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散頁一疊

2024-09-04 00:00:00汗漫
詩潮 2024年8期

汗漫

1

一個記者問弗羅斯特:“當可以直接用散文表達的時候,你為什么寫詩?”

弗羅斯特反問:“為什么你要唱歌?為什么你要跳舞?這,就是一個古老的習慣,如果歷史上沒有任何人寫過詩歌,我認為我根本不會寫詩?!?/p>

寫詩是一份古老的遺產,像唱歌、跳舞,只有部分人能成為這遺產的繼承者。大部分人只會寫廣告詞、本報訊、匿名信。

希尼喜歡弗羅斯特,“因為他有農民的準確和狡黠”。一個農民,他把握節(jié)氣種瓜種豆,必須是準確的;開掘一個泉眼用來澆地的位置,必須是準確的;追擊一只野兔的路線,必須是準確的;而為麻雀們立起稻草人、為野獸挖掘陷阱一類的狡黠,也必須要擁有。

“好詩人身上有一種農民氣?!彼沟傥纳f這句話時,大概想到了弗羅斯特。

好詩人,就是要準確而狡黠。

2

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在官僚制問題研究中提出兩個意象:“堅殼”(組織),“齒輪”(工具化的人)。

陶淵明,就是中國士大夫中主動逃出“堅殼”與“齒輪”回到田野勞作的人。這,其實也是詩的作用力,讓他在南山下、東籬邊,重新成為自治自在的人。鄰居知道他是詩人,更承認他還是農夫,交談話題,就集中于霜降后的寒意和匱乏,而非虛無的聲名?!跋嘁姛o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挪威詩人豪格是一個種植果樹的農夫,喜歡陶淵明,寫著陶淵明般的詩句:“當我在這個早晨醒來,窗玻璃已經結霜,/而我發(fā)熱于一場美夢。/火爐從它欣賞過的一塊木材中/徹夜傾倒出溫暖。”

陶淵明和豪格,都是能夠在語言中“徹夜倒出溫暖”的人,因為詩,而遠離堅殼和齒輪。

3

德國思想者阿倫特喜歡席勒的詩《來自遠方的姑娘》,就以“來自遠方的姑娘”自稱。好詩人都應該是“來自遠方的姑娘”,帶著陌生的美和愛意。

“我這一生沒有愛過任何一個民族、一個集體——不愛德意志,不愛法蘭西,不愛美利堅,不愛這一切。我只愛我的朋友,我所知道、所信仰的唯一一種愛,就是愛人?!卑愄厝缡钦f。

墨西哥詩人帕切科大約讀過阿倫特,他有這樣一首詩:“我不愛我的祖國。/她抽象的輝煌,你無法捉摸;/不過,為了她的十來個地方/些許民眾,港口,松樹林,/堡壘,一些建造壞了、灰蒙蒙、鬼怪般的城市,/她歷史上那么幾個人物,/山脈,還有三四條河流,/我愿意將自己的生命付出?!?/p>

波蘭詩人辛博斯卡說:“也許你會從散文中學到愛。”這“散文中的愛”,及物、落地,有明確的指向和依歸,不可以蹈虛凌空、無法確認,從而逃避責任。

愛具體的人和事物,并愿意為之獻身,像那散文中的愛一樣,這是阿倫特、帕切科、辛波斯卡給予那些熱衷抽象表達者的警示。

4

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化了許多筆名扮演可能的自己,寫出多種風格的詩篇,像活了很多輩子。

佩索阿戴著面具扮演得最好的詩人,是牧羊人阿爾貝托·卡埃羅,其“簡歷”如下:自幼失去雙親,小學文化程度,與姑奶奶長期居住于鄉(xiāng)村,牧羊,二十七歲病故,留下《牧羊人》近百首杰出詩篇,贊美自然、四季與愛情。佩索阿稱,自己在“這位大師”啟發(fā)下,開始創(chuàng)作。

佩索阿惶然而悲觀,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牧羊人,用草綠臉譜幫助自己那一張臉抵御孤寒。

“春夜的月亮高懸/想起你,我才是完整的自己/奔過曠野的微風和我相遇/想起你,呢喃你的名字;/我不再是我。我是幸福的/明天,你會來吧?”我喜歡他的這首詩。

如果用牧羊人走過的草地作為臉譜,我也能變得新穎而完整——“明天,你會來吧?”

