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文化思想依循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百年文化建設實踐、新時代文化發(fā)展需要的三重邏輯,以加強黨的領導、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增強新聞輿論傳播能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換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推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為著力點,積極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僅創(chuàng)新了馬克思文化理論,也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關鍵詞:習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義;著力點;理論創(chuàng)新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4.0105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①。探討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淵源、歷史邏輯、現(xiàn)實依據、核心要義、著力點,呈現(xiàn)其內在結構和邏輯框架,把握其理論創(chuàng)新和理論特色,對認識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理性、系統(tǒng)性、科學性,貫徹落實這一思想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
習近平文化思想延續(xù)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對文化本質屬性、辯證關系、價值取向的認識,是百年文化建設實踐的經驗凝結,也是對一系列新實踐、新問題、新挑戰(zhàn)的及時回應和對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的系統(tǒng)凝練。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理論依據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上來說,文化與文明近似,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一種涵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總體的大文化觀。恩格斯在《恩特斯·莫里茨·阿恩特》中說道,“法國人的入侵被擊退了,而他們在國外稱霸的基礎在于他們總是比一切其他民族都更容易掌握歐洲的文化形式即文明”②。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提出包括“蒙昧時代、野蠻時代”的“史前各文化階段”③,表明文化先于文明而存在,文明是文化發(fā)展的高級階段④。就狹義概念而言,文化是指意識形態(tài)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主要是指人類的精神形態(tài)、觀念形態(tài)方面的內涵。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中指出,“每個人都有充分的閑暇時間去獲得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化——科學、藝術、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價值的東西”⑤。在這里,科學、藝術、社交方式是作為文化的具體內容呈現(xiàn)出來的,在闡述思想、觀念、意識、道德、藝術與物質生產的關系,揭示了文化的本質屬性。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指出,“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⑥。無論是廣義的文化,還是狹義的文化,文化都是源于社會實踐、受到社會實踐所制約的。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人類文明由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私有制使人類社會的本質變成 “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⑦,與其相應的文明則是“建立在勞動奴役制上的罪惡的文明”⑧。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創(chuàng)造文化”⑨,這種文化極端偽善和野蠻,只會“增大支配勞動的客體的權力”⑩,為“人的異化”提供“合法性”。由于“工人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的和社會的需要,這種需要的范圍和數(shù)量由一般的文化狀況決定”?,消除私有制,建設無產階級文化,使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為“每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會條件。列寧批判資產階級文化,強調對其加以改造,“才能建設無產階級的文化”?。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对谘影参乃囎剷系闹v話》中,毛澤東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于一定的階級,屬于一定的政治路線的”,無產階級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的”?。文藝工作者要到工農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把群眾日常生活現(xiàn)象集中起來,把其中的矛盾和斗爭典型化?。這些論述明確了文藝為誰服務、怎么服務的問題,也明確了無產階級文化的主體問題??偟目磥?,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闡明了文化的本質屬性、歷史作用、發(fā)展方向、建設原則等基本問題,為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新時代文化建設“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歷史依據
自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就開展了系列文化建設工作,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歷史依據。建黨以后,黨創(chuàng)辦了《紅旗》、《上海報》、《中國文化》等報刊雜志;開設新華廣播電臺、編印通俗小冊子、開辦勞動學校、創(chuàng)立閱報社等,傳播馬列主義、共產主義;頒布《宣傳工作決議案》、《文化問題決議案》、《中央關于發(fā)展文化運動的指示》等文件?!缎旅裰髦髁x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奠定了文化發(fā)展的理論基礎,黨的七大要求發(fā)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明確了文化發(fā)展方向。周恩來在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強調“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yǎng)國家建設人才”?,全國各地開展了識字掃盲活動,《毛澤東選集》、《列寧全集》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出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教育深入開展,文學藝術、廣播電視、重大慶典活動推動了文化傳播。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闡明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關鍵、主體、宗旨,指出“搞現(xiàn)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內容”?,建設精神文明,關鍵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fā)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叭嗣袷俏乃嚬ぷ髡叩哪赣H”?,要“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1)。1981年8月,中央發(fā)布《關于關心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指示》,要求重視群眾文化生活;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988年9月,文化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快和深化藝術表演團體體制改革的意見》,探索“雙軌制”;1989年2月,中央印發(fā)《關于進一步繁榮文藝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發(fā)展文化事業(yè);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三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六大提出發(fā)展“公益性文化事業(yè)”與“經營性文化產業(yè)”。2005年12月,中央發(fā)布了《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目標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推進文化建設。在思想理論方面,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闡釋和貫徹落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推進理論研究,加強文物保護,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等。在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方面,印發(fā)了《關于推動數(shù)字文化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十四五”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關于加強文化領域行業(yè)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多方面推進產業(yè)發(fā)展。