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藝術教育承載了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價值功能。將“課程思政”和“美育浸潤”結合起來,成為探索高校藝術教育課程質量發(fā)展的有效路徑之一。北京大學醫(yī)學人文學院在“課程思政”和“美育浸潤”導向下,開設“聆聽與歌唱”課程,系統(tǒng)設計課程目標、培養(yǎng)模式、教學方法等關鍵內容,為推進思政教育和美育協(xié)同發(fā)展、構建“五育”并舉教育體系提供了有益借鑒。
關鍵詞課程思政;美育浸潤;“五育”并舉;藝術教育
作者簡介李騰子,北京大學醫(yī)學人文學院講師
高校藝術教育以藝術活動為媒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陶冶性情、滋養(yǎng)心靈、提高修養(yǎng)、完善人格、促進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五育”并舉,教育部先后發(fā)布一系列綱領文件,實施“課程思政”和“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的融合貫通。當下,如何進一步提升藝術教育課程質量,成為高等教育領域廣受關注的研究熱點和實踐焦點。
一、“課程思政”與“美育浸潤”語境下的高校藝術教育
思政教育和美育共同承載了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價值功能。美育作用于情感和感性層面,重在熏陶、感發(fā)、影響人的趣味、氣質、性格、胸襟,“浸潤”和“滲透”了思政教育的內涵價值[1]。以美育為載體開展思政教育,將思政教育元素有機融入生活化、場景化的藝術表達,能夠激發(fā)思政教育的活力,提升高校育人的實效性。藝術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和主要途徑,是對人的基本藝術品性和藝術素質的培育過程,其根本目標指向馬克思所講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高校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具象化,全面滲透了思政教育、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功能[2],是落實美育育人、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徑。
在高校的教學實踐中,思政教育和美育在藝術教育中實現(xiàn)了貫通融合。一方面,課程思政是高校藝術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課程思政強調將理論知識、價值理念、行為導向、精神追求等思政教育元素全面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3],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浸潤、熏陶,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構建“隱性思政”和“顯性思政”相結合的全課程育人格局。當前,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較為生硬,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思政元素融入藝術教育課堂,既能為傳統(tǒng)思政提供生動活潑的教育載體,也能提升藝術教育的育人價值,釋放“思政+美育”的疊加效應。另一方面,美育浸潤是高校藝術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美育浸潤關鍵在“浸潤”,要求構建時時、處處、人人的美育育人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身心更加愉悅、活力更加彰顯、人格更加健全,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實踐等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深層次目標。
總之,課程思政決定了高校藝術教育的發(fā)展愿景,解決的是“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美育浸潤提供了高校藝術教育的實施路徑,解決的是“如何培養(yǎng)人”的問題。將“課程思政”和“美育浸潤”結合起來,既為高校藝術教育指明了發(fā)展方向,又解決了推進藝術教育發(fā)展的“船或橋”問題。
二、“聆聽與歌唱”課程的創(chuàng)新探索
近年來,北京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致力于藝術教育傳統(tǒng)的承繼與鼎新。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學醫(yī)學人文學院開設了“聆聽與歌唱”課程,力求在“課程思政”和“美育浸潤”導向下,貫通融合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將對于音樂美的感知和體悟上升為對于人性美、社會美、民族美和國家美的熱愛與追求,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破解目標困局:多層級遞進的課程目標
當前,高校藝術教育在思政育人、美育育人的價值定位上尚不清晰,有的課程追求“高大上”,忽視了對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表現(xiàn)技巧和創(chuàng)作技能的基礎培養(yǎng);有的課程走向“淺層審美”,局限于“浮光掠影”地欣賞作品片段,忽視了對于藝術本身思想內涵和審美情趣的詮釋,導致“審美泛化”。對此,“聆聽與歌唱”在課程目標設計上既“求其大”也“兼其小”,既指向完整人格培養(yǎng),也兼顧學生對于藝術知識的實際需求,構筑了多層次的教育目標。
基本目標——親近和感知音樂藝術。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大多喜愛音樂,但不會聆聽音樂,也難以準確表達作品內涵。對此,課程首先打破音樂與學習、生活的隔離,引導學生獲得對音樂的感性認知。教師通過音樂鑒賞教學,傳授聆聽音樂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邁過藝術“門檻”,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體驗。同時,教師對學生感興趣的樂章進行重點講解、演唱或演奏,開展音樂實踐練習,使學生獲得直觀的音樂體驗。
