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冬
(西藏民族大學文學院 陜西咸陽 712082)
中華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吸收融合各民族文化發(fā)展而成的。中原文化在與各民族交流過程中相互融合、彼此認同,在不斷濡化和涵化中形成了多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文化共同體。在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的邊疆,共同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1]經過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間的結構聯(lián)系日益密切,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文化認同意識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多民族文化共同體。
中國茶文化包含各民族的種茶歷史、制茶技藝、飲茶文化、茶山遺址、茶葉貿易、茶馬古道、邊疆政策等,涉及茶藝禮儀、儒釋道思想、商貿通道、歷史宗教和中央與地方關系等內容,在不同歷史時期與各民族交流之中融入了豐富多樣的時代內容。我國飲茶習俗廣泛存在于各民族生活之中,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在多民族共享的生活實踐中能夠深化文化認同,弘揚共同體文化意識,塑造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觀、文化觀和價值觀,營造多民族共有、互助、交融的精神文化家園。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發(fā)揮著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tǒng)一、增進民族情感的作用。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神話中的“神農嘗百草”。早在先秦時期,《詩經·邶風》中就有相關記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2](P46)《荀子·大略》中“天子御珽,諸侯御荼,大夫服笏,禮也”,[3](P486)《爾雅·釋草》中“槚,苦荼。邢昺疏:埤蒼作梌,案,今蜀人以作飲,音直加反。茗之類,茗亡頂反”,[4](P481)均記述了在古代社會茶葉及飲茶文化廣泛存在于不同階層飲食之中。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是茶樹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013 年5 月25 日,國際茶葉委員會授牌中國云南省普洱市‘世界茶源’的稱號”。[5]2022 年11 月29日,“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茶文化遺產是以非物質文化形態(tài)存在于各族民眾生活之中,并形成了世代相傳的茶主題文化,包括茶文化歷史、制茶技藝、茶與農耕文化、各民族茶馬貿易和邊疆茶業(yè)政策等內容。茶葉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聯(lián)系溝通的重要媒介,茶葉貿易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當前學界主要從非遺保護和傳承、法律保護、旅游開發(fā)、知識產權、茶藝文化傳承等方面對茶文化遺產進行了研究。本文將從茶文化遺產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締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和策略方面進行論述,挖掘茶文化遺產在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中國茶文化遺產凝聚了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生活在中華大地上各族人民對茶文化實踐的深切體驗。中國茶文化遺產中的茶祖文化、茶神祭祀、茶葉神話在多民族經濟交往、文化交流、思想交融中強化了中華民族的概念,保存了共同的集體記憶和文化敘事,形成了多民族輝煌燦爛的中華茶文明史,為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中國茶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華飲食文明的見證,伴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傳承至今。在中國上古文化中,神農被尊稱為“茶祖”。西漢《淮南子·修務訓》記載:“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贏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于是神農乃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宜燥濕肥于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6](P629-630)東漢《神農百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7](P34)唐代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乎周魯公”[8](P93)。神農作為中華民族農業(yè)文化的始祖,帶領先民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農業(yè)文明,形成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培養(yǎng)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敬業(yè)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塑造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與“魂”。
