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莞植物志》新資料

2024-06-23 12:19:38鄧應(yīng)生翟建強葉德勝胡廉隆熊曉鳳古嚴(yán)才付琳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24年11期
關(guān)鍵詞:東莞

鄧應(yīng)生 翟建強 葉德勝 胡廉隆 熊曉鳳 古嚴(yán)才 付琳

摘要 [目的]探明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的植物資源,為該區(qū)域的植物資源保護及可持續(xù)利用提供資料。[方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專家咨詢與野外實地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大嶺山森林公園的植物多樣性進行全面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東莞植物志》未收錄的12個植物物種,分別是虎克鱗蓋蕨(Microlepia hookeriana)、稀羽鱗毛蕨(Dryopteris sparsa)、絨毛山胡椒(Lindera nacusua)、黃毛五月茶(Antidesma fordii)、柴胡葉鏈莢豆(Alysicarpus bupleurifolius)、一年蓬(Erigeron annuus)、車前(Plantago asiatica)、地旋花(Xenostegia tridentata)、鉗唇蘭(Erythrodes blumei)、寬葉線柱蘭(Zeuxine affinis)、蘇里南莎草(Cyperus surinamensis)、三儉草(Rhynchospora corymbosa)。[結(jié)論]新發(fā)現(xiàn)的植物種類豐富了東莞市的植物資源資料,對植物物種多樣性和植物區(qū)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 植物志;新資料;新發(fā)現(xiàn);東莞

中圖分類號 Q948.2?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11-0106-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1.023

New Materials for the Flora of Dongguan

DENG Ying-sheng,ZHAI Jian-qiang,YE De-sheng et al

(Dalingshan Forest Park of Dongguan,Dongguan,Guangdong 523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plants in Dalingshan Forest Park of Dongguan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plant diversity.[Method] The plants diversity in Dalingshan Forest Park of Donggua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consult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Result]Twelve taxa,i.e.Microlepia hookeriana,Dryopteris sparsa,Lindera nacusua,Antidesma fordii,Alysicarpus bupleurifolius,Erigeron annuus,Plantago asiatica,Xenostegia tridentata,Erythrodes blumei,Zeuxine affinis,Cyperus surinamensis,Rhynchospora corymbosa were reported because they were not recorded in the Flora of Dongguan.[Conclusion]The discovery of these new distributions enriches the plant species resources in Donggua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flora.

Key words Flora;New materials;New discovery;Dongguan

基金項目 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綜合科考項目(441901-2021-08594)。

作者簡介 鄧應(yīng)生(1981—),男,廣東東莞人,工程師,從事自然保護地環(huán)境保護與管理研究。*通信作者,助理研究員,博士,從事植物資源調(diào)查與利用研究。

鳴? 謝 感謝段磊、何向陽、范忠才等協(xié)助開展野外調(diào)查,感謝陳紅鋒、鄧雙文、葉育石等協(xié)助進行標(biāo)本與照片鑒定。

收稿日期 2023-08-11

東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113°31′~114°15′E,22°39′~23°09′N,毗鄰港澳,處于廣州至深圳經(jīng)濟走廊中間。全市東西長約70.45 km,南北寬約46.8 km,陸地面積2 465 km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臺地、沖積平原為主,東南部多山,海拔在200~600 m,最高峰為銀瓶山主峰,高898.2 m。東莞市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長夏無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差振幅小,季風(fēng)明顯。

復(fù)雜的地形和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植物資源。但是長期以來,未對東莞進行過全面、深入的植物資源調(diào)查。植物資源調(diào)查工作對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均具有重要作用。從2007年1月開始,中國科學(xué)院華南植物園與東莞市林業(yè)局、東莞市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東莞市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對東莞市區(qū)及所轄28個鎮(zhèn)的植物資源進行了為期2年多的調(diào)查、采集和標(biāo)本鑒定及照片拍攝工作,并在此基礎(chǔ)上編寫出版了《東莞植物志》[1]。該書重點收錄東莞各地的常見野生維管植物1 612種(包括亞種、變種及變型),隸屬于219科和855屬。此后又出版了《東莞園林植物》[2]、《東莞珍稀植物》[3]等一系列圖書,填補了長期以來東莞市植物資料缺乏的空白。

