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桉蝙蛾是桉樹主要鉆蛀性害蟲,嚴重影響桉樹健康生長。為給桉蝙蛾防治提供有效措施,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為例,分析了桉蝙蛾的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分區(qū)防控策略,并詳述了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及農林防治等桉蝙蛾防治措施。
關鍵詞 桉蝙蛾;蟲害;發(fā)生特點;防治措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
中圖分類號:S763.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61
桉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tǒng)稱,原產于澳大利亞及周邊地區(qū),現已被廣泛引種到全球各地,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埃塞俄比亞、巴西等)的主要經濟林木[1-3]。桉樹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生態(tài)適應性強,在我國廣泛種植[4]。自20世紀開始,廣西一直是我國桉樹主要種植區(qū)域之一,僅占全國0.6%的林地,貢獻了全國40%的桉樹木材[5]。2022年,廣西林業(yè)產業(yè)總產值達8 800億元,其中桉樹產業(yè)占比高達80%。但隨著桉樹林面積的迅速擴大,與之相關的病蟲害問題日益凸顯,對桉樹資源的安全及可持續(xù)利用構成了嚴重威脅[6]。其中,桉蝙蛾作為主要桉樹害蟲之一,其發(fā)生頻率與危害程度呈上升趨勢,導致桉樹生長受阻甚至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7-8]。傳統(tǒng)防治方法過度依賴化學農藥,不僅可能導致害蟲抗藥性增強,還可能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9-10]。因此,深入研究桉蝙蛾蟲害的發(fā)生特點及其規(guī)律,探索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對保障桉樹人工林的可持續(xù)經營、維護生態(tài)安全,以及促進廣西林業(yè)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為例,分析桉蝙蛾的發(fā)生特點,并提出側重于生物防治、農業(yè)措施等綠色防治技術的桉蝙蛾綜合防治措施,旨在為桉蝙蛾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1 研究區(qū)域概況
研究區(qū)域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林場始建于1951年,林地跨桂粵兩省,總場部設在柳州市桂柳路。林場常設機構10個,下設營林生產單位13個、服務單位9個、全資子公司7家、控股公司1家,主要經營商品林、經濟林、花卉苗木、油茶精深加工、土地開發(fā)、林下經濟、森林旅游、酒店、餐飲及超市等產業(yè)。截至2023年12月底,林場經營總面積7.63萬hm2,森林蓄積量超550萬m3,總資產超70億元,其中桉樹林經營面積約2.67萬hm2。
2 桉蝙蛾發(fā)生特點
2.1 形態(tài)特征
桉蝙蛾屬鱗翅目蝙蝠蛾科,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形態(tài)。卵為圓形至近圓形,直徑0.45~0.60 mm,未受精和受精初期卵呈乳白色,后轉變?yōu)楹稚?。初孵幼蟲乳白色,體長2.05~2.56 mm,1~2齡蟲灰色,老熟幼蟲體長70.02~110.04 mm,前胸背板褐色,氣門橢圓形,胸足黃褐色、圓筒形、脛節(jié)錐形,腹足5對。蛹呈長圓筒形,蛹長42.64~73.66 mm,頭寬7.9~11.02 mm,腹部第3節(jié)最寬,為7.08~10.58 mm。
成蟲絲狀觸角,長5.5~6.2 mm;復眼棕黑色;前足較短,側緣有長毛;胸腹部棕黑色,前翅狹長黃褐色,后翅淺褐色,鱗片較薄,半透明狀。雄蟲體長40.7~55.6 mm,雌蟲體長50.2~60.8 mm;雄蟲翅展70.9~110.6 mm,雌蟲翅展80.6~130.4 mm。
