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下,數學探究活動已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有效開展數學探究活動,教師可應用深度學習理念設計教學內容,并結合教學實際創(chuàng)設具有挑戰(zhàn)性的研究主題,充分發(fā)揮數學探究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
[關鍵詞] 數學探究活動;研究主題;自學能力
在新課程的推動下,數學探究活動已成為當下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部分. 通過數學探究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獲得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必要時間和空間,有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探究經驗和思想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勤于思考、樂于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數學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以促成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當下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熱詞,其是針對傳統課堂淺層學習和被動學習提出的全新學習方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且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主題,通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應用知識,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教學“探索與證明基本不等式”時,筆者基于教學實際精心設計了一次探究活動,以期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發(fā)現、學會思考、學會學習,促成深度學習的發(fā)生. 現將教學過程呈現給大家,供參考!
教學簡錄
1. 任務驅動,激發(fā)興趣
任務1 查閱資料,豐富認知.
2002年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會徽(如圖1所示)是根據趙爽弦圖設計的,它像轉動的風車,揮舞著手臂,熱情洋溢地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學家. 對于趙爽弦圖,你知道多少?你知道趙爽是如何利用“勾股圓方圖”詳細證明勾股定理的嗎?請大家到網上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這別具一格的證明方法.
設計意圖 課前借助探究性任務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或書籍查閱相關資料,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另外,通過閱讀相關資料,讓學生體會數形結合在研究數學問題中的價值,并培養(yǎng)學生數形結合意識.
任務2 利用幾何畫板讓趙爽弦圖“動起來”.
觀察動圖(具體制作過程可以到網上查詢),請嘗試寫出其中蘊含的相等或不等的數量關系.
設計意圖 在教學中,教師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動手做”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學會用幾何畫板等工具來研究數學問題,充分體驗探究樂趣.
2. 課堂探究,推導公式
問題1 如圖3所示,令正方形ABCD的面積為S,4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積之和為S,直角邊的邊長分別為a,b. 結合已有經驗,你能寫出怎樣的不等或相等關系?
問題2 不等式a2+b2≥2ab是否對任意實數均成立?何時取等號?請嘗試用特值法加以驗證.
師生活動:教師提供時間讓學生列舉實例,然后將結果填寫到Excel中,引導學生從特殊中抽象出一般性規(guī)律,最終形成猜想. 即a2+b2≥2ab(a,b∈R),當且僅當a=b時取等號.
設計意圖 這樣將情境問題逐步轉化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直觀想象和數學抽象等素養(yǎng). 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問題情境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在問題探索過程中提出猜想,并通過特值法進行驗證,從而逐步提煉出重要不等式. 這樣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助于激發(fā)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另外,在此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幾何畫板的生動和形象特點增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身心愉悅地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問題3 剛剛我們運用特殊到一般思想方法得到結論“a2+b2≥2ab(a,b∈R),當且僅當a=b時取等號”,對于這一結論,可以證明嗎?
設計意圖 該結論是從特殊案例中抽象、猜想得到的,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然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猜想并不能作為結論,因此有必要引導學生對該結論進行驗證,以此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要急于將證明思路呈現給學生,而應提供機會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并給予啟發(fā)、指導、評價和鼓勵,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問題4 若a>0,b>0,用代替a,代替b,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其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追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證明這一不等式嗎?
師生活動:教師提供時間讓學生猜想、驗證、交流. 形成猜想后,教師鼓勵學生嘗試應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證明,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證明過程. 教師巡視,并將優(yōu)秀的證明過程通過投影展示出來.
方法1:作差比較法. -=≥0,當且僅當a=b時取等號.
方法2:分析法. 要證明≤,只需證明a+b≥2,即證明a+b-2≥0,只需證明(-)2≥0,顯然該不等式成立(當且僅當a=b時取等號).
方法3:綜合法. 因為(-)2≥0,所以a+b-2≥0,所以a+b≥2,所以≥(當且僅當a=b時取等號).
這樣,通過多角度思考與探究,學生順利得到基本不等式.
設計意圖 在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數學探究魅力,發(fā)展自學能力.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將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思考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同時,教師還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逐漸愛上數學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
3. 幾何解釋,理解公式
問題5 如圖4所示,已知AB為圓O的直徑,點C為AB上任意一點,過點C作DE⊥AB,分別交圓O于D,E兩點,連接AD,BD,OD.
(1)設AC=a,BC=b,結合已有經驗,你能否找到和呢?
(2)根據以上發(fā)現,你能否對基本不等式作出幾何解釋呢?
