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雅輝
春已至,萬物生。
晨風吹拂,清新爽朗,董志帶著病人們熟悉的微笑走進了遼健集團撫礦總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房。雖說昨天做了一天的手術,晚上又加了兩個小時的班,但此刻,在他身上卻看不到一絲疲憊。
為了一句滾燙的誓言
“你好啊,今天感覺怎么樣?”走進病房,董志溫和得猶如鄰家大哥?!跋劝蜒獕航迪聛?,再做個心臟彩超……”他根據6床患者的病情,口述調整治療方案,身后的3名研究生飛快地做著記錄。查房、看片、討論病情,做完這些例行“早課”,已經是9時10分。
9時30分,手術開始了。
導管室內,一根比頭發(fā)絲還細的導絲,在董志的手中緩緩推進,很快到達患者的心臟位置。通過X光造影可以清晰看到,導絲前方血管出現了一條“斷頭路”,手術到了最艱難的環(huán)節(jié)。
董志全神貫注,根據導絲頭端的阻力反饋,一點點調整方向、判斷路線。20分鐘后,導絲終于穿過“斷頭路”。在導絲指引下,置入球囊擴張血管,兩枚支架順利抵達“目的地”,堵塞的血管瞬間暢通。這樣的冠脈介入手術,董志每年要做300多臺。
董志的“戰(zhàn)場”,不只在手術臺上——
新冠疫情暴發(fā),他連續(xù)數月奮戰(zhàn)在第一線,履行救死扶傷的神圣職責;
身為學科帶頭人,他刻苦鉆研,深耕學科建設,在房顫治療領域大有作為;
作為共產黨員,他心系百姓,敬業(yè)奉獻,經常組織義診等公益活動,關注民生、播撒愛心;
…………
從醫(yī)26年,即使被患者、被手術占去了大部分時間,即使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陪伴家人,他依然無怨無悔。
為了一顆跳動的心臟
比起外科手術室的“刀光劍影”,心內科的手術更像“針線活”。為了保護跳動的心臟,董志常常要與時間賽跑,在方寸之地“穿針引線”。
有一年除夕,董志當班。晚9時48分,一名29歲的男性患者因持續(xù)上腹痛1小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接診后迅速出診,7分鐘后到達患者所在小區(qū)。急診科醫(yī)生在5分鐘內,詢問病史、完善心電圖檢查并上傳至醫(yī)院胸痛中心群,董志考慮是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立即安排進行術前準備。
晚10時,患者被抬上救護車,醫(yī)生先用抗血栓藥物穩(wěn)定病情,并在車上完成相應術前準備。與此同時,介入中心也已做好一切準備。10時07分,救護車到達醫(yī)院,經胸痛中心綠色通道,直接將患者送至介入中心導管室,手術隨即開始。
10時17分,堵塞的血管被成功打通。從患者撥打急救電話至開通堵塞血管,只用了29分鐘。“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這樣的手術只有一次機會,我們能做的只有竭盡全力。”董志坦言。
病人眼中的董志,手術做得又快又好,仿佛沒有什么能難倒他,但身邊的同事、家人都知道他背后下了多少功夫、付出了多少努力。
董志的辦公室里,一個大書架上擺滿了心血管領域的中英文書籍。每天閱讀文獻、探求新知,是他保持了20多年的習慣。不管多忙,他都會抽出時間聽國內外心血管領域專家講課,觀看采用新技術的手術直播?!耙胱屪约旱尼t(yī)療技術更上一層樓,就得努力學、使勁跑?!倍菊f。
有一次,醫(yī)院收治了一名患者,胸口壓榨性疼痛、心跳加快,這些癥狀都指向患者可能患有心梗。但檢查后發(fā)現,血管并沒有堵塞,而甲狀腺激素指標偏高。
這種癥狀很少見。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董志說了一句:“會不會是甲狀腺激素指標高引起的心肌病?”照著這個方向再檢查,果不其然。“還得是你??!”“董哥,厲害??!”科室的同事們拍手叫好。
為了一個畢生的夢想
每當想起因患肺癌過早離世的父親,董志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痛。那年他正在讀高中,“做一名優(yōu)秀的醫(yī)生”就此成為他畢生的夢想。大學畢業(yè)后,他來到撫礦總醫(yī)院,一干就是26年。
追夢路上,有遺憾。他錯過了孩子最寶貴的成長時光——
兒子不到2歲的時候,董志被選派到沈陽陸軍總院學習冠心病、先心病等介入治療技術,后又到中國醫(yī)科大學讀研,一學就是3年。
趕上節(jié)假日,知道爸爸晚上要回來,孩子就眼巴巴等著。爸爸回來了,他玩到半夜都不肯睡,就怕一睜眼,爸爸又走了。
追夢路上,有艱辛。剛52歲的他頭發(fā)已花白,隨便撥開一綹黑發(fā),密密麻麻的白色發(fā)根就露了出來——
介入手術中,醫(yī)護人員要長時間“泡”在X射線中。為了減少輻射帶來的傷害,董志和同事們要穿戴20多斤重的鉛衣。鉛衣厚重悶熱,趕上復雜的手術,幾個小時下來,他全身濕透,手術臺旁總有一攤汗水。但就算穿著鉛衣,也只能阻擋50%的射線。
董志笑著說:“頭發(fā)白了,染染就行,患者的病不能等。”
追夢路上,有執(zhí)著?;颊叨贾溃苁铡凹t包”。
董志說:“每個患者家里,幾乎都有一個悲慘的故事。我們不僅要全力醫(yī)治,還要想方設法減輕他們的負擔?!?/p>
除了手術,他還需要參加會診,作學術交流。很多學術交流在外地,多數人下班往家走,董志有時則是往機場趕;別人在家吃團圓飯,他在飛機上吃飛機餐;別人上床休息、養(yǎng)精蓄銳,他則在手術室“會診+手術”。
這樣時常超負荷的生活,累嗎?“當然累!不過熬慣了,也就習慣了?!倍菊f,從做介入手術開始,他就放棄了最喜愛的運動,很多周末也不能陪伴家人。
今年“五一”前夕,董志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而他最看重的“榮譽”,是患者的信任。董志說:“要得到患者的信任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信任了你,你能拒絕嗎?”對他來說,拒絕縱有千萬種借口,但是承擔起如山的責任,只需要這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