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內涵、結構及其培育

2024-06-04 23:21:11蘭霞萍程樣國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校教師

蘭霞萍 程樣國

[摘 要]課程思政能力是高校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能力。在內涵上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是育人能力與育才能力的融合統(tǒng)一,在結構上包括課程思政認知、課程思政情感、課程思政意志和課程思政行為等方面的能力。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培育需要深化教師的課程思政認知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學理化;培育教師的課程思政情感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制度化;堅定教師的課程思政意志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情境化;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行為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常態(tài)化。

[關鍵詞] 課程思政能力;高校教師;育人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5843(2024)03-0089-06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24.03.014

“課程思政”概念于2014年被提出,是通過各門課程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其本質和要旨在于依托各學科課程,以其為載體,發(fā)揮各學科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1]。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2]。而教師隊伍作為新時代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力軍,是做好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3],是檢驗高校立德樹人成效的源頭活水。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是決定“課程思政”育人育德功能發(fā)揮的決定性因素[4],有學者指出教師能力不足是困擾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進的重要因素之一[5],某種程度上講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水平構成了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變量。因此,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高水平課程思政能力的教師隊伍是一項勢在必行的事業(yè)[6]。課程思政能力是一種什么樣能力、課程思政能力結構是怎樣的以及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養(yǎng)存在哪些問題,筆者試圖展開探討,指出培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路徑,為課程思政建設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有利條件。

一、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內涵

課程思政不是課程與思政的簡單疊加。從實踐本體上來看,課程思政是一種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更是一種教學范式和教學境界。好的教學活動都內在地具有課程思政功能,因此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本質上是一種教學能力。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是一種怎樣的教學能力?從課程思政實施角度來說,課程思政所指的是課程思政教學,而課程思政能力是由課程思政與能力組成的。通俗地講,課程思政能力就是教師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是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開展教學活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特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教學能力、課堂管理能力、學科專業(yè)能力等。課程思政能力除包括前文所述一般教學能力外,還包括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特殊能力——具備對課程思政的認知、理解、挖掘、融入、設計、實施、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可見,課程思政能力是指教師在一般教學能力基礎上對課程思政的認知理解、教學設計、實施操作和監(jiān)測評價的一種特殊能力。作為教師課程思政教學的特殊能力,課程思政能力需要超越孤立思維,堅持為“育人”而生、圍繞“育人”而行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的互動統(tǒng)一[7]。因此,要把課程思政提高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戰(zhàn)略高度,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實施深度和推進廣度;從中國視角出發(fā),宣講中國故事、弘揚中國聲音、體現(xiàn)中國風格、傳承中國文化、提出中國方案、顯示中國氣派、構建中國話語,強化課程思政觀照現(xiàn)實問題的外聯(lián)性、挖掘知識與價值內生性的開發(fā)度,營造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的良好師生關系,體現(xiàn)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品格素養(yǎng),踐行“以生命引領生命、以生命滋潤生命、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

可見,課程思政能力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育才能力,更體現(xiàn)為一種育人能力[8],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能力。尤其是對學生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的育德能力,是言傳與身教、教書與育人、做人與做事的統(tǒng)一。我們認為新時代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是一種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綜合能力,是育才能力與育人能力的融合統(tǒng)一,它正推動并形塑著新時代教育教學范式的變革,關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與質量,是高校教師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能力。

二、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結構

從內涵上看,新時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是育人與育才能力的融合統(tǒng)一;依據(jù)認知心理學和現(xiàn)代德育原理中的知情意行結構與道德發(fā)展過程,從結構上看,我們認為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包括課程思政認知、課程思政情感、課程思政意志、課程思政行為,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構成課程思政能力。

(一)課程思政認知

課程思政是一個不斷發(fā)展演變的人工合成概念,當下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共識。多數(shù)人認為課程思政是在所有課程中進行思政教育,這種對課程思政的經驗性、簡單化理解會造成諸多實踐誤區(qū)。高校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與理解之所以是一種能力,因為并不是每位教師都對課程思政具有正確的認識。多數(shù)教師仍停留于對課程思政經驗化的感性理解,這要求教師必須深入其本質意涵,促使課程思政內在地躍升為學理化概念,進而系統(tǒng)了解課程思政的意義、內涵及發(fā)展演化。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課程思政的認知能力,直接關系著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推廣,關涉著課程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yǎng)質量。課程思政認知能力是指教師對課程思政概念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不同教齡、處于不同專業(yè)發(fā)展階段的教師,其課程思政認知能力也有較大差別[9],教師課程思政認知能力的提高是其教育理念深化、教學情感激發(fā)和教學技藝成熟的結果。

