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肴名稱的翻譯問題一直是阻礙中國飲食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問題之一。一般而言,中國菜肴名稱的翻譯主要采用歸化法和異化法兩種方法,在具體實踐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翻譯出來的菜肴名稱被外國人誤解,影響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本文將對近年來中國菜肴名稱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并分析兩種翻譯方法的優(yōu)缺點,最后在這兩種方法的基礎之上探討中國菜肴名稱的翻譯策略,希望能夠幫助譯者更加準確地翻譯菜名,促進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
一、中國菜肴名稱翻譯存在的問題
中西方文化屬于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國文化追求意境與浪漫,西方文化則注重寫實,這兩種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中西方菜肴的名稱上也深有體現(xiàn),致使中國菜肴出現(xiàn)了許多翻譯不當?shù)那闆r,以至于部分西方人對中國美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誤解,影響了中國美食文化的對外傳播。
(一)食材翻譯不當
食材是制作菜肴的重要基礎,在中國,好多菜肴都包含獨特的食材,對這類菜肴進行翻譯時,很多時候采用“食材+制作方法”的方式。例如,燒雞翻譯為“Roasted Chicken”,干炸蘑菇翻譯為“Dry fried mushrooms”等等。
現(xiàn)實情況是,并不是所有食材都能夠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翻譯。比如,“皮蛋瘦肉粥”這道菜肴,“瘦肉和粥”可以翻譯為“Lean meat and porridge”,但“皮蛋”這種帶有民族特色的食材卻難以翻譯。從制作手法來看,皮蛋可以翻譯為“Preserved egg”,即“腌制過的雞蛋”,也可以顯示其外在特征,將其翻譯為“Black egg”,即“黑色的雞蛋”。由于翻譯行業(yè)對于這類譯名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導致部分譯者會采用直譯的方式將其翻譯為“Skin egg”,即“皮蛋”。然而,“skin”一詞作為名詞使用時,有表皮、外皮、殼的意思,作為形容詞使用時,又具有“裸露的、色情的”意思,如果采用直譯的方式,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誤解。
(二)制作方法翻譯不當
中國菜肴的制作方法有多種,包括煎、炒、烹、炸、燉、煮、烤、煨、熏、蒸等,但西方文化體系中,卻沒有如此詳細的烹飪分類,也缺乏相應的詞匯,這就使得在翻譯紅燒獅子頭、干煸豆角、水煮肉片等菜肴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英語詞匯。比如“紅燒”這一做法,其實是加上醬汁小火燜煮的一種制作方法,但一些譯者卻直接翻譯為“Red-burned”,容易導致外國人對“紅燒”這一烹飪方法產(chǎn)生誤解,影響中國飲食文化的廣泛傳播。
(三)無法傳達文化觀念
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菜肴的命名方式有諸多的講究,不僅要符合菜肴的特點,還要朗朗上口,有一定的出處,最好還能有一定的意境和內(nèi)涵,這樣才能夠展現(xiàn)我國飲食文化的含蓄之美、文雅之美。例如,龍鳳鴛鴦會、彩鳳迎春、螞蟻上樹、游龍戲鳳等,僅從菜肴名稱中根本無法看出食材及做法,而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賦予菜品美好、吉祥的寓意。譯者在翻譯此類菜名時,往往只翻譯菜肴的表層特征,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情況,致使翻譯后的名稱失去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美感,不利于中華飲食文化的推廣。比如,有的譯者按照食材將“龍鳳呈祥”翻譯為“Stir fried prawns and chicken”,即“炒雞和蝦”,這種翻譯方法就無法體現(xiàn)其美好意蘊,更不能對外傳播其中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
