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初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越來越追求自身個性,這也促使初中班主任不得不更新管理方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初中班主任如果仍采用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到師生之間的交流。此外,初中班主任需要進行溝通交流的對象不僅是學生,還包括學生家長與學校管理者,因此有必要從班主任、學生、學校管理者、家長四個主體出發(fā)去更新溝通方式,提升溝通交流的實際效果。
一、理論依據與來源
(一)和諧溝通理論
和諧溝通理論主張,若要使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有效,減少學生的逆反行為,就必須要采取溫和的溝通方式。這種溝通方式極力主張班主任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權威思想,當班主任與學生產生不一致的意見時,班主任要學會傾聽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用友好的方式與學生溝通,并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建議。
(二)個人中心理論
個人中心理論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每個學生的個性,教師在管理班級時要把學生放在首位,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才可以更好地與學生溝通,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二、師生溝通困境及其成因
師生溝通困境通常出現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當前比較普遍的溝通困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目標沖突。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首先關注的是學生成績,未將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
第二,b56c650ef6f7d1fc5b9143aaddeddf7d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內容功利性強。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內容與學校制訂的管理規(guī)范和教學要求相關,容易挫傷學生的溝通積極性。
第三,信息不對稱。傳統(tǒng)的師生溝通方式容易挫傷學生的溝通積極性,致使學生不愿將信息全部告之,導致班主任和學生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對稱的現象。
第四,溝通方式落后。例如,當前班主任采取的溝通方式主要是與學生進行面談,場景也主要集中在辦公室和教室,這種單一的溝通方式和場景不利于雙方的有效溝通?;诎嘀魅蔚慕嵌榷?,班主任老師的育人觀念比較傳統(tǒng),自身素養(yǎng)不足,缺乏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技巧,也阻礙了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三、提升溝通技巧的對策
(一)以學生為本,用科學的育人理念指導
第一,初中班主任必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科學的育人觀念為指導,為班級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交流氛圍,與學生平等地探討和交流。第二,定期開展師生溝通交流主題班會。開展主題班會能夠拓寬師生的交流面。例如,在某初中一班級里,有幾名學生經常結伴曠課去網吧打游戲,這讓班主任非常頭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班主任并沒有直接批評學生,而是組織了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們討論網絡游戲的利弊。在討論中,那幾名學生認識到過度沉迷游戲的危害,之后曠課的現象明顯減少。
(二)積極引導,強化學生主動溝通意識
作為班主任,除了督促學生完成學業(yè)之外,培養(yǎng)學生日常的溝通與交流技巧也是必要的。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想要跟初中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班主任需要積極地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首先,當學生與班主任交流時,班主任應該全神貫注地傾聽他們的問題、意見或困擾。班主任要讓學生感到被尊重。例如,小芳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學生,很少主動與同學交流。班主任發(fā)現這個情況后,安排了一名活潑開朗的學生做她的同桌,鼓勵她們多交流。同時,班主任還經常組織一些團隊活動,讓小芳有機會與其他同學互動。通過這些努力,小芳的性格逐漸變得開朗起來,與同學們的關系也更加融洽。
其次,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應該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或復雜的術語。這樣可以更好地與學生建立聯系,使他們更愿意敞開心扉與班主任交流。例如,學生主動請教老師:“我不明白這個概念,能否再解釋一遍?”班主任可以這樣回應:“當然可以!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最后,班主任在為學生提供幫助以后要積極地收集評價與反饋,了解學生的困擾或問題有沒有得到切實解決。如果沒有解決,后續(xù)需要及時地跟進,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還要關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他們在溝通和表達方面可能存在差異。因此,要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例如,考完試之后,學生跟老師說:“老師,我努力學習了,但成績還是不理想?!卑嘀魅位貞骸拔铱吹侥愕呐α?,成績并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一點是你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努力,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p>
(三)改革創(chuàng)新,對班主任隊伍結構進行優(yōu)化
學校也可以從自身角度出發(fā),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師生溝通技巧做出努力。
首先,學校要增強班主任的責任意識,讓班主任明確自身的角色,確保每個班主任都清楚自己在溝通工作中的職責,避免重復或遺漏。
其次,學??梢约訌妼Π嘀魅蔚膶I(yè)培訓,尤其是對年輕班主任的培訓,讓年輕班主任能夠快速融入教學環(huán)境,提升他們的溝通技巧和管理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例如,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培訓課程,涉及溝通技巧、情感管理、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內容,幫助班主任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最后,鼓勵班主任之間進行團隊合作,營造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共同解決教學問題和分享教學經驗。例如,某學校定期組織班主任會議,讓班主任分享各自在與學生溝通交流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共同學習和進步。這樣的交流方式有助于班主任之間互相學習、借鑒,從而在管理班級事務時更加得心應手。
(四)家校合作,切實促進學生成長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出自己的努力。定期舉辦家長會是家校合作的基本形式,可以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等情況,也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共同探討教育方法。例如,江蘇省徐州市求是小學通過“換位體悟”式家校共育實踐,讓家長和教師面對面交流,統(tǒng)一教育理念,開展“一日教師”“魅力爸媽進課堂”等活動,讓老師在教育學生時多一些人文關懷,家長配合學校時多一些體諒理解。學校站在家長的角度,舉辦線上“教育超市”、線下專題學習等活動,為家長“充電”蓄能。
除此之外,學校可以建立家校之間的溝通機制,如通過電話、郵件、微信、QQ等進行溝通,以便及時交流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家長還可以主動要求學校開展一些家校共育活動,如親子活動、志愿者活動等,提升家長對學校教育活動的參與度。
四、結語
班主任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對于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班主任要及時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和背景下,班主任溝通交流的技巧應更加成熟。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班主任,都要明確各自的角色和職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