2.2 為害特點
桉蝙蛾幼蟲包括地棲和樹棲2個階段,幼蟲3齡前在地表的枯枝落葉層內棲息,一般持續(xù)1~2個月。3齡后幼蟲上樹,在桉樹樹干鉆蛀生活,形成多個蛀道,蛀道直徑為10~15 mm;同時幼蟲會在蛀道口蛀食韌皮部,一般可蛀食樹干的1/3~2/3,嚴重時可圍繞樹干蛀食一周[11]。桉蝙蛾幼蟲還會向蛀道外吐絲、蛀屑、蟲糞等,導致桉樹蛀道口形成蜂窩狀蟲糞包,直徑可達15 cm;蛀口處樹皮還會出現愈傷組織增生變粗的現象。桉蝙蛾為害時嚴重影響桉樹內部水分和養(yǎng)分的正常運輸,導致樹體生長受阻、健康狀況下降,造成生長緩慢或停滯。蛀食后的桉樹因為木質部受損而變得脆弱,易在強風中折斷或倒塌,極大地降低了林木的安全性和木材的使用價值。
2.3 發(fā)生特點
桉蝙蛾寄主植物除桉樹外還有毛桐、葡萄等各種軟闊雜樹,但其幼蟲對桉樹的選擇性最高,在50%以上。從為害對象來看,桉樹1年生、2年生萌芽林的幼林撫育除草工作去除了其他桉蝙蛾寄主植物,導致在此類林分內桉蝙蛾為害更為嚴重;桉樹樹齡3年后,桉樹基部木質變粗變硬,幼蟲難以鉆蛀危害,危害程度較輕。從環(huán)境條件來看,溝谷和下坡雜灌叢中的溫、濕度條件更適宜桉蝙蛾幼蟲生長,因此在溝谷和下坡的林分為害更嚴重。從為害部位來看,幼蟲更偏向于侵害樹干莖基部(多為2 m以下區(qū)域)[12]。從發(fā)生節(jié)律來看,桉蝙蛾于12月中旬以幼蟲越冬,次年2月至3月上旬幼蟲化蛹,4月上旬幼蟲羽化開始交配產卵,5月中旬幼蟲孵化,7月開始3齡幼蟲開始上樹為害,并在12月中旬入土越冬并重復上述過程[13]。
3 國有三門江林場桉蝙蛾防治措施
3.1 明確發(fā)生區(qū)域
每年7月,國有三門江林場桉蝙蛾幼蟲開始發(fā)生,在此時需要進行桉蝙蛾發(fā)生情況調查。調查時先根據桉樹種植片區(qū)、道路綠化等植被的分布情況規(guī)劃調查線路,通過蟲糞包等典型特征調查桉蝙蛾發(fā)生的基本情況。對于發(fā)現桉蝙蛾的地區(qū),則應進行標準地調查,具體過程為以林班為單位設置50 m×40 m的標準地,然后沿標準地對角線隨機選取20株以上的桉樹調查計算有蟲株率和病死率。根據有蟲株率劃分不同地區(qū)危害程度,有蟲株率在2%~5%時危害程度較輕,有蟲株率在6%~9%時危害程度中等,有蟲株率在10%以上時危害程度較重,有蟲株率在30%以上或病死率在3%以上時危害成災。
根據調查結果劃分桉蝙蛾發(fā)生區(qū),頻繁成災區(qū)為常發(fā)區(qū),此類地區(qū)多具有覆蓋率低、樹種單一、林相雜亂、林下適合桉蝙蛾寄生樹種數量較多、林內濕度大及天敵生物種類少且數量低的特征;偶然成災或極少發(fā)生的區(qū)域為偶發(fā)區(qū),此類地區(qū)林分較為復雜、林內濕度中等、林下適合桉蝙蛾寄生樹種數量中等,且天敵種類和數量較多;長期不發(fā)生或有蟲不成災的區(qū)域為安全區(qū),多為林分較為復雜、林下適合桉蝙蛾寄生樹種數量較多、林內濕度較小、天敵種類和數量較多的區(qū)域。
3.2 分區(qū)防控策略
3.2.1 常發(fā)區(qū)
在桉蝙蛾成災頻繁的常發(fā)區(qū),需要建立長期、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網絡,定期巡查,及時發(fā)現蟲情并進行綜合防治。防治時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天敵、生防菌和生物源農藥),蟲口密度較高、危害程度嚴重時采用化學防治。常發(fā)期蟲口密度較大,考慮到人力、物力、財力消耗,一般不采用物理防治。同時,結合農林措施實現蟲害的可持續(xù)防控。
3.2.2 偶發(fā)區(qū)
對于偶發(fā)區(qū),主要加強日常巡護,強化蟲情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蟲情防止蟲害蔓延。防治時主要通過采取農林措施改善林內環(huán)境條件,減少蟲源;同時通過生物防治的天敵作用控制蟲口密度。突發(fā)嚴重蟲害時可使用生防菌、生物源農藥等進行生物防治,控制蟲口密度,同時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及時清除蟲源。
3.2.3 安全區(qū)
對于安全區(qū),主要通過保護、利用天敵生物實現對桉蝙蛾的防控。對于受害植株,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滅殺幼蟲和蛹。
3.3 具體防治方法
