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難為筑,枯言不成章,優(yōu)美的語言是寫出高品質(zhì)文章的基礎(chǔ),但一味堆積華麗的辭藻只會讓文章顯得浮華。實際上,語言、技巧、素材等都是打造高品質(zhì)文章的關(guān)鍵,缺一不可。下面主要談一談如何積累作文素材,寫出內(nèi)容豐富的文章。
一、課內(nèi)閱讀,品味文學(xué)經(jīng)典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獲取知識、接觸世界的主要渠道,也是不可缺少的文學(xué)瑰寶,更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此,閱讀書籍成為我們積累素材的寶庫。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廣闊的世界,還能增加詞匯量,助力寫作水平的提升。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胸無點墨”,就很難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所以增加詞匯量,豐富素材積累,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從科普讀物、寓言故事、詩詞小說到傳統(tǒng)文學(xué),各種各樣的書籍蘊含著各種各樣的素材,我們可以通過閱讀高質(zhì)量的作品,學(xué)習其中的寫作技巧,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要想在閱讀中積累素材,首先就需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有效借鑒文本中的寫作技巧,并將其作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此時,要分析語文教材中的各類文本,找到文本中的亮點。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均經(jīng)過精挑細選,在選材、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方面都具有借鑒意義,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科學(xué)道理等,都能讓人產(chǎn)生深刻的感悟。因此,我們在閱讀教材中的文章和詩句時,不能只淺淺了解,而是要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分析,進而提取、摘抄精彩的詞句、語段等,將這些美好的文字儲藏在頭腦當中,讓它變成自己寫作素材的一部分。教材中的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更有積累的價值,這些經(jīng)典作品流傳至今,有獨特之處,我們可以通過深入閱讀和賞析它的“靈魂”,發(fā)現(xiàn)它的寫作參考價值,將其據(jù)為己有。
《短詩三首》中收錄了小詩《繁星(七一)》,用動人心弦的語言描寫了“母愛”:“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倍潭處拙洌谖覀兊哪X海中繪制出生動的畫面:在月色明亮的庭園中,在藤蘿垂落的葉子下,“我”躺在母親的膝上,這是多么溫馨而美好的畫面啊,明月和藤蘿是美的,而母親的愛更美,有情有景,情景結(jié)合,無言說母愛,處處是母愛。仔細回想,在生活中,我們不也像這首小詩里寫的一樣,一直在母親的呵護中長大嗎?閱讀這首小詩,我們仿佛能想象到母親那慈愛的面容,也可以用這樣溫柔細膩的語言,描寫母親的樣子,讓文字充滿“愛”的色彩。
二、課外閱讀,拓展文化視野
課堂是“教學(xué)”的主要平臺,但是課外的閱讀空間更加廣闊。作品多種多樣,蘊含著人類千百年來的知識與智慧,經(jīng)過時光的洗禮與打磨,化為一串串文字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閱讀時,我們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賞風景,不用自己的腳去丈量土地,只用文字就能穿越山川與河流,飛躍天空與海洋,去感受不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社會風貌。在書中體會人情冷暖,在書中感受世間萬物,逐漸拓寬視野,積攢知識,獲得成長。由此可見,要想真正獲取書籍中的寶貴素材,僅僅依靠課內(nèi)閱讀是不夠的,課外閱讀不可缺少。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同時,也需要抽出時間尋找一些課外書籍,通過閱讀這些課外書籍,深入體會課外書籍中蘊含的知識,形成良好的思想認知,也進一步學(xué)習其中蘊含的各種寫作方法與技巧,逐步發(fā)散寫作思維,將得到的“經(jīng)驗”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為了保證課外閱讀的效果,可以觀賞一些和名著相關(guān)的影視作品,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均以電影、電視劇、動漫等方式出現(xiàn)。觀賞這些影視劇,可以更有趣的方式了解名著內(nèi)容。在觀賞時,可以將視頻中精彩的片段、臺詞記錄下來,成為日后寫作的素材。觀賞一些積極向上的動畫片時,如《千與千尋》和《龍貓》等,會為其中的精彩內(nèi)容所著迷。在觀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一邊回憶觀賞過的內(nèi)容,一邊積累寫作素材,將這些素材應(yīng)用到寫作中,并在此過程中鍛煉寫作思維,掌握寫作技巧。多角度地觀察與實踐,有利于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再如,寫一篇關(guān)于夢想的作文時,首先,可以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聆聽好聽的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在聽歌過程中,我們一邊感受音樂的美妙,一邊思考自己的夢是什么,比如成為知名教授、軍官、醫(yī)術(shù)高超的醫(yī)生、出色的海軍戰(zhàn)士……我們在動聽的音樂中文思泉涌,未來的夢想也在思考中漸漸地有了新的模樣,一個個美好的夢想,如何做,如何實現(xiàn),就有了寫作思路。
