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有件事我不吐不快。
剛過去的假期,我們家有一場很不愉快的旅行。木木姐是我的閨蜜,在她的張羅下,她家、她愛人的同事家和我家,相約一起駕車出游。
原以為,都是軍人家庭,會有共同語言,加上聽說木木姐愛人的同事家有個6歲的男孩跳跳,跟我兒子洋洋年齡相近,路上有伴,旅行會更愉快。
沒有想到,沖突恰恰發(fā)生在兩個小朋友身上。
出行的第一天中午,我們正在帳篷里休息。剛才還在一旁玩蹦床的跳跳突然沖了過來,指著洋洋說:“你怎么把我的汽車弄壞了,這里怎么多了個洞?”
洋洋被突如其來的指責問住了,我也同樣發(fā)蒙:“什么汽車,什么洞?”
沒等我們反應過來,跳跳從帳篷角落里拿起那輛玩具汽車:“你不說話,就是你弄壞的!”
“不是我弄的,我都沒有看到汽車。”洋洋這才反應過來,開始反駁。
“就是你弄的,你不誠實。怎么弄壞了別人東西,還不認錯。”跳跳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手指都快戳到洋洋的鼻尖了。
愛人見狀,幫忙解釋:“你不要這樣。汽車是鐵的,這圓洞是他能弄出來的嗎?”
不遠處,跳跳的父母正往帳篷走來,為避免互相難堪,我給愛人使了使眼色,他只好按下火氣,不再作聲。跳跳見自己的父母來了,嘟囔了兩句也就沒再作聲。
這件事,我以為就是孩子間的玩玩鬧鬧,不再提起。誰知道,更過分的還在后頭。
第二天下午,木木姐一家去上廁所了,我們其他人在邊上等候。兩個孩子不知又因為什么事再起口角。
“你腦子缺鈣?!薄澳憔驮摫黄圬?。”……
跳跳的話越說越難聽,洋洋被罵得不知所措,著急得快要哭起來,而我直覺得一股火氣直沖腦門。
可旁邊的跳跳爸爸只是不痛不癢地說了一句:“這孩子,怎么能這么說話呢?”
“新時代文明人可不是這么罵人的?!闭f完這句話,我拉著洋洋,往邊上走去。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寶,要不是顧及木木姐的面子,我真想當場就罵回去。
木木姐一家回來后,見我們兩家分開,很疑惑。木木姐找我了解事情原委后,便讓她愛人去跳跳家那邊了解情況。
我原以為,會等到跳跳家的道歉,然而沒有。我們不愿意木木姐一家夾在中間為難,決定提前返程。
回家的路上風光旖旎,洋洋安靜地坐在后座,我和愛人沉默不語。
假期已過去好幾天了,可我腦中還常出現洋洋委屈的樣子。我常問自己,那天為什么不能直接護著孩子,讓他受那樣的委屈?回想原因,終究是礙著木木姐的面子。可是我又覺得:面子固然重要,但在孩子面前,是非曲直也同樣重要。
若是以后還有這樣的情形出現,我是該愛著孩子、護著孩子,還是要繼續(xù)礙著面子呢?
很想聽聽專家們的意見,謝謝。
白露
2024年5月8日
您好!
來信收到,感謝您對《軍嫂》雜志的信任,愿意和我們分享生活中的煩惱和困惑。
我在生活中也曾目睹過您信中提到的類似事件。作為媽媽,面對文中的場景,一方面想為兒子主持公道,一方面又要顧忌閨蜜情誼,不免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權衡和取舍。這種糾結,我也常常會在一些女性身上看到,在親子關系或人際關系里,比較容易被撕扯。
廣義的親密關系,一般不限于家庭成員如伴侶、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等親情關系,也可以包括好朋友之間的互動關系。
從您的描述來看,您和木木姐的關系,對您而言就是一種親密關系。因此,您擔心指出跳跳的行為,會損傷木木姐的面子。
我不清楚你們的親密關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達到了何種程度。但我建議您也可以想一想,木木姐的面子,真的那么脆弱嗎?或者說,您和她的親密關系,真的那么脆弱嗎?都說閨蜜之間可能會有相似之處,譬如,相似的性情或者志趣。所以,建議您多信任你們的閨蜜關系,或許可以開誠布公地和木木姐單獨談一談,說說您對跳跳不當行為的觀察和擔憂,并且將這種溝通的結果反饋給洋洋。
跳跳爸爸的息事寧人、避重就輕,可能也是他平時家庭地位的某種復現,也就是說,他在家庭中可能沒有相對的話語權。文中,您完全沒有提到跳跳媽媽,她在這些沖突和不愉快中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樣的表情和行為?或許,跳跳媽媽對孩子的不當行為表現,是忽視的或者縱容的?那么,您或木木姐是否可以和跳跳媽媽溝通一下情況呢,而不是讓木木姐的愛人出面。大人之間的溝通和“較量”,往往會把自己的自尊投射到孩子之間的沖突里,導致事態(tài)進一步升級。
其實,孩子之間的矛盾,比較好的方式是由孩子作為主體去處理,這樣也不容易挫傷大人的自尊。譬如,洋洋如果被多次污蔑,肯定會憤怒,就會說不要再和跳跳玩了。這時候的跳跳,也會接收到相應的反饋,可能會因為失落而求助于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通情達理,就會幫跳跳分析原因,讓他的性格慢慢得到修正,從而與同齡人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形成和諧的互動關系。
當然,如果孩子面臨更嚴重的欺凌,作為父母必須第一時間站出來給孩子以支持和幫助,陪伴他們去處理沖突,但不是直接替代他們面對沖突。
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件事一定公平、善意就必然得到積極的反饋,也要給孩子講清這方面的道理,讓孩子對此有“抵抗力”。相信孩子是有感受、有力量的,也有自己的判斷力和行動力,您的過度擔心也可以放下。您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和陪伴孩子,讓他在人際交往中行使自己的主導權。
——某大學心理中心講師、《軍嫂》雜志社特邀心理專家??申燕海
編輯/吳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