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微
〔河南理工大學(xué) 文法學(xué)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蘇軾學(xué)識淵博,通習儒釋道三家思想并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蘇軾對《莊子》領(lǐng)會尤其深刻,《宋史列傳》記載他“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1]10801。蘇軾對《莊子》的推崇體現(xiàn)在他眾多的文學(xué)作品中?!稄V成子解》即是蘇軾對《莊子·在宥》一篇的解讀,體現(xiàn)了蘇軾對《莊子》中所言的“道”的認識;《莊子祠堂記》更是提出莊子對孔子是陽擠陰助的新認識;“踵息”“至言”則化用了《莊子》中的語句。在《送文與可出守陵州》中,蘇軾對友人的評價是“逍遙齊物追莊周”[2]251,贊嘆文與可如莊子般逍遙自適的人生境界,可見蘇軾對莊子的傾慕之情?!稌搜a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又以莊子“物化”的思想來闡述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過程,因此《莊子》不僅影響了蘇軾的人生境界,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他的文學(xué)思想,影響他的創(chuàng)作。
蘇軾論事客觀,從國家民生角度出發(fā)來考慮政策好壞,不顧“時勢”趨向,因此得罪權(quán)貴,遭到非議。熙寧二年(公元1069),蘇軾還朝,王安石執(zhí)政,欲變科舉學(xué)校,軾上書駁之,言此舉太過激進,變革之法應(yīng)徐徐而行之。后司馬光為相,欲罷免役而復(fù)差役,蘇軾認為兩者各有利弊,而今遽然更制是不易之事,可見蘇軾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而不論當政者是誰。正因如此他在仕途上多遭貶謫。
王安石推行新法期間,蘇軾自知不容于朝廷,便自請出京任杭州通判,徙知徐州,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又徙知湖州,體現(xiàn)其齊物思想的《超然臺記》便作于此時。蘇軾在文中說到:“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上捕溈杀?。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游于物之內(nèi),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nèi)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斗,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3]351蘇軾認為因為人們游于物內(nèi),以美惡為分別來求福避禍,所以令他們感到快樂的事物少、可悲的事物多。殊不知游于物外,不以成見和自身的標準來看待萬物,那么萬物都是齊同的,都是令人愉悅的,心境自然就開闊明朗了。這和《莊子》“齊是非”的思想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莊子也認為人們因為有了“成心”,即一家之言,所以才會有是非之爭,才會“各以所好役其形骸,至于疲困苶然”[4]60。因此莊子提出“莫若以明”的方法來洞察萬物,“‘以明’是透過虛靜的工夫,去除‘成心’,擴展開放的心靈,使心靈達到空明的境地,一如明鏡,可以如實地呈現(xiàn)外物的實況?!盵5]215
莊子齊物思想的第二個層面是“齊物”論,他在《齊物論》一篇中列舉了屋梁、舍柱、病丑之人、美艷之女、寬大之物、奇變之景、狡詐之心和妖異之物八樣所見殊異之物,認為它們“理雖萬殊而性同得”[4]71,即“道通為一”[4]71,用道的觀點來看待萬事萬物,那么萬物就是齊同的。這種齊同萬物的思想在蘇軾貶謫黃州時期所作的《赤壁賦》中也有體現(xiàn)。賦中蘇軾“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5,客面對浩然壯闊的夜景產(chǎn)生了生命短暫的憂念,感嘆像曹操這樣的一世雄才也逃不過歲月的侵蝕,何況我們這樣的失意之人,我們就像蜉蝣寄身在廣袤無垠的大自然中,真可謂“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3]6。然而蘇軾沒有同客一樣感嘆生命的短暫與自身的渺小,而是用“齊物”的方法論化解了這種悲觀的意識,即“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3]6從變化的角度來看待天地,那么它一刻也不曾停止運動;而從不變的角度來看,那么我們和天地都是無窮盡的。有限與無限只是看待事物的標準不同罷了,又有什么好悲哀的呢?我們生在天地間,能夠盡享大自然帶給我們的驚喜與奧妙,清風和明月使我們遺忘現(xiàn)實,遨游于明朗自適的心境中。蘇軾超越了關(guān)于生命短暫的悲嘆,享受天人合一的樂趣,這也是《莊子》“齊物”思想的第三個層面,即“齊物我”,如《齊物論》開頭的南郭子綦一樣“境智兩忘,物我雙絕”[4]45,故能超然遺世,表現(xiàn)出“荅焉似喪其耦”[4]43的無我的精神狀態(tài),進入莊周夢蝶的物化境界。