在文化傳播媒介方面,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意見》、《“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fā)展規(guī)劃》,對文化傳播體系建設的原則、目標、方式等做了闡述??偟亩?,中國共產黨從思想理論、文化制度、文學藝術、文化傳播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歷史實踐,深化了文化規(guī)律的認識,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基礎、歷史參照和經驗依托。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時代背景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是對發(fā)展經驗的凝練,也是對時代課題的回應。一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需要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只有不斷吸納新的思想、觀念、情感,才能保持其發(fā)展性、開放性。這內在地要求文化理論要突顯新理念、挖掘新內容、呈現(xiàn)新形式,始終保持對現(xiàn)實的解釋力、預判力。二是社會主義文化要適應新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取得了新成就、形成了新需要、積累了新經驗,產生了新理論、新觀念、新思想。這既需要將之上升到理論程度,更好把握規(guī)律、闡明方向、指導實踐,也需要凝聚新共識、形成新導向、生成新遵循。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2)成為重要任務。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礎。三是文化需要回答時代課題?,F(xiàn)代化、信息化、市場化帶來了娛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傾向,助長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一些“崇洋媚外”、“唱衰中國”的聲音屢禁不絕。要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23)。革命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智慧的結晶,以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24)。四是文化需要交流互鑒。習近平文化思想回答了如何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如何推動國際秩序合理化、如何實現(xiàn)“美美與共”,其所蘊含的“天下為公”、“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等思想為解決和平與戰(zhàn)爭、合作與沖突、發(fā)展與貧困等問題提供了“中國答案”。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
“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5)是習近平文化思想重點闡述的文化形態(tài),構成了其思想的核心要義。
(一)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6)。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先進代表,始終致力于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早在革命時期,毛澤東指出,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tǒng)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yōu)橐粋€被新文化統(tǒng)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27),以新民主主義文化引領政治上的自由、經濟上的繁榮。江澤民指出,“在當代中國,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28)。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呢?“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立足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于世界科學文化發(fā)展的前沿,不斷發(fā)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29),引導人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30)。黨的二十大強調,“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3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支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改革精神和黨的精神譜系為內核,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取向,不僅強調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而且強調洋為中用、交流互鑒、美美與共,不僅弘揚正能量、抵制“假惡丑”,也強調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人民性、歷史性、科學性、開放性、實踐性,是堅定文化自信、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基礎和保障。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呢?一是要加強思想理論建設,思想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合理性決定著文化的先進性。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文化建設的基本遵循,“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先進性建設的首位,自覺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32)。二是弘揚革命文化,習近平強調,“‘紅船精神就充分體現(xiàn)了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這也就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先進性,是黨的先進性之源”(33)。以“紅船精神”為代表的革命文化賦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基因,是其保持敢于創(chuàng)新、艱苦探索、追求真理、服務人民、胸懷天下等先進性的前提。三是要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習近平指出,要“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礎上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34)。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人民漫長歷史實踐的智慧結晶,為今天處理內政外交、指導生產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經驗,是保持文化先進性的基礎。四是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把“創(chuàng)新作為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等各方面創(chuàng)新”(35)。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只有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堅持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才能面向未來。五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社會主義文化只有保持開放性、包容性、動態(tài)性,才能保持先進性,因而需要“科學對待世界各國文化,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36),以文明交流互鑒增強自身的活力和吸引力,進而增強先進性。
(二)弘揚革命文化
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革命文化的內容、意義和路徑做了系統(tǒng)闡述。2011年11月,習近平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8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無數(shù)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chuàng)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qū)精神”(37)。2016年10月,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38)。蘇區(qū)精神、沂蒙精神、長征精神等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核,涵括了革命理想、精神、態(tài)度和方法:在革命理想上,救國救民、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在革命精神上,愛國愛黨、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在革命態(tài)度和方法上,嚴守紀律、團結統(tǒng)一、謙虛謹慎、實事求是。革命文化對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革命文化所蘊含的精神、信念、態(tài)度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革命年代的體現(xiàn)。黨的二十大提出,要“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39),表明了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lián)系。