3.3.1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天敵生物、生防菌和生物源農藥[14-15]。1)桉蝙蛾常見的天敵生物主要包括益鳥、螞蟻、寄生蜂、寄生蠅、茅根鼠及螳螂等,可以通過保護天敵生物、釋放寄生蜂等方法調控蟲口密度。2)對桉蝙蛾有防控效果的生防菌為白僵菌,可在桉蝙蛾蛹期(每年2—3月)在林間每667 m2噴灑白僵菌菌粉0.25~0.50 kg進行防治,也可在幼蟲上樹期(每年7—12月)向蛀道內注射1.00~2.00 mL孢子數濃度為(1.0×107)個·mL-1的白僵菌菌液殺滅幼蟲,注射后使用蟲糞包堵住蛀道口。
3.3.2 化學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時可以將25%溴氰菊酯、40%氧化樂果和廢機油按1∶1∶10的質量比混合后涂在樹干基部,防止3齡幼蟲上樹;也可以采用化學農藥注入蛀道滅殺幼蟲的方式。常用藥劑及每蛀道用量如表1所示。
3.3.3 物理防治方法
可以在桉蝙蛾蛹期(每年2—3月)通過清理林內枯枝落葉、深翻土壤滅殺蟲蛹。幼蟲上樹后,可以使用鐵絲等可彎曲硬物反復穿刺蟲道,殺死幼蟲;或通過向蟲道內注射辣椒水,待幼蟲出洞后人工滅蟲。
3.3.4 農林防治措施
1)選擇抗蟲能力較強的桉樹品種進行造林,減少桉樹受害風險。2)造林時適當降低桉樹栽植密度,一般大徑材林控制造林密度在666~833株·hm-2,中小徑材林控制造林密度在1 250~1 666株·hm-2,提高林內通風透光性,不僅能減少害蟲滋生環(huán)境,而且有利于樹木更好地生長發(fā)育,增強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3)將桉樹與杉木、相思、紅錐、馬尾松、大葉櫟等經濟、生態(tài)樹種混合種植,形成多層結構的混交林,可以增加林地生物多樣性,打破單一純林為害蟲提供連續(xù)大面積寄主的情況,降低蟲害發(fā)生概率。4)不同年齡段的林木受害情況和恢復能力有差異,應注意保持合理林分結構,避免大面積同齡林存在;同時加強幼林撫育管理,及時清除林下雜草、灌木等,改善林地通風透光條件,并清理下坡位、溝谷、公路、林道兩側的毛桐、白背葉、大青等其他桉蝙蛾寄主植物,減少蟲源。5)合理施用有機肥、無機肥和微量元素肥,增強桉樹的營養(yǎng)狀況和抗蟲能力。對桉蝙蛾嚴重危害的林分,及時采取間伐措施,剔除受害嚴重的個體,并在輪伐期結束后進行間作,以切斷害蟲的傳播鏈。
3.4 其他管理措施
1)優(yōu)化監(jiān)測和預警系統(tǒng),進一步完善桉蝙蛾監(jiān)測網絡,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如遙感、物聯(lián)網等,提高監(jiān)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2)研發(fā)新型防治技術,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挖掘和利用更多的天敵生物資源,提高生物防治效果。同時,研究和開發(fā)環(huán)境友好、高效、低毒的化學防治藥劑,以降低對環(huán)境和非靶標生物的影響。3)進一步深入探索綜合管理策略,結合桉蝙蛾的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其與環(huán)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關系,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綜合管理策略。例如,通過采取調整林分結構、優(yōu)化撫育措施、提高桉樹抗蟲能力等手段,降低桉蝙蛾的發(fā)生風險。4)加強科普宣傳和技術培訓,提高廣大林農和林業(yè)工作者對桉蝙蛾的認識,加強防治技術的培訓和普及,提高基層防治能力;同時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間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創(chuàng)新人才。
4 結語
