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傅雷愛較真兒,在文學界是出了名的。傅雷挑選翻譯對象時,很較真。別人挑選作品是跟著市場走,誰暢銷就翻譯誰的。傅雷不是這樣,他最初翻譯羅曼·羅蘭的作品時,中國的全面抗戰(zhàn)已經開始,而形勢對中國很不利。傅雷在名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看到了中國人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便決定翻譯此作,希望中國讀者能“在絕望中重新燃起生的希望”。后來,他又選譯了法國作家伏爾泰、巴爾扎克的作品,認為這些作品都是中國讀者所需要的精神食糧。
傅雷在翻譯作品時,很較真。傅雷認為,在動筆翻譯之前,務必“熟讀原著,不厭求詳”“任何作品,不精讀四五遍絕不動筆”。開始翻譯后,他會對原文的遣詞造句反復琢磨,煞費苦心。為了解《貝多芬傳》的創(chuàng)作緣由,他專門與羅曼·羅蘭通了書信;為了弄懂巴爾扎克《貝姨》《邦斯舅舅》等作品中的幾處用語,他和法國友人反復通信,直到搞清楚之后才定稿,還特地加上了注釋。
傅雷對每天的工作量,也很較真。傅雷做事專注,嚴于律己,每天要翻譯的字數他都定了量。若有事耽擱了,達不到數量,他哪怕不休息也一定要補上。傅雷有生之年共翻譯了30多部著作、約500萬字的作品,恐怕與這個習慣有關。
傅雷對自己先前的譯作更較真。1942年,他曾譯出法國作家杜哈曼的《文明》。過了幾年,他感覺這部作品譯得有瑕疵,于是又“花了一個月的工夫,把舊譯痛改一頓”。無獨有偶,他在翻看十年前的舊譯《約翰·克利斯朵夫》時,覺得很多地方不滿意,干脆又把這100多萬字的著作重新翻譯了一遍,方才認定“風格較初譯尤為渾成”。
(摘自《人民政協報》 王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