二是有助于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指出,革命文化“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yōu)良作風”(40),不僅對“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41),還可以“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42)。三是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指出,要弘揚長征精神,“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3)。中國的革命文化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一部分,也蘊含著追求民族獨立、和平發(fā)展、“天下大同”的價值主張,因而具有世界意義。不僅如此,習近平還對弘揚革命文化的路徑做了詳細論述。其一是加強革命文化宣傳教育。在思想觀念上,“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44),鼓勵先進集體和個人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發(fā)揮模范帶頭和橋梁作用,還要以重大紀念日等為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45),讓老黨員、老干部“言傳身教,確保革命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薪火相傳”(46)。其二是利用好紅色資源。習近平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47),要保護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也要“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tài)資源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48),讓“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49)。以紅色資源延續(xù)紅色基因,以紅色基因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
(三)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了更為系統(tǒng)的論述。習近平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50),它們反映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是中華民族漫長歷史實踐的經驗積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大意義有以下幾點。一是民族延續(xù)的命脈。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的統(tǒng)一性“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tǒng)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tǒng)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51)。正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蘊含的大一統(tǒng)觀念、共同的社會信仰體系和倫理規(guī)范建構了這種統(tǒng)一性。習近平還指出,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fā)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52)。二是確立正確價值觀念的基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53),其中,“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54),因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三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55),是文化自信最基礎、最深厚的支撐。四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文化保障。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56),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正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長期發(fā)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57),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fā)展道路”(58)。五是深遠的世界影響。習近平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59)。為此,不僅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60),還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61),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時俱進實現(xiàn)更好傳承、更好延續(xù)。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著力點
習近平文化思想闡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政治前提、意識形態(tài)保障、價值引領、傳播媒介、文化指向、國際影響,既指明了文化強國的基本原則,也明確了文化強國的實踐綱要。
(一)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也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是文化建設的前提。文化建設需要黨從理論、方向、內容、原則、路徑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一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習近平指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62)。宣傳思想工作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正確的政治方向為文化建設確立了目標方位。二是堅持黨對新聞媒體的領導。習近平指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63),要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tài)、黨管媒體”,使媒體“體現(xiàn)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64)。新聞媒體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堅持黨的媒體姓黨,確保文化建設遵循黨的要求、彰顯黨的理念、遵循黨的理論。三是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意識形態(tài)是文化的系統(tǒng)性體現(xiàn),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不僅推動文化建設的體系化,也能確保錯誤觀念、錯誤思想、錯誤內容被糾正。為此,對“各種政治性、原則性、導向性問題要敢抓敢管,對各種錯誤思想必須敢于亮劍”,加強“對意識形態(tài)陣地的管理”,并“高度重視網上輿論斗爭”(65)。
(二)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涵括了思想理論、價值目標、政治觀念等因素,是文化中最核心、最系統(tǒng)、最具有創(chuàng)新力的因素,決定著文化建設的方向、本質以及吸引力和競爭力。為此,既要“切實做好中心工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供堅實物質基礎”(66),也要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67);既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68),也要“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tài)”(69);既要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也要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它“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70)。習近平指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牢牢把握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共同思想基礎的根本任務”(71)。在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科學思想鑄魂育人。
