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既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同學們必學的一部分內(nèi)容。了解古代詩歌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對大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有極大的幫助。下面,筆者就對其中的幾種表現(xiàn)手法作簡要的介紹。
一、襯托
襯托,即通過描寫某一事物來突出主要描寫對象的某種特質(zhì)的修辭手法。使用襯托的表現(xiàn)手法,可以使事物的特點變得更加清楚、鮮明、突出。一般來說,詩人在詩句中會描寫兩種或多種事物。這些事物之間往往主次分明。
示例:
贈汪倫
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在這首詩中,詩人用“深千尺”來贊美桃花潭的潭水之深,看似是在寫景,實則是在為接下來的抒情作鋪墊。詩人使用襯托的表現(xiàn)手法,用深深的潭水來襯托無形的情意,表明桃花潭的潭水再深也比不過汪倫對自己的情誼,既生動又形象地突出了汪倫對自己的情感之深。
在這首詩中,李白采用的是正襯的表現(xiàn)手法,即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主體事物。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他同樣使用了正襯的表現(xiàn)手法: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痹谠姼柚?,他并沒有直接寫天姥山有多么高,而是以五岳、天臺來襯托天姥山。要知道,五岳、天臺均以險峻而聞名遐邇,而天姥山比它們還要高。這就很好地襯托出天姥山的山勢之高。
除了正襯之外,反襯也是非常常見的。比如,王維在《鳥鳴澗》中寫道: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痹娙擞螟B鳴的“鬧”反襯出春山的“靜”,非常巧妙。
二、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是一種繪畫的技巧,是指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施以濃墨重彩,使畫面中的某個部分變得更加突出的一種技法。烘托則不同,是指有意避開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而用水墨去點染其外部輪廓,使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變得更加鮮明突出的一種技法。一些同學分不清這兩種表現(xiàn)手法。因此,筆者將其放在一起比較分析。
比如,漢樂府民歌《江南可采蓮》中寫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痹娙诉\用渲染的表現(xiàn)手法,從正面描寫魚兒歡快游動的景象,呈現(xiàn)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江南水鄉(xiāng)畫,不難使人感受到其中的勃勃生機。
又如,樂府詩《陌上?!分袑懙溃?“行者見羅敷,下?lián)鄞m?,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耕,鋤者忘其鋤?!痹娙讼胍憩F(xiàn)羅敷的美,卻并未對羅敷的外貌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反應,從側(cè)面烘托出羅敷的美。
再如:
夜 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詩中沒有一個字、一句話直接描寫雪之大,而是從觸覺、視覺、聽覺三個角度來表現(xiàn)雪。在觸覺上,詩人感覺到衾枕寒冷;在視覺上,看到大雪映白了窗子,將窗戶都照亮了;在聽覺上,聽見雪壓垮了樹枝。這首詩看似在寫人,實則在寫雪。
當然,一些詩人會綜合運用這兩種表現(xiàn)手法。比如,孟浩然在《早寒有懷》中寫道: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預有問,平海夕漫漫?!痹娙讼蠕秩玖撕淦嗲宓姆諊纸璐撕嫱谐鲎约阂蚯巴緹o望而感到郁悶的心情。
三、虛實結(jié)合
“虛”一般是指在現(xiàn)實世界中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的東西。 “實”則是指在現(xiàn)實世界中客觀存在的物象。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可以給讀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古代詩歌中常見的“虛景”包括:(1)夢境、神仙鬼怪的世界;(2)已經(jīng)消失的景象,包括歷史上發(fā)生的景象和曾經(jīng)親眼見過的景象;(3)想象中的未來的景象。
示例: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詩人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先描述冬至日自己一個人在客廳里與影子相伴(實寫),表達孤寂之情;再想象家里的人或許像他一樣,深夜坐著談論著他這個遠行人(虛寫),表達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簡而言之,同學們在閱讀詩歌時要多多關(guān)注其中的表現(xiàn)手法,分析其作用,以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情感。
(作者單位:長沙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