世界”,具體包括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錨定了明確的行動方向。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是指進一步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核心概念內涵與外延并起到支撐性作用的概念。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從實現(xiàn)路徑、價值遵循、基本支撐、戰(zhàn)略引領、實踐平臺五個方面對進一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部署。這一重要講話蘊含著一系列兼顧他國合理關切、促進全球共同繁榮的重要價值理念,亦可視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呼應和支撐。通過概念生產修辭實踐,將上述五個方面的價值理念轉化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屬概念和種概念,可以進一步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意義體系。

一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中國倡導通過共同參與、平等對話、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理念,攜手各國共同應對和解決全球性問題,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現(xiàn)路徑;二是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凝聚著世界各國人民的價值共識,代表了各國人民心之所向的最大公約數(shù),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普遍遵循;三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中國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原則,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與各方攜手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基本支撐;四是三大全球倡議。中國相繼提出的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是一個有機整體,旨在促進全球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普遍安全、推動文明包容互鑒,從發(fā)展、安全、文明三個維度指明了人類社會前進方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戰(zhàn)略引領;五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致力于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攜手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臺。這些兼顧他國合理關切、促進全球共同繁榮的重要價值理念,亦可視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呼應和支撐??梢酝ㄟ^概念生產修辭實踐,將其轉化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屬概念和種概念,賦予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完整的意義體系,以此影響各國人民對于當今世界的認知觀念和理解方式。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體系的衍生概念

衍生概念是指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跨越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等物理空間延伸而來的概念。我國在雙邊、地區(qū)、全球三個層面,不斷推進構建不同形式的命運共同體,在空間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動態(tài)變化、層次遞進的“同心圓”結構的命運共同體。11這個“同心圓”結構是一個充滿生命力且開放包容的體系,其中不同形式的命運共同體都是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衍生概念。在具體概念化操作中,仍可進一步降低概念的抽象層級,形成更加精確的屬類下的種概念,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特定雙邊、地區(qū)乃至全球層面的特有涵義得到更加準確的表述。

一是雙邊層面。我國按照“具備命運共同體關系的基礎和條件→確立命運共同體關系→構建命運共同體關系→進一步深化命運同體關系”四個步驟,先后與21個發(fā)展中國家確立并不斷深化國與國之間的雙邊命運共同體關系。具體包括19個由正式外交文件公開確立的命運共同體關系,其中,中老、中巴和中柬命運共同體已經進行至第四步,中斯、中白、中緬、中泰、中印尼、中烏、中吉、中塔、中哈、中古、中蒙、中土、中南、中越、中塞和中馬命運共同體位于第三步;中尼、中埃2個命運共同體關系已經由兩國國家首腦或外交部門負責人在外交會晤中口頭公開確立,但還有待通過正式外交文件確立;12二是地區(qū)層面。我國以周邊地區(qū)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zhàn)略重點,先后打造了亞太、中國—東盟、中拉、上合組織、中非、中國-太平洋島國、中阿、中國—中亞、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等周邊命運共同體;三是全球層面。中國全方位參與國際多邊事務,著力攜手各國共同應對和解決全球性問ZQBcY9v+Di/R/8VVjllobg==題,先后倡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核安全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全球發(fā)展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這個“同心圓”結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且開放包容的體系,其中不同形式的命運共同體都是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衍生概念。在具體概念化操作中,仍可進一步降低概念的抽象層級,形成更加精確的屬類下的種概念,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特定雙邊、地區(qū)乃至全球層面的特有涵義得到更加準確的表述。

結語

新時代中國國際傳播的概念及其命題,要想突破西方中心主義話語體系并得到廣泛認同,依然需要在科學的方法論指導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標識性概念為突破口,通過不同層次的概念建構及其意義范疇的創(chuàng)新再造,逐步形成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在西方世界所主導的國際傳播理論體系中注入中國價值,向國際社會深入詮釋我國的理念主張及其未來愿景。當然,西方世界所把持的話語霸權在國際輿論場有著深刻復雜的歷史淵源,要想從根本上撼動固有的話語體系,破解中國國際傳播話語困境,需要從建構自主概念體系開始來一場久久為功的持久戰(zhàn)。這自然需要煥發(fā)中國社會的文化覺醒,調動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全面參與,擔綱起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責任。

本文系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中國傳媒大學互聯(lián)網信息學科建設”、中國外文局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研究協(xié)調機制課題“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視域下中醫(yī)藥國際傳播能力提升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吳雷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后;唐遠清系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

「注釋」

①[美]伊曼紐爾·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重建社會科學報告書》(劉鋒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1997年,第92-96頁、第64頁。

②姬德強:《作為國際傳播新規(guī)范理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兼論國際傳播的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新聞與寫作》2022年第12期,第12-20頁。

③[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54頁。

④[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全球史講稿》(陳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第242頁。

⑤范勇鵬:《建設中國話語首當顛覆西方概念體系》,《東方學刊》2022年第4期,第58-70+119-120頁。

⑥吳雷《:在全球變革下構建中國國際傳播體系》,《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4年第2期,第57-65頁。

⑦[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范疇篇 解釋篇》(方書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年,第11頁。

⑧Georg Henrik von Wright. The Tree of Knowledge and Other Essays.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1993, p.127.

⑨郭忠華:《本土政治概念建構的三種進路——基于“概念之樹”的視角》,《探索與爭鳴》2022年第6期,第147-158+180頁。

⑩Giovanni Sartori, Concept Misformatio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0, 64(4), pp. 1033-1053.

11彭國華、王慧等:《深刻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體系》,《人民論壇》2024年第4期,第40-45頁。

12杜哲元:《論中國的雙邊命運共同體外交:進展、形態(tài)與挑戰(zhàn)》,《太平洋學報》2023年第12期,第1-15頁。

責編:霍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