二、兩種中國菜肴翻譯方法的優(yōu)缺點分析
一般而言,翻譯中國菜肴名稱時主要采用“歸化”和“異化”這兩種翻譯方法。
歸化翻譯是指用西方人慣用菜名的方式來代替中文表達方式,使外國友人能夠通過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了解這道菜的食材、做法或含義。但從某種程度來看,這種做法是以“去中國文化”為代價的,導致翻譯的菜肴名稱與西方菜肴名稱并無二致,難以真正展現(xiàn)中華飲食文化的特色。
異化翻譯是對歸化翻譯的有效補充,主要強調(diào)在翻譯中盡量保持中國菜名獨有的文化特色,使目標群體在看到菜名時可以感受到濃郁的中華文化風格與風俗習慣?,F(xiàn)實情況是,有許多中國菜肴名稱蘊含的價值和意蘊較為隱晦,如果直接采用異化法翻譯,可能給目標群體帶來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也不利于中華飲食文化的廣泛傳播。
總之,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方法各有特色,但也各有弊端,在翻譯過程中,一味遵循原來的翻譯方法,會使翻譯后的菜肴名稱變得毫無新意,影響文化傳播效果。因此,譯者在翻譯時應靈活使用兩種翻譯方法,將一道菜肴中最本質(zhì)、最鮮明、最核心的思想內(nèi)涵表達出來,凸顯出中國菜肴名稱的命名特色。
三、跨文化背景下中國菜肴名稱翻譯策略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愈加頻繁,飲食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張靚麗名片,需要采用恰當?shù)姆g方式使其大放異彩,展現(xiàn)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此,譯者在翻譯中國菜肴名稱時,應該靈活使用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方法,并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翻譯,推動中華飲食文化走向世界。
(一)歸化翻譯法的靈活應用
1.結合制作方法進行翻譯。譯者在使用歸化翻譯方法時,應該先了解這道菜肴的真正內(nèi)涵,并從食材、制作方法、文化寓意等多個方面加以嘗試。以“紅燒肉”為例,譯者在翻譯時不應該將其翻譯為“Red-burned meat”,而是從制作方法出發(fā),將其翻譯為“Meat made with a secret sauce”,即“用秘制醬汁做出來的肉”,這樣的翻譯才能貼合“紅燒肉”這道菜肴的原意。以此類推,當菜肴名稱中包含做法的相關詞語時,譯者便可采用這種翻譯方法,幫助目標受眾群體了解菜肴真正的內(nèi)涵。
2.增譯法。在歸化翻譯法中,增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主要是為了凸顯中國菜肴名稱中那些“隱藏”的元素,從而使外國人更加了解這一道菜肴的文化內(nèi)涵。例如,中國傳統(tǒng)面點“小籠包”是通過蒸籠蒸出來的,這也是保留其美味的根本原因。按照歸化法可以將其翻譯為“steamed small meat dumpling”,即“蒸出來的、小的、肉包子”,但是這種翻譯方法無法凸顯小籠包的特征。因此,在翻譯時可以從制作方法入手,主動增加“in the basket”和“delicious”兩個詞,即“Delicious steamed dumpling in the basket”(用蒸籠蒸出來的美味包子),弱化“小的”“肉包子”這兩個語義。
3.意譯法。意譯法主要是根據(jù)中國菜肴名稱的內(nèi)涵進行直接翻譯,如“龍鳳呈祥”這道菜肴,主要食材是雞和蝦,如果按照意譯法應該翻譯為“stir fried prawns and chicken”(炒雞和蝦),以便外國人理解,但是這種翻譯卻少了中華飲食文化名稱的獨特韻味。因此,譯者在翻譯時不妨將其當作翻譯的解釋,翻譯為“l(fā)ongfengchengxiang——stir fried prawns and chicken”,受眾在抓住“炒雞和蝦”的基本信息時,也會關注到注釋前面的名稱信息,便于中國飲食文化的推廣。
