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如
無論前途后路,不必去看
任由自己沉溺在搖籃中
如同搖曳在海上的扁舟。
——荷爾德林
近日,西海美術(shù)館舉辦新展“向?;貧w: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在春天伊始,重新探索萬物的母體——海洋,使未可見之物敞開。
世界正處于關(guān)鍵性的時刻,海洋溫度升高、洋流變化、海洋文化流離失所、極地冰層融化、海洋生物棲息地喪失……處在氣候變化與環(huán)境危機前線的海洋,也反映著復雜難解的全球治理問題?!拔覀兺浉采w我們星球更大部分的是海洋,在考慮地球和我們自身的生存時,我們常常陷入大陸中心的思維模式。”正如策展人祝羽捷所說,海洋哲學挑戰(zhàn)大陸邏各斯中心主義,從更廣闊的視角重新審視人類知識、文化和哲學的方式,這是一種流動性、連通性和不斷變化的世界觀,強調(diào)生命和存在的互聯(lián)互依性。
“向?;貧w: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匯聚了高磊、郭曉彤、黃渤、胡偉、簡策、劉佳玉、劉任、劉雨佳、麻劍鋒、馬諾利斯·D·雷蒙斯、倪有魚、佩特羅斯·莫里斯、皮埃爾·于熱、蒲英瑋、喬瓦尼·歐祖拉、覃小詩、孫遜、鐵木爾·斯琴、汪天鑫、亞歷克斯·阿耶德、張如怡、趙仁輝22位當代藝術(shù)家對海洋現(xiàn)狀的深刻反思與創(chuàng)作實踐,融合海洋學、人類學、哲學、詩學和社會學等跨學科的理論視角,共同探討了21世紀海洋的不穩(wěn)定性及其背后的文化隱喻和思想范式轉(zhuǎn)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洋不僅是跨國資本和航運的通道,也成為了塑料廢物的終結(jié)地、氣候變化的顯著標志和歷史變遷的推手,默默為人類和家園消化和處理危機。藝術(shù)家們通過跨學科研究,構(gòu)建了豐富的海洋語法,呈現(xiàn)從環(huán)境危機到藍色敘事的多重視角。
“向?;貧w: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在深入剖析海洋當前所面臨的緊迫危機,同時展望人類對地球海洋未來的夢想與期待。通過匯集海洋學、人類學、哲學、詩學、社會學及女性主義等多學科理論視角,提供了一種深刻探索海洋與反映人海關(guān)系的獨特視角和感官體驗。藝術(shù)與海對話,探討人類與海洋之間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向海回歸的藍色人文轉(zhuǎn)向,正是為了校對我們在人類世中對海洋及與海洋關(guān)系的認知與理解,為當下我們面臨的難題帶來啟示。
海洋被奉為生命的起始和源頭,萬物也終將回歸大海。在祝羽捷看來,海洋不是供人類穿越和征服的空白空間,而是粘性的、本體論的、深不可測和超越人類認知的整體存在。這種空間范式研究的轉(zhuǎn)向被賦予各種名稱,諸如“藍色人文”“海洋人文”和“批判海洋研究”等,發(fā)展至“藍綠資本主義”“濕本體論”“海洋本體論”和“水本體論”“后人類主義的‘超越人類的水共地”的深度。海洋不再是全球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資料和現(xiàn)代性的 “被遺忘的空間”,也不再是一個惰性背景,而更像是可以理解、可以發(fā)聲、可以克服和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生命體,一個充滿生命、故事和智慧的廣闊世界。
自4月3日開幕,“向?;貧w:人類世海洋的哲思”將一直持續(xù)至6月10日,展覽聯(lián)動西海美術(shù)館兩層展覽空間,最終以8號展廳里的閱讀區(qū)收尾——這里集結(jié)了200余本與海洋相關(guān)的書籍及繪本,通過展現(xiàn)人類對海洋的豐富想象和不斷研究,將展覽的主題延伸至展覽空間之外,為觀眾提供更多可持續(xù)探索的角度和方向。
2024年是西海岸新區(qū)成立10周年,作為承擔青島“以海洋經(jīng)濟發(fā)展為主題,打造海洋強國戰(zhàn)略支點”國家使命的國家級新區(qū),在經(jīng)略海洋上奮力爭先,助力引領(lǐng)型現(xiàn)代海洋城市建設(shè)。西海美術(shù)館深植于新區(qū)廣闊的海洋環(huán)境之中,承擔著探索與深耕海洋人文奧秘的重任。豐饒富美的海洋資源、積淀深厚的海洋文化傳統(tǒng)和向海圖強的城市夢想,都使得海洋主題的展覽更加具有在地性,更富獨特意義和文化內(nèi)涵。
Returning to the Se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Anthropocene Ocean
Recently, the TAG Art Museum hosted a new exhibition titled “Returning to the Se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Anthropocene Ocean,” ushering in the spring season with a fresh exploration of the ocean and the primal source of all things, as well as unveiling the unseen.
The exhibition brought together the profound reflections and creative practices of 22 contemporary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glob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ocean. It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collectively delve in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21st-century ocean and the cultural metaphors and paradigm shifts underlying it. Spanning two floors of exhibition space at the TAG Art Museum, the exhibition culminated in a reading area with over 200 ocean-related books.
Abundant and beautiful marine resources, deep-seated maritim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the citys aspirations for maritime empowerment make the exhibition on ocean themes with unique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