受莊子“齊物”思想的影響,蘇軾能夠以一種豁達的眼光洞察世間萬物,用哲學(xué)思想理性地化解悲觀的情感。其貶至海南時所作的《試筆自書》,先是感嘆自己四周被海水包圍,什么時候能夠走出這里,對自身的處境感到悲傷,后又轉(zhuǎn)念一想,不論是“九州”還是“中國”,不都是存活在海中的一片島嶼嗎?海南同它們又有什么分別呢?于是心里便感到釋然了。又如因懷念子由而寫的《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蘇軾在詩中質(zhì)問月亮“何事長向別時圓”,為什么要在人們分別的時候如此的圓滿呢?抒發(fā)人各一方不能一同欣賞月景的失落,但是他又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間的團聚和分別正像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樣,是自然的,沒有什么值得悲傷的。蘇軾在黃州過著貧窮但怡然自樂的生活,與友人喝酒唱和,在山光水影間盡享大自然的美妙。蘇軾這一時期的作品少了諷刺與犀利,多了幾份溫和與閑適,創(chuàng)作了《前后赤壁賦》《記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四篇著名的作品。蘇軾在這些作品中表達自己對宇宙天地的哲學(xué)性認識,感嘆大自然創(chuàng)造萬物的偉大以及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時也表達了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精神自由與快樂。
面對時間的飛速流逝和物是人非的現(xiàn)實場景,古人難免會生發(fā)生命短暫的感嘆,而莊子則將這種關(guān)于生命的感性的認識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形成自己關(guān)于生死和現(xiàn)實中必然性的客觀認識。首先莊子認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即“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4]56其次莊子認為死亡是一種如同日夜更替的正常現(xiàn)象:“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4]241最后莊子又用氣的聚散來解釋人的生死,即“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盵4]733體現(xiàn)了莊子思想中樸素的唯物主義因子。同時莊子也將貧困榮達、饑渴寒暑等萬物的變化歸結(jié)于“天”“命”“情”,即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無法改變的必然性。面對這種“必然性”,莊子采取了“安時處順”的態(tài)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4]199強調(diào)我們要應(yīng)物而行,順應(yīng)自然,不要因外在的變化而擾亂靈府,即“命行事變,不舍晝夜,推之不去,留之不停。故才全者,隨所遇而任之?!盵4]213
正如馮友蘭先生認為道家獲得相對幸福的方法就是“以理化情”[6]106一樣,即充分認識事物的自然本性,化解關(guān)于生活中必然性的悲觀認知,如莊子認識到人的生死的本質(zhì)就如同氣的聚散一樣是不可避免的,就不會沉浸在死亡的悲傷中,蘇軾對生死和現(xiàn)實中榮辱的更迭有著理性的認識,所以才能安于被貶之地,適于現(xiàn)實之境?!肮湃苏l不死,何必較考折?!盵2]23“真人厭世不回顧,世間生死如朝暮?!盵2]19“若夫窮達得喪,死生禍福,則吾有命矣?!盵3]363這是蘇軾被貶前已有的對生死禍福的冷靜審視。被貶之后,身處惠州和儋州這樣的蠻瘴之地,蘇軾更是深化了自身的“安命觀”并表現(xiàn)出“安時處順”的人生境界。
“嶺南天氣卑濕,地氣蒸溽,而海南為甚。夏秋之交,物無不腐壞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然儋耳頗有老人,年百余歲者,往往而是,八九十歲者不論也。乃知壽夭無定,習而安之,則冰蠶火鼠,皆可以生。”[3]2275
這是蘇軾被貶海南時寫下的文字。面對潮濕多雨、百物易腐的自然環(huán)境,蘇軾生發(fā)出對于生命長短的認識,即人的壽命是有終盡但無定數(shù)的,只要我們順應(yīng)生命自然的發(fā)展,就能安適其間,這顯然和《莊子》“安時處順”的思想是相通的。 “我生有定數(shù),祿盡空余壽?!盵2]2286“天有時而定,壽考未易畢?!盵2]2319這些都反映了蘇軾被貶海南時對生命有盡的必然性的認識。同時蘇軾在《靜常齊記》中也提及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其所言“靜”“?!奔赐凇肚f子》所言的“天”“命”,都是一種“必然性”。
