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前,北京城內(nèi)星羅棋布地矗立著各式風格迥異的精美佛塔,猶如群峰屹立于蒼穹之下,構(gòu)成了當時別具風情的城市天際線。它們不僅是建筑的瑰寶,更是精神的燈塔,見證了城市的繁榮與信仰的綿延。幾百年后,佛塔歷經(jīng)滄桑,成為一座座古樸典雅的建筑遺珍。它們或安靜屹立在一條古老的胡同中,或寂然守望著一個古樸的村落,或成片匯集于清幽的叢林秘境。曾經(jīng)與佛塔相伴的佛寺、晨鐘暮鼓和裊裊梵音化身為它們存在的背景和后人不斷追思的故事,獨有它們依舊傲然聳立,不疾不徐地傾訴著它們曾經(jīng)見證的如煙往事。
傳承
從地鐵4號線西四站西南口往南步行約百米,便能看到萬松老人塔。古塔青磚重檐,層層疊疊,好似一位滿腹滄桑的老人。
萬松老人塔,是為紀念金元時期著名高僧萬松老人而修建的葬骨塔。萬松老人,即萬松行秀禪師,史書記載,蒙古軍攻克金中都后,萬松行秀奉旨主持萬壽寺,為皇室祈福。晚年,萬松行秀退居從容庵,著書立說,成為一代宗師,在各階層中都有較大影響。提起萬松行秀,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元代著名大臣耶律楚材之間的師生情誼。萬松行秀曾站在佛家的立場上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深刻探討,提出了“以佛治心,以儒治國”的理念。耶律楚材作為禪師的優(yōu)秀學生,不僅對老師尊敬之至,更是將老師的理念由承到傳,由學到用,譜寫出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萬松禪師圓寂后,后人為紀念他,修建了萬松老人塔,葬其靈骨。萬松老人塔原塔為八角七級密檐式,不過,今天所能見到的古塔已非元代所建。據(jù)載,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皇帝見古塔破舊,下旨修塔,由康親王操辦,用青磚把元代古塔四周包砌起來,添磚加瓦后老人塔變?yōu)榘私蔷偶壝荛苁酱u塔,塔高十余米,整體建造十分精巧。走近這座磚塔,只見其上的每一塊青磚、每一方雕刻格外靈動。這也許是因為在過往700多年時光中,古塔不斷聆聽名人諄諄教誨、浸染書香而有了靈氣和智慧的緣故。
與古塔相伴數(shù)百年時光的磚塔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也是古塔親密無間的老友。自元代以來,磚塔胡同因頗受文化名人的青睞而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元明清時期,這條胡同是北京繁華的曲藝娛樂場所,元代時名列元曲四大家之一的戲劇大師關(guān)漢卿就曾在這里居住,并在此創(chuàng)作出“千古奇冤”題材的雜劇《竇娥冤》。隨著時光的流逝,散發(fā)在古塔下的文化氣息愈發(fā)濃郁。19世紀以來,顧太清、魯迅、張恨水、邵力子、齊燕銘等諸多文化名人,更是先后卜居于磚塔胡同。在古塔的陪伴下,魯迅和張恨水創(chuàng)作出小說《祝福》和《孔雀東南飛》等文學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
今天,古塔下仍氤氳著書香。環(huán)繞萬松老人塔的是一座小院,小院門口分別掛著“正陽書局”和“北京磚讀空間”兩塊牌子。步入小院,只見古塔周圍收藏了一些木雕,除了鏤空木刻,更多的是發(fā)人深省的對聯(lián)。小院幽靜清爽,喝茶的人三三兩兩落座于濃蔭下,一邊看書,一邊品茗,偶爾書局里的“神獸”—散養(yǎng)的大貓從腳邊走過,留下一個可愛的背影,便又匆匆跳到書桌上,慢條斯理地舔舐著毛發(fā)。這樣的場景,古塔每天都能看見。而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記憶,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傳承著。
見證