神農作為華夏族群文明創(chuàng)造者之一,其所擁有的勇于探索精神、社會擔當意識和民族國家情懷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秴问洗呵铩垲悺酚涊d:“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噬碛H耕,身親績,所以見致民利也?!盵9](P593)《越絕書》記載:“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而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所以其智能自貴于人,而天下共尊之?!盵10](P341)神農帶領部落民眾共同勞動,齊心協(xié)力創(chuàng)造財富。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引導人民將自身、家庭、族群、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贏得了天下人的尊敬。神農引導民眾努力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而不求私利,將自身個體命運與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為實現(xiàn)天下共同富裕而奮斗,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的文化邏輯,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思想智慧。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慎終追遠”“法祖敬宗”的文化傳統(tǒng),對茶神的祭祀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西漢代以來,在文獻典籍和民間社會中都流傳著茶神祭祀的內容,茶神分別為神農(炎帝)、葛玄、諸葛亮、陸羽、盧仝等神話歷史人物,在不同地方受到當?shù)匦疟姷募腊?,他們是中華民族共有的茶文化遺產資源,人們從神道設教的角度傳遞著中華民族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在云南寧洱縣溫泉村哈尼族保留著祭祀普洱茶神的活動,將茶神祭祀與當?shù)氐摹鞍含斖弧奔漓雰x式相融合,滿足當?shù)毓嶙迦罕妼Σ枞~神靈和先祖的崇拜[11]。在河南信陽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會到當?shù)刈详柖磁e行祭祀茶神儀式,飲洞中泉水,許愿結茶緣。福建武夷山流傳著“喊山祭茶神”的古老民俗活動,每年3 月底當?shù)卣家谖湟纳脚e行祭茶神儀式,年輕茶人都會參與“喊山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茶葉豐收。湖南湘西苗族群眾認為茶神主司人的眼睛,凡患眼疾醫(yī)藥無效者,即祭祀茶神禳解之,祭茶神習俗分為早茶神、日茶神和晚茶神三種,祭品以茶為主,輔之以紙錢、米粑、簸箕等。[12]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祭祀茶神過程中,追溯茶神事跡,講述同源共祖的故事,表達中華各民族親如一家的共同體意識,在跨地域、跨文化傳播中,增強了中華茶文化遺產的影響力、凝聚力和認同感,營造中華民族共有文化家園。
中國茶神話是先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對茶葉起源、茶祖事跡、茶神祭祀、茶品制作等文化的神圣敘事,它承載著一個地區(qū)或民族對當?shù)夭枞~起源、制作、流通等方面的認知。茶神話與當?shù)氐牡乩盹L貌、歷史人物和茶葉發(fā)展歷史有著密切聯(lián)系,體現(xiàn)著地方性文化性格、民族心理和精神思想。中國每一種茶都流傳著動人的神話、傳說、故事,敘述了茶神話中的奇妙情節(jié)和茶神的特異功效,彰顯著中國茶文化的神奇魅力。
中國茶神話廣泛流傳于全國種茶、制茶和飲茶地區(qū)。湖南洞庭湖流傳著舜帝在九嶷山教民制茶和娥皇女英播種君山銀針茶的神話;江蘇太湖地區(qū)流傳著阿祥與碧螺戰(zhàn)勝蛟龍,制作碧螺春的神話;湖南湘西地區(qū)流傳著伏波將軍馬援制作擂茶的神話;福建安溪流傳著種植鐵觀音茶的神話。[13]這些神話傳說敘述著當?shù)夭枞~文化的起源,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承載著當?shù)厝藢Σ栉幕睦斫馀c認知,在文化傳播中建構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茶文化的內涵。