(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因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7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吸納了群眾價值訴求,傳承了中華文明,也凸顯了時代需要,建構了價值秩序、風俗習慣、目標取向,形成了“最大公約數(shù)”。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73),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chuàng)新,把握好時度效,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74),還“要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75),使之貫穿于群眾生活、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公民道德建設全過程;不僅要“大力倡導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76),還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77);不僅要弘揚黨的精神譜系、開展“四史”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還要加強法規(guī)導向,深化宣傳教育,做好典型示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對激發(fā)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文化強國有著重要作用。一是提升傳播能力。習近平指出,“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78),同時要加強“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chuàng)新”(79),“培養(yǎng)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湛、作風優(yōu)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80),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以優(yōu)質作品提升傳播能力。二是加強互聯(lián)網陣地建設。新聞輿論工作需要創(chuàng)新網絡宣傳方式方法,建設好自己的“移動傳播平臺,管好用好商業(yè)化、社會化的互聯(lián)網平臺”(81),強化思想輿論引導,做好文化傳承。三是加強融媒體發(fā)展。黨的二十大指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82)?!巴ㄟ^流程優(yōu)化、平臺再造,實現(xiàn)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 “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fā)、接受、反饋中,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83),以融媒體凝聚共識、加強導向、傳播觀念。四是“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前提,需要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zhàn)略傳播體系”(84),通過多種方式,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廣泛宣介中國主張,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
(五)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傳統(tǒng)文化是小農經濟的產物,“在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這就要求人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tǒng)文化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85)。對于其中“適合于調理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fā)揚,賦予其新的涵義”(86),以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理論推動其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習近平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87),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zhàn)、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88)。實現(xiàn)這一目的,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轉化的科學指引”(89),“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90)。其次,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91),“要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92)。同時,還要使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價值觀念,如法治、公平、正義、自由等價值觀念改變、融匯、革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積極作用的因素,使之適應和推動現(xiàn)代社會的生產生活需要。
(六)推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繁榮發(fā)展
發(fā)展文化事業(yè)“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93),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是“滿足人民多樣化、高品位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礎,也是激發(fā)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94)。在文化事業(yè)方面,習近平指出,“全面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95),要求文藝工作者“以文弘業(yè)、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96)。在文化產業(yè)方面,要“健全現(xiàn)代文化產業(yè)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fā)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yè)態(tài)和文化消費模式”(97),“加快發(fā)展新型文化業(yè)態(tài),改造提升傳統(tǒng)文化業(yè)態(tài)”,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98)。圍繞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通過擴大優(yōu)質文化產品、暢通文化產品傳播、釋放文化消費潛力、改善文化消費環(huán)境,實現(xiàn)文化產業(yè)供需平衡;通過推動區(qū)域文化產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文化產業(yè)融入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鄉(xiāng)村特色文化產業(yè),優(yōu)化文化產業(yè)空間布局;通過發(fā)展文化與旅游融合重點業(yè)態(tài)、媒介載體、優(yōu)勢領域,推動文化產業(yè)融合發(fā)展;通過構建國際合作新格局、增強文化貿易競爭力、構建國際合作支撐體系,培育文化產業(yè)國際競爭力等。
(七)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實現(xiàn)“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99),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方式。一是要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和中國敘事體系。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闡釋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塑造好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二是提升對外宣傳工作能力。不僅要“把握大勢、區(qū)分對象、精準施策”,還要使宣傳工作干部“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以國際化視野、全球化思維,提升對外宣傳效用,也要“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創(chuàng)新宣傳理念、創(chuàng)新運行機制,匯聚更多資源力量”(100),為對外宣傳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發(fā)揮文藝在對外宣傳中的作用。習近平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擇取最能代表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題材,進行藝術表現(xiàn),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以國際化、市場化、大眾化的表達方式,創(chuàng)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yōu)秀作品”(101)。四是加強對外宣傳工作的網絡化、信息化?;ヂ?lián)網、自媒體、短視頻等直接或間接傳播了不同的觀念、立場、態(tài)度,對國際輿論的影響日益增加。應積極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將中國的理念、主張、精神、事跡數(shù)字化、網絡化,為對外宣傳提供更便捷的途徑。
四?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創(chuàng)新
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依據、內容、制度、著力點等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不僅繼承與創(chuàng)新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也為中華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僅推動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也為文化強國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路線圖和任務書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由觀念形態(tài)、理論形態(tài)、文化形態(tài)等要素構成,涵括了文化建設的觀念體系、思想理論、基本內容、主要載體等,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在觀念形態(tài)上,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人類共同價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并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高度契合,使新時代文化建設有正確的觀念引導。在理論形態(tài)上,習近平文化思想實現(xiàn)了“兩個結合”,將新理論、新觀點、新思想納入文化思想體系之中,形成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理論框架、理論依托。