筆者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作為研究區(qū)域,分析了桉蝙蛾的為害特點和防治措施,對桉蝙蛾的形態(tài)特征及發(fā)生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為有效防控桉蝙蛾,提出了分區(qū)防控策略,并具體介紹了生物防治、化學防治、農林措施相結合的蟲害防控策略,為桉樹種植過程中桉蝙蛾的防治提供了實際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梅,施季森,羅建中,等.我國桉樹遺傳育種研究進展[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6(6):41-50.
[2] ALEMAYEHU A,MELKA Y.Small scale eucalyptus cultivation and its socioeconomic impacts in Ethiopia:a review of practices and conditions[J]. Trees Forests and People,2022,8(13):100269.
[3] FLORêNCIO G W L,MARTINS F B,FAGUNDES F F A.Climate change on Eucalyptus plantations and adaptive 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 across Brazil[J].Industrial Crops andProducts,2022,188(125-132):115538.
[4] 吳霞,連輝明,陳雪梅,等.我國桉樹人工林改造技術研究綜述[J].廣西林業(yè)科學,2023,52(4):538-544.
[5] 趙蔓青,韋文驊.廣西桉樹種植現狀及種植建議[J].福建農業(yè),2015(3):34-35.
[6] 周海喜.柳江區(qū)桉樹主要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防治技術[J].鄉(xiāng)村科技,2023, 14(21):117-119.
[7] 邱峙嵩,陳曉,馬洪軒,等.桉蝙蛾3齡幼蟲嗅覺結合蛋白的高表達量與其寄主選擇時期的一致性[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23,45(3):711-718.
[8] 楊秀好,羅基同,吳耀軍,等.林木重大鉆蛀性害蟲桉蝙蛾分布與危害[J].中國森林病蟲,2021,40(4):34-40.
[9] 陳雨思,周孝貴,曾維健,等.不同茶園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對5種殺蟲劑的抗藥性監(jiān)測[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23,45(4):1103-1110.
[10] 鄒凱波,楊智,戍國標,等.云南省農業(yè)面源污染與農業(yè)經濟發(fā)展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EKC和Tapio脫鉤模型[J].江西農業(yè)學報,2023,35(8):170-176.
[11] 邱峙嵩,陳曉,馬洪軒,等.桉蝙蛾3齡幼蟲嗅覺結合蛋白的高表達量與其寄主選擇時期的一致性[J].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23,45(3):711-718.
[12] 黃云.廣西桉樹病蟲害的發(fā)生現狀與防治措施[J].南方農業(yè),2023,17(12):76-78.
[13] 吳建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桉樹人工林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J].鄉(xiāng)村科技,2023,14(16):141-143.
[14] 周波.生物防治技術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24,30(1):69-72.
[15] 卓富彥,陳學新,夏玉先等.2013—2022年我國水稻病蟲害發(fā)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J/OL].中國生物防治學報:1-13[2024-05-07].https://doi.org/10.16409/j.cnki.2095-039x.2023.11.011.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