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琪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學習,對年輕干部如何學習作出明確指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邁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我們面對的新機遇、新挑戰(zhàn)和新任務更多,“能力不足”“本領欠缺”“知識恐慌”等問題凸顯年輕干部“動能”不足、“虧電”運行,這也對年輕干部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和新標準,年輕干部只有在真學、實學、深學上下功夫,在博學篤志、朝益暮習、執(zhí)經叩問上下功夫,在以學“強身”、重學“強體”、常學“強骨”上下功夫,練就過硬本領,培育優(yōu)良素質,才能真正成為文稿起草領域里的行家里手。
一、年輕干部要做到好學不輟,始終在立學志上出實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起步。放眼當前世界,知識迭代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學習稍有松解,就會落伍。作為年輕干部,需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和理論涵養(yǎng),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改造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堅持在學習和實踐中練就“鋼筋鐵骨”。
(一)加強學習是年輕干部適應發(fā)展之需?;仡櫸覀凕h的歷史,不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歷史時期都遇到過種種艱難險阻,我們的一切成功,都是經過艱辛探索、接續(xù)學習而取得的。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需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風險和挑戰(zhàn)會不斷增多,能不能闖過一個又一個“關隘”,最為關鍵的就是看有沒有具備克服它們的信心、戰(zhàn)勝它們的能力、駕馭它們的本領。有人研究過,18世紀以前,知識更新速度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來,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年總和還要多。面對當前信息化、數字化、電子化快速發(fā)展的趨勢,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虛擬現實技術、區(qū)塊鏈技術等一系列新領域不斷拓寬走深,更需我們抓緊學習、潛心學習、扎實學習,充分掌握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能、新手段推進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加強學習是年輕干部履職盡責之基。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重大歷史任務。學習是年輕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只有學習好基礎知識,才能在支撐更高層次知識中游刃有余;只有學習好前瞻知識,才有可能在緊跟時代中提升自我。作為年輕干部,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在健全理論體系和認知體系、增強知識儲備和技能儲備、提升綜合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加足油、行長路。具體學習過程中,應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否則會陷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境遇,雖看著學了不少,但收效甚微,不僅打不開工作新局面,只會在“不知其所以然”中迷失方向、落后時代。
(三)加強學習是年輕干部在崗敬業(yè)之要。早在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注意到“本領恐慌”問題。當時,黨中央明確指出,我們的隊伍里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過去學的本領只有一點點,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漸漸就告罄了。審視當下我們也面臨這樣的一種狀況,雖然工作中精神飽滿、干勁十足,但缺乏新形勢下做好工作的知識引領,在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時,習慣運用原有的“舊思路”“老套路”“硬經驗”,導致經常出現蠻干盲干現象,結果自然是“欲速則不迭”,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事實上卻是事與愿違、南轅北轍,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這就是典型的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作為年輕干部,特別是省政府研究室干部,要時刻有本領不足的危機感,需要培育孜孜不倦、學而不厭的意識,善于向實踐學習、向典型學習、向模范學習、向身邊人學習,構建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立體學習式框架。
二、年輕干部要做到學無不精,始終在正學風上下實功
毛澤東同志指出,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問題,是全黨同志工作態(tài)度問題。因此,學風問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第一個重要的問題。讀書是做好實踐的前提,從客觀上看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辯證取舍過程,取舍適當才能聯(lián)系實際、知行合一。只有經過正確理論指導,才能使知識積累“囤積居奇”,在洞察客觀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時不會偏離方向。古人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一針見血指出的就是這個理。一個人如果不善于將知識運用到工作中、落實在行動上,即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難以學以致實用、遠水解近渴。
(一)堅特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克服教條主義。馬克思在剛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時就說,我們不想教條地預期未來,而只是想通過批判舊世界發(fā)現新世界。1941年,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批評了黨內存在的“不研究中國歷史、不研究中國現狀、不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的運用”的現象。這“三不”作風,實質上就是脫離中國革命自身具有的特殊實際,盲目遵從書本理論學說,照抄照搬國外教條主義。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根本就在于我們始終秉持實踐探索這一理念,不論身處何種時代條件、面臨怎樣基本國情,始終堅持辯證法原理,—切從實際出發(fā),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程中不斷提升認知、創(chuàng)新方式、實踐真理。作為年輕干部,要善于在學習中總結、樂于在實踐中積累、常于在磨煉中提升。特別是作為政策研究領域內的“新兵”,更要做到堅持原則和克服教條,原則是政策和制度層面的內容,要堅決執(zhí)行,而教條是方法和方式層面的僵化部分,要堅決克服。
(二)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克服經驗主義。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鍵是在客觀實際中善于將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層次,不斷從經驗中總結出真正規(guī)律層面理論。有的干部善于把過去或他人的做法照搬到當下工作中,不能從根本上搞清楚實際問題本質,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做到熟知掌握,往往出現把個例當普遍,把特例當正常等問題,習慣“以前就是這樣做的”定勢思維,用辦法代替方法,說到底,還是對工作領域內知識理解、掌握和運用不夠精準而導致的。
