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時代新人的重要手段。新時代下,教育強國建設對思政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加強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價值導向和思路舉措。因此,文章從“理論邏輯”“時代邏輯”“實踐邏輯”三個層面對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進行剖析,探討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水平的理論本質、時代要求和實踐方法,助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理論邏輯;時代邏輯;實踐邏輯;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10-0047-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盵1]深入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關黨的事業(yè)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感等綜合能力,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助力我國社會經濟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愈發(fā)顯著,但是不斷變化的外部環(huán)境對大學生產生更為復雜的影響,教育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fā)展也對思政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清醒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理論邏輯、時代邏輯與實踐邏輯,通過對現有研究及理論分析,探討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水平的理論本質、時代要求和實踐方法,為不斷推進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高質量發(fā)展,進一步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提供理論支撐。
一、理論邏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升策略的理論本質
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承載著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它不僅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更是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經。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等教育相關會議及座談會上發(fā)表了一系列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地位,清晰展現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意蘊和理論邏輯。因此,高校要立足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圍繞教育的根本問題,深化“四個正確認識”,持續(xù)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注入活力,不斷強化思政育人工作中的理論性和思想性。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為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內在動力
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不僅是宏大的理論體系,更是面向當代現實、回應時代問題的行動指南?!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不斷創(chuàng)新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創(chuàng)新”[2]。這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必然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更迭。這就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要隨著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斷發(fā)展。當前,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突破了中國傳統德育觀和西方教育思想的局限,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和中國共產黨教育理論體系,要求高校必須強化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把學習、研究、宣傳和闡釋馬克思主義作為重要任務,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3]。高校應在契合當代大學生實際學情的基礎上深化育人工作,并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為教育注入生機活力,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將時代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融入育人工作中,不斷提升思政育人工作內涵。
(二)教育的根本問題,為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多個場合強調了把握教育根本問題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高校提升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先,培養(yǎng)什么人闡釋了大學教育的目標,它關乎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前途和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要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其次,怎樣培養(yǎng)人闡釋了大學教育的方法,要建立健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發(fā)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陣地的作用,把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落實到位,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青年,不斷提升思政育人工作的政治自覺和政治擔當。最后,為誰培養(yǎng)人闡釋了大學教育的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4],明確了人才培養(yǎng)的政治要求和價值導向,體現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和戰(zhàn)略定位,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價值遵循和行動指南。
(三)“四個正確認識”,為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一系列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性和根本性的關鍵問題,并提出了“四個正確認識”的重要理念。這一理念對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格局性的變革、創(chuàng)造歷史性的成就有根本性的指導作用,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指明了方向[5]。一是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這要求高校在思政育人工作中,必須深入探索并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脈絡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必然走向,確保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還應不斷堅定信念,增強信心,樹立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二是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這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要以客觀的態(tài)度解讀中國和看待外部世界,引導學生保持客觀理性的思維,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國際比較認識到中國道路的特色與優(yōu)勢,不斷增強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這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要幫助學生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牢記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發(fā)展之中,努力成為引領時代進步的先鋒者、開拓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積極力量[6]。四是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這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要重視思想引領和信念培養(yǎng),引導廣大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指向性和前瞻性。
二、時代邏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升策略的時代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鮮明特色、優(yōu)良傳統、政治優(yōu)勢,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承擔著對青年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任務。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思政工作高度重視,就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并出臺了系列政策,充分彰顯了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在高校辦學中的重要地位,黨的二十大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上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具體目標及任務。在新時代征程下,對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升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大思政課”建設的全面推進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思政課”重要論述,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7]“大思政課”建設,與國家人才強國戰(zhàn)略和教育強國建設一脈相承,旨在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爭做“大先生”、善用“大資源”、匯聚“大能量”,努力培養(yǎng)青年學生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一方面,“大思政課”建設的全面推進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強調將思政教育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合力。另一方面,“大思政課”建設的全面推進也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將課程思政和現實緊密結合,讓理論與時代同頻共振,以“大視野”和“大體系”來培養(yǎng)心懷“國之大者”的時代新人。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學框架,從全局和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和規(guī)劃思政教育工作,確保思政教育的連貫性和實效性,同時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結合實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大思政課”的大格局培育時代新人,助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
(二)多元文化思潮的沖擊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帶來了新挑戰(zhàn)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碰撞日益頻繁。高校作為思想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深刻影響。這種影響既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多元文化的沖擊使得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復雜,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基于一元化的文化價值觀,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種價值觀、信仰和觀念交織在一起,使得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社會現象時容易感到困惑和迷茫。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具備更加敏銳的洞察力和更加開放的思維方式,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應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種挑戰(zhàn)。多元文化的沖擊也帶來了價值觀沖突的問題,不同的文化群體往往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這些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之間的沖突和碰撞,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困惑和疑慮。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同時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務。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點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增強其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教育數字化改革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創(chuàng)造了新方向