課程思政認知能力是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基礎,決定了課程思政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首先,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決定了課程教學的基本狀態(tài),只有對課程思政內涵及其概念演變有深入理解,才知道課程思政不僅僅是在專業(yè)課程中簡單地融入思政元素,課程思政的內生性要求知識傳授必須與教學設計、思想引領相結合。教師對課程思政內生性特征的理解體現(xiàn)了課程思政認知能力,它是形成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前提基礎。其次,提升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是教師回歸教育本真、育人本質的根本路徑,課程思政要有效解決知識性與教育性分裂、知識性與價值性分離、知識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分割的實際問題。教育性主要指向知識的思想性與政治性,而思想性、政治性是衡量所傳授的知識、規(guī)范和價值是否正確的根本依據(jù)[10]。知識本身具有教育性,即使自然科學知識也不必然是中立的,如何傳遞本身就意味著是對教育價值性的一種選擇。教師課程思政認知能力就是要激發(fā)和提升專業(yè)知識傳授過程中的價值性、思想性與政治性,回歸教師教書育人本質。最后,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是一種立體、多維結構的能力,縱向上要認識課程思政的發(fā)展演變和推進過程,橫向上要促進課程思政與教育信息化、教育數(shù)字化和教育智能化等技術相結合,把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當作一種教學思維、教學范式和教學境界,使其成為助推當前高校課堂教學革命的動力。

(二)課程思政情感

課程思政情感不是指教師對課程思政的情感,而是指教師基于課程思政認知基礎上內在于教學活動中的育人情感,其生發(fā)與培育是一個教育理念確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升的過程。課程思政情感能力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濡染和熏陶學生,激發(fā)學生情感、觸動內心體驗、引導學生向上向善的能力。從根源上說,教師課程思政情感始于對學生成人成才的關愛、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國家和民族的摯愛,主要表現(xiàn)在主觀體驗、外部表現(xiàn)、生理喚醒等3個方面。主觀體驗是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觀感受、學生在聽課時的學習體驗、教師與學生交融共生的情感激發(fā)狀態(tài);外部表現(xiàn)是指師生情感在課程教學、知識講解與學習過程中觀察到的表現(xiàn),如語言、語調、語詞和肢體動作等可見特征;生理喚醒是教師通過知識傳授、語言表達、問題解決、思想引領、困惑消弭等讓學生身心引發(fā)觸動和改變的過程。總之,課程思政教學需要教師的情感參與,教師的情感參與度、豐富度、飽滿度體現(xiàn)了教師課程思政的情感能力。

具體來說,課程思政情感是教師身份認同、職業(yè)認同、角色認同、國家認同的教育情懷,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學真信與真懂真用,是浸潤在中國文化、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特色的家國情懷,是融于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愛國情與愛國心。課程思政情感能力是課程思政能力的動力。首先,教師一旦具備課程思政情感,課程教學就有了靈魂和方向,這種靈魂和方向自然地形成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推動著課程思政實踐的發(fā)展。其次,教師課程思政情感是形成課程思政能力的內因,教育學生前教師要先受教育,感動學生前先要感動自己,要求學生前先要身體力行,這本身就是課程思政對教師的情感要求。最后,教師課程思政情感本質上是對教育及育人事業(yè)的一種熱情,是家國情懷的傳遞,是對祖國美好明天的向往,這些構成了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要件和動力。

(三)課程思政意志

課程思政意志是在課程思政認知、情感基礎上對課程教學的一種總體把握。課程思政意志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凝結形成的教育理念、育人傾向、思維模式等較穩(wěn)定的個體意志,是受課程思政認知的影響對課程思政教學形成的固定觀念,是課程思政情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往小里說它是一種教學意志力,往大里說是一種教學思維模式。

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價值觀日益多元的當代社會,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授與信息傳遞變得非常豐富而龐雜,教學情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不斷增加,教學過程控制程度變弱對教師育人能力是一種挑戰(zhàn)和考驗。課程思政意志能力是面對復雜的教學情境和教學過程表現(xiàn)出的穩(wěn)定的育人傾向和價值導向能力,是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實施課程思政的支柱。首先,課程思政意志是教師堅定身份認同、職業(yè)認同、角色認同的意志,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會因外在因素影響課堂教學過程,也不會因個人遭遇而錯失育人時機,更不會因為個人因素而遺忘教育使命。其次,課程思政意志是教師在生活、工作和外在環(huán)境激烈變化時對育人意志的堅定遵守。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教師任何時候都能做到為人師表,溫潤如玉,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教育信念,履行教育職責;二是教師既要做到言傳與身教的統(tǒng)一,又要做到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知行合一,表現(xiàn)出強烈的示范意識、榜樣意識和成人意識。