5

有好事者進行統(tǒng)計,唐詩、宋詞中經常出現(xiàn)的詞匯如下:“萬里”“千里”“故鄉(xiāng)”“歸”“何處”“不知”“不得”“君不見”“行路難”“萬古愁”……

當代詩人,又怎能避免運用這些詞匯敘述、抒情、言志?“古今人情不遠。”(孟子)

一代代的人類,喜悅和悲傷沒有大變化,仍是千里萬里的艱難與孤愁。寫作的母題,相應也沒有大變化——千里萬里的艱難與孤愁。

無非是,這人情,這艱難與孤愁,埋伏在嶄新名詞和提速的動詞中,向人類襲來,從“人工智能”“無人機”,到“信息繭房”“量子糾纏”……

面對由新詞匯構成的新世界,詩人表達的難度在加大,重復前人修辭或者失語,都意味著“當代詩人”這一概念的消失。危險。

6

關于詩的起源,臺灣詩人鄭愁予認為:“有那么一群人,敏感的人,利用樂器,利用火,聚而成社。主持這個社的人,以女性為主,這女性是最早的巫。當巫對天呼求時,就是詩的開始。”

火與呼求,是詩的開始,決定了詩歌的品質(光芒)和音樂性(聲響),從視覺和聽覺兩個維度,抑制黯淡、激蕩人心。

詩——漢語的靈魂,自古至今都在尋找著適當的載體,在那些巫、詩人身上,活下去。

鄭愁予的名字來自辛棄疾的詩:“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卑l(fā)愁的辛棄疾,騎在馬上,在長江邊眺望淪陷的中原。鷓鴣聲聲,驚心動魄。那鷓鴣,就是詩人的前世和來生。

我與鄭愁予見過兩面。夫人坐在輪椅上,被人推著。他站一旁,懷抱鮮花,愁容滿面。我沒有去打擾他。

我們發(fā)愁的事情大抵相似,可以去讀讀他的詩。我們發(fā)愁的事情并不相似,可以去讀讀他的詩。

7

看到過米沃什、布羅茨基和希尼三人的合影,像三個頑童,摟肩歡笑。我喜歡這三個詩人。他們自然也彼此喜歡。詩風差異大,但一概彌漫天真的光輝——直視惡與偽,肯定自由、生命和美。

扎加耶夫斯基喜歡米沃什,多次去他寓所看望,共飲暢敘?!霸诓蛷d,他說話聲音很大,因為聽力不好,這使他的朋友有一些難為情——說話的隱私性少了。他的笑聲不可抗拒?!泵孜质矏鄞笮?,“仿佛需要從其職業(yè)性的莊重里,暫時抽身休息片刻”。以笑聲,對抗這世界的喧囂和悲泣。

正如扎加耶夫斯基所言,米沃什不是教條主義者,“從來沒有同意自己的意見”,其詩歌“狂喜的語調混合著清醒的反思”,“它不是‘自然的’詩歌,不是‘沉思歷史’的詩歌,也不是‘自傳性的抒情’——它是這一切!”

偉大的詩人和詩歌,必然沖破種種分類學的籬笆,正如偉大的事物沒有邊界。

8

自《詩經》開始,“比、興、賦”,就成為詩歌寫作的基本技藝,尤其是比喻。難以想象,一個人如果沒有比喻的能力,如何能成為詩人。

弗羅斯特認為,一個人除非善于熟練使用比喻,否則就是不安全的。他把比喻,視為普通人也需要擁有的生存能力。通過比喻可以找到情感對應物、同類項、參照系,擺脫孤立無援的境地,獲得轉化與整合的可能性。在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的幫助下,一個人、一個詩人,讓尋常世俗生活,煥發(fā)出強烈的美感和力量。

“少年時代是漫長無邊的。不管以后我們還能活幾十年,都無法填滿少年時代這座飛機庫。我們會分散地或成堆地、不分白晝或黑夜地飛進去尋找回憶,就像教練機飛回機庫去添加燃料一樣?!倍砹_斯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在回憶錄《安全保護證》中,寫下對于少年時代的比喻,過目難忘。

“太陽的光芒像出爐的鋼水倒進田野”“大地的肉像金子一樣抖動起來了”“大船,滿載黃金般平穩(wěn)”“夕陽,老虎推動磨盤般莊嚴”……中國詩人多多的比喻,同樣奇崛,呈現(xiàn)出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

當下,在視頻中,在講臺上,大談“詩人的境遇和使命”一類空泛話題,卻說不出一個好比喻的人很多,姿態(tài)傲慢,眼神不安。

9

常見有人用“翻譯體”一詞,質疑某種陌生化的敘說方式,其實是在質疑某種陌生的外部世界。

從古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漢語之所以生生不息,正在于不斷汲取外來語匯,其實,就是汲取外來思想和智慧。如同漢民族的血液譜系,復雜而開闊,故能綿延至今。