2021—2023 年,筆者對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開展了綜合科學(xué)考察,在進行植物調(diào)查時陸續(xù)采集到12種野生植物標(biāo)本,經(jīng)過對植物標(biāo)本進行分類鑒定,查閱《東莞植物志》[1]、《廣東植物志》[4]、《廣東植物名錄》[5]以及相關(guān)文獻資料[6-8],確定其為《東莞植物志》[1]中未記錄的種類。新發(fā)現(xiàn)的植物種類可為今后《東莞植物志》的修編提供基本資料,也可為了解東莞植物多樣性提供新資料。該研究中引用的標(biāo)本全部存放在中國科學(xué)院華南植物園標(biāo)本館(IBSC)。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地概況

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的東北部,113°42′22″~113°48′12″E,22°50′00″~22°53′32″N。公園下轄2個森林公園、1個市屬林場和3個自然保護區(qū),即廣東大嶺山省級森林公園、東莞市大嶺山市級森林公園、東莞市國營大嶺山林場、東莞馬山市級自然保護區(qū)、東莞燈心塘市級自然保護區(qū)、東莞蓮花山市級自然保護區(qū),存在相互交叉重疊,管轄總面積約74 km2。公園屬低山、丘陵地貌,最高點茶山頂海拔530.1 m。森林覆蓋率93.2%,水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一個可供游覽、科考、休閑和康體健身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1.2 研究方法

2021—2023 年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專家咨詢與野外實地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大嶺山森林公園進行全面調(diào)查。野外實地調(diào)查主要采取樣線法,對調(diào)查區(qū)域內(nèi)的植物區(qū)系、植被、植物物種及其分布進行調(diào)查。樣線貫穿區(qū)域內(nèi)各種不同地形地貌和植被類型,在行進過程中按照科學(xué)方法對各類維管植物進行實地拍攝記錄,對有花果或孢子囊的植物或野外不確認(rèn)的植物種類進行標(biāo)本采集,再帶回室內(nèi)進行標(biāo)本壓制和植物鑒定工作。植物標(biāo)本的分類鑒定查閱《東莞植物志》[1]、《廣東植物志》[4]、《廣東植物名錄》[5] 及相關(guān)文獻資料[6-8]。

2 結(jié)果與分析

經(jīng)過對調(diào)查中采集的植物標(biāo)本進行分類鑒定,確定12種《東莞植物志》[1]中未記錄的種類,具體如下。

2.1 虎克鱗蓋蕨(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Microlepia hookeriana (Wall.) Presl,Epim.Bot.: 95.1849;中國植物志,2: 211.1959;Flora of China,2-3: 159.2013(圖1)。

植株高達80 cm。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紅棕色或棕色的鉆狀長毛。葉遠(yuǎn)生,葉柄長20~30 cm,被灰棕色長軟毛;葉片廣披針形,一回羽狀,長40~50 cm,寬11~15 cm,先端長尾狀,基部變狹;羽片23~28對,平展,披卦形,近鐮刀狀,長6~12 cm,寬1.0~1.5 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截形或戟形,上下兩側(cè)多少為耳形,上側(cè)的耳片較大,邊緣有波狀圓齒,但先端為鋸齒狀;葉脈自中肋斜出,一回二叉分枝。孢子囊群近邊緣著生,囊群蓋杯形,先為綠色,后變?yōu)樽厣?,宿存?/p>

憑證標(biāo)本:蓮花山,付琳、胡廉隆、段磊、嵇煜雯、蔣妍 20220729001,2022.7.29。

產(chǎn)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至云南東南部。生于溪邊林中或陰濕地。婆羅洲、印度尼西亞、馬來亞、越南至印度北部及尼泊爾都有分布。