“忘”與“游”是中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最高的審美觀,而這也受到了《莊子》思想的影響,“忘”就是超脫于現(xiàn)實萬物,“游”即實現(xiàn)精神上的解放,與萬物游而為一,以審美的態(tài)度來看萬事萬物,實現(xiàn)人生的藝術(shù)化。蘇軾即是如此,他意識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暫后,便將人生看成一種“寄寓”的存在,不再被生命的長短所羈絆,保持其主體的積極觀照,在變化無常的人生中尋找生命的快樂。蘇軾初到黃州,即寫下了“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盵2]1032這樣樂于當?shù)仫L物的詩句。此后,蘇軾也沒有選擇消極厭世,反而以審美的眼光來欣賞周圍的風景。他感嘆海棠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獨自綻放的傲骨和美麗:“江城地瘴藩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盵2]1036也享受躬耕田野的樂趣:“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shù)?!盵2]1081后蘇軾又被貶至惠州,他依然能夠安之若素,坦然面對一再被貶這一事實,其言曰:“誰言窮巷士,乃竊造化權(quán)。所見皆我有,安居受其全。”[2]2116居惠州期間,蘇軾出行賞景、品嘗美食、自創(chuàng)美酒,盡享人生樂趣,建立“嬉游趁時節(jié),俯仰了此生”[2]2099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仰觀江搖山,俯見月在衣”[2]2105的壯麗景色,蘇軾感嘆道:“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盵2]2104
蘇軾不僅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熱愛生活的美食家,他善于發(fā)現(xiàn)并探索當?shù)氐拿朗?在惠州時曾作:“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滟玉蛆?!喔÷褩祷毖匡?紅點冰盤藿葉魚?!盵2]2103不僅美食的種類很豐富,有枇杷、桑椹、槐芽餅和藿葉魚,而且進行了色彩搭配,給人以味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蘇軾也洞悉食物搭配之技,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詩中將荔枝和眾多美食搭配在一起并感嘆道:“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莼鱸。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背浞煮w現(xiàn)其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蘇軾還自創(chuàng)釀酒之法:“撥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碎g真一東坡老,與作青州從事名?!盵2]2124蘇軾同莊子一樣認識并接受了現(xiàn)實的必然性,但相比于莊子的“安時處順”,蘇軾多了一份對生活的熱情和認真。
在用“齊物”和“安命”的思想化解了關(guān)于盛衰榮辱和生命有限的悲觀認識后,莊子和蘇軾都選擇追求精神上的充盈和自由。不同的是,莊子追求的是脫離現(xiàn)實的絕對的精神上的自由,是通過“心齋”和“坐忘”來達到虛靜的精神狀態(tài),進而超脫于世俗之外,使內(nèi)心無所憑恃,進入“天人合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逍遙境界。如其在《逍遙游》中所描述的人生至境“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4]17,順應(yīng)萬物的變化,不局限于人生的某一階段。這是“一種透脫的心境——一種優(yōu)游自在、徜徉自適的心境”[5]201,超越了現(xiàn)實和自我的羈絆。蘇軾則只采取莊子超脫于現(xiàn)實榮辱的樂觀豁達、寵辱不驚的態(tài)度,使自己在精神上更加自由,卻沒有像莊子那樣完全脫離現(xiàn)實、拋棄自己的心智而心如槁木。蘇軾依然熱愛生活并且積極追尋生命的意義,這一點和莊子的“逍遙論”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這也是蘇軾人格上的偉大之處,更是士大夫人格的典范,即雖然自己在精神上超脫于功名利祿之外,卻依然能夠?qū)ⅰ凹鏉焙汀蔼毶啤苯y(tǒng)一起來,沒有像陶淵明一樣脫離仕途、辭官歸隱,而是受道家和儒家“游世”思想、佛教“隨緣”思想和唐宋中隱文化的影響,實現(xiàn)了“心隱”[7]54,即以出世的態(tài)度來入世,追求的是心靈上的自由與解放,能夠擺脫外在功名利祿的束縛,擁有豁達樂觀的心態(tài),以審美的眼光來關(guān)照世間萬物。