如果說“傳承”是萬松老人塔的標簽,“見證”則是姚廣孝墓塔存在的意義。在數(shù)百年的時光中,它寂然自立于常樂寺村中,是一代奇僧姚廣孝傳奇人生的見證。
常樂寺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區(qū)青龍湖鎮(zhèn),小小的村落中匯聚著姚廣孝墓塔、常樂寺和明代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王安墓3座明代古建筑,其中,保存完整的姚廣孝墓塔尤具觀賞價值。
姚廣孝墓塔與萬松老人塔一樣,都是八角九級密檐磚塔。不同的是,位于常樂寺村中的姚廣孝墓塔是一座明代建筑。整座塔坐落在一級四方形的平臺上,最下面是八角形基座,基座上立有兩層八角形須彌座。須彌座束腰浮雕壽字和花卉,其上為三重外傾蓮花瓣,上承塔身。塔身東、西、南、北四面雕仿木隱作隔扇門,其他四面則雕花欞假窗。正面門楣上嵌石一方,上鐫楷書:“太子少師贈榮國恭靖公姚廣孝之塔?!?/p>
古塔通高30多米,塔身輪廓清秀挺拔。歷經(jīng)600多年風雨侵蝕,雕刻在塔身上的花卉圖案仍舊栩栩如生,仿佛是古塔旺盛生命力的恣意展示。遙望古塔,不自覺地就會被它的神圣深深吸引。墓塔的主人姚廣孝是深通佛法的釋門高僧,也是永樂朝的第一功臣。在明初風云際會的舞臺上,他雖然一生糾結(jié)于“隱者之樂”和“士者之心”,最終卻以特立獨行的方式,在明史中留下令無數(shù)人追憶的身影。
14歲時,姚廣孝被世代事佛的家人送到妙智庵出家,法名“道衍”。道衍事佛,從一開始便不循常途。他讀書工詩,并研習兵法。同時,云游四方,廣交名士,博通釋、道、儒各家之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洪武帝朱元璋廣選天下高僧,隨侍諸王,為已故的馬皇后誦經(jīng)祈福,道衍被推薦成行。因與時為燕王的朱棣言語投機,隨即北上北平,成為慶壽寺住持。姚廣孝一生的功業(yè)便由此發(fā)軔。
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在改變了大明朝歷史走向的同時,也給了姚廣孝一把開啟事功的鑰匙。當還是燕王的朱棣正為侄子皇帝的步步緊逼而惴惴不安時,道衍卻已嗅到了機遇。他以“臣知天道,何論民心”的反唯物主義式的詭辯,說服朱棣起兵奪位。于是,明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向侄子發(fā)難,“靖難之役”爆發(fā)。四年后,他成為這場戰(zhàn)役中的勝利者。于是,朱棣成了永樂帝,而道衍則成了姚廣孝。當論功行賞之際,道衍因“首贊密謀,發(fā)機決策”“論功以為第一”,成為第一功臣。明永樂二年(1404年),道衍被授予太子少師之職,并復(fù)姓,被賜名“廣孝”。從此,“姚廣孝”便成為明史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當“靖難之役”事成,姚廣孝達到其事業(yè)的頂峰時,還是“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這種看似分裂的兩重生活背后,卻是一個真實而略顯彷徨的“緇衣宰相”。在“僧”與“士”間不斷轉(zhuǎn)換身份的姚廣孝,終在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逝于北京大慶寺,終年84歲。在他身后留下一項真正值得后人不斷叩問的珍貴遺產(chǎn),那便是由他主持編修的《永樂大典》。
姚廣孝去世后,遺體按佛教儀軌火化后葬在位于今常樂寺村的這座墓塔中。如今,當踏過一級級臺階,來到塔下摩挲塔身上刻著歲月風痕的雕紋,聆聽檐角懸鈴的鈴聲時,也許仍能感受到這位600多年前的一代奇僧的出世之心與紅塵之意。
紀念
“世上再無柳白猿。古代射箭技法失傳,僅剩制造工藝留存民間?!边@是武俠電影《箭士柳白猿》劇終字幕上的一段話。電影最后一場,是最后一代柳白猿與白須高手匡一民的生死決戰(zhàn),柳白猿以不殺之念而涅槃成為武林一代傳奇,消失于江湖。而這場巔峰對決的取景地正是北京著名的“銀山塔林”景區(qū)。