2.2 稀羽鱗毛蕨(鱗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Dryopteris sparsa (Buch.-Ham.ex D.Don) O.Ktze.Rev.Gen.Pl.2: 813.1891;中國植物志,5(1): 185.2000;Flora of China,2-3: 602.2013(圖2)。

植株高達70 cm。根狀莖和葉柄基部密被棕色、全緣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0~40 cm;葉片近紙質(zhì),卵狀長圓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0~45 cm,寬15~25 cm,頂端長漸尖并為羽裂,基部不縮狹,2~3回羽裂;羽片7~9對,對生或近對生,略斜向上,有短柄,基部1對最大,三角狀披針形,多少呈鐮刀狀,長10~18 cm,寬達10 cm,頂端尾狀漸尖,其余羽片逐漸縮短,披針形;小羽片13~15對,互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闊楔形,通常不對稱,基部1對的基部下側(cè)1片小羽片較長,長6~8 cm,基部寬約2 cm,一回羽狀,其余小羽片逐漸縮短;裂片長圓形,頂端鈍圓并有幾個尖齒,邊緣有疏細(xì)齒。孢子囊群圓形,著生于小脈中部;囊群蓋圓腎形,全緣。

憑證標(biāo)本:蓮花山,付琳、翟建強、段磊、嵇煜雯、蔣妍20220729012,2022.7.29。

產(chǎn)陜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香港、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生于林下溪邊。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日本也有。

2.3 絨毛山胡椒(樟科 Lauraceae)

Lindera nacusua (D.Don) Merr.in Lingnan Sci.Journ.15: 419.1936;中國植物志,31: 406.1982;Flora of China,7: 150.2008(圖3)。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寬卵形至長圓形,長6~15 cm,先端通常急尖,基部銳尖或楔形,革質(zhì),光亮,上面中脈有時略被黃褐色柔毛,下面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葉柄粗壯,密被黃褐色柔毛。傘形花序單生或2~4簇生于葉腋,具短總梗和總苞片;雄花黃色,花被片6,卵形,外面脊部被黃褐色微柔毛或無毛,雄蕊9,退化雌蕊的子房卵形;雌花黃色,花被片6,退化雄蕊9,第3輪的中部有2個幾達其花絲全長的圓腎形腺體,子房倒卵形。果近球形,成熟時紅色?;ㄆ?—6月;果期7—10月。

憑證標(biāo)本:石洞,付琳、熊曉鳳、鄒麗婷、范忠才、古嚴(yán)才 20220409001,2022.4.9;石洞,付琳、黎偉平、段磊、嵇煜雯、蔣妍 20220729003,2022.7.29。

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云南及西藏東南部。生于谷地或常綠闊葉林中。尼泊爾、印度、緬甸及越南也有分布。

2.4 黃毛五月茶(大戟科 Euphorbiaceae)

Antidesma fordii Hemsl.in Journ.Linn.Scot.Bot.26: 430.1894;中國植物志,44(1): 54.1994;Flora of China,11: 212.2008(圖4)。

小喬木;小枝、葉柄、托葉、花序軸被黃色絨毛,其余被長柔毛或柔毛。葉片長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25 cm,寬3.0~10.5 cm,頂端短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近圓或鈍;托葉卵狀披針形?;ㄐ蜷L8~13 cm;苞片線形;雄花為穗狀花序,花萼5裂,裂片寬卵形,長和寬約1 mm,花盤5裂,雄蕊5,著生于花盤內(nèi)面,退化雌蕊圓柱狀;雌花為總狀花序,花萼與雄花的相同,子房橢圓形,花柱3,頂生,柱頭2深裂。核果紡錘形,長約7 mm,直徑4 mm?;ㄆ?—7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

