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耀芳
★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有效途徑,是我們不斷進步的階梯。但是從廣大學生當前的整本書閱讀情況來看,他們的閱讀效率普遍不高,存在著閱讀范圍較窄、閱讀內容比較隨意、閱讀方式較為單調、缺乏閱讀方法、閱讀習慣尚未形成等問題。其實,我們的閱讀視野不能僅限于課堂、課本,也不能局限于對單篇文章的閱讀,而應當把眼光拓寬至課外,由單篇閱讀走向整本書閱讀,既要從橫向上實現(xiàn)閱讀的多元化,也要從縱向上實現(xiàn)閱讀的深入化,這樣我們就能逐步提高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要想讀好整本書,我們需要用好一個輔助工具,那就是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我們能夠較為快速地搜集、歸納和總結書中的信息,能夠梳理出書中的人物關系、故事線索、發(fā)展脈絡等,這不僅能使我們對文本內容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也能提高我們的閱讀品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下我們將從搭建內容框架、梳理信息、掌握文本主旨、獲得個性化閱讀體驗等方面來談一談如何利用思維導圖讓整本書閱讀變得輕松又簡單。
一、思維導圖有助于讀者搭建內容框架
與單篇文章閱讀相比,整本書閱讀的閱讀范圍更大,閱讀內容更多,信息量自然會更多,而且一本書有多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都有相應的主題,讀者需要在把握各單元主題的基礎上來理解整本書的主旨和思想等。其實,整本書閱讀就好比一片森林,每個章節(jié)、每個人物、每個細節(jié)就相當于森林中的花花草草,我們要想游覽完這片森林,需要借助游覽圖,找到一條合適的游覽路線,否則就容易迷失在森林中。對于整本書閱讀來說,思維導圖就相當于森林游覽圖,可以幫助讀者從宏觀的視角出發(fā),結合書中的內容使用一些關鍵詞、圖形和連線等搭建出整體性的框架。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讀者在整本書閱讀中能做到統(tǒng)攬全局,也能夠明晰書中的人物關系等。
例如,《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瑞典著名的女作家塞爾瑪·拉洛洛夫創(chuàng)作的一部童話小說,作者以新穎靈活的描寫手法、幽默生動的筆調為孩子們描繪了大美山河的瑞典,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書寫了一個小學生由調皮搗蛋到善良勇敢的過程,既有成長教育意義,也有人文地理科普意義。這本書中有很多具有知識性、科學性的內容,如瑞典的地理、地貌、風俗人情、文化古跡,以及各種動植物、各個角色、各種地名、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等。讀者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可以結合內容概要、序、后記,以及目錄和小標題等繪制出一幅思維導圖,這幅思維導圖應以尼爾斯的游歷過程為主線來串聯(lián)起整本書的內容。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讀者能夠搭建出整本書的內容框架,也就能順利掌握整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
二、思維導圖有助于讀者梳理整本書的信息
思維導圖是一種知識可視化的思維工具,用更通俗的話來說,思維導圖是一種對文字內容進行提煉簡化后,以圖形和線條將關鍵詞聯(lián)系起來,最終以圖像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思考方式。借助思維導圖,我們能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的圖像語言,能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圖形。具體到整本書閱讀中,由于一本書中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多個人物形象或角色形象、不同的場景和情境等,僅僅閱讀一遍,讀者通常無法對文本內容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因此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信息。比如,以主人公為核心,對促進主人公成長的其他人物角色進行整理匯總,就能梳理出關于人物關系的思維導圖;以人物的事跡和性格為核心,找到促進人物發(fā)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內容,并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這樣就有助于讀者把握人物形象和文本的主題。
例如,《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jīng)歷,既以諷刺的寫作手法批判虛偽的社會習俗、刻板陳腐的教育及偽善的宗教儀式,又展現(xiàn)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這部小說的主要人物有湯姆·索亞、哈克貝利·費恩、波莉姨媽、莫夫·波特、印第安·喬伊、貝琪·撒切爾、喬伊·哈波等,每個人都有各自鮮明的性格與特點,其中,湯姆·索亞是主要人物,因此,讀者可以圍繞湯姆·索亞這個核心人物來繪制思維導圖,以此來梳理人物關系,串聯(lián)故事情節(jié)。如波莉姨媽讓湯姆·索亞刷墻,但他忽悠其他小伙伴幫他刷墻,湯姆·索亞和哈克貝利·費恩一起破壞喬伊·哈波的陰謀等。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讀者不僅能弄清楚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也對湯姆·索亞歷險的經(jīng)歷有更濃厚的興趣,在充分掌握故事線索的同時,也使自己的閱讀思維更加清晰。此外,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書中的瑣碎信息,也能使讀者真正理解湯姆·索亞的生活環(huán)境對他的心態(tài)產(chǎn)生的影響。
