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燈
文瑜是我的學生。自我2016年9月給他們班上專業(yè)課后,她就一直擔任班干部,負責聯(lián)絡老師和同學。文瑜長著一副典型的廣東女孩模樣:中等個子,清瘦身材,臉龐極為清秀,淡定的神情,看起來溫婉而堅定。
文瑜1996年出生。爸爸和生母的婚變,讓她兩歲就離開家,開始跟隨奶奶生活。對于親生母親,因分開時年齡太小,她已沒有印象,多年來甚至“沒怎么聯(lián)系”。
親生父母離婚后,很快各自成家。文瑜3歲時,繼母生了妹妹,到文瑜6歲,繼母讓爸爸將她接回身邊,理由是“必須上學了”。在爺爺?shù)挠^念里,文瑜是女孩,讀不讀書無所謂,“他想讓我在家干活,讀兩年等到10幾歲就外出打工”。繼母沒有依從爺爺?shù)囊庠福瑘猿謱⑺踊丶摇?/p>
提到父母婚變對自己的影響,文瑜坦承,“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回到父母身邊前,見到村里其他后媽打罵孩子,我也有點害怕,但回到父母身邊后,發(fā)現(xiàn)繼母完全不是這樣”。
在文瑜心中,繼母早已獲得了“母親”這一身份的認同。她說,自己得以擁有機會念大學,最為關鍵的因素是來自繼母的堅持,而根據(jù)爺爺和爸爸的態(tài)度, “自己不是留在村里,就是外出打工”。
初一暑假,媽媽帶文瑜第一次來到深圳,跟隨表姑在一家手袋廠打工,每天工作從晚上8點開始,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11點,堅持了40多天,掙多少錢,文瑜早已淡忘,讓她難以忘懷的,一是通宵熬夜倒班,每到凌晨就昏昏欲睡,非常疲憊;二是年齡太小,拿著別人的身份證,每遇突襲檢查,她就會被人藏起來,很是窘迫。
初二暑假,文瑜沒有外出,在家跟隨媽媽織網(wǎng)。初三暑假,文瑜再次進廠,整整干了60天,“機器太高,必須站著,后跟磨掉了一層皮”,她清楚記得,“每個小時的工資是7元”,整個假期,她賺了4000多元。
同行的一個女孩,受不了工廠的勞動強度,做了10幾天,“哭哭啼啼嚷著要回家,主管沒有理會她,我?guī)椭樌厝チ?,還答應將她未結賬的工資給寄回去”。幫助同伴妥善處理辭工的經(jīng)歷,讓文瑜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能干的人”,多年的勞動,早在歲月的積淀中,不知不覺滋養(yǎng)了她的冷靜、韌性和擔事的能力。
初中期間,文瑜一直擔任班長,成績也非常出色,“每一科都考前幾名,總成績也很靠前”。更重要的是,“老師很疼我,一開始就指定我當班長,加上勤奮,校長也欣賞我”。整個初中,文瑜算得上學校的名人,在老師眼中,她被敘述為“當班長勤奮,成績還好”的典型。文瑜中考的目標是湛江一中,但她所在的初中只考上了4名,她以全校排名第10的成績考進S縣一中。
盡管高中階段的學習極為緊張,文瑜還是習慣了假期外出打工。高一暑假,她去了富士康,負責屏幕檢測,“工資高,伙食也不錯”,因住宿條件差,沒有地方洗澡,加上不想上夜班,“只干了一個星期”。高三暑假,高考一結束,她再次進廠,哪怕即將踏進大學的校園,文瑜依舊堅持了中學時代的打工習慣。
在我的學生中,文瑜是將個人打工經(jīng)歷說得最清楚的學生,也是堅持各類勞動最多的學生?!盎丶揖透苫?,一有空就干活”,成為她漫長求學階段的基本狀態(tài),與城里同齡孩子輾轉各類教培機構、不斷刷題的日常構成了鮮明對比。
在媽媽的帶領下,作為大姐的文瑜,勞動的習慣早已深入骨髓,弟弟妹妹也極為勤快。以前,文瑜意識不到勞動的歷練對自己的影響,直到進入大學,她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比別人更有耐心,遇事不怕麻煩,也更愿意擔當一些公共事務。她隱隱約約覺察,恰恰是多年的勞動鍛煉,讓自己獲得了精神的鈣質,加速了個人的成長。
進入大學,“通過兼職養(yǎng)活自己”是文瑜對自己的最低要求。大一暑假,她去一家百果園打零工,給老板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每到年前,水果店缺人,老板就會力邀她來幫忙,保證假期的3倍工資,文瑜也能在短期內賺到幾個月的生活費,有兩年寒假,她因此放棄了回家過年。