憑證標(biāo)本:燈心塘水庫,付琳、古嚴(yán)才、熊曉鳳、鄒麗婷、范忠才 20220412001,2022.4.12;燈心塘水庫,付琳、段磊、王華、嵇煜雯、蔣妍 20220725001,2022.7.25。

產(chǎn)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生于山地密林中。越南、老撾也有分布。

2.5 柴胡葉鏈莢豆(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Alysicarpus bupleurifolius L.,Sp.Pl.2: 745.1753;中國植物志,41: 88.1995;Flora of China,10: 291.2010(圖5)。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披散,多分枝。單小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9 cm,寬2~8 mm,先端急尖,基部圓或楔形,生于莖上部的葉較寬短,上面無毛,下面沿中脈疏被毛,側(cè)脈10~13對??偁罨ㄐ蝽斏?,柔弱,長3~18 cm;花成對生于節(jié)上;花梗極短或幾無;花萼長6~8 mm,5深裂,裂片披針形,干而硬;花冠淡黃或黃綠色,稍短。莢果長0.6~1.5 cm,寬1.8 mm,有莢節(jié)3~6,下部每一莢節(jié)遠(yuǎn)較花萼短,節(jié)間收縮,無毛。

憑證標(biāo)本:石洞,付琳、段磊、葉德勝、何向陽 20211128001,2021.11.28。

產(chǎn)廣東、廣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臺灣南部。生于荒地草叢中、稻田邊及山谷陽處。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菲律賓、毛里求斯、波利尼西亞等地也有分布。

2.6 一年蓬(菊科 Asteraceae)

Erigeron annuus L.,Sp.Pl.2: 875.1753;中國植物志,74: 326.1985;Flora of China,20: 644.2011(圖6)。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基部葉花期枯萎,長圓形或?qū)捖研?,長4~17 cm,寬1.5~4.0 cm,頂端尖或鈍,基部狹成具翅的長柄,邊緣具粗齒,下部葉與基部葉同形,但葉柄較短,中部和上部葉較小,最上部葉線形,全部葉邊緣被短硬毛。頭狀花序排列成疏圓錐花序,總苞片3層,草質(zhì),披針形;外圍雌花舌狀,2層,舌片平展,白色或淡天藍(lán)色,線形,冠毛極短,膜片狀連成小冠;中央兩性花管狀,黃色,管部長約0.5 mm,檐部近倒錐形,裂片無毛,冠毛2層,外層鱗片狀,內(nèi)層剛毛狀。瘦果披針形?;ㄆ?—9月。

憑證標(biāo)本:茶山頂,付琳、鄧應(yīng)生、段磊、何向陽 20211125001,2021.11.25。

原產(chǎn)北美洲,在我國已馴化,廣泛分布于吉林、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和西藏等省區(qū)。生于路邊曠野或山坡荒地[9]。

2.7 車前(車前科 Plantaginaceae)

Plantago asiatica L.,Sp.Pl.113.1753;中國植物志,70: 325.2002;Flora of China,19: 497.2011(圖7)。

二年至多年生草本。葉基生,蓮座狀,紙質(zhì),寬卵形或?qū)挋E圓形,先端鈍圓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邊緣波狀,全緣或中部以下具齒。穗狀花序3~10個,細(xì)圓柱狀,下部常間斷,花冠白色,花冠筒與萼片近等長;雄蕊與花柱明顯外伸,花藥白色。蒴果紡錘狀卵形、卵球形或圓錐狀卵形,長3.0~4.5 mm,于基部上方周裂;種子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2~2.0 mm,具角,背腹面微隆起。花期4—8月,果期6—9月。

憑證標(biāo)本:石洞,付琳、鄧應(yīng)生、鄒麗婷、何向陽20220114001,2022.1.14;石洞,付琳、李志明、鄒麗婷、范忠才,20220407001,2022.4.7。