三、思維導圖有助于讀者掌握文本主旨
文學作品是以文字為媒介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的載體,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同時,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其相應的寫作背景、創(chuàng)作意圖,反映了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時代特征,而且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道德品質等。通過整本書閱讀,我們不僅能了解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還能體會到蘊含在書中的人情世故、思想情感等。但是很多學生因文學常識積累不足、生活經(jīng)驗有限,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對文本的理解處于較為淺顯的層面,把關注點放在了故事的趣味性上,忽視了一些有深意的詞語、語句等,導致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不夠深入和全面,也未能真正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價值意義等。借助思維導圖,讀者可以搜集和整理文學作品的背景資料,如作者介紹、創(chuàng)作時代、寫作意圖等,還可以對文本內容和知識點進行比較、整合,如比較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以此來全面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文本主旨。
例如,我國的四大名著《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是學生的必讀書目,但每一部作品中都有許多人物,而且故事情節(jié)曲折,反映了不同的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有著深刻的寓意,耐人尋味,而且這幾部作品的語言表達都偏向于文言文,更容易給學生造成閱讀障礙。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在閱讀時進行深入的思考,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內容,掌握其主旨。以《西游記》的整本書閱讀為例,我們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性格異同點羅列出來,再結合具體的事件進行分析和比較,這樣就能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這四個人物形象的意圖,也能促使我們對文本的主旨有更清晰的認知和把握。
四、思維導圖有助于讀者獲得個性化閱讀體驗
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是個體活動,而每個讀者有不同的基礎、能力、視角,所獲得的閱讀感悟也是千差萬別的。思維導圖是思維方式的具體呈現(xiàn),可以體現(xiàn)出讀者的思維特點,因此,也有著很強的個性化特點。在整本書閱讀中,每個讀者因學識水平、知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不同,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都是不同的,都反映出了他們各自對整本書的理解和感悟。從這個層面來說,在整本書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讀者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和獨特的閱讀感悟,進而使整本書閱讀更加高效,更能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例如,閱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們可以選擇書中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人物來繪制一幅人物形象思維導圖,先用關鍵詞概括出這個人物的形象,之后結合具體的事件來證明自己的歸納總結是合理的。由于每個人喜歡的人物不同,對人物的印象和評價也不同,所以繪制的思維導圖也是有明顯差異的,而且很多時候在概括自己喜歡的人物時會有主觀化甚至片面化的傾向,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的理解是錯誤的。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思維導圖,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和體驗,在交流中受到啟發(fā),加強反思,進一步深化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和感悟,進而提高自己個性化閱讀的效率。
要想讀懂一本書,就要把它讀通、讀透,要越讀越薄,在讀的過程中逐步刪除多余的信息,理解寫作意圖和動機,厘清文本的脈絡或線索,梳理人物關系,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整本書的主旨。要想達到這樣的閱讀目的,并不是一件易事,我們需要借助思維導圖,建立一個知識框架或體系,使閱讀活動更有序,進而促使我們把書讀通、讀透、讀懂、讀薄,使我們對整本書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整本書閱讀就會變得簡單、輕松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