在文化形態(tài)上,以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文化建設的主體內容,以“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102)為目標方位,不僅傳承了紅色基因,也突出了民族底色,不僅以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教育強國為支撐,也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明確了文化建設的方向、內容、模式和條件。在文化載體上,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大眾文化的繁榮發(fā)展、以歷史文物的保護、以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為文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文化媒介上,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人工智能、自媒體、短視頻等與傳統(tǒng)媒體——報紙、雜志、期刊等——相融合,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xiàn)宣傳的網絡化、分眾化、多元化,以傳播方式、傳播方法的創(chuàng)新增強傳播能力??偟亩裕暯轿幕枷氚盐樟宋幕ㄔO的基本規(guī)律,回答了文化建設“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建”,系統(tǒng)闡述了當前和未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
(二)繼承與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
習近平文化思想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也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對之加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文化與實踐的關系層面,習近平文化思想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視為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實踐的結果,隨著實踐發(fā)展而發(fā)展,既充分肯定歷史實踐、經濟基礎對文化的決定性作用,也充分認識到文化作為觀念、意識的積極能動作用,將之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基礎因素。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文化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力量為文化力量提供發(fā)揮效能的物質平臺。然而,任何經濟又離不開文化的支撐?!?sup>(103)同時,習近平文化思想回答和反映了新問題、新挑戰(zhàn)、新需求,以新思想、新觀念充實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使之與時俱進,始終保持引領力、預判力。在對文化傳承發(fā)展層面,馬克思認為,人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104)。習近平文化思想不僅注重對前人寶貴遺產的繼承,對人類社會優(yōu)秀文化理論的汲取,還系統(tǒng)闡述了繼承的內容、原則、路徑,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文明的交流互鑒”等,增強了其開放性、包容性。在文化建設價值取向層面,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力求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xiàn)共同富裕,既延續(xù)整體的價值取向,又明確具體的階段目標。在文化建設內容層面,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強調思想理論、文學藝術、傳播媒介等內容,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此基礎上,闡明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體的文化形態(tài),強調了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以新型業(yè)態(tài)、市場機制、文化消費為文化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進一步豐富了前者對文化建設內容和方式的論述。
(三)為中華文化注入新活力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內含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是中國人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積累、沉淀的結晶。它們建構了中華文化的深層結構,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為終極追求、以家庭倫理為方法的超越觀,不僅涵括了天下為公、為政以德、民為邦本、唯賢是用等對今天仍有積極意義的觀念、方法,也生成了人民群眾的思維圖式、生活意義、情感歸宿。習近平文化思想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 “有借鑒意義的內涵和舊的表現(xiàn)形式,根據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進行加工改造”(105),為中華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宇宙觀層面,習近平文化思想以辯證唯物主義為基礎,客觀認識物質和意識、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既吸納了樸素唯物主義和“關聯(lián)性”宇宙觀,也以辯證、發(fā)展的眼光審視客觀事物。在政治層面,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推進自我革命等治國理政新理念,并致力于實現(xiàn)黨的領導、依法治國與人民當家作主有機統(tǒng)一。在社會層面,習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視家庭倫理、家庭道德、家庭秩序的合理因素,既強調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弘揚家庭和睦、尊老愛幼等傳統(tǒng)美德,也突出了家庭關系中的平等和自由。在個人層面,習近平文化思想借鑒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注重“修身”、“為學”、“明德”等觀念,其內容則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最新成果,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廉潔自律,遵守黨紀國法等。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汲取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積極因素,又揚長避短、推陳出新、古為今用,使傳統(tǒng)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更好適應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更具有活力。
(四)促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多元、平等、包容地看待世界文明,尊重各個民族特定的文化傳統(tǒng)、生活方式和發(fā)展模式,堅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原則,以中華文化的“文明觀”回應“文明沖突論”。2019年5月,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指出,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需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106),并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107)。實現(xiàn)“美美與共”,不僅需要“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識”(108),也要“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還要“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zhàn)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109)。習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天下為公”,“尚和合”,“重義輕利”,“不易其俗、不易其政”等合理觀念,以“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價值為國際層面的價值旨趣,以構建國際新秩序為國際關系的基本主張,以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共享發(fā)展、普遍發(fā)展為目標取向,力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110),致力于超越差異、分歧、爭端,化解矛盾、沖突與戰(zhàn)爭風險,力求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共同安全。這一思想是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零和博弈的矯正,不僅有利于世界和平發(fā)展,也有助于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新,為實現(xiàn)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答案。
總的看來,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內容、價值取向、實踐路徑及其方式方法,構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它從文化的本質屬性、創(chuàng)新發(fā)展、合理揚棄等層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實現(xiàn)了對西方文化理論狹隘性的超越,同時也為實現(xiàn)文化強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合理路徑。