除西北外遍布全國。生于草地、溝邊、河岸濕地、田邊、路旁或村邊空曠處。東北亞、日本、尼泊爾、東南亞有分布。

2.8 地旋花(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Xenostegia tridentata (L.) D.F.Austin & Staples in Brittonia32:533.1980;中國植物志,64(1): 65.1979;Flora of China,16: 58.1995(圖8)。

平臥或攀援草本。莖細(xì)長,具細(xì)棱以至近于具狹翅。葉線形、線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狹圓形,基部稍擴大,長2.5~6.5 cm,寬0.4~1.1 cm,頂端有明顯的小短尖頭,基部戟形,有時抱莖。聚傘花序腋生,有1~3朵花;花序梗長1~6 cm,纖細(xì),基部被短柔毛;苞片小,鉆狀;萼片卵狀披針形,頂端成一細(xì)長尖頭,等長或外萼片稍短;花冠黃色或白色,漏斗狀,長約1.6 cm;花絲基部稍寬,散生柔毛。蒴果球形或卵形,4瓣裂。種子4,卵圓形,黑色,長3~4 mm?;ü趲兹辍?/p>

憑證標(biāo)本:大溪水庫,付琳、胡廉隆、熊曉鳳、鄒麗婷、范忠才20220410001,2022.4.10。

產(chǎn)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生于曠野沙地、路旁或疏林中。分布熱帶東非,熱帶亞洲自印度、錫蘭,經(jīng)馬來半島至熱帶大洋洲。

2.9 鉗唇蘭(蘭科 Orchidaceae)

Erythrodes blumei (Lindley) Schlechter in Schumann & Lauterbach,Nachtr.Fl.Schutzgeb.Südsee,1905;中國植物志,17: 160.1999;Flora of China,25: 58.2009(圖9)。

植株高18~60 cm。葉片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稍歪斜,長4.5~10.0 cm,寬2~6 cm,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圓,上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具3條明顯的主脈;葉柄下部擴大成抱莖的鞘?;ㄇo被短柔毛,具3~6枚鞘狀苞片;總狀花序頂生;花較小,萼片帶紅褐色或褐綠色,背面被短柔毛,中萼片直立,凹陷,長橢圓形;側(cè)萼片張開,偏斜的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花瓣倒披針形,與萼片同色,中央具1枚透明的脈,與中萼片黏合呈兜狀;唇瓣基部具距,3裂,側(cè)裂片直立而小,中裂反折,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白色;距下垂,近圓筒狀,唇瓣的腹面(上面)和距均為帶紅褐色?;ㄆ?—5月。

憑證標(biāo)本:茶山頂,付琳、翟建強、古嚴(yán)才、段磊、何向陽20211126001,2021.11.26;小板綠道,付琳、鄭治強、鄒麗婷、范忠才20220409001,2022.4.9。

產(chǎn)臺灣、廣東、廣西、云南(金屏)。生于山坡或溝谷常綠闊葉林下陰處。斯里蘭卡、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越南、泰國也有分布[10]。

2.10 寬葉線柱蘭(蘭科 Orchidaceae)

Zeuxine affinis (Lindley) Bentham ex J.D.Hooker,F(xiàn)l.Brit.India 6: 108.1890;中國植物志,17: 199.1999;Flora of China,25: 75.2009(圖10)。

植株高達30 cm。根狀莖匍匐,肉質(zhì),具節(jié)。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花開放時常凋萎,常帶紅色,長2.5~4.0 cm,寬1.2~2.5 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收狹成柄?;ㄇo淡褐色,被柔毛,具1~2枚鞘狀苞片。總狀花序;花較小,黃白色,萼片背面被柔毛;中萼片寬卵形,凹陷,先端鈍或急尖,具1脈;側(cè)萼片為卵狀長圓形;花瓣白色,長橢圓形,與中萼片等長,并黏合呈兜狀;唇瓣白色,呈“Y”形,前部擴大成2裂?;ㄆ?—4月。