“自適”就是注重自我內(nèi)心的豐滿與自足,“把心靈感受和精神自由當作衡量人生價值的準繩”[8]340,這是蘇軾及整個宋人在內(nèi)的生活態(tài)度,他們不論在朝還是歸隱都能做到明心見性、安然自得。蘇軾雖一再被貶,但他每到一地都能發(fā)現(xiàn)當?shù)氐拿篮?無論是美景、美食還是當?shù)氐娘L土人情,他盡情享受著生命的歡欣與愉悅。因此蘇軾的人生是一個審美化的過程。被貶黃州之前,蘇軾孜孜以求天下事。被貶黃州之后,心胸逐漸開闊,開始有了精神上的追求。被貶嶺南之后,則徹底走向人生的審美化。不再以功利性的態(tài)度來看待萬事萬物,而是以一種更加豁達、通透的心態(tài)來領(lǐng)略人間百態(tài)。蘇軾也因?qū)徝阑膽B(tài)度“培養(yǎng)了他的不懼不餒的人格特點”[8]347,不論面臨什么險境都能泰然處之,類似莊子筆下的“神人”。即使是被貶到黃州,面臨生計困難的挑戰(zhàn),他依然享受著生活的樂趣。他躬耕自食,將勞動視為一種享受,在勞動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在黃州期間,蘇軾創(chuàng)作了《東坡八首》描述他躬耕的場景和心態(tài)。這是蘇軾執(zhí)著于生活的一面,對生活的超越則是指蘇軾不局限于生活表面的痛苦,而能以一種超越常人的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去獲得生活的快樂。蘇軾對生活的執(zhí)著還體現(xiàn)在他即使被貶,還依舊心系國家興衰和百姓疾苦。被貶黃州時他創(chuàng)立“救兒會”,力圖改變當?shù)啬鐙氲牧曀?。任杭州通判時,為了治水竟過家門不入。居海南時,百姓不樂耕種,使田地荒蕪,所食仰外,蘇軾便勸百姓務(wù)農(nóng):“聽我苦言,其福永久。利爾耝耜,好爾鄰偶。”[2]2256被貶偏遠蠻瘴之地,蘇軾卻以當?shù)厝俗跃?言曰:“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xiāng)?!盵2]2245這種樂觀的心態(tài)使蘇軾能夠以感性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一切。他欣喜于莊稼生長的美好,感嘆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沉浸于鄉(xiāng)間生活的美好。
蘇軾“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不僅體現(xiàn)在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上,還體現(xiàn)在詩人具有樂觀豁達、曠達超脫的胸襟上。紹圣四年(公元1097年)蘇軾被貶至儋州,子由被貶到雷州,兩人都遭遇貶謫的悲事,蘇軾卻安慰子由說:“莫嫌瓊雷隔云海,圣恩尚許遙相望”[2]2245“離別何足道,我生豈有終?!盵2]2249充分體現(xiàn)了蘇軾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抖L波》是蘇軾被貶黃州后的第三個春天所作,面對突然而至的大雨,蘇軾沒有抱怨氣餒,反而言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北憩F(xiàn)出樂觀曠達的心境。這里的雨就如同官場突然遭遇的貶謫一樣,官場上的起伏榮辱在他的心里沒有引起什么波瀾,表現(xiàn)出蘇軾對功名利祿、得失榮辱的超脫和灑脫博大的胸懷。宋代有不殺文官之規(guī),被貶至偏遠之地已是對臣子最大的懲罰,歸期也是遙遙無定的,蘇軾卻不以為然,反而像李白一樣高呼:“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盵2]2247想象天上的神仙也在慶祝他北歸的樂事,頗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豪邁自信。蘇軾對陶淵明也是極為推崇,作了很多“和陶詩”,追慕其悠然自得的心境。如蘇軾《和陶擬古九首》就描繪了一個遺世獨立、怡然自得的高人形象,其“翛然獨往來,榮辱未易關(guān)”[2]2266的人生境界就是蘇軾所向往的。
蘇軾“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還表現(xiàn)在他能夠超然物外,享受天人合一的樂趣。被貶黃州,蘇軾沒有消沉失落,反而和友人享受清風明月下泛舟而行的快樂,過著遠離政事的農(nóng)田生活,每天來往于雪堂和臨皋亭間,飲酒耕種,將自己寄身于大自然中,忘懷自我、忘卻是非。完全復(fù)歸自己天然的本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充滿精神上的欣悅,真的是“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3]6
《莊子》一書蘊含豐富的人生哲學(xué),其所論述的齊同萬物的方法論以及“無待”的精神對蘇軾的人生境界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使蘇軾盡管經(jīng)歷了命運多舛的一生,但依然寵辱不驚、樂觀通透,積極追尋生命的意義,在大自然中思考著關(guān)于宇宙人生的問題。同時也使古代的文人在迫于現(xiàn)實不得不出世時,能為自己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并且以更加積極豁達的態(tài)度來看待世間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