[責任編輯:何?毅]
收稿日期:2023-10-2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新時代基層黨建引領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研究”(22KDC0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偉,男,河南鹿邑人,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E-mail: zgh412725@126.com。
①張爍《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人民日報》2023年10月9日,第1版。
②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270頁。
③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29頁。
④夏建國、夏澤宏《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與文化范疇比較》,《重慶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第24頁。
⑤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頁。
⑥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601頁。
⑦弗·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年4月初-5月26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94頁。
⑧ 卡·馬克思《法蘭西內戰(zhàn)》(1871年5月),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175頁。
⑨卡·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7頁。
⑩卡·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頁。
?卡·馬克思《資本論》,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0頁。
?弗·恩格斯《反杜林論》,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頁。
?列寧《青年團的任務》(1920年10月2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5頁。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9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頁。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23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855頁。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23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61頁。
?周恩來《對〈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的修改》(1949年9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1949年6月-1949年12月)》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365頁。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思想年編(1975-1997)》,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46頁。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著《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下),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87頁。
?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1979年10月30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頁。
(21)鄧小平《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1978年9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28頁。
(22)習近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89頁。
(23)習近平《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延續(xù)民族文化血脈》(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第277頁。
(24)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頁。
(2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3頁。
(26)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頁。
(27)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9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63頁。
(28)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年7月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頁。
(29)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年7月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276-277頁。
(30)《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順應時代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人民日報》2010年7月24日,第1版。
(3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第43頁。
(32)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457頁。
(33)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人民日報》2017年12月1日,第2版。
(34)謝環(huán)馳、鞠鵬《習近平在廣西考察工作時強調 扎實推動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人民日報》2017年4月22日,第1版。
(35)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jié)選)》,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頁。
(36)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2014年9月24日),《人民日報》2014年9月25日,第2版。
(37)習近平《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1年11月4日),《人民日報》2011年11月5日,第3版。
(38)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0月22日,第2版。
(39)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第44頁。
(40)習近平《學史明理 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 學史力行》,《求知》2021年第8期,第8頁。
(41)習近平《革命老區(qū)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第43頁。
(4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頁。
(43)蘭紅光《習近平在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主題展覽時強調 銘記紅軍豐功偉績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人民日報》2016年9月24日,第1版。
(44)黃敬文《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人民日報》2021年2月21日,第4版。
(45)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59頁。
(46)習近平《革命老區(qū)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第44頁。
(47)曹智等《習近平在視察南京軍區(qū)機關時強調 貫徹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扎實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6日,第1版。
(48)謝環(huán)馳等《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 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勇爭先 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人民日報》2019年9月19日,第1版。
(49)徐京躍《習近平在湖南調研時強調 以更加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為實現(xiàn)“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提供堅強保證》,《人民日報》2011年3月24日,第1版。
(50)習近平《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4頁。
(51)王曄、鞠鵬《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強調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人民日報》2023年6月3日,第1版。