(四)課程思政行為

課程思政行為是課程思政認知、課程思政情感、課程思政意志的最終顯現(xiàn),包括課程思政設計、組織、評價等整個課程思政實施過程的全部教師行為。課程思政設計是指教師根據(jù)各類課程特點,結合學校學生實際,開發(fā)思政資源,挖掘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課程教學,針對課堂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設計的行為。課程思政組織是指對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各要素進行協(xié)調推進,實現(xiàn)課程思政目標的過程。課程思政評價是根據(jù)一定評價標準[11],對課程思政設計、組織和實施的效果進行評價的能力。顯然,課程思政行為融于具體教學活動之中,全部課程思政行為(包括課程思政設計、組織與評價)是體現(xiàn)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關鍵。從根本上來說,課程思政是通過知識建構意義與凝練價值的行為,課程思政行為即教師在課程思政設計、組織實施與評價過程中為知識建構意義與凝練價值的行為。

課程思政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具有相對獨立性,影響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上述因素雖具有不平衡發(fā)展狀態(tài),但總體上課程思政認知、情感、意志與行為呈現(xiàn)出螺旋上升并逐步整合的過程,它們之間相互聯(lián)系、互相制約,共同形成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構成教師課程思政的能力結構。課程思政認知是課程思政能力的基礎,沒有正確而深入的課程思政認知就沒有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思想作指導,就會出現(xiàn)課程思政行動上的盲目、情感上的缺失、意志上的搖擺;課程思政情感是教師課程思政的動力,沒有課程思政情感,課程思政認知就很難發(fā)展為堅定的理想信念,課程思政意志與行為便缺乏內在力量;課程思政意志是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支柱,沒有堅定的課程思政意志,課程思政認知就容易動搖,課程思政情感難以培育,課程思政行為也就不能持續(xù)堅持下去;課程思政行為是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關鍵,沒有課程思政行為,課程思政認知、情感、意志便無法得到檢驗,反之,課程思政行為又能加深、提高、深化課程思政認知,增強課程思政情感,錘煉課程思政意志。

三、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培育

(一)深化教師課程思政認知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學理化

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認知的偏見、淺見與經驗之見,使課程思政本質內涵受到曲解甚至是誤解,繼而對課程思政情感、課程思政意志和課程思政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教師課程思政認知是課程思政能力的基礎,要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就必須深化課程思政認知,探究課程思政概念所指,厘清課程思政的本質內涵,確立課程思政學理依據(jù),理解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促使課程思政從經驗感知概念走向學理與理性,最終達成課程思政主體對課程思政的普遍共識,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學理化[12]。一是要從實踐本體論角度深化課程思政的認知。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教學實踐,本質上是一種以培養(yǎng)人為目的的實踐活動,課程思政概念無論如何發(fā)展演變都不能脫離此實踐本體,要以此為據(jù)點去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學理化內涵。二是要從知識與價值間的關系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知。任何知識都并不必然是中立的,即便是客觀的科學知識,如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何種方式傳遞、融入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高校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同樣可以具備鮮明的價值導向,要牢牢抓住知識的價值導向以實現(xiàn)課程思政學理化。三是要從概念的發(fā)展演變去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知。課程思政并不是一個學理概念,而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提出并逐步擴展到所有課程的融入日常經驗的人工合成概念,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受到課程與教學理論的重要影響,從最開始的在各科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到學科德育再到“上海經驗”,最后到課程思政概念提出,要在此歷史發(fā)展脈絡中去梳理當前課程思政概念的本質內涵,牢牢抓住課程思政的歷史性與時代性、內在性與外化性、發(fā)展性與永恒性的學理依據(jù),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學理化,絕不能停留于日常概念層面的經驗化理解之上。