何為塔林?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主編的《中國古塔》中這樣描述:“在許多歷史悠久的寺院旁邊,有成群的古塔,密集如林,被稱為塔林。這些古塔是這一寺院中歷代高僧和尚們的墓塔,有的幾座,有的幾十座,甚至多達幾百座。寺院的歷史越久,規(guī)模越大,塔林也越大,塔的數(shù)量也越多?!奔毾胂禄蛟S會稍感不適,但真實游走在一座座佛塔間,感受到的只有清幽和肅穆。它們散落在密林深處,有的布滿苔蘚,有的磚瓦零落……解讀它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不僅是一個時代審美的遺存,更是關(guān)于一群人的永恒紀念。
銀山塔林位于昌平區(qū)延壽鎮(zhèn)西湖村,宜人的自然風光,讓人初臨此地就會感到心曠神怡。早在唐代,銀山腳下就修建了廟宇。到了遼金時期,寺院庵堂更有72處之多,其中大延圣寺是當時最有名的寺廟之一。后來,伴隨朝代更迭,大延圣寺也逐漸頹敗。明宣德四年(1429年),太監(jiān)吳亮見大延圣寺?lián)p毀嚴重,遂出資修繕。吳亮在寺廟修繕竣工后奏請朝廷賜額,明英宗朱祁鎮(zhèn)賜名“法華寺”,修繕后的法華寺改舊易新,有殿五座,山門、院墻等一應(yīng)俱全。清代以后,法華寺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損毀,并最終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只剩下古塔、柱基和《敕賜法華寺記》碑仍舊矗立在遺址之上,成為銀山塔林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的見證與詮釋。
今天,走進法華寺院遺址區(qū),最壯觀的無疑是原建于金代的五座佛塔,它們森嚴陣列,一覽無余。五座金代佛塔皆為密檐式磚塔,最高的有20多米,遠觀高大挺拔,近看,均勻布滿在塔身上的花紋和雕像,無不讓人震撼于其精美絕倫。五塔之中,懿行大師塔保存最為完整。懿行大師是金代著名高僧,辯經(jīng)本領(lǐng)非常高強,因此在他圓寂后為紀念這位大師,人們修建了一座十三層密檐石塔。
懿行大師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等主要部分構(gòu)成,塔高19.95米?;鼔亻T內(nèi)雕有獅頭?;洗u雕兩層護欄板,板上雕刻各種花卉和卷草紋圖案之精細,仿佛只要走近就能讓人聞到花香。塔身由磚雕四門四窗共八面組成,各有不同圖案,轉(zhuǎn)角為圓柱狀。在塔身正面是拱券假門,門楣上鐫刻著塔銘“故懿行大師塔”。十三層塔檐的檐角上均立著一位雙手合十、背展雙翅的仙人,仙人后跟隨一只神獸,將當時磚雕刻的高超技藝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現(xiàn)在,銀山塔林還保存古塔19座,除了5座金代密檐式磚塔外,銀山還有多座覆缽式塔,外形和妙應(yīng)寺白塔以及北海公園的白塔十分相像。這些古塔共同構(gòu)成的秘境,讓人步入其中,就能感受到某種難以言說的震撼與感動。銀山的風光盛景不僅僅只有塔林,據(jù)清孫承澤在《天府廣記》中記載:“銀山在昌平東北六十里,峰巒高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故名。麓有石崖,皆成黑色,又名鐵壁。”康熙《昌平州志·山川》中說這里“四時有異景,景之絕佳者惟銀山鐵壁為最,故昌郡取為八景之一”。因而早在明清時期,銀山就以“燕平八景”的“銀山鐵壁”聞名遐邇。優(yōu)美的風光山色,讓無數(shù)文人墨客心向往之,至今仍矗立在法華寺遺址的《同楊中丞登銀山鐵壁》石碑,正是銀山塔林盛名在外的悠久見證。
塔林并非銀山獨有。與銀山塔林南北遙遙相望的潭柘寺上、下塔院,共保存古塔75座,是北京現(xiàn)存古塔數(shù)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塔林。潭柘寺以悠久歷史而聞名,今天,相較于古剎的香火鼎盛,寺前的塔院則分外幽靜。