(52)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頁。
(53)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116頁。
(54)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3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頁。
(55)習近平《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第164頁。
(56)杜尚澤、黃敬文《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強調 從延續(xù)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推進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人民日報》2014年9月25日,第1版。
(57)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頁。
(58)倪光輝、鞠鵬《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 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報》2013年8月21日,第1版。
(59)習近平《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4頁。
(60)《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強調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fā)展格局上展現(xiàn)更大作為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國家福建篇章》(2021年3月25日),《人民日報》2021年3月26日,第1版。
(61)《習近平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人民日報》2021年5月11日,第1版。
(62)習近平《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2頁。
(63)習近平《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332頁。
(64)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40、41頁。
(65)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53、54、54頁。
(66)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21頁。
(67)習近平《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3頁。
(68)《建設網絡良好生態(tài),發(fā)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337頁。
(69)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 月16日),第44頁。
(70)習近平《意識形態(tài)關乎旗幟關乎國家政治安全》(2014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176頁。
(71)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關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報告》(2016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第52頁。
(72)習近平《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第163頁。
(73)習近平《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09頁。
(74)習近平《自主創(chuàng)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2018年4月20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06頁。
(75)習近平《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3頁。
(76)習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2015年2月28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324頁。
(77)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2016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頁。
(78)習近平《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第155頁。
(79)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9頁。
(80)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下),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586頁。
(81)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8頁。
(8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第44頁。
(83)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7、318頁。
(84)習近平《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316頁。
(85)習近平《努力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313頁。
(86)習近平《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延續(xù)民族文化血脈》(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第278頁。
(87)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第5頁。
(88)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的講話》(2023年6月2日),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3頁。
(89)卜憲群《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互契合的歷史考察》,《光明日報》2023年6月21日,第11版。
(9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第18頁。
(91)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第26頁。
(92)習近平《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4頁。
(93)習近平《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310-311頁。
(94)《〈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11頁。
(95)習近平《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311頁。
(96)習近平《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321頁。
(97)習近平《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2018年8月2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4頁。
(98)習近平《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311頁。
(99)習近平《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317頁。
(100)習近平《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2018年8月2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第314、315、314頁。
(101)習近平《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第326、325頁。
(10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第43頁。
(103)習近平《文化是靈魂》(2005年8月12如),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頁。
(104)卡·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51年12月中-185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9頁。
(105)馮剛、魯力《習近平關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論述的理論蘊涵》,《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106)馬小寧等《習近平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并發(fā)表主旨演講 呼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共同創(chuàng)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人民日報》2019年5月16日,第1版。
(107)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76-78頁。
(108)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513頁。
(109)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第60頁。
(110)習近平《堅守初心 共促發(fā)展 開啟亞太合作新篇章——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2022年11月17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