在中國少數(shù)民族茶神話中,不僅敘述著種茶、制茶和品茶的相關神話,還存在于民族起源、歲時節(jié)日、祭祀儀禮和文化交流之中,具有探索共同文化淵源、喚起共同記憶、凝聚集體人心、融合民族情感的社會功能。云南德昂族《達古達楞格萊標》史詩敘述了茶葉先祖創(chuàng)造世間萬物的神話。[14]布朗族流傳著茶神帕巖冷保護景邁山的神話。[15]基諾族傳承著祭祀茶先祖的神話。[16]哈尼族神話《斯批黑遮》中敘述了茶葉獻祭的神話內容。[17]黎族創(chuàng)世神話《五指山傳》中記述了茶葉形成的過程。[18](P37)講述茶葉神話、舉行茶神祭祀、參與茶文化節(jié)日活動,強化了多民族茶神話的傳承,增強了族群成員之間文化保護意識,使族群內部形成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共同維護族群社會的公共秩序,在多民族茶神話的文化實踐中形成了中華茶文化認同,使中國茶神話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文化資源。
在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進程中,茶葉種植技術的不斷改進和范圍的持續(xù)擴大促進了不同民族在地理文化上的彼此聯(lián)系,增強了不同地域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為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古老的制茶技藝在各民族中傳承,加強了不同民族之間彼此的情感聯(lián)絡和文化認同,在制茶技藝傳承中創(chuàng)新了茶葉品牌,豐富了中國茶文化內容。傳統(tǒng)的茶禮由宮廷傳播到民間,并不斷演化出新的文化形態(tài),在民眾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培育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
在我國漫長的茶葉種植歷史上,早期茶葉并不適合人們食用和飲用,先民們經過對野生茶樹的大量馴化和篩選,尋找合適的品種進行培育,又對茶葉進行加工制作,形成今天可飲用的茶產品。早期野生茶葉分布于我國云南、海南、廣西、貴州等地。從漢代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茶葉種植面積逐漸擴大,發(fā)展到湖北、四川、重慶、湖南、安徽、浙江等地,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及淮河、錢塘江、珠江等流域。唐代以后,我國茶葉種植及茶文化迅速發(fā)展,陸羽的《茶經》中記錄了唐朝43 州種植茶葉的地區(qū),其中涉及黃河、長江、淮河、珠江、錢塘江、閩江、瀾滄江、沅江流域以及山東半島沿海等地域,初步奠定了我國茶葉種植區(qū)域的雛形。茶葉種植地域的不斷擴大豐富了茶葉的品種、茶樹培育的技術、茶葉制作技藝,促進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茶樹培育和種植文化的交流融合,使茶樹種植技術成為中華各民族共同所有的文化資源。
在中國茶葉發(fā)展歷史上有“興于唐,盛于宋”的說法,唐宋之際,茶葉種植面積持續(xù)擴大,“唐、五代時期產茶地區(qū)共69 州”。[19](P61)到了宋代茶葉有了更大發(fā)展,“北宋崇寧元年(1102)諸路縣數(shù)共有1265 個,北方產茶縣277 個約占21.9%,南方產茶區(qū)共有縣數(shù)655 個,產茶縣占42.99%”。[20]元代茶葉種類大約四十余種,主要分布于江淮、荊湖、福廣等地區(qū),“至元十八年(1281)茶鈔增至24000 錠,計茶舊稱860 萬斤”。[21](P68)可以看出唐代之后茶葉種植面積繼續(xù)擴大,宋元時期茶葉種植和產量有了更大的發(fā)展,元帝國在疆域上的統(tǒng)一使不同地域民族的茶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明代茶種植及飲茶文化有了復興發(fā)展的趨勢,產茶總州數(shù)達到88 個州[22](P163),分布于長江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淮河流域、珠江流域以及云南各地區(qū)。清代茶葉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種植州數(shù)有144 個,清光緒二十年(1886),邊銷茶和內銷茶數(shù)量總產量“可達45000000 擔左右”[21](P71),達到我國茶產量和銷量的歷史之最。茶葉種植技術的改良促使各民族之間茶葉種植技術和茶產品的交流與融合,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基礎。
我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在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茶葉制作經驗,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制茶技藝,在各民族文化交流過程中傳播,創(chuàng)造出了種類豐富的茶葉產品。三國魏張揖《廣雅》云“荊、巴之間采葉做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8](P116)記述了當時湖北、四川等地制做茶餅的技藝。陸羽《茶經》記載:“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8](P39),將采茶、蒸茶、搗茶、拍茶、焙茶、封茶等茶葉制作步驟進行了詳細描述。宋元時期制茶技藝主要是蒸青綠茶技藝,北宋以蒸青片茶(包括團、餅茶)為主,南宋蒸青草茶(屬散茶)為主,元代以蒸青末茶(散茶)為主。[23]元代《王禎農書》記載:“采訖,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薄攤,乘濕略揉之,入焙勻布,火焙令干,勿使焦”。[24](P163)宋元時期蒸青茶的制作技藝從繁到簡,與現(xiàn)代蒸青綠茶制作技藝中蒸、揉、捻、焙干的過程幾乎一致。