下塔院埋葬著金、元、明三個朝代的部分高僧。這里的塔形多為覆缽式塔和密檐式磚塔,眾塔或三五成群,或一塔獨立,布局錯落有致。每一座塔都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而建造,它們形態(tài)各異,展示著不同時代建筑藝術(shù)的魅力,也是一個個鮮活生命在世界的最后留痕。步入下塔院,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八角七級密檐式塔,古塔造型端莊穩(wěn)重,高聳挺拔。這就是塔院內(nèi)級別最高,建筑年代最早的廣慧通理禪師塔。在古塔兩側(cè)的娑羅樹,也頗為引人注目,它們高大茂盛,幾百年來一直陪伴并守護著古塔,讓人望之肅然起敬。
距離廣慧通理禪師塔不遠,是底哇答思塔。底哇答思是印度人,明洪武初年,她隨其師到中國游歷,晚年來到北京后在潭柘寺西側(cè)建了一座庵堂,并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捐獻用來修建潭柘寺大殿。明正統(tǒng)三年(1438年),90歲的底哇答思圓寂后,她的靈骨就葬在潭柘寺下塔院。下塔院中還有道源禪師和無初德始禪師兩位外國高僧的塔。道源禪師也是從印度來到中國的,他深受明英宗器重,在遍游北京地區(qū)的各大寺院后,被派往潭柘寺?lián)巫〕郑髨A寂于寺。無初德始禪師塔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德始曾在青年時期從日本來中國參學,返回日本后被尊為禪祖,其后隨國使再次來華。據(jù)說,他與明初的“緇衣宰相”姚廣孝曾有深交。后來,無初德始禪師來到北京,圓寂后建塔于潭柘寺塔院。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三座古塔仍完整堅固。因它們的存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有了更加堅實的見證。
上塔院比下塔院地勢高,院內(nèi)矗立的27座覆缽式塔都建造于清代,它們依山勢有序排列,層層升高,顯得格外壯觀。因建造時間較晚,多數(shù)塔額保存至今,有些塔額上甚至還有著斑駁的字樣,給人們留下追尋歷史的線索。
一座座形式各異的磚塔,經(jīng)過千百年風雨磨礪出蒼古斑駁的質(zhì)感,也賦予潭柘寺塔林威嚴氣勢。同樣的威嚴與厚重感,在踏進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塔院的第一步就能真切感受到。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北京市房山區(qū)韓村河鎮(zhèn)西部,距北京市區(qū)約60千米。上方山為燕山支脈,有大房山之稱,也稱六聘山,最高峰海拔860米。自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535年)就有僧人在這里開山建寺,管護森林。隋唐時期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遼金時期也留下了輝煌的印跡,明代進入全盛時期,香火旺盛時達500僧眾,清代以后逐漸走向衰落。1400多年的佛教文化積淀使上方山成為一座歷史文化的寶庫。
進公園東大門入山溝,沿途絕壁山道,上262級“云梯”臺階,兩側(cè)有攀扶鐵索,險峻陡直,大有直上云霄之勢。山中主要寺院為兜率寺,為72禪院之首,始建于隋末唐初,明嘉靖年間重修。在兜率寺西南的山崖之下,有一片松柏蒼翠、樹木成蔭的臺地,就是歷代僧人神棲之所—塔院。塔院現(xiàn)存古塔61座,主要是明代和清代的僧人墓塔,大部分殘損,部分塔銘遺失。眾寺中僧人大多沒有留下姓名,留有名的大和尚,也多無生平字跡,因此關(guān)于僧人的歷史記載甚少。塔院中還有許多小型無名塔隨著大自然的洗禮,漸漸地湮沒在樹林中。
古塔所留遺韻仍存,漫步此間,仿佛是在與歷史對話,重溫關(guān)于一個人的悠久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