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其成為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著力點。教育數字化改革通過引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使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和方法更為多元,也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開辟了新方向。一方面,教育數字化打破了時空限制,借助數字技術和數字資源實現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的虛擬還原與全面復盤,讓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實現了思政教育的多場景全覆蓋。另一方面,教育數字化改革也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傳統的思政教育往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而數字化技術則可以通過多媒體、互動式教學等方式,將思政教育向交互式參與、自主化學習以及智能性管理轉變,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政教育,推動形成良性互動的高校師生關系。此外,教育數字化改革還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平臺,數字化思政教育資源庫的建設,使高??梢哉细黝愃颊逃Y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實踐機會。然而,教育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在推動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升的過程中也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如何確保數字化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如何避免數字化技術的濫用和誤用,都是高校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育人方式,加強數字化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提高教師的數字化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有力推動高校思政工作有效開展與提質增效,積極開拓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現代化發(fā)展新格局。
三、實踐邏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升策略的四維路徑
在國內國際形勢的深刻演變下,國內外環(huán)境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日益凸顯,不同思想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也愈發(fā)激烈。面對這樣錯綜復雜的發(fā)展局勢,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務必時刻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最大限度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立德屬性與樹人功能,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高校教育全局發(fā)展目標,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zhàn)略高度,從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把握內在要求、優(yōu)化內容供給、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及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持續(xù)推動思政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一)理論指引,把握思政育人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chuàng)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睂τ诟咝K颊斯ぷ鱽碚f,同樣如此。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只有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才能夠幫助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才能夠牢牢把握“培養(yǎng)什么人”的育人目標,更好地深入實施“怎樣培養(yǎng)人”的科學方法,更加深刻認識到“為誰培養(yǎng)人”的責任意識,確保思政育人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此,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深入學習和領會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研究闡釋其科學內涵和理論實質,貫徹落實這一思想對高校思政教育的行動要求,深刻把握思政育人的內在要求,自覺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和思想指導來闡明思政教育本質,建立科學的思政育人理論體系。首先,高校應該全面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引領作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科學理論的精髓,引領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和道路前進。其次,高校應當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辦好思政課這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確保青年學生這一“新時代主力軍”在成長成才的征途上始終沿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路不斷前進,矢志不渝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最后,高校應當結合時代發(fā)展和社會變革的實際,及時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重大決策部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和政策導向,增強青年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深入調研,優(yōu)化思政教育內容供給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度調整,我國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在這一形勢下,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呈現出多元并存的態(tài)勢,使得學生的思想認知更加多元化。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思想認識是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對學生思想進行全過程跟蹤和掌握,及時發(fā)現思政育人過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是實現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因此,深入調研是優(yōu)化思政教育內容供給的重要渠道之一。一方面,從現實邏輯層面出發(fā),只有深入調研,精準把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困難進行深入剖析,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成長需求,對癥下藥,實施有效的內容供給,才能最終實現精準化和個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基于調研結果,有針對性地對高校思政教育內容供給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包括調整課程設置,使思政課程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加符合時代要求;更新思政教學內容,將最新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引入課堂,增強思政教育的時代感和現實性;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互動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此外,高校應當特別強調思政教育的實踐性和體驗感,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升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
(三)體系推進,搭建科學思政育人平臺
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快構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首先,從體系推進、平臺搭建方面出發(fā),高??梢酝ㄟ^建立學生參與平臺,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政活動中來,增加他們對思政教育的認同感。其次,可以優(yōu)化溝通渠道,建立信息交流平臺,運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以便更好地與學生互動交流,及時傳達思政教育相關信息,有效解答學生的疑問,增強學生對思政教育的理解。此外,還可以建立學生議事會、思政社團等機制,使學生參與到思政活動中,讓學生的聲音被聽到并得到重視。思政社團還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包括討論、演講、社會實踐等,激發(fā)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興趣。最后,在當前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還可以通過引入數字化教育技術,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網絡平臺、移動應用等,加強思政育人工作的信息傳遞和互動性,通過數字化教育技術,讓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和互動性,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
(四)扎實落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有信仰的人講述他們的信仰。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只有先在思政課教師心中深深扎根,才能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這表明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思政課教學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于學生思想引領的深切關懷。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教師,要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一方面,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思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高尚的師德和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強思政教師的專業(yè)培訓,提升思政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通過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促進思政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生命線,不僅是我國高校的特色,更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yōu)勢,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黨愛國情懷等思想層面價值浸潤至關重要。立足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新形勢下的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我們要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思想武裝頭腦,以科學理論為指引,深刻把握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內在邏輯,充分踐行“大思政課”育人要求,肩負起當代接班人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不斷總結經驗、創(chuàng)新方法,持續(xù)提升育人水平,培養(yǎng)更多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和責任擔當的優(yōu)秀人才,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積極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貢獻積極力量。
參考文獻:
[1] 孫軻.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N].人民日報,2023-05-30(1).
[2]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2021年1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N].人民日報,2021-11-17(1).
[3] 李忠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研究——以實踐系統論為視角[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2).
[4]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34.
[5] 李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大學生基層黨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23.
[6] 陳吉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踐行“四個統一”師德觀研究[D].吉林大學,2019.
[7] 杜尚澤.“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場觀察)[N].人民日報,2021-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