(二)培育教師課程思政情感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制度化

課程思政情感能力表現(xiàn)為教師課程思政實踐過程中家國情懷、教育情懷、生命情懷的自然融入。相比于關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般教學能力,與知識傳授、價值引導密切相關的教師教學情感與課程思政情感能力受到的重視并不夠[13]。除職前的教師培養(yǎng)制度和職后的教師教育制度,對于課程思政情感的培育,職中的教師培訓制度和課程思政制度更應有所作為。課程思政情感是課程思政能力的內在要求,教師只有飽含深厚的課程思政情感才能堅守育人育德育才的大方向,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建立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和實踐的政策制度體系,實現(xiàn)高校課程思政制度化,為培育教師家國情懷、教育情懷和生命情懷等課程思政情感提供堅實保障。一是要建立高校培育教師家國情懷的課程思政實施制度。家國情懷是教師課程思政情感的首要表現(xiàn),是個體建立起家國與自身成長發(fā)展過程的一種經驗關聯(lián),是在此種經驗關聯(lián)基礎上生起的一種國家認同、政治認同、文化認同、價值認同的情感體驗。因此,高校要嚴抓教師準入制度,強化教師入職培訓制度,健全師德師風建設制度,提升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制度化方式培育教師的家國情懷。二是要建立高校培育教師教育情懷的課程思政制度。教育情懷是教師課程思政情感的核心要義,是指教師對教育職業(yè)與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因此,高校要確立教育理想,細化人才培養(yǎng)定位,營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圍,完善教師課程思政培訓制度,建立課程思政教師工作坊制度,健全課程思政制度以培育教師的教育情懷。三是要在高校大力實施推廣生命教育,建立教師生命教育培訓和研討制度,培育教師的生命情懷,踐行生命化教學。生命情懷為教師課程思政情感的培育奠定堅實基礎,生命情懷是指對生命本身的情感,是敬畏生命、呵護生命、尊重生命、化育生命的根源。培育教師生命情懷要以生命教育理念指導課程思政教學,教師先要打開自己的生命繼而打開學生的生命,以生命影響生命,以生命感動生命。

(三)堅定教師課程思政意志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情境化

課程思政意志是抵擋一切非教育因素,阻止不確定性因素進入教育教學過程,挖掘隱性教育資源,觸發(fā)育人牽引力的必要條件。堅定的教師課程思政意志既是育人育才相統(tǒng)一的臨門一腳,又是育人育才育德相統(tǒng)一的初心堅守。課程思政意志是對教書與育人割裂、育人與育才分離現(xiàn)象保持高度警惕的一種能力。堅定課程思政意志能力要求教師具備辨識偏離教育目標的覺察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情境化。根據(jù)知識的概念密度和情境相關兩個維度,可以將人類知識分為專業(yè)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通用性知識,課程思政情境化是指將專業(yè)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通用性知識還原為課程思政情境[14],在教學情境中把控教學過程,以課程思政意志引導教育目標,實現(xiàn)育人育才、育德啟智的統(tǒng)一。每一知識類型的課程思政建設與實施具有不同任務,教師要堅定課程思政意志,促使不同知識類型課程思政情境化。一是專業(yè)性知識的強概念密度決定了課程思政情境化要從認知系統(tǒng)開始,強化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性、互洽性和整體性,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特征,挖掘不同知識點和知識任務所對應的育人要求。二是實踐性知識的弱概念密度決定了課程思政情境化要從案例與事件開始,對不同案例與事件進行編寫、選擇、呈現(xiàn)、討論,強化課程思政情境的教學設計和價值導向,調整和優(yōu)化個體實踐經驗體系。三是通用性知識的概念密度和情境相關性均顯弱決定了課程思政情境化要從知識整合與重構開始,細化、凝練和聚焦課程思政教學目標,以傳播文化的方式替代知識傳授方式[15],促進課程思政情境化,在知識整合與重構過程中激發(fā)個體情感,強化思想引領,提升學生做人做事的能力。

(四)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行為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常態(tài)化

課程思政行為是課程思政認知、情感和意志的外化,表現(xiàn)為知識傳授過程中一系列可供觀察和具體操作的行為特征,是主體內在與育人外在的技術化、藝術化的教育過程。課程思政行為能力取決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組織與評價能力,其能力大小、設計好壞、評價是否切實有效關涉到課程思政常態(tài)化目標能否實現(xiàn)。課程思政常態(tài)化是將課程思政落實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價值引領、思想引導、情感激發(fā)和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實現(xiàn)育人育才功能的統(tǒng)一。課程思政行為是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關鍵。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實現(xiàn)課程思政常態(tài)化,要做到如下3點。一是要深入了解課程思政的內生性、外聯(lián)性和開發(fā)性,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設計能力,以課程思政認知、情感、意志為基礎,對課程思政教學全過程進行設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將其有機融入不同類型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既要有課程思政教學的內生視角,又要有課程思政實踐的整體視角。