憑證標(biāo)本:茶山頂,付琳、葉德勝、段磊、何向陽20211126001,2021.11.26;小板綠道,付琳、古嚴(yán)才、熊曉鳳、鄒麗婷、范忠才20220409002,2022.4.9。

產(chǎn)臺灣、廣東、海南、云南。生于山坡或溝谷林下陰處。馬來西亞、泰國、老撾、緬甸、孟加拉、印度、錫金、不丹也有分布。

2.11 蘇里南莎草(莎草科 Cyperaceae)

Cyperus surinamensis Rottb,Descr.Pl.Rar.20.1772;Flora of China,23: 225.2010(圖11)。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稈叢生,高35~80 cm,三棱形,微糙,具倒刺。葉短于稈,平或“V”形,葉寬5~8 。總苞片38,水平至斜升30°角,平或“V”形。球形頭狀花序,一級輻射枝4~12,微糙,具倒刺,常具次級輻射枝,小穗狀花序15~40,線形或線狀長圓形,緊縮,穎10~50,披針形,雄蕊1。小堅果具柄,長橢圓狀?;ü?—9月。原產(chǎn)美洲,現(xiàn)在印尼、中國等國歸化。

憑證標(biāo)本:馬鞍山,付琳、熊曉鳳、鄒麗婷、范忠才202204110001,2022.4.11。

產(chǎn)湖南南部、廣東、廣西及貴州。生于山地、山坡林緣陰濕處、溪邊溝谷密林或疏林中。

2.12 三儉草(莎草科 Cyperaceae)

Rhynchospora corymbosa (Linnaeus) Britton Trans.New York Acad.Sci.11: 84.1892;中國植物志,11: 110.1961;Flora of China,23: 253.2010(圖12)。

多年生高大草本。稈直立,粗壯,三稜形,兼具基生葉和桿生葉。葉鞘管狀,抱稈,長2~6 cm,鞘口有短而寬的膜質(zhì)葉舌;葉狹長,線形,寬9~17 mm,扁平,平滑,邊緣粗糙,頂端漸狹。頂生枝花序下有苞片3~5枚,葉狀,具短鞘或無鞘。圓錐花序大型,輻射枝多數(shù),松散展開,具極多數(shù)小穗,頂端著生小聚傘花序或總狀花序,第2輻射枝頂端著生總狀花序或近總狀花序;側(cè)生枝花序的總花梗略扁;小苞片剛毛狀;小穗簇生,狹披針形或紡錘形,具1朵兩性花,1~2朵雄花,7~8片鱗片,下面4片鱗片中空無花。小堅果長圓倒卵形,褐色,頂端具宿存的花柱基?;ü?—12月。

憑證標(biāo)本:金雞咀水庫,付琳、葉德勝、鄒麗婷、范忠才202204090010,2022.4.9。

產(chǎn)廣東、海南島、臺灣及云南。生于溪旁或山谷濕草地中。分布于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

3 討論

從2007年開始,中國科學(xué)院華南植物園與東莞市林業(yè)局、東莞市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東莞市植物園合作對東莞植物資源進行了大規(guī)模調(diào)查,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也在該調(diào)查范圍之中。

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位于珠三角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地區(qū),且周邊人類活動較為活躍,因此公園的生物多樣性發(fā)展變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獨特性和代表性。由于城市建設(shè)開發(fā)等人為的影響,公園內(nèi)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植物物種多樣性受到了一定干擾,甚至導(dǎo)致一些珍稀瀕危物種消失。通過10余年的努力,公園的管理不斷加強,基礎(chǔ)配套設(shè)施日趨完善,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