三、借鑒名言,讓文章有理有據(jù)
文天祥曾仰天長呼:“以身殉道不茍生,道在光明照千古。”道出了他為國盡忠,寧死不屈的決心;海明威語重心長地說:“我期望理解,但是也慢慢感受到了一種責任,給予比接受偉大,去愛比被愛偉大。”道出了愛與奉獻的真諦;范蠡也曾發(fā)出陣陣嘆息:“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彼U釋了時間與機會的珍貴;塞涅卡曾發(fā)出深深的慨嘆:“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去向何方,那么任何風都不是順風。”這暗示了興趣和目標的重要性……這些名人的深刻感悟,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什么是“名人名言”呢?就是古今名人所表達的一些觀點及看法等。這些名言,是眾多先人看遍人間萬物,歷經(jīng)艱難困苦后的真知灼見,看似簡短的字句,卻經(jīng)過歲月的打磨與驗證,能夠指方向、給人以力量。很多優(yōu)秀的文章,都少不了名人名言,作者借助名人名言能夠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表達自身的感受,讓文章更具說服力,給人以啟迪。因而,寫作時,就需重點關(guān)注這些名人名言,在名人名言中思考人生、感悟哲理,用它們來為自己的文章增加亮點。
例如,有一段優(yōu)秀作文的選段,內(nèi)容為:名人名言如同一盞明亮的指路燈,能夠穿過迷霧,幫助我們在迷茫中找到前進的方向。從小到大,在別的小朋友玩耍歡笑時,我則一直在練習鋼琴,這是我的愛好,但也常常讓我苦惱。有一天,爸爸告訴我:“紅軍曾經(jīng)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歷經(jīng)千難萬險,最終才取得了成功。我們的周總理曾言:只有‘有恒心,有毅力,方能成功’。這句話闡述了恒心和毅力的重要性?!蔽覍⑦@句話寫下來貼在了鋼琴上,從此之后,這句話帶給我無限的力量。經(jīng)過千百遍重復(fù)的練習,我最終通過了鋼琴十級考試,這小小的證書,包含了我多少的汗水呀!
作文描寫了“我”從周總理的名言中體會到堅持的重要性,并通過堅持獲得成功的故事,令人感想頗多。我們也要向他學(xué)習,在寫作時,合理引入名人名言,以不斷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讓自己的文章“有理有據(jù),情真理深”。
四、走進生活,領(lǐng)悟真情實意
俗話說得好,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具有真情實感的素材,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問路,大到人們齊心協(xié)力戰(zhàn)勝大災(zāi)大難,總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無論是小故事,還是小奇跡,都展現(xiàn)出了情感的色彩。同樣,生活中也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既是給我們帶來真實感受的體驗源泉,也是教我們學(xué)會為人處世和生存的基礎(chǔ)。因此,想要積累寫作素材,可從生活中尋找素材,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之美。一篇能夠打動人心的文章,往往用到了“借物抒情”這一寫作手法,能夠寓情于景??吹竭@里,有些同學(xué)會想,自己在寫作文的過程中,雖然選取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作為素材,但是看起來就是不如其他人寫得真實?究其原因,真實需要以現(xiàn)實生活為依托。這就需要我們深入體驗生活、感受其中的點點滴滴,從中體會到真實情感,這樣才能寫出感動人的文章。
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同形式的素材,有的故事往往震撼人心,有的故事卻感人至深。利用這些寫作素材,能夠?qū)懗鲆黄钊烁袆拥奈恼?,給人以思考和啟迪。當我們用心去感受周圍事物時,就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精美的素材。只要我們用眼睛去認真觀察,就能在觀察中積累寫作素材,擺脫寫作素材匱乏的尷尬。當我們把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寫進作文后,就可體會人物的不同情感。然而,這些看似平凡的寫作內(nèi)容,也寫出了不平凡。比方說,我們有時會參與到一些社會活動中,如深入到貧困家庭中慰問,再如到養(yǎng)老院與老人們聊一聊家常等,從這些經(jīng)歷中認識到慰問貧困家庭,陪老人聊天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有了這方面的真實體驗后,我們就不會因為缺少寫作素材而發(fā)愁了,不僅寫作素材多了起來,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積累。另外,校園生活也可作為寫作素材的一部分,比方說,課間一次跳繩比賽、班會課、一次難忘的考試、同學(xué)之間的高興事、放學(xué)路上的見聞感受等,都可以成為我們觀察的重點,都可以素材形式出現(xiàn)在作文中。讓我們在寫作時有所感,有所悟。
美麗的大自然是寫作素材庫,我們可從自然景物的觀察中積累寫作素材。那么,該如何積累呢?大自然中的一枝花、一棵草、一株樹、一顆星星,太陽、月亮、湖泊、河流、小溪、森林、土石等都可作為寫作素材。在觀察這些景物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大自然由許許多多的元素組成,有的是五顏六色的,有的是高低不一的,有的是錯落有致的,有的是忽明忽暗的,有的是浩瀚無邊的,有的是蜿蜒曲折的,有的是綿延千里的……觀察這些自然景物的特點中,我們對大自然的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在寫作文時,我們就可將對大自然景物的觀察過程及感受等內(nèi)容寫進進去。通過這種形式的寫作,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自然之美,還可為祖國的大好山河引以為傲。這樣,我們在寫作之前就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為后續(xù)寫作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