進階目標——基于問題的學習。在習得聆聽和歌唱的基本知識后,課程教學轉向以問題為中心,開展理論學習與實踐演練。教師角色從傳授技藝轉向引導為主、講授為輔,鼓勵學生圍繞音樂作品和音樂實踐提出問題,結合問題進行學習、思考、討論和實踐。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音樂要素進行聽辨,比如要求學生從交響作品中聽出低音線條,或者跟隨音樂找到主題變化,培養(yǎng)學生仔細聆聽、從細節(jié)中捕捉要點的能力。
最終目標——完善人格的塑造。“聆聽與歌唱”課程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音樂課程潛移默化的熏陶,引領醫(yī)學生關注人生價值、學業(yè)價值和職業(yè)價值,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人文情懷,塑造關愛人類、敬佑生命、甘于奉獻、精誠大愛的“大醫(yī)生”精神。
(二)破解實施困局:多學科交叉的培養(yǎng)模式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學科融合”和“美育資源融合”的理念要求,倡導在藝術教育中整合不同學科的教育資源,實現(xiàn)多元學科交叉融合?!榜雎犈c歌唱”課程整合敘事醫(yī)學、音樂敘事、音樂治療、醫(yī)學人文等多學科知識背景,打破傳統(tǒng)藝術課程技巧傳授有余、育人內涵不足的局限,強化提升美育育人、思政育人的教育效果,體現(xiàn)了當代人文教育與時俱進、求新求變的鮮明特色。比如,結合醫(yī)學生的學科背景,將音樂治療引入課程,指導醫(yī)學生掌握將音樂用于醫(yī)學的基本方法,擴展傳統(tǒng)音樂教育的邊界,實現(xiàn)了藝術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貫通。
(三)破解互動困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在“聆聽與歌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和知識盲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按照雅思貝爾斯所推崇的蘇格拉底式教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引導學生產(chǎn)生自發(fā)的學習力量,找到科學的探索方法。課程設計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想法和反應,針對學生關注的問題隨時給予回應,引導和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路徑是多元化的,根據(jù)學習進度不斷調整教學路線,通過情境式教學將音樂現(xiàn)場和課堂學習融合起來,將“被動學”轉變?yōu)椤爸鲃訉W”,提升學生自我探索的求知欲。
(四)破解技術困局:課堂與網(wǎng)絡相結合的授課模式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技術革新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深刻影響了教育方式。近年來,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數(shù)智化教育逐漸興起,教育資源呈現(xiàn)泛在、進化、聯(lián)通、自適應、多維交互等智能化特征,高校教學進入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xiàn)實、校內與校外相互融合的新階段。[4]面對新的技術挑戰(zhàn),高校藝術教育必須做出改變,善于借助技術優(yōu)勢實現(xiàn)改革創(chuàng)新。在“聆聽與歌唱”課程中,授課教師積極推進課程與網(wǎng)絡技術的融合。目前,授課教師正在探索錄制MOOC系列課程,并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在PPT上發(fā)彈幕表達觀點,在課后利用微信群延展學習空間,實現(xiàn)即時互動。這些方法對于鼓勵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參與互動很有效,教師可以動態(tài)關注學生的疑惑,在合適的時間給予指導,提高授課效果。
三、結語
“課程思政”和“美育浸潤”導向下的高校藝術教育,除了需要突破目標、實施、互動與技術上的困局外,還必須建立科學的評價反饋機制。目前,許多高校會組織學生對課程內容、教學設計、教育效果等進行評價,但評價結果大多以分數(shù)形式反饋給教師,既難以獲知學生的能力水平獲得了何種提升,更無從知曉如何改進教學以提升學生感受美、理解美、認識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評價和反饋機制是單向度的,通常只針對課堂教學,并未涵蓋課后的隱性學習和美育熏陶。對此,有必要建立學生評價與教師反思相結合的、全過程的評價反饋機制,邀請業(yè)內專家和校內同行共同參與評價,構建“評價—反思—提高—再確認—再提高”的良性循環(huán)模式,以增強藝術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實現(xiàn)思政育人和美育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葉朗.美育與人生[J].紫光閣,2006(2):53-55.
[2]李騰子.新時代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愿景、困境與發(fā)展策略[J].中國人民大學教學學刊,2023(5):1-9.
[3]王學儉,石巖.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難點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50-58.
[4]李亞東,閻國華.人工智能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邏輯與路徑設計[J].江蘇高教,2024(2):84-88.
責任編輯︱喬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