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新課標》的重要意義之一是在于凝練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了實現學習的路徑與方法——設計學習任務群。每堂課都要學會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進入到課文中。為學生提供支架,讓他們有路可走。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單元教學要求老師不再一篇課文單獨的教,反復的教學,而是讓教師整合課文,聯合教學,讓學生領悟教材的整體性,做到整體感知單元課文的內在聯系,從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會自主學習。這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對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老師們也在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實踐。
一、明確大單元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
1.確定情境性任務目標。了解學情,合理利用教材文本,將這些教學目標轉化為情境性的任務和活動設計。
2.設計統(tǒng)整性教學內容。教師要合理選擇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以便大單元教學以及任務群教學。
3.課程活動和經驗設計。設計教學活動、支架、策略、流程,促使學生形成有效課程經驗,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喜歡參與且切實有效的學習活動。
4.課程經驗交流和評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呈現學習的成果,呈現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對能力的鍛煉。
二、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情感認知?!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和興趣,同時還要通過示范和引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內容、提煉信息、感悟思想、體驗創(chuàng)作等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自發(fā)有所思,有所感,有所獲,進而實現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2.強調情境設置,落實情境教學。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題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減少了裸考知識,客觀性試題融入情境中測試。因此,“雙減”之下的教學,在提質增效的目標導向下更加需要有情境意識,要在情境中設置問題,讓問題“生長”在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3.設置問題任務,提升理解能力。讓學生在問題任務的驅動下,去主動思考,在思考中點亮思維的火花,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4.注重范讀指導,提升審美水平。通過播放多媒體錄音的方式使學生感受一定的距離感,教師通過自己的真情范讀以及對學生在閱讀中的指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致力于用發(fā)現美的眼睛看萬物的情感,并逐漸提高閱讀審美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5.引導個性化表達,強化思辨能力。中考作文命題中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中心來源。這就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所以更要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思辨中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三、單元整體化作業(yè)的設計。
傳統(tǒng)觀念中的作業(yè)機械、割裂,缺乏有機聯系?!敖y(tǒng)編教材單元設置采用‘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其單元整體性本身比較強,作業(yè)設計的單元意識也應該自然跟進?!笨蓢L試讓作業(yè)設計貫穿整個單元教學過程,作業(yè)與單元整體教學內容的解讀、教學目標的設定、課堂教學流程的設計緊密結合在一起;同時,將單元內原本單篇的作業(yè)進行統(tǒng)整,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一份單元整體化作業(yè)單。
大單元教學是讓教師從“教學”層面上升到“課程”層面,以往習慣站在教學的視角,現在需要站在課程的視角,更系統(tǒng),很科學。教師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看待學生,要把孩子當作孩子來看,要按學生方式學習來開展教學。學生是具有豐富情感、有著獨立人格的人,我們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要尊重學生的需求,要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要注意開發(fā)、挖掘他們身上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教師是學生最重要的朋友,是學生學習的引導人,應該尊重、理解、善待、幫助兒童,以廣博的知識、強烈的責任感、高尚的人格引領學生學會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