我國傳統(tǒng)的制茶技藝流傳于各少數(shù)民族之中,云南德昂族制作酸茶的主要工序是采摘、洗滌、蒸制、揉捻、發(fā)酵、干燥等。[25]大理白族制作下關沱茶分為拼配、篩分、揀剔、蒸揉、壓制、干燥包裝等步驟。[26]拉祜族制作的烤茶“在春季采下古茶樹鮮葉,經砂鍋殺青、手工揉捻后裝入當?shù)爻霎a的一種香竹筒中,塞緊后將竹筒在火塘中烘烤至焦黃,再剝去竹筒后即可用開水沖泡品飲”。[27](P119)四川雅安藏茶制作需要選料、殺青、揉捻、渥堆、軋制、干燥等步驟制成茶磚。[28]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制茶技藝與中華傳統(tǒng)制茶工序密切關聯(lián),傳統(tǒng)制茶技藝在全國各民族之間的流傳促進了各民族之間茶文化的交流,增強了不同民族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和情感,促進了中國茶文化共同體的形成。
中國茶文化形成歷史悠久,意蘊深厚。早在商周時期就形成了以禮為核心的文化等級制度,茶作為早期的祭品和貢品用于社交禮儀之中。漢唐以后逐漸形成固定的制度,從宮廷延伸到民間社會,成為人們社會交往之中不可或缺的社交活動內容。《茶經》引《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升為限……皓初禮異,密賜茶荈以代酒?!盵8](P120)唐宋以后設置貢茶院,茶事禮儀制度在宮廷確立,包括皇帝賜茶、以茶祭祀天地先祖、宮廷宴會茶禮等內容。唐代皇帝崇尚以茶為禮,將茶作為御用之物賜給有功之臣,韓翃曾作《為田神玉謝茶表》,劉禹錫撰寫《代武中丞(元衡)謝賜新茶表》,柳宗元有《為武中丞謝賜新茶表》,白居易曾作《謝恩賜茶果等狀》答謝皇帝賞賜。宋仁宗曾賜大臣龍鳳茶,據(jù)歐陽修記載“惟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樞樞密院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翦晉為龍鳳花草貼其上。兩府八家分割以歸,不敢碾試,但家藏以為寶”。[29](P214)可見,唐宋時期皇帝賜予大臣茶葉是宮廷重禮。帝王與大臣之間以茶往來形成禮制,賦予了中國茶“和”“敬”“美”的文化精神,塑造了中華民族君臣和睦、國家安寧、社會安定、民眾安居的文化內容。
茶葉是中華民族民間婚俗禮儀的重要物品,在宋代茶葉已經成為婚禮中聘禮的內容,男方根據(jù)家庭富裕程度“以珠翠、首飾、金器、銷金裙以及緞匹茶餅食品為定禮,加以雙羊作象征性牽送”。[30](P369)陸游《老學庵筆記》記載:“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31](P29)當時男女戀愛將吃茶作為約會的代名詞。明代《天中記》記載了江南漢族地區(qū)婚俗中的“三茶六禮”。[32](P1463)民間婚禮中還有向長輩敬茶、婚慶禮茶、禮贈泉茶等內容。
在少數(shù)民族婚禮中也保留著茶禮文化,云南拉祜族在男方向女方求婚時,“必須帶上一包茶葉、兩只茶罐及兩套茶具”。[33]河湟回族婚俗中有放問包(提親)、放茶包(定親)、回果子茶、送聘禮、添禮、回門等,每個環(huán)節(jié)中茶都承擔著重要角色。[34]侗族婚俗文化中有“獻茶示情”“吃細茶”“新人茶”等婚俗茶飲。[35]云南白族舉行婚禮時要上三道茶款待到場所有賓客。布朗族在舉行婚禮時女兒的嫁妝中茶樹是必備物品,還有竹篷、鐵鍋、紅布等。撒拉族在男女訂婚時要送女方“訂婚茶”,在婚禮過程中有定茶、彩禮茶、人情茶、阿舅茶、媒人茶等。[36]茶文化在婚禮中內涵豐富,以茶為聘,敬茶成禮確定婚姻關系,茶樹不可移植象征著愛情堅貞不渝,茶樹多籽代表了多子多福。茶在婚禮中的象征與中華民族婚禮中的美好祝愿相一致,符合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涵。
中國茶文化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內容不斷豐富,茶葉種植范圍不斷擴大,促進了不同地區(qū)茶葉培育技術的推廣,增進了全國不同地域民族種茶文化的共享。古老的制茶技藝流傳于各少數(shù)民族之中,在傳承傳統(tǒng)技藝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茶葉產品,使不同民族之間的制茶技術彼此交融。傳統(tǒng)社會茶禮制賦予了茶葉豐富的文化內涵,無論是帝王將相的禮儀宴會,還是民間生活中的婚俗文化,茶禮承載了中華民族禮儀文化的價值觀念,豐富了不同群體禮儀活動的文化內容和社會生活。
中國茶文化在多民族交融中形成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價值觀念,要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建構展示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內容,增進民族文化認同。在多民族文化交往實踐中建構互通互聯(lián)的文化通道,合理開發(fā)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多元文化主體協(xié)作,促進中華茶文化傳播與推廣。
中國茶文化遺產傳承歷史悠久,內容博大精深,在民族交融的歷史演進中吸收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與儒、釋、道三家思想相融合,塑造了中華民族儒雅、謙和、清新、淡泊、自然的優(yōu)秀品質和精神特質。將茶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融合,將茶道文化的精髓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之中,在現(xiàn)實生活中指導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人們生活的幸福感。