(三)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克服形式主義。毛澤東同志說,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有的年輕干部容易把學習當作“走過場”,桌上或是書架上放幾本書,往往是用來擺擺樣子、裝點門面,學習也是淺嘗輒止,滿足于一知半解。年輕干部要克服“華而不實”“投機取巧”的學風,錘煉“求真務實”“學而必獲”的學風,做到在實際工作中求真知、索真諦、究真理。
三、年輕干部要做到博學不倦,始終在增學識上見實效
“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边@首詩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對勤苦、善學和惜時的生動描述和寫照。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養(yǎng)性,一個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善讀書、讀好書。省政府研究室作為省政府專事研究、以文輔政的部門,年輕干部更要在知識積累中抓住重點,將重點放在工業(yè)經濟、“三農”發(fā)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消費擴容、民營經濟和民生保障等領域,真正做到,筆下有千言,胸中有良策,讓“黃絹慢研,青燈無寐,盥手薰香百過看”成為一種常態(tài)。
(一)堅持讓愛讀書成為最大興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讀書學習是年輕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條重要途徑。邁入新征程,對年輕干部知識化、實踐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以“日日新、又日新”的學習“利其器”,才能在服務效能提升、干事本領歷練中“善其事”。當前,甘肅省正處于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年輕干部作為一股促進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要真正在愛讀書上用心思、掌方法,時時刻刻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工作責任,摒棄社會上熱衷應酬、忙于事務等不良作風,不但要勤讀樂學、不求甚解,更要學而深思、深嘗不止,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情懷境界,讓讀書學習成為最大興趣,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為全省高質量大發(fā)展貢獻自身小力量。
(二)堅持讓好讀書成為最高追求。好讀書既是內化于心的一種好習慣,更是外化于行的形象全展示。習近平總書記就特別喜歡讀書,最高的追求就是讀書,不論是從梁家河到中南海,還是從躬耕基層到領航中國,熟讀經典、手不釋卷始終是他不變的生活方式。他曾動情地感嘆,當自己心里覺得不踏實的時候,就去鉆研經典著作,從中汲取力量、獲取精神財富。年輕干部做到好讀書,就要在大量浩如煙海的古史典籍中有選擇的讀,既博覽群書、涉獵廣泛,又俯仰古今、學深引思,讓“知也無涯”在“吾生之涯”中“腹有詩書氣自華”?!嵌嘧x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每個黨員干部的基本功。要通過有計劃有重點地深學細學研學馬列原著,在不斷審視中否定之否定、溫故而知新,從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不斷在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堅定理想信念、站穩(wěn)政治立場、守牢黨性原則。二是多讀經典著作。經典著作是黨史傳承中,黨在不同時期的理論精華集成所在。要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三是多讀各種緊貼實際書籍。讀書最終的目的就是經世致用。好讀書,既要涉及經濟、社會、科技、管理、國際和信息網絡等方面,也要連帶法律、文化等領域,結合自身實際,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本職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各種知識,多讀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和新規(guī)則方面的書,盡全力使自己成為文稿起草、調查研究和決策咨詢領域內提筆能寫、上臺能講、問策能對、遇事能辦的“主將”和“良兵”。四是多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延續(xù)史中,各類文化典籍燦若星辰、浩如煙海,數不清的經史子集中,蘊含著古圣先賢絕無僅有的傳世之智與治國之道,是我們?yōu)槿颂幨潞洼o政治世的寶庫。年輕干部要從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歷史、文學、哲學和倫理等經典中保持思想活力、巧取智慧道理、滋養(yǎng)浩然正氣,在正確看待事業(yè)成敗中鑒是非、知興替,在“溫故而知新”“彰往而察來”中厚修養(yǎng)、促提升。
(三)堅持讓善讀書成為最佳境界。我國著名學者王國維論述過治學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對年輕干部來說,愛學是習慣、好學是追求、善學是方法,讀書最終也應該達到這三種境界。首先,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要勤奮努力、刻苦鉆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撓,舍得花一番精力,下一番真功夫,永遠保持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定無悔的精神,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堅持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終在“驀然回首”看“燈火闌珊處”中領悟真諦。一要堅持閱讀與思考相統(tǒng)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本上的東西是固定的,如若為自己所用,則離不開思考。就像愛因斯坦所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只有甘于坐冷板凳,保持內心平和靜氣,堅定學習意志、增強學習定力、強化學習自覺,才能不斷在閱讀中獲得新知識、掌握新思想、樹立新觀念,在思考中厘清來龍去脈,達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結果。二要堅持讀書與修身相結合?!笆硕鴥?yōu)則學”,讀書求知是夯實所有工作基礎的“良藥”,是打通自我提升“最后一公里”的“利劑”,只有常學善學、修身養(yǎng)學,才能不入當下社會的各種“怪圈”。年輕干部要在加強主觀世界改造中,培養(yǎng)自身高尚品格和高雅氣質,在日積月累飽讀詩書、漸學深思中,讓滿腹經綸成為自己的底氣自信之源,堅決樹牢與主流符合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解決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風、道德情操、清正廉潔等問題,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三要鍥而不舍與持之以恒相支撐。荀子《勸學篇》中有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讀書求知也是一樣,只有通過日常點滴之積,才會產生“書能用時方能足”。毛澤東同志早年在長沙求學時,曾以這樣一副對聯(lián)自警自勵:“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和世界上萬事萬物一樣,讀書做學問需要在長期的鍥而不舍和持之以恒中付出艱辛努力。有人研究過,一個人每天閱讀一小時,三年之后可以變成某一問題的專家。讀書最可貴的是終身堅持,正所謂“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告誡年輕干部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常讀常新的態(tài)度、百讀不厭的勁頭,才可以在讀書求知的探索里不斷體會學貫人生、樂以忘憂的其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