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有關人類的手的秘密。
在我們開始之前,大家不妨花點時間看看自己的手,用大拇指觸摸四個指尖,反轉(zhuǎn)手腕,再將手握成拳頭,是不是很簡單?但是這些動作是猿類很難做到的。而且,我們的手非常靈活,還具有靈敏的感覺和觸摸能力。有時候手就像一個獨立的感覺器官,我們用它來感受微風和水的溫度。即使是在黑暗中,還能夠?qū)㈣€匙直接插入鎖中。我們也可以用手指探測到肉眼看不到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只要稍微練習一段時間,即使閉著眼睛,我們也可以用手指分辨出真絲和合成絲、真皮和假皮革。
我們的手指甚至可以代替眼睛來感知世界。荷蘭古生物學家吉拉特·維爾梅吉是研究海洋貽貝的大牛,從三歲開始他就失明了,從來沒有見過化石。他就依靠雙手的觸摸,了解貽貝復雜的形態(tài)結構,也用雙手觸摸到了許多有視力的科學家漏掉的細節(jié)。人類的手是如何發(fā)展成如此精密的工具的呢?
美國《發(fā)現(xiàn)》2020年11月13日刊認為,這和人類能夠直立行走有非常大的關系。直立起來之后,人類就可以用手做很多事了,比如運輸食物、舀水、收集材料、建造庇護所,或者一只手拿著東西,另一只手干點別的活。我們的祖先越熟練地使用手,他們就越有可能成功,后代的存活率也就越高。因此,隨著自然選擇的進行,手部結構越來越適應環(huán)境。大自然在不斷地改善著人類的手骨、肌腱、肌肉和神經(jīng)之間的平衡,手的觸覺越來越靈敏,大腦越來越善于監(jiān)督手部的運動協(xié)調(diào)系統(tǒng)。這時候,當人類建造、狩獵、吃飯和交流的時候,手就成為了得力小助手。
手的發(fā)展,讓人類看到了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以前吃素,有了靈活的雙手,我們可以捕獵動物,成為肉食者了。在將近200萬年前,人類用一只手拿著一塊錘石,用它敲打另一塊石頭,制造出了一種鋒利的石器。這個時候的人類大腦大約是現(xiàn)在人類的一半,他們手的功能還沒有完全開發(fā)出來,但這雙手已經(jīng)超越了其他動物,比如猿類。這群人類住在遼闊的草原上,身邊有許多吃草的大型哺乳動物,它們經(jīng)常成為大型貓科動物的犧牲品。貓科動物吃完飯之后,通常會剩下一些殘羹剩肉,人類就用鋒利的石器把肉渣快速地從骨頭上刮下來,為什么要快速?因為鬣狗和禿鷲馬上就要抵達了,趁它們來之前趕緊搜刮干凈啊。
將肉類添加到人類的菜譜里,是人類進化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早期古人類可能主要以植物為食,吃肉之后,蛋白質(zhì)攝入量的增加讓人體的整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從長遠來看,有助于大腦體積的增大。
《發(fā)現(xiàn)》雜志還認為,手的進化也影響了語言的發(fā)展。對人類來說,手勢是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勢強調(diào)了話語的含義,也傳達了更復雜的情感。人類可以用手表示拒絕或接受。許多科學家認為,手勢和語言共同發(fā)展了數(shù)百萬年,創(chuàng)造了日益復雜的交流形式。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和紅毛猩猩也能夠用手勢交流,但是它們掌握的技能非常有限,絕大多數(shù)是簡單的命令,比如“給我那個”“你,過來呀”“快來給我梳毛”等等。
下面,我們近距離地看一看我們的手。
英國《BBC新聞》2014年2月18日刊認為,手的肌肉結構是人體中最奇特的,大部分動作是由肌肉控制的,而這些肌肉根本不在手上,而是在前臂上。前臂的肌肉通過長肌腱與指骨相連,長肌腱穿過柔韌的手腕,給了手指運動的能力和力量。換句話說,手更像是提線木偶,由韌帶捆綁在一起,由前臂控制。在五根手指中,大拇指是最重要的手指,占了手部功能的40%,我們經(jīng)常以為小指是可有可無的,但小指在功能上僅次于大拇指。
再說說我們的手部皮膚。皮膚對壓力、觸摸、疼痛和溫度做出反應,正是這層皮膚,讓我們知道觸摸到的東西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是濕的還是干的,是熱的還是冷的,等等。我們指尖的皮膚非常特別,指尖中部有封閉的脂肪細胞,這些脂肪細胞充當著下方大量神經(jīng)末梢的保護墊。而且,即使我們閉著眼睛,也可以用任何手指觸摸自己的鼻子,大家可以試試啊。這是因為我們的肌肉和關節(jié)中的感覺器官告訴大腦,我們的四肢在如何移動,以及肌肉需要有多緊張。正是這個肌肉和大腦之間的持續(xù)反饋系統(tǒng),檢測到微小的變化,讓我們保持平衡。