大二暑假,她在奶茶店打過短工,也在超市做過導購,甚至接過一次翻譯的活。大三上學期,她還做過課外托管,“下午4點過去,晚上八九點回來,包晚餐一天90元”。
整個大學期間,文瑜沒有向父母要過一分錢生活費。她有過因兼職耽誤了專業(yè)提升的遺憾,但也承認豐富的課外兼職,錘煉了她融入社會的能力。
當然,也正是忙碌的大學兼職實踐,讓文瑜早早意識到,同齡人不同的家境,暗中決定了彼此不同的命運。她大學期間唯一的一次自助游,同行的旅伴來自惠州,在一所三本大學上學,父親做生意,“家里房子很大,在家就是一個小公主,畢業(yè)后不愁找不到工作”。
文瑜還認識一個獨立學院的男生,“家里就能輕松幫他安排好工作,工資還高,深圳一些有名的大廠,他都不想去”。畢業(yè)前夕的實習中,文瑜總能聽到一些家境和她類似的老鄉(xiāng),在單位“無緣無故地被罵”,一個畢業(yè)半年的師姐,在單位的現(xiàn)狀同樣是“被罵到麻木了”。
文瑜不怕被罵,也不怕勞累,她將職場新人遭遇的人事磨合,視為進入社會的必修課程,但她希望單位的氛圍能夠讓人放松,希望領導能夠給予剛剛入職的“小白”更多空間和包容。
媽媽對于文瑜大學畢業(yè)的去向沒有明確要求,但廣州給她留下的美好印象,讓她對女兒留在大城市抱有朦朧的念想。當然,文瑜能夠在S縣找到好的單位,能夠考上公務員或者獲得編制,畢業(yè)回來,她也能接受。
我留意到,相比找工作,媽媽明顯更關心女兒找對象,我與她少有的聊天,話題都聚焦在文瑜的婚戀上。也許,對父母而言,孩子的婚姻大事,是比就業(yè)更為緊要的事情。
2019年畢業(yè)季,我的辦公室門無數(shù)次被推開,一張張青春、困倦而又無所適從的臉上寫滿了迷惘、困惑和無力,滿意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城市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而競爭的形勢愈演愈烈。
回S縣還是留廣州?班上太多的同學猶豫未定。但大四一到,文瑜便不再有任何糾結。她盡管對立足廣州沒有太大把握,但“小縣城一眼望到頭”的現(xiàn)實,讓她感覺家人“從村莊到小鎮(zhèn)到縣城”的路徑,應該有人再往前推進一步,“回到縣城,我還是有點不甘心”。
作為家里的第一個大學生,文瑜認定自己應該想辦法在廣州留下,算是為弟弟妹妹畢業(yè)以后的選擇提供一點點依靠和參照。
2020年7月,文瑜認識了現(xiàn)在的男朋友。男朋友來自S縣,學的工科專業(yè),父母都是鄉(xiāng)村老師,下面還有個弟弟,大學畢業(yè)后,他原本在深圳工作,因文瑜在廣州,他也來到了廣州。
在同一個城市相處幾個月后,他們意識到立足廣州的難度,兩人決定,如果要在珠三角留下來,不妨將目光放到周邊的城市,這樣男朋友就隨公司來到了佛山。
在此之前,文瑜對到底能不能立足廣州,從來不敢多想,但男友來到佛山的選擇,讓她堅定了信心,“就算我在廣州上班,因佛山與廣州有直達地鐵,一切都很方便”。大學班上有好幾個女生來自佛山或深圳,在家人資助下,早已成家立業(yè),解決了買房大事。文瑜曾經(jīng)很羨慕她們,但現(xiàn)在,她對自己和男朋友通過努力一步步立足佛山的現(xiàn)狀,感到踏實和滿足。
很小的時候,文瑜認為家里窮,但長大后回望,她發(fā)現(xiàn)“家里沒有想象中的差”。爸爸6個兄弟,有不少和文瑜一起長大的堂姊妹,無一例外,他們都延續(xù)了“初中輟學——外出打工”的人生軌跡。整個家族,只有文瑜3姐弟有機會進入大學校園。在文瑜的人生中,如果不是繼母的出現(xiàn),她最有可能延續(xù)堂姊妹的命運路徑。
對農(nóng)村女孩而言,教育機會的獲得如此重要,又如此偶然。我越來越意識到,在很多人眼中普通的二本大學,對任何一個農(nóng)村孩子而言,都需要走過長長的路,需要歷經(jīng)更多看不見的偶然和必然。
(摘自人民文學出版社《去家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