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興泉
2024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在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有關負責人圍繞打擊涉稅犯罪介紹了有關情況。據介紹,近年來,公安機關密切關注經濟發(fā)展形勢,緊盯涉稅犯罪變化趨勢,持續(xù)保持對涉稅犯罪的嚴打高壓態(tài)勢。僅去年一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涉稅犯罪案件1.6萬余起,挽回經濟損失37億元。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在同日公布了多起依法懲治危害稅收征管典型刑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逃稅案。
逃稅罪作為危害稅收征管類犯罪的首項,同樣也是涉稅犯罪打擊的重點對象。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guī)定,逃稅罪是指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行為,同時對于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也依照本罪定罪處罰。
在逃稅罪的入罪標準方面,我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二)》針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做出了不同的規(guī)定:對于納稅人而言,上述規(guī)定將“逃稅十萬元以上”和“逃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作為兩個并列條件(對于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當納稅人的逃稅行為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時,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即可認為其達到逃稅罪刑事追訴的標準。若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即便未經稅務機關下達追繳通知,仍然可以直接進行刑事立案追訴。
而對于扣繳義務人而言,則不受納稅比例和行政處罰前置的條件限制,只要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便可追究刑事責任。
逃稅罪的主要主體是納稅人,包含個人和單位,鑒于實踐中存在大量企業(yè)偷逃稅款的情況,因此司法裁判中認定企業(yè)構成逃稅罪單位犯罪的情況更為多見。需要說明的是,即便企業(yè)可以作為刑事責任的歸屬被認定構成逃稅罪定罪處罰,也并不意味著企業(yè)內部的高管和實控人可以完全把企業(yè)當作一堵“防火墻”,用來隔絕刑事風險。
根據我國刑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對于單位犯罪,要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谶@一規(guī)定,財務主管或者直接的財務工作人員有更大概率作為直接責任人員與企業(yè)一并承擔刑事責任;企業(yè)的實控人或負責人也會因為會計法第四條規(guī)定的“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而被認定對企業(yè)的逃稅行為負有責任。司法實務中有很多企業(yè)的實控人及其辯護人嘗試通過“對財務狀況不知情、不插手或對納稅法規(guī)不熟悉”等理由為自己排除刑事責任,但這一辯解理由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被司法機關認可。
如北京市順義區(qū)法院2019年宣判的一起逃稅罪案件中,鄒某某作為公司的實控人,雖然將法定代表人職務轉由他人擔任,并辯稱自己沒有過多參與公司經營,對于發(fā)票和稅務問題也不知情。但法院審理后認為,鄒某某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公司經營活動的直接受益人,其關于對公司使用“大頭小尾”發(fā)票入賬偷逃稅款不知情,問題發(fā)票系由他人指使入賬的辯解,顯違常理,結合其他證人證言內容,最終認定其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構成逃稅罪。
從本罪的客觀犯罪構成來看,逃稅罪的典型行為模式主要有“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和“不申報”兩種情形。根據2024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稅收征管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偽造、變造、轉移、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其他涉稅資料;以簽訂“陰陽合同”等形式隱匿或者以他人名義分解收入、財產;虛列支出、虛抵進項稅額或者虛報專項附加扣除;提供虛假材料,騙取稅收優(yōu)惠;編造虛假計稅依據以及為不繳、少繳稅款而采取的其他欺騙、隱瞞手段等情況,均可認定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的行為。而依法在登記機關辦理設立登記的納稅人,發(fā)生應稅行為而不申報納稅;依法不需要在登記機關辦理設立登記或者未依法辦理設立登記的納稅人,發(fā)生應稅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通知其申報而不申報納稅,或者其他明知應當依法申報納稅而不申報納稅的情況,則可認定為本罪條文中所規(guī)定的“不申報”行為。
在上述列舉的各類情況中,分解收入和陰陽合同也是逃稅案件的普遍表現。相較于其他的逃稅行為,分解收入和陰陽合同往往存在更強的隱蔽性,使得一些企業(yè)家或者高收入群體誤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合理避稅”的“法律漏洞”。例如非法將稅率較高的項目過多地拆分到稅率較低的項目合同中來計繳稅款,或者通過簽訂不同價格的陰陽合同,成立個人獨資企業(yè),虛構業(yè)務等方式,將個人的高收入分攤到數家個人獨資企業(yè),變成個人獨資的經營所得,以此達到稀釋利潤、降低繳納稅款的效果。這些情況在房地產、項目建設、影視娛樂圈等高利潤、高收入的行業(yè)較為常見,甚至已經形成“行業(yè)慣例”,屬于慣常操作,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存在巨大的刑事風險。
此外,逃稅罪存在一個“初犯免責”的特殊條款。也即如果沒有在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初次存在逃稅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這也是很多“天價逃稅”的新聞報道出現之后,卻沒有在后續(xù)追究刑事責任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體來看,近年來司法實務中對于逃稅罪認定更為貼合“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一方面通過司法解釋明確逃稅犯罪行為模式和追訴標準,加大了對于逃稅犯罪的打擊力度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指明了行政處罰前置的追訴原則,給面臨涉稅爭議的當事人以積極補救的機會。企業(yè)和個人在面臨稅務違法問題時,應當依法及時地履行補繳義務,規(guī)避刑事風險。與此同時,也要堅決杜絕“交錢了事”的錯誤認識。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二)》第五十二條的規(guī)定,納稅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后再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或者接受行政處罰的,不影響刑事責任的追究。因此,針對可能存在的刑事風險,有必要尋求專業(yè)稅務師、會計師以及專業(yè)律師的法律支持,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