美國《史密森尼》2018年7月13日刊認為,人類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是非常重要的三根手指。對于早期人類來說,最難做的是敲打骨頭獲取骨髓和制造燧石薄片;相對比較簡單的是把堅果打開。生物人類學家認為,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很多靈長類動物在沒有人類的手的情況下,也能掰開堅果。
此外,人類和靈長類動物都擁有對生拇指。什么是對生拇指?就是拇指可以不同程度地和其他四指對握,這就是對生拇指。雖然現(xiàn)代人類和靈長類動物都有對生拇指的進化優(yōu)勢,但我們和靈長類動物的手指的長度是不同的:類人猿和猴子的拇指較短,而手指較長,適合在樹上搖擺;人類的拇指較長,手指較短,適合精確地抓取。
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手看起來更像人類,而不是靈長類動物,這表明人類的手更原始?!犊茖W》雜志認為,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比靈長類更聰明,相反,它表明的是物種不同的發(fā)展軌跡:靈長類的手是為了在樹上生活而進化的,人類的手是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展相結合而進化的,使我們能夠制造更先進的工具。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打斗中的手。
英國《BBC新聞》2012年12月20日刊說,美國的研究認為,打斗可能影響了人類手的進化。拳頭的結構增加了指關節(jié)傳遞出去的力量,那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拳頭的擊打比手掌的擊打更有力嗎?答案是拳頭擊打并不比手掌擊打的力量大。我們感覺拳頭更有力的原因是因為用拳頭擊打目標的表面更小,所以拳頭擊打的壓力更大。而且握緊拳頭確實為手的骨骼提供了保護性支撐。握拳使手指第二個關節(jié)的剛度增加了四倍。
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沒有辦法握拳,當黑猩猩卷起它的手指時,會形成一個空心的拳頭,遠遠一看像個甜甜圈,這還怎么重拳出擊?只能撓癢癢。
最后,我們來說一說如何通過手來檢查身體狀況。
先來看整個手部。
英國《太陽報》2016年1月19日刊認為,如果一個人因為寒冷或情緒激動,手指變得蒼白、發(fā)紫然后變?yōu)槌奔t,有時手指會感到麻木、刺痛和疼痛,有可能患有雷諾綜合征。
有時候我們的手會短暫顫抖,可能是由于咖啡因攝入過多,或者因為高度焦慮,等等。但如果經(jīng)常顫抖,就應該去看醫(yī)生。因為這可能是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或者可能是帕金森氏病的早期預警信號,這種疾病會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大腦。
大家再來看看指甲。
如果我們按壓指甲時,指甲變白,壓力釋放后,立即變成粉紅色,這是正?,F(xiàn)象;如果指甲仍然是白色的,可能是因為缺鐵性貧血,紅細胞不足造成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缺鐵會引發(fā)疲勞、頭暈和心臟問題,還會導致指甲輕微凹陷。
如果指甲看起來又黃又綠,可能是真菌感染;如果經(jīng)常被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跡象。當一個人的免疫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受損時,細菌和真菌會大量繁殖。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自己的手掌上有沒有紅色的斑點。一般患有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人,有這樣的手掌。當肝臟發(fā)炎時,功能受損,導致循環(huán)荷爾蒙過剩,手和腳的血管擴張,產(chǎn)生紅斑。
(飲露摘自微信公眾號“中讀黑板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