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非遺傳承人為主體,學者和民間精英共同參與的茶文化研究團隊,對傳統(tǒng)茶文化區(qū)域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調查,挖掘古老的茶技、茶史、茶俗、茶歌等文化內容,進行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fā)。充分利用不同地域、民族茶文化資源,拓展多元茶文化產業(yè),開發(fā)多形態(tài)、年輕化的茶文化產品,利用現(xiàn)代數(shù)字技術、文娛產業(yè),營造豐富多樣的茶文化環(huán)境。舉行持久性普惠于民的茶文化推廣活動,開展茶文化遺產項目表演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qū)等,在高校開設茶文化研究、茶藝、茶道網絡公開課,通過多元文化傳播渠道對廣大民眾形成感染力和號召力。挖掘茶禮、茶俗、茶道文化內容對不同群體的影響,通過推廣傳統(tǒng)茶道思想教化人心、涵養(yǎng)道德、正心健身,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審美追求,以此來培養(yǎng)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
中國茶文化遺產蘊含著各民族種茶歷史、制茶技藝、飲茶文化和茶禮習俗,傳遞著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精神文明,包含著各民族成員的精神信仰、風俗習慣、儀禮文化和風俗習慣,形成了具有標示性和固定性的中華茶文化記憶符號,成為建構中華茶文化認同的關鍵。要挖掘中華茶文化遺產代表性符號,利用茶文化遺產的場景記憶、技能程序、市場品牌和文化身份,強化中華民族茶文化共同體的文化記憶和身份標識。
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數(shù)字化技術對我國茶文化資源進行智能化、數(shù)字化處理,建立國家茶文化資源數(shù)據(jù)庫,利用AR、VR等現(xiàn)代數(shù)字技術,全面保存還原我國各民族種茶技術、傳統(tǒng)制茶技藝、飲茶文化、茶道儀禮等內容。利用人工智能開發(fā)茶文化產業(yè),將茶禮、茶俗、茶歌、茶戲轉化成為可視化數(shù)字產品,形成長久保存的文化記憶,利用短視頻平臺,讓全球網民都參與中國茶文化交流互動中,展示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內容,增強中華茶文化的凝聚力和認同感,豐富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內容。
在中國多民族茶文化交流實踐中,茶葉種植、茶馬貿易推動了茶文化范圍的擴展和社會經濟的繁榮,促進了邊疆與內地語言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相互影響,加強了不同民族之間的聯(lián)絡和文化融合。茶馬流通開辟了中原與邊疆的通道,唐蕃古道、萬里茶道、絲綢之路、藏彝走廊、茶馬古道、嶺南走廊等道路,加強了邊疆各少數(shù)民族與中原內地的交往交流交融,促進了沿線許多城鎮(zhèn)的經濟發(fā)展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經濟、文化上的交融,使邊疆民族納入中央大一統(tǒng)國家格局之中,形成了經濟上的互補、文化上的交流,在多民族文化交融實踐中促進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要充分整合中國茶文化遺產資源,運用衛(wèi)星、航拍等遙感技術再現(xiàn)我國茶馬古道、絲綢之路、萬里茶道、海外茶路等茶葉商貿場景,結合歷史和數(shù)字化技術,制作成大型文化紀錄片。精心策劃不同民族茶主題及非遺傳承人專訪活動,發(fā)動新聞媒體、自媒體等傳媒對茶文化進行宣傳,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媒體的合作與交流,聯(lián)合國內外學術機構和茶葉企業(yè)開展推廣與合作,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舉辦中國茶文化藝術節(jié),在各民族交融實踐中促進各民族茶文化的傳播,加深各民族之間的文化情感,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國茶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種類豐富、特色鮮明,不僅包含了古老的茶樹、茶山、茶建筑文化遺址等,還包括傳統(tǒng)的制茶技藝、飲茶習俗、茶神信仰和茶禮文化。中國茶葉通過在宮廷、寺院、道觀、茶商、茶農、茶客之間的流動,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思想、神話傳說、茶馬貿易等內容聯(lián)系起來,形成了內容豐富、意蘊深厚的茶文化遺產。在多民族茶神話交流中增強了各民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記述了中華各民族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茶文化認同和集體記憶。在傳承中國茶文化遺產過程中,要深入挖掘中華茶道文化精神,傳承中華茶禮、茶戲、茶俗文化,吸收優(yōu)秀傳統(tǒng)茶文化思想,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品質。利用當代新媒體技術,加強多民族茶文化傳播,建構中華茶文化認同,在不斷發(fā)展與傳承過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