在科考過程中,調(diào)查組對采集的植物標(biāo)本進行了鑒定,經(jīng)過查閱《東莞植物志》[1],發(fā)現(xiàn)了上述書中未記錄的種類,其中既有虎克鱗蓋蕨、稀羽鱗毛蕨等蕨類植物,地旋花等藤本植物,一年蓬、蘇里南莎草、三儉草、車前、柴胡葉鏈莢豆等分布廣泛的草本植物,也有絨毛山胡椒、黃毛五月茶等喬木,還發(fā)現(xiàn)了蘭科植物鉗唇蘭、寬葉線柱蘭。它們分屬于碗蕨科、鱗毛蕨科、樟科、大戟科、蝶形花科、菊科、車前科、旋花科、蘭科和莎草科,科的種類十分豐富。這說明以往的采集調(diào)查仍然存在薄弱區(qū)域,有必要針對相關(guān)區(qū)域及類群開展更加深入的調(diào)查工作。

虎克鱗蓋蕨、稀羽鱗毛蕨2種蕨類植物在廣州均有分布,蓮花山新分布點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豐富了東莞地區(qū)蕨類植物的多樣性。絨毛山胡椒、黃毛五月茶、車前、地旋花、柴胡葉鏈莢豆、一年蓬、蘇里南莎草和三儉草在東莞鄰近的廣州或深圳都有分布,在東莞發(fā)現(xiàn)的新分布點擴大了這些種類的分布區(qū),并使它們的分布區(qū)連成一片。此外,蘭科植物鉗唇蘭、寬葉線柱蘭等對生境依賴性較強的物種也在公園內(nèi)被發(fā)現(xiàn),說明經(jīng)過長期保護與封山育林,公園的現(xiàn)有植被逐步得到了恢復(fù),物種越來越豐富多樣。新發(fā)現(xiàn)的植物種類完善了東莞地區(qū)植物資源的本底資料,也可為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的保護管理和科研監(jiān)測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邢福武,陳堅,曾慶文,等.東莞植物志[M].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2010.

[2] 陳紅鋒,陳堅,邢福武,等.東莞園林植物[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2010.

[3] 王發(fā)國,陳堅,邢福武,等.東莞珍稀植物[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2010.

[4] 中國科學(xué)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廣東植物志: 1-10卷[M].廣州: 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2009.

[5] 葉華谷,邢福武.廣東植物名錄[M].廣州: 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

[6] 葉華谷,彭少麟.廣東植物多樣性編目[M].廣州: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

[7] 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1961-2004.

[8] WU Z Y,RAVEN P H,HONG D Y.Flora of China: Vol.2-25[M].Beijing: Science Press,St.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1994-2013.

[9] 彭誼.揚州市菊科管狀花亞科藥用植物資源調(diào)查[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5,29(4):31-34.

[10] 陳炳華,林愛英,蘇享修,等.福建蘭科2新記錄屬[J].西北植物學(xué)報,2014,34(6):1288-1290.

猜你喜歡
東莞
英文摘要
東莞,東莞
東莞振宗機械展
模具制造(2020年12期)2020-02-06 08:05:18
東莞固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0年12期)2020-02-06 08:04:34
履 癡
黃河之聲(2019年3期)2019-01-25 23:01:03
東莞可園琴事
東莞長聯(lián)
東莞茶山鎮(zhèn)南社村
嶺南文史(2016年4期)2017-01-07 09:12:00
公益金救孤的“東莞樣本”
大社會(2016年8期)2016-05-04 03:42:36
張其淦與《東莞詩錄》
喀喇| 三原县| 遂平县| 莒南县| 长春市| 蓬溪县| 缙云县| 三穗县| 兴海县| 上虞市| 揭阳市| 商南县| 石林| 昌图县| 柳州市| 隆回县| 吉水县| 舒城县| 休宁县| 新宾| 剑河县| 阳信县| 双鸭山市| 太和县| 紫阳县| 吉首市| 临汾市| 涟源市| 巍山| 兰考县| 石家庄市| 龙州县| 台中市| 浦北县| 固镇县| 营山县| 哈密市| 曲麻莱县| 华亭县| 松潘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