要在課程思政內生視角下挖掘知識與價值、知識與思想的內生性與外聯(lián)性;在課程思政整體視角下提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堂教學的開發(fā)性和系統(tǒng)性,深入了解思政元素是整體、多層、邏輯的,而不是單一、孤立、割裂的,切實領會其融入方式是契合、內在、自然的,而不是機械、僵化和造作的。二是提升課程思政組織能力,形成個人教學風格,確立教育信念和教育理想,促進教師專業(yè)持續(xù)發(fā)展,不斷生成教學智慧,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常態(tài)化。因此,課程思政組織能力更多體現(xiàn)為教師的一種教育修為和教學境界,教師更應注重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能力的自我修煉,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識與理解,領悟教學的真諦,促進個體生命成長,不斷升華累積的教育教學經驗,凝聚成一種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以此應對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教育發(fā)展、信息技術變革對教師育人的要求。三是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評價能力,建立健全課程思政評估指標體系,合理使用評估結果[16],實現(xiàn)課程思政常態(tài)化。因此,課程思政評價應遵循“評價—反思—改進”的過程路線,堅持教學學術與價值引領的統(tǒng)一,融合教師的教化效率和學生的內化效果、外化效益,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作出價值判斷,為教學反思和教學改進提供材料[17],進而提升課程思政教學的質量與實效。

參考文獻:

[1]楊威,汪萍.課程思政的“形”與“質”[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21(02):195-202.

[2]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6.

[3]顧曉英.教師是做好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J].中國高等教育,2020(06):19-21.

[4]王孝如,馬幸榮.新時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探析[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1-6.

[5]劉承功.抓住全面提升高校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的關鍵點[J].思想理論教育,2020(10):10-15.

[6]何源.高校專業(yè)課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表現(xiàn)及其培育路徑[J].江蘇高教,2019(11):80-84.

[7]陸道坤.新時代課程思政的研究進展、難點焦點及未來走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3):43-58.

[8]張家軍,靳玉樂.論教師一般育人能力的內涵與價值向度[J].中國教育學刊,2020(07):89-96.

[9]高玉壘 張智義.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結構模型建構[J].外語電化教學,2022(01):8-13.

[10]郝德永.“課程思政”的問題指向、邏輯機理及建設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1(07):85-91.

[11][16]譚紅巖,郭源源,王娟娟.高校課程思政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改進[J].教師教育研究,2020(09):11-15.

[12][13]蘭霞萍.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概念合法性審視及其學理化路徑[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23(03):86-91.

[14][15]徐潔,郭文剛.知識視域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21(04):36-41,76.

[17]蒲清平,何麗玲.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提質增效的實踐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2(01):109-114.

(責任編輯:劉新才)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of Curriculum In University: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d Cultivation

LAN Xiaping1, 2, CHEN Yangguo2

(1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98, China;

2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1,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is the core abi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cultivation. In its connotation,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in curriculum is the integration and unity of education ability and ability of education. In its structure,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includes cognition, emotion, will and behavior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needs to deepen teachers' cognitive abil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realiz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ze; Cultivate teachers' emotion abil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realiz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rengthen the teachers' volitional capac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realize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mprove teachers' action ability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realize the norm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college teachers;education ability; emotional ability; volitional ability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
中俄高校教師油畫教學方法異同
論高校教師的法治素養(yǎng)培育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40
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研究
論高校教師的專業(yè)倫理品性及其涵養(yǎng)
基于模糊多標準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研究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學習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對提高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效果的幾點思考
亞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53
論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人力資本開發(fā)
高校教師兼職行為規(guī)范化的路徑和保障
类乌齐县| 富川| 东莞市| 屯门区| 道孚县| 祁阳县| 安溪县| 昌吉市| 内黄县| 贺兰县| 娄底市| 新河县| 泗阳县| 固始县| 赤壁市| 白河县| 临猗县| 亳州市| 阆中市| 呈贡县| 三原县| 大竹县| 唐河县| 兴仁县| 邛崃市| 沂南县| 额尔古纳市| 昌邑市| 恩平市| 罗源县| 攀枝花市| 孟州市| 手游| 咸宁市| 伊宁市| 砀山县| 大英县| 靖远县| 广安市| 当涂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