師生活動:教師預留時間讓學生觀察,充分挖掘圖4所蘊含的數量關系,以此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基本不等式. 在此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利用幾何畫板制作動圖,通過移動點C的位置分析基本不等式的幾何意義. 當然,在此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障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集思廣益,突破障礙,獲得深刻理解.
設計意圖 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從“形”的角度出發(fā),尋找相等與不等關系,揭示基本不等式的幾何意義;鼓勵學生將“數”與“形”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感知“數”與“形”的和諧之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數形結合意識,提高學生直觀想象和邏輯推理素養(yǎng).
4. 實際應用,深入理解
例1 王大伯準備用柵欄圍一個面積為4平方米的矩形苗圃. 從節(jié)省材料的角度出發(fā),該苗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時,所用的柵欄最短?最短是多少?
例1的難度不大,學生應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解決問題:設矩形的長為a米,寬為b米,則ab=4. 又≥,所以2(a+b)≥8,當且僅當a=b=2時取等號. 即當矩形的長和寬都為2米時,所用的柵欄最短,其長度為8米.
例2 王大伯想用長12米的柵欄圍成一個矩形苗圃,怎么圍可以使矩形面積最大?最大面積是多少?
學生結合例1的探究經驗,很快得到了答案:設該矩形苗圃的長和寬分別為a米和b米,則2(a+b)=12,即a+b=6. 又≤=3,所以ab≤9,當且僅當a=b=3時,等號成立. 即將其圍成邊長為3米的正方形可使苗圃的面積最大,最大面積為9平方米.
追問:你還能用其他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嗎?
師生活動:教師提供時間讓學生尋求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如函數法,教師呈現具有代表性的解答.
設計意圖 從生活情境出發(fā),引導學生利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促進“學以致用”教學目標的落實. 在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利用不同方法求解,幫助學生積累求解最值的經驗,讓學生體會解題方法的多樣性,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水平.
解后反思:結合以上問題的解決過程,請運用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闡述你的發(fā)現.
師生活動:在教師的啟發(fā)和指導下,學生歸納總結一般性結論. ①若ab=P(P為定值),則當且僅當a=b時,a+b有最小值,其最小值為2;②若a+b=S(S為定值),則當且僅當a=b時,ab有最大值,其最大值為.
通過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形成了一般性結論,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數學能力的提升. 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關注基本不等式的適用條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
設計意圖 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將具體問題抽象成一般性結論,以此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此過程中,教師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并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基本不等式的要點,以此有效規(guī)避因機械套用而出現錯解的風險,培養(yǎng)思維的嚴謹性,提高解題準確率.
5. 課堂練習,鞏固強化
(1)用長20米的柵欄圍成一個矩形苗圃,若使得苗圃的面積最大,可以怎么圍?
(2)用長30米的柵欄靠墻圍一塊矩形菜地,墻長18米,當矩形的長、寬分別為何值時,矩形菜地的面積最大?
(3)若想做一個底面積為48平方米,高為2米的長方體蓄水池,底面的邊長取何值時,可以使其耗材最少?
設計意圖 通過經歷前面的探究,學生已經初步建立了運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的數學模型. 為了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這一模型,逐步提高數學應用水平,教師給出具體問題.
教學思考
1. 以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為導向,促進數學核心素養(yǎng)落實
深度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本質,形成適應終身學習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 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認知為出發(fā)點,以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為導向,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發(fā)現、發(fā)展及應用等全過程,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通過多角度探究揭示基本不等式的本質含義,從而為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2. 以挑戰(zhàn)性探究活動為主線,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課程的推動下,教師可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引領性的學習主題,讓學生以“主角”的身份參與其中,化“被動”為“主動”,幫助學生走出記憶模仿的淺層學習,逐步走向深度學習.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筆者在課前、課中設計了多個探究任務,如課前讓學生利用幾何畫板制作趙爽弦圖,課中引導學生從“數”和“形”兩個角度解釋基本不等式,這樣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不知不覺參與到數學課堂活動中,并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合作,推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3. 以全面發(fā)展學生為目標,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教師要貫徹“以生為主體,以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并及時進行激勵與指導,以此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有所提升. 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主動思考、主動交流,以此通過有效的互動交流提出、發(fā)現并證明結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價值,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師還要及時給予鼓勵、指導和評價,通過“教”與“學”的協調發(fā)展,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和學生的學習品質.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發(fā)展學生為目標,重視學生主體價值的激發(fā),提供機會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以此促成深度學習的發(fā)生,促進學生數學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