中華文明的演進,正在于漢語詞匯表的不斷更新:“涅■”“剎那”“眾生”“覺悟”“禪”“因果”……據統(tǒng)計,有3000多種詞匯出自對佛經的翻譯。當下,通過翻譯進入漢語的新詞匯,有“動漫”“寫真”“追星”等。

反之,漢語也在影響著異國語言的風貌,如“功夫”“臺風”等等。

外來詞匯和語式打破既定范式,從而使人類的思想和言說保持活力和開放性。

馬鈴薯、番薯、玉米、西紅柿、棉花、辣椒……先后自異邦“翻譯”至華夏,使長期依靠本土的黍、稻、麥生存的華夏,得以延續(xù)和壯大。

土地也是翻譯家。謝謝翻譯。歡迎翻譯體。

10

詩人周濤在2023年末去世。20世紀80年代,他提出“解放散文”“我就是章法”,表達對當時散文文體狀況的不滿,并投入散文寫作實驗。這恰與臺灣詩人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辮子》一文倡導的“另一種散文”(即“超越實用而進入美感的,可以供獨立欣賞的創(chuàng)造性散文”)形成呼應關系。

隨之,更多詩人投入“散文文體的革命”,從而使當代散文面目一新,獲得與詩、小說平等相待的文體尊嚴。

將詩與文相互融入而非對立,這一中國傳統(tǒng)源遠流長。杜甫“以文入詩”,韓愈“以詩入文”,故能自成高格。

德國思想家海德格爾同樣認為:“詩的反面不是散文。那純粹被說出的東西的反面,即詩的反面,不是散文。純粹的散文從來不是‘無詩意的’。它和詩篇一樣充滿詩意,因而也和詩一樣罕見?!?/p>

散文也只允許卓越、罕見,暗藏一顆卓越、罕見的心——詩。

11

“詩的活動源于因詞語低效而產生的絕望?!蹦鞲缭娙伺了惯@句話中的“詩”,可以代入“散文”。必須以詩的標準來要求散文——保持精準和獨到,才能罕見、卓越。

在俄羅斯,小說、散文的文體界限模糊。契訶夫的《草原》是小說還是散文,巴別爾的《紅色騎兵軍》是小說集還是散文集?在中國同樣如此,魯迅的《故鄉(xiāng)》是小說,同樣可以看作散文。

之所以能夠出現(xiàn)“文體界限模糊”這一現(xiàn)象,正在于文本的內核是詩性的,故能不依賴戲劇性沖突,就可以抵達人物內心的微妙奇崛處,呈現(xiàn)出一種事實的詩意。

偉大的作家,必然是偉大的詩人,與文字是否分行無關。

12

移居上海二十多年,我的生活依舊以故鄉(xiāng)中原為參照物、為尺度,反觀自我,糾正內心。我寫上海、寫世界,本質上依舊是在寫中原、寫童年。

與那些在弄堂里生長、蘇州河里游泳、紅房子里喝羅宋湯、復興公園里談戀愛的上海本土作家相比,我們有根本的不同。我寫我的上海,就是寫上海的我。他們寫他們的上海,就是寫上海的他們。一個上海,無數種表達。

“恪守詩人的訓誡,包括研究藝術、經歷坎坷及保持蛙皮的濕潤?!痹娙肆_伯特·勃萊在《尋找美國的詩神》一文中,寫下這句著名的話。所謂“蛙皮的濕潤”,即詩人應具備對于周遭處境的敏感性與反應力,似蛙皮之于沼澤、池塘、雨季。

目前,我爬滿皺紋和老年斑的皮膚,還能保持濕潤,與中原童年依舊隱秘存在,有關。

“研究藝術”“經歷坎坷”,這兩個方面比較欠缺。也只能這樣吧。

镇江市| 洪雅县| 延庆县| 蒙阴县| 深州市| 阿勒泰市| 盐池县| 洛宁县| 化德县| 灵山县| 泾源县| 稷山县| 赣州市| 黄山市| 仙游县| 都昌县| 濮阳市| 安福县| 通河县| 北川| 潼南县| 山东省| 黑龙江省| 高清| 尼木县| 临沂市| 台中市| 汶上县| 财经| 洛川县| 无锡市| 米易县| 荃湾区| 嘉荫县| 微山县| 普兰县| 沙河市| 大城县| 恭城| 江达县|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