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是一名八年級學生,也是班里的學習委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老師的眼里小安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同學們也都以她為榜樣,但最近,小安的學習狀態(tài)越來越糟糕,上課老是走神,讀書也基本不開口,無論全班同學朗讀得多么起勁,她都呆呆地坐著,思緒不知道飄到了何方,不僅如此,小安的情緒也變得低落,整日郁郁寡歡,常常為一點小事趴在課桌上哭泣.
原來,小安作為學習委員,不愿意落后于其他同學,平時除了作業(yè)和預習之外,她還給自己布置了很多額外的學習任務,因此常常學習到深夜,由于每天睡眠不足,所以第二天往往沒有精力認真聽課,同時,小安也很在意老師和同學對她的態(tài)度,對方的一句話或者一個眼神,就能讓小安反復檢查自己的言語與行為是否有不妥之處,從而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
小安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她忽視了和自己的心靈溝通,沒能及時發(fā)現和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青春期的我們情緒波動較大,時而熱血沸騰,時而情緒低落,這些都是正常的,如何正確調節(jié)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是一門值得學習的功課.情緒調節(jié)不僅關乎我們的心理健康,更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一、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
要做情緒的主人,首先要了解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
1.環(huán)境因素
在中學階段,不同于小學時期的無憂無慮,學業(yè)壓力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鮮少有娛樂放松的時間,壓力長期積累,學習困難、考試焦慮等負面情緒便開始滋生,而且,青春期通常是社交圈子擴大,人際交往變得更為復雜的時期.青少b6d6969c6fdf4a16c20ea0c91dd0db4385c6b5be59b072faf922de43e177414b年由于社會閱歷或者經驗不夠豐富,看問題比較主觀和片面,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此外,來自同齡人、家庭、學校等方面的期望和評價,同樣也會帶來壓力.
2.自身因素
在中學階段,我們正處于半獨立和半依賴的成長時期,在很多事情上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進入青春期之后,自我意識迅速成形、膨脹,對外界的認識不斷提高.在這個時期,會高度關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對自己的認知也大多來自別人的評價,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產生沖動、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
二、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鷹:
許多時候,當負面情緒產生時,我們都會習慣性地豎起一道屏障,把它看成一種不好的東西,但是,選擇壓抑和忽視,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問題,其實,情緒并不是洪水猛獸,試著理解和接納它,脫離情緒的支配,成為情緒的主人,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1.自我暗示法
從心理學角度講,自我暗示就是通過語言、形象、想象等方式,給自己的心理暗示與刺激,積極的自我暗示會在不知不覺間對我們的意志和心理狀態(tài)產生正向影響,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情、樂觀的情緒、飽滿的自信心.在平時,我們要多積極暗示自己,例如在心中默念:只要我想做,就能把事情做好:我的性格很好,大家都喜歡和我相處;凡是發(fā)生的事情,都會對我有所幫助;我喜歡我自己,也相信我自己;等等,通過重復積極肯定的語句來增強自信、動力和正面情緒,培養(yǎng)樂觀的心態(tài),以激發(fā)自身的潛能.
2.注意力轉移法
注意力轉移就是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這樣就可以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從而激發(fā)積極、愉快的情緒反應,當出現情緒不佳的情況時。一方面,注意力轉移可以終止不良刺激,防止不良情緒的蔓延;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而達到產生積極情緒的目的.因此,當感到不開心的時候,不要讓自己沉浸在負面情緒里,不妨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比如畫畫、打球、散步、聽音樂、和朋友聊天等,由于大腦不能同時做很多事情,所以當注意力轉移到積極的事情上時,消極的念頭就會逐漸弱化.
3.合理宣泄法
合理宣泄情緒是指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把心中的不良情緒釋放出來,從而使壓抑的情緒得到緩解,負面情緒就像是人體內的垃圾,如果任由它肆意生長,越堆積越多,消極的傾向便會越來越明顯,而如果把這些看不見的垃圾傾倒出去,就會感到身心舒暢,因此,采用適當的方式宣泄負面情緒,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向至親好友傾訴自己認為的不公平和委屈,向他們尋求鼓勵和安慰:也可以通過運動或勞動,把不開心的事情拋諸腦后;還可以到空曠的田野中,把心里的不愉快痛快地喊出來,通過這些方式發(fā)泄完畢后,郁結的情緒會得到釋放,心情也會隨之平靜下來.
在生活中,我們每天會遇到很多事情,我們的情緒也會像天氣一樣,時而陽光明媚,時而風雨交加,每個人都會有憤怒、悲傷和快樂的時候.正是因為有了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只要我們學會調節(jié)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就一定能輕松應對各種挑戰(zhàn)。擁有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