4.文化替代法。文化替代法主要是將中國菜肴的烹飪手法或食材用西方文化中的食材、方式來代替,以便外國人理解。例如,“玉米羹”經(jīng)常被翻譯為“sweet corn soup”(玉米甜湯)。雖然“羹”與“湯”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在西方文化中,湯的地位與主菜一樣重要,不僅可以作為主菜和甜點,還可以作為開胃菜。因此,將“玉米羹”翻譯為“sweet corn soup”雖然并不準確,但卻更有助于外國人將中西方文化聯(lián)系起來,從而推動中華飲食文化的廣泛傳播。
(二)異化翻譯法的靈活應用
異化翻譯法主要是希望能夠?qū)⒅袊嬍澄幕霸丁钡乇A粝聛?,但在具體翻譯中,譯者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靈活翻譯。
1.音譯法。音譯法是常用的翻譯方法,是指用原語發(fā)音相同的目標語來代替,省去了尋找“中西方文化替代”的麻煩,讓目標群體能夠在一兩句話語解釋中了解菜肴特色,不會因為菜肴名稱翻譯過長而失去了解的興趣。例如,對“麻婆豆腐”“驢打滾”等中國特色菜肴名稱進行翻譯時,就可以采用音譯加注釋的翻譯方法,將“驢打滾”翻譯為“Ludagun——Soybean-flour Cake”,將“麻婆豆腐”翻譯為“Mapodoufu——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2.直譯法。直譯法是指譯者按照字面內(nèi)容進行翻譯,既保留中國菜肴名稱的原有格式,也保留原有內(nèi)容。例如,小炒牛肉、紅燒茄子、清炒油麥菜、番茄炒蛋等簡單的菜肴名稱都可以采用這種翻譯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當翻譯含有多種食材的菜肴名稱時必須發(fā)生些許變化,使其能夠真正貼合原意。例如,“地三鮮”這道菜是由土豆、茄子和青椒三種食材炒制而成,在翻譯時,譯者應該直接將其翻譯為“Fried Potato, Green Pepper and Eggplant”,將原材料和制作方法直接翻譯出來,更好地幫助目標受眾掌握這道菜的特色。又如,在湘味小炒肉、川湘回鍋肉等菜肴名稱中,川和湘都代表地名,應該將其直接翻譯出來;而在如“韭菜炒千張”這道菜肴中,“千張”代表豆皮,因此應該將其翻譯為“Fried bean skin with leek”,即“韭菜炒豆皮”;而“什錦八寶鴨”這道菜肴蘊含的食材種類較多,無法將其一一列舉,可以翻譯為“Delicious duck made from a variety of ingredients”,即“由多種食材制作成的美味鴨子”。這樣的翻譯不僅簡潔,也能夠使目標受眾直接了解菜肴的核心特色,確保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
3.修飾法。在中國菜肴命名中,不乏使用了比喻、隱喻、借喻、諧音、夸張等修辭手法的菜名,在對這類菜肴名稱進行翻譯時,譯者也可以采用修飾法,將菜肴名稱中隱晦的思想內(nèi)涵用比喻等修飾方式直接表達出來。例如,“天鵝酥”這道甜點主要指甜點的外形像天鵝,譯者可以運用音譯加解釋的方法將其翻譯為“Tian’e su-Swan-shaped crispy cakes”,即“形狀像天鵝的蛋糕甜點”。這種翻譯方法不僅能表達這道甜點的基本外形特點,更能賦予其一定的想象空間,有效激發(fā)受眾的好奇心。再如,“珍珠翡翠白玉湯”這道菜肴名稱中的珍珠、翡翠、白玉并不是食材,如果將其直接翻譯則容易造成誤解。因此,譯者可以將其翻譯為“Like a pearl white jade scattered in the middle of the jade of a soup”,即“像珍珠、白玉散落在翡翠中間的一種湯菜”,既便于理解,又能夠保留其文化韻味。
綜上,在跨文化背景下,譯者在翻譯中國菜肴名稱時應該堅定文化自信,靈活運用歸化法和異化法,并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將菜肴名稱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內(nèi)涵進行更全面的解釋,以激發(fā)外國友人的探索欲,推動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
作者簡介:李慧(1977-),女,漢族,陜西